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山外吹来的风 > 第187章 晨辉洒涡村,纷争起地垣。和言消戾气,共筑梦家园 。

茅山涡的黎明,像是被大自然打翻了颜料盘,绚丽的色彩肆意挥洒在天地间。晨光穿过斑驳的云层,宛如万道利剑,刺破浓稠的黑暗,给这片古老而又充满生机的土地,披上了一层梦幻般的金纱。在这如梦似幻的光影里,我,一个满怀着热血与梦想的青年,和李大伯、奶奶站在田埂上,开启了一场关乎土地、梦想与人性的对话。

李大伯身着洗得发白的蓝色工装,那工装就像一部无声的史书,每一道褶皱都承载着过往的岁月。他额头上深深的皱纹,是生活刻下的不朽碑文,记录着那些艰苦卓绝的日子。可当他笑起来,那眼角的鱼尾纹里,却藏着对生活无尽的热爱与满足。他的眼睛犹如夜空中最亮的星,即便历经风雨,依然闪烁着不屈和智慧的光芒。别看他身材矮小,却像一座蕴藏着无尽能量的火山,随时都能喷发出惊人的力量。村里的老老小小,谁提起李大伯,都忍不住竖起大拇指,说他骨子里的那股韧劲儿,比茅山涡最坚韧的老树根还要顽强。

我静静地站在一旁,聆听着李大伯质朴却充满力量的话语。那些话语,就像一把神奇的钥匙,打开了我记忆的闸门,往昔大伙齐心协力、共渡难关的画面,如潮水般在我眼前汹涌浮现。我想起那年,村里的灌溉渠突然堵塞,炽热的骄阳高悬天空,庄稼在干裂的土地上奄奄一息,仿佛在绝望地呼喊。就在这生死攸关的时刻,全村男女老少,如同听到了出征的号角,纷纷拿起工具,冲向渠边。大家一锹一锹地清理着淤泥,汗水湿透了衣衫,顺着脸颊不断流淌,滴落在脚下的土地上。可没有一个人喊累,没有一个人退缩,每个人心中都只有一个坚定的信念 —— 拯救庄稼,拯救村庄。还有一年寒冬,大雪如鹅毛般纷纷扬扬,将整个村庄包裹得严严实实,道路被积雪掩埋,村里的孤寡老人缺粮少柴,陷入了困境。乡亲们得知后,毫不犹豫地从自家拿出物资,顶风冒雪,送到老人家中。大家陪着老人们围坐在温暖的炉火旁,欢声笑语回荡在屋内,让这个寒冷的冬天变得格外温暖。

随着李大伯略带沙哑却充满力量的声音渐渐消散在清晨的空气中,整个世界仿佛陷入了一种神秘而又庄严的宁静。奶