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山外吹来的风 > 第184章 涡村叙变迁,欢语漫村田。财帐风波起,齐心破棘前 。

我听着奶奶的话,一股热流瞬间穿透全身,好似一场突如其来的风暴,在我体内掀起了惊涛骇浪。我久久凝视着这片涌动着生命脉搏的土地,田野里的庄稼宛如一群灵动的舞者,在微风的伴奏下轻轻摇曳。远处的山峦似一条沉睡的巨龙,连绵起伏,与湛蓝如宝石般的天空相映成趣。此时,夕阳的余晖如金色的纱幔,缓缓洒在大地上,为整个村子披上了一层如梦似幻的金色外衣 。望着眼前的一切,我的眼中闪烁着希望的星辰,仿佛已经看到了村子如朝阳般灿烂的未来。

“奶奶,您说得太对了!咱们村的蜕变,是大家心血的凝聚。大家伙儿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这日子就像那蒸蒸日上的朝阳,越过越有奔头,越过越甜!” 我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声音里满溢着对村子发展的自豪。

李叔笑着接过话茬,他那被阳光晒得黝黑发亮的脸庞上,绽放出如同秋日丰收般自豪而满足的笑容,每一道皱纹里似乎都藏着一个动人的故事。李叔穿着一件洗得发白、几乎能看见经纬的汗衫,领口敞开着,露出结实的胸膛,胳膊上的肌肉线条如同古老的浮雕,记录着长期劳作的艰辛。“你这话,简直说到我心坎里去了。” 李叔重重地拍了拍我的肩膀,语气中带着深深的回忆,“想当年,咱俩还有村里那帮子人,像沙丁鱼一样挤在那破旧不堪的村委会里。那屋子破得呀,四面透风,一到下雨天,雨水就跟断了线的珠子似的,从房顶上直往下漏,大家还得手忙脚乱地拿盆接着。咱们围坐在那张摇摇欲坠的破桌子前,讨论着各种发展的办法,有人提议种果树,有人主张搞养殖,七嘴八舌,各执己见。虽然意见一时难以统一,但每个人的眼睛里都燃烧着炽热的希望。”

“可不是嘛!” 我附和道,“那会儿多少人对咱们嗤之以鼻,看咱们的眼神,就像在看一群异想天开的疯子。可你再瞧瞧现在,咱们村里,道路宽敞得能跑火车,景色美得就像画儿一样,游客多得跟蚂蚁搬家似的。” 我指着村里那条宽阔的水泥路,路上不时有游客的车辆疾驰而过,路两旁鲜花盛开,绿树成荫,还有一些充满乡村特色的小雕塑。再看看村子里的房屋,都进行了翻新改造,白墙黛瓦,错落有致,与周围的自然风光完美融合,宛如一幅水墨画卷。

“家家户户的日子,就像芝麻开花 —— 节节高,越过越有滋味儿。” 李叔继续说道,“这背后,全靠咱们一股不服输的倔劲儿,大家拧成一股绳,不抛弃,不放弃。咱们这些土里刨食的庄稼汉,靠着智慧和汗水,硬是让老少爷们儿过上了城里人都羡慕的好日子!” 李叔说着,脸上的笑容愈发灿烂,那是一种通过不懈努力获得成功后的喜悦,如同冬日里的暖阳,温暖而耀眼。

说着,李叔还不忘拍拍身旁的王大爷。王大爷是个精瘦的老头儿,头发已经半白,像覆盖了一层薄薄的霜雪,但眼神依旧锐利如鹰,嘴角挂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笑意。王大爷穿着一件老式的中山装,虽然款式有些陈旧,但洗得一尘不染,扣子扣得整整齐齐,透着一股老派的严谨。他接过话茬,声音沙哑却透着坚定:“可不是嘛,李叔说得对。我这把老骨头,原本以为这辈子就只能守着这几分薄田,默默无闻地度过余生了。没想到啊,咱们脑袋瓜子一转,就像孙猴子翻了个筋斗,愣是把这荒山野岭变成了金山银山。” 王大爷说着,指了指远处的果园,那是村里发展的产业之一,“以前这片地都是荒地,杂草丛生,像一片荒芜的战场。现在种上了各种果树,一到丰收的季节,红彤彤的苹果、黄澄澄的梨子挂满枝头,就像一个个小灯笼,看着就让人欢喜。”

“看看那些城里来的娃子,一个个惊叹得嘴巴都合不拢,跟刘姥姥进了大观园似的。我心里头那个美啊,比吃了蜜还甜!” 王大爷说着,忍不住笑出了声,那笑声中充满了成就感,仿佛在诉说着一个传奇的故事。

一旁的小芳,村里的大学生村官,穿着朴素却干净整洁,脸上洋溢着青春的气息,宛如春日里盛开的花朵。她扎着一个高高的马尾辫,走起路来一甩一甩的,充满了活力。小芳的眼睛明亮而有神,透着一股新时代女性的独立与自信。她接过话题,语气中带着几分自豪:“还有啊,咱们不光要富口袋,还得富脑袋。村里建起了图书室,孩子们放学后有了好去处,老人也有了消磨时光的好地方。” 小芳指了指村子中央那座新建的图书室,那是一座两层的小楼,外观简洁大方,在阳光下散发着知识的光芒。“孩子们在图书室里看书、学习,增长知识;老人们也可以在那里看看报纸、下下棋,生活变得丰富多彩。”

