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山外吹来的风 > 第182章 秋夜罩涡村,科传旧念存。议声因检起,前路漫寻根 。

当夜幕被那只无形的高科技巨手缓缓拉下,仿佛一场盛大的全息投影秀,精准而流畅地在天地间铺展开来。暗黑色的天幕,恰似由最顶级的纳米材料精心织造,轻柔如梦幻之纱,却又裹挟着宇宙深处的神秘与深邃,将整个世界温柔地笼罩其中。星星点点,宛如量子卫星般镶嵌在浩瀚的宇宙信息网络里,闪烁着智慧的光芒,俯瞰着这片看似被现代化浪潮遗忘,实则充满无限可能的土地 —— 茅山涡。

茅山涡,这座被翠绿群山环抱的新农村,犹如陶渊明笔下的世外桃源。连绵起伏的山峦,似蜿蜒的巨龙,忠诚地守护着这片宁静的土地。山上的树木郁郁葱葱,每一片叶子都像是大自然精雕细琢的绿宝石,在夕阳的余晖中闪烁着迷人的光泽,为村子筑起了一道天然的绿色屏障。此时的村子,沉浸在一种超越时代的静谧之中,时间仿佛被安装了减速装置,缓缓流淌,让人恍若置身于与世隔绝的时空。风,宛如温柔的歌者,轻轻拂过树梢,发出沙沙的声响,演奏着大自然的舒缓乐章,安抚着每一颗浮躁的心灵。

村口那棵古老的槐树下,站着身材魁梧的李大壮。他身着改良版智能温控夹克,不仅能根据外界温度自动调节保暖程度,还具备防水透气功能,应对各种天气都游刃有余。头戴连接微型信息终端的鸭舌帽,轻轻触碰帽檐按钮,便能获取实时信息,无论是天气变化、市场动态,还是农业科技的最新资讯,尽在掌握。大壮的皮肤被阳光晒成健康的小麦色,那是长期田间劳作的印记,每一寸肤色都诉说着他的勤劳与坚韧。他的眼神中透露出新时代农民特有的自信与迷茫,刚刚从智能大棚检查完作物长势的他,脸上洋溢着对丰收的期待,却又隐隐透着一丝担忧。

“大壮,今天大棚里的蔬菜咋样?” 路过的张婶,手里提着一篮刚从自家菜园摘的青菜,笑着问道。

“张婶,好着呢!那智能灌溉系统可精准了,啥时候该浇水,浇多少,算得清清楚楚。蔬菜们喝饱了水,长得水灵灵的。可就怕市场价格波动,忙活了大半年,要是卖不上好价钱,那可就白搭了。” 大壮咧着嘴笑着,眼中却闪过一丝忧虑。

不远处,赵小芳正拿着便携式基因测序仪,专注地在村边的小溪里采集水样。她身穿环保材料制成的连衣裙,能根据人体体温自动调节温度,宛如给身体穿上了智能保护衣。手上的智能手环,不仅能记录运动数据,还能实时监测健康状况。小芳面容清秀,宛如盛开的百合,长发如瀑,微风拂过,更添几分灵动。作为村里的科技带头人,她的眉宇间透着对新知识的渴望与好奇,却也时常因村民的不理解而感到无奈。

“小芳,这测出来的水没啥问题吧?” 同村的王大哥,扛着锄头走过来,担忧地问。

“王大哥,放心吧,水质好着呢!这溪水清澈见底,周围又没污染源。用这水灌溉庄稼,种出来的农产品肯定绿色健康。可有些村民就是不信,非得用老办法,怎么劝都不听。” 小芳抬起头,笑着回答,脸上却闪过一丝失落。

村中心宽敞的广场上,王老汉正和智能机器人 “小智” 下着象棋。王老汉身着传统棉麻衣裳,腰间挂着集成多种功能的智能手表,不仅能看时间,还能接收信息、监测身体指标。他面容慈祥,白发苍苍,眼神中却闪烁着不输年轻人的睿智与孤独。每当 “小智” 走出妙棋,王老汉都会爽朗大笑,仿佛在与老友对弈,可笑声中却透着一丝落寞。

“哈哈,小智啊,你这步棋可真厉害,差点把我将住了!要是我那孙子能像你一样,常陪我下下棋,就好了。” 王老汉笑着拍了拍机器人的 “肩膀”,眼中满是思念。

村尾的小院里,刘小妹正通过全息投影与远方的亲友视频通话。她身穿智能调节温度的外套,头发随意扎成马尾,青春活力四射。小妹性格活泼,笑容灿烂,却在面对城市与乡村的落差时,感到迷茫与困惑。一边聊着家常,一边兴奋地展示着自家种植的无公害蔬菜。

