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山外吹来的风 > 第89章 山涡夜火明 乡亲笑语盈? 纷争终化解? 情暖共前行

夜幕如一块厚重的黑布,缓缓垂落在茅山涡的上空。但这山沟沟的夜,却毫无睡意,文化盛宴的欢声笑语仍似余音绕梁,悠悠不散。乡亲们与远道而来的客人们,恰似一家人,紧紧围拢在那熊熊燃烧的火堆旁。火光跳跃,映照着一张张洋溢着温暖与喜悦的脸庞,仿佛将这寒夜都烘出了丝丝热气。

老李头,那满脸胡子拉碴的模样,平日里仿若沉默的大山,可此刻却似被点燃的爆竹,话匣子彻底打开。他蹲在火堆边,往里头添了根粗壮的柴,刹那间,火星子如一群受惊的萤火虫,“噼里啪啦” 地往上蹿,映得他眼眸中闪烁着熠熠光芒,仿若时光倒流,一下子年轻了几十岁。他一边夸张地比划着拉弓的动作,那手臂伸展得如同即将射出利箭的强弩,一边眉飞色舞地说道:“有一回啊,我在山里碰到只大野兔,那家伙跑得跟一阵风似的,我追了它半座山。最后瞅准时机,‘嗖’ 地一箭射过去,嘿,正中靶心,当晚就有兔肉吃咯!” 旁边的几个年轻人听得如痴如醉,眼睛瞪得如同铜铃,急切地追问道:“李大爷,后来呢,后来呢?” 这追问声,恰似嗷嗷待哺的雏鸟对食物的渴望,满含着对未知故事的好奇。

王婶呢,双手如灵动的蝴蝶,在毛线间穿梭,织着毛衣,可嘴巴也没闲着,唠起家长里短,还时不时穿插几句诙谐的笑话,逗得大伙前俯后仰。她脸上的笑纹,深邃得如同村里那久经岁月冲刷的沟壑,里头却填满了温情与善良。她一边织着毛衣,一边笑着说:“咱村东头的老赵家,前儿个他家那小子,学着做饭,差点没把厨房给烧咯,还好人没事儿,这事儿在村里都传开了,成了大伙茶余饭后的笑料。” 众人听了,又是一阵哄笑,笑声如同春日里解冻的溪流,欢快地流淌,让这气氛愈发炽热。

小孩子们更是活泼得如同山林间的小兽,围绕着火堆欢快地转圈儿,手里举着刚从山林里摘下的野果子,你追我赶,银铃般的笑声似一把锐利的剑,瞬间穿透了夜的寂静,清脆又响亮。有几个胆大的,还像调皮的小猴子,试着往火里扔几粒玉米粒,“啪” 的一声,玉米粒如同被施了魔法,像爆米花似的蹦了出来,引得孩子们一阵欢呼。小虎子兴奋得如同发现新大陆的探险家,跳起来大喊:“快看快看,我弄出爆米花啦!” 其他孩子纷纷如潮水般围拢过来,眼睛里满是好奇与羡慕,那眼神仿佛在说,这是世界上最了不起的发明。

游客们也毫不拘束,有的像虔诚的学徒,学着村民的样子,拿起树枝拨弄着火堆,仿佛在探寻古老的神秘仪式;有的则如专注的倾听者,侧耳倾听,那神情专注得就像是在聆听神谕。一位戴着眼镜的游客,听得入神,还不时在本子上记录着什么,嘴里喃喃自语:“这才是真正的人间烟火啊,回去可得好好跟朋友们讲讲。” 大家伙儿你一言我一语,话语如同山间清澈的泉水,流淌出的都是心里话,暖的是人心窝子。

我,慢腾腾地走到人群当中,此刻,月亮宛如一盏专为我点亮的明灯,洒下银白的光辉,每走一步,脚下便似铺就了一条银光闪闪的路,看得人心里头暖烘烘的。我手里端着的,哪里仅仅是一杯酒,那分明是全村人的盼头与梦想,在火光的映照下,亮晶晶的,比那夜空中最璀璨的星星还要耀眼。

我眼睛里,藏着温柔,也透着股子坚韧,如同山间历经风雨却依然挺拔的苍松。我与在场的老少爷们儿、姑娘们一个个对视过去,那眼神,就像是邻里间在暖阳下唠家常,又像是在古老的大树底下讲述代代相传的故事,每个眼神的交汇,都仿若将心底的话直接种在了对方的心田里。

你看我,嘴角挂着笑,但那笑里头蕴含着无穷的力量,能让人心头猛地一热,不禁想着自家地里那即将丰收的庄稼,如同看到了生活的希望;想着娃儿们将来能有好出息,仿佛看到了家族的未来;想着这日子啊,越过越有奔头,就像看到了一条光明的康庄大道在脚下延伸。就像是咱们村里头最热闹的时候,大伙儿围坐一块儿,不讲啥大道理,就是那份实实在在的亲近和踏实,让人心里头暖烘烘的,比世间任何美味佳肴都要滋味无穷。

“各位乡亲,还有远道而来的朋友们,” 我那嗓子,低沉又带着股子地道的醇厚,恰似古老的洪钟鸣响,又像老树根深深地扎进土里,稳稳当当,却又透着股子勾人心弦的劲儿,将夜里的寂静震得粉碎,“瞧瞧这满天星星,亮堂得跟啥似的,咱们今儿个聚在这儿,可不是简单地凑个热闹,咱们是在一块儿,给茅山涡编织一个能传家传代的壮丽史诗!