“咱们通过网络,把村里的农产品卖到全国各地,甚至出口到国外,这可是以前想都不敢想的事儿。” 小芳继续说道,“我还记得刚开始做电商的时候,大家都像丈二和尚 —— 摸不着头脑,我就一点点地教村民们怎么拍照、怎么写产品介绍、怎么使用电商平台。慢慢地,越来越多的人学会了,咱们村的农产品销量也越来越好。”

“咱们新时代的新农村,就是要让每个人都能找到自己的位置,发挥自己的价值,一起奔向更加美好的明天!” 小芳的话充满了激情,如同燃烧的火焰,点燃了在场每个人心中对未来的期待。

这一番话,说得在场的人心里都热乎乎的,仿佛被冬日的暖阳照耀着。大家你瞅瞅我,我瞅瞅你,咧嘴一笑,那眼神里的默契和信任,无需言语,便能心领神会。月光下,篝火熊熊燃烧,火苗呼呼地往上窜,把他们的影子拉得老长,相互交织在一起,宛如一幅生动的民俗画卷。

老李头儿,那张脸被岁月刻得如同古老的树皮,每一道皱纹都诉说着生活的沧桑。一笑起来,眼角堆满了褶子,透着一股质朴的憨厚劲儿。他穿着件洗得发白的蓝布褂子,袖子挽得老高,露出结实的胳膊,一看就是个勤劳肯干的庄稼汉。此时,他正蹲在篝火旁,往火里添着柴,嘴里还念叨着:“这火再旺点儿,一会儿烤上几个红薯,那味道肯定香得能把人鼻子勾下来。”

小王媳妇,模样儿俊俏,一头短发被风吹得有些凌乱,却更显得英姿飒爽。她手里还攥着把刚从自家菜园子里摘来的青菜,水珠儿在火光下闪烁,如同她眼中的希望,明亮而璀璨。她笑着对大家说:“等会儿我用这青菜给大家做个汤,保准好喝得让你们把舌头都吞下去。”

还有小张,那小伙子瘦高个儿,皮肤晒得黝黑,一笑露出两排洁白的牙齿,如同夜空中闪烁的繁星。他肩上搭着件迷彩服,手里把玩着个破旧的打火机,火苗儿在他手指间跳跃,仿佛是他心中永不熄灭的热情。他兴奋地说:“我打算过段时间再去学些新的种植技术,回来教给大家,让咱们的庄稼长得更好,收成更高。”

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地聊着,笑声在夜空中回荡,如同美妙的乐章。就在这时,村里的老会计老陈阴沉着脸走了过来。老陈平时为人精明,账目算得比谁都清楚,但最近却因为一些财务问题,和村里的几个干部闹得不太愉快。

“哼,你们别高兴得太早!” 老陈冷冷地说道,“村里发展是好事,可有些账目却越来越糊涂了。” 老陈的话如同一颗石子,打破了原本和谐的氛围,大家的笑容瞬间凝固,目光齐刷刷地投向老陈。

李叔皱了皱眉头,问道:“老陈,你这话是什么意思?有什么问题,咱们摆在明面上说。”

老陈冷哼一声,说:“前几天村里采购一批物资,我发现价格比市场上高出不少。这中间是不是有人吃了回扣?” 老陈的话像一把锋利的匕首,刺痛了在场每个人的心。大家开始交头接耳,议论纷纷,原本融洽的气氛变得紧张起来。

我站出来,试图缓和气氛:“老陈叔,咱们先别着急下结论。也许是采购渠道不同,价格才会有差异。咱们可以一起去调查清楚。”

老陈却不依不饶:“调查?怎么调查?你们都是一伙的,我看这事儿没那么简单。” 老陈的态度让场面更加僵持不下,空气中弥漫着一股火药味。

就在这时,奶奶缓缓地走了过来。奶奶虽然年事已高,但在村里威望极高,大家都很敬重她。奶奶语重心长地说:“咱们村能有今天的发展,不容易啊!这是大家齐心协力的结果。可不能因为一点小事,就伤了和气,坏了咱们村的名声。” 奶奶的话如同一股清泉,浇灭了大家心中的怒火,气氛渐渐缓和下来。

李叔沉思片刻,说:“老陈,你反映的问题很重要。咱们明天就成立一个调查小组,专门调查这件事。要是真有人违规操作,咱们绝不姑息。” 老陈听了李叔的话,脸色稍微缓和了一些,点了点头。

这场风波过后,大家的心情都变得沉重起来。但我知道,这只是村子发展过程中的一个小插曲。就像孟子说的:“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只有经历过风雨的洗礼,咱们村才能更加茁壮地成长。

在这片充满希望的土地上,每个人都在为村子的发展贡献着自己的力量。未来的路或许还会有坎坷,但只要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那燃烧的篝火,不仅照亮了眼前的黑夜,更照亮了咱们村美好的未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