“妈,你看咱这菜长得多好,都是用的最新种植技术,绿色健康。可我在这儿总觉得没什么发展机会,是不是该去城里闯闯呢?” 小妹对着全息投影,眼中闪烁着纠结的泪花。

在这个科技与传统激烈碰撞的时代,茅山涡的每一位村民都在努力寻找自己的定位。他们既眷恋着这片养育自己的土地,又渴望拥抱外面的世界;既享受着科技带来的便利,又面临着科技冲击下的种种困惑。

与此同时,我、奶奶与李叔,正在那被金黄色秋叶装点得如梦似幻的村庄里,老槐树下,沉浸在一片温馨而又充满矛盾的秋日活动中。阳光透过稀疏的云层,洒下斑驳陆离的光影,像是给大地铺上了金色的地毯,为这个宁静的午后增添了几分温暖与不安。

我身着印着抽象科技图案的连帽卫衣,头发被秋风吹得凌乱,眼神中闪烁着对未知世界的渴望与对乡村现状的忧虑。此刻,我蹲在火堆旁,摆弄着柴火,思绪却飘向了远方。

“奶奶,这火再大点,红薯就能烤得更香啦!我都迫不及待想吃了。” 我一边往火堆里添柴,一边笑着对奶奶说,肚子却不争气地咕噜叫了一声。

奶奶坐在火堆旁,手中拿着那把陪伴了她大半辈子的竹编扇子,扇面上的图案早已模糊不清。她一边扇动,一边仔细挑选着刚从地里摘来的红薯和玉米。那些红薯圆滚滚的,散发着泥土的气息;玉米颗粒饱满,像是一颗颗金黄色的珍珠。奶奶将食材一一摆放在烤架上,不时翻动,确保受热均匀。随着香味逐渐弥漫开来,奶奶的眼神中却透露出一丝忧虑。

“乖孩子,等会儿红薯烤好了,你多吃几个。看你最近忙里忙外的,都瘦了。可奶奶担心,你这心野了,迟早要离开这村子,去那大城市闯荡。” 奶奶笑眯眯地看着我,眼中满是疼爱与不舍。

李叔在一旁忙碌着修理旧镰刀。他手持磨刀石,小心翼翼地打磨着刀刃,每一次摩擦都发出 “嚓嚓” 的声响,仿佛在诉说着乡村生活的艰辛与变迁。李叔手上布满老茧,那是多年劳作的见证,他的眼神专注而迷茫。

“李叔,这镰刀修好了,到时候割庄稼肯定顺手!今年咱们肯定又是大丰收。” 我看着李叔,充满期待地说,脑海中却浮现出村里年轻人越来越少的场景。

“那可不,这老伙计陪着我好多年了,每次磨一磨,就又能大干一场咯!可现在年轻人都不愿意种地了,都往城里跑,这地以后谁来种呢?” 李叔抬起头,笑着回答,脸上却透着一丝无奈。

就在这时,村里的广播突然响起:“乡亲们注意啦!明天县里领导要来视察,大家做好准备,把村子打扫干净,展示咱们茅山涡的新风貌!” 这则通知,打破了原本的宁静,也引发了一场激烈的争论。

“这有啥好准备的,咱们村子本来就干净,还不是为了应付领导检查。” 张婶皱着眉头,不满地说道。

“话可不能这么说,这是展示咱们村子的好机会,说不定能争取到更多的政策支持。” 大壮连忙反驳道。

“争取政策支持又怎样,还不是便宜了那些当官的。上次村里修公路,拨款下来那么多,真正用到路上的又有多少?” 王大哥也加入了争论,语气中充满了愤怒。

一时间,村民们各执己见,争吵声此起彼伏。而我,站在一旁,陷入了沉思。这场争论,不仅仅是对一次检查的态度分歧,更是对乡村发展道路的迷茫与困惑。在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乡村究竟该何去何从?是盲目追求现代化,还是坚守传统的田园生活?

夜幕再次降临,茅山涡的星空依旧璀璨。我躺在院子里,望着满天繁星,思绪万千。这个看似宁静的乡村,实则暗流涌动。科技带来了便利,也带来了新的问题;传统承载着乡愁,却也面临着被淘汰的危机。在时代的洪流中,每一个人都在努力寻找自己的方向,却又时常迷失在这纷繁复杂的世界里。

也许,这就是生活的真相。它既有着田园牧歌般的美好,又充满了现实的无奈与挣扎。而我们,只能在这希望与失望交织的旅程中,不断前行,寻找属于自己的答案。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