你们每个人啊,不管是老少爷们儿,还是外来的贵客,往这儿一站,那就是对茅山涡最深情的疼爱。你们笑一回,那就是给这地儿最热烈的疼爱,比那震耳欲聋的鞭炮还要响亮,比那香醇醉人的美酒还要醉人。咱们的心意,就像那天上的星星,一颗接一颗,连成线,亮堂堂的,把黑漆漆的夜都给照亮了。

再说说咱们的热情,嘿,那简直是春天里的第一缕阳光,暖洋洋的,直往人心里钻。这热情啊,比那烧得通红的火棍还管用,愣是把冬天的寒气给赶跑了,让茅山涡这块儿地,跟吃了仙丹似的,一下子活泛起来,绿油油的,看着就让人心里头那个舒坦,那个带劲儿!”

说到这里,我喉咙猛地一哽,眼眶里热乎乎的,恰似田里的露珠在晨光中闪烁。我深深地吸了一口气,目光如探照灯般扫过在座的每一个人,那眼神里头,有感激,也有说不出的敬重。“乡亲们,还有远道而来的朋友们,让我这个土生土长的茅山涡人,给你们磕个头,说声谢谢!” 我缓缓弯下腰,额头几乎要触碰到地面,这个动作里满是对这片土地和这里人的深情厚谊,让在场的每一个人都真切地感受到了那份沉甸甸的情谊,直戳心窝子,暖得人想哭又想笑。

我站起身来,人群里头开始有了细细碎碎的交谈声,那声音里头啊,满是温情和认同。张大爷抹了抹眼角,感慨道:“这娃说得在理啊,咱们茅山涡能有今天,靠的就是大伙的心齐。” 游客中的一位姑娘也轻声说:“来这儿一趟,感受到了从未有过的温暖,真不想走了。” 大伙的目光交汇,在火光中闪烁着希望与坚定,仿佛在无声地诉说着,茅山涡的明天,一定会更加美好……

这时,人群中突然传来一阵争吵声。原来是村里的二狗子和外来的游客因为一点小事起了冲突。二狗子觉得游客不小心踩坏了他辛苦种下的一小片菜地,而游客则认为自己并不知情,而且只是不小心踩到了一点点,没必要如此大惊小怪。两人你一言我一语,互不相让,气氛一下子紧张起来。

“二狗子,你先别着急上火。” 我赶忙上前,拦住情绪激动的二狗子,“这位朋友初来乍到,肯定不是故意的。咱们茅山涡向来以热情好客着称,可不能因为这点小事坏了名声。”

“哼,名声能当饭吃啊?那可是我辛辛苦苦种的菜,眼瞅着就能吃了,就这么被他一脚给踩坏了!” 二狗子气呼呼地说道,脸涨得通红,像熟透了的番茄。

“二狗子,你可记得‘将相和’的故事?蔺相如为了赵国的大局,处处避让廉颇,最终两人和好,共同守护赵国。咱们茅山涡就是一个大家庭,游客来了,那也是客人,咱们得有容人的度量。” 我语重心长地劝道。

二狗子听了,挠了挠头,有些不好意思地说:“我…… 我就是心疼那点菜。”

游客也连忙说道:“大哥,真是对不住,我确实没注意到,要不我赔你钱吧。”

“使不得使不得,” 二狗子连忙摆手,“刚才是我太冲动了,这点菜,不算啥。” 两人相视一笑,握手言和,人群中也响起了一阵掌声。

经过这小小的插曲,大家围着火堆坐得更近了。一位头发花白的老者缓缓开口:“其实啊,咱这茅山涡,以前也穷得叮当响,大伙为了一点资源也是争得面红耳赤。后来有一年大旱,庄稼颗粒无收,大家都快揭不开锅了。这时候,村里的老支书站出来,带领大伙齐心协力找水源,挖水井。那时候,不管平时有多大矛盾,大家都一条心。从那以后,咱们才明白,只有团结起来,日子才能好起来。”

大伙听了,纷纷点头。这夜,茅山涡的夜晚,不仅被乡情、亲情和人与人之间最质朴、最真挚的连接填得满满当当,更在这小小的冲突与和解中,让大家对这份情感有了更深的理解。火光摇曳中,每个人的脸庞都显得格外生动,仿佛连这夜色都被这份温暖、和谐以及对生活的思考给融化了,而茅山涡的未来,也在这一个个故事与感悟中,愈发清晰,愈发光明。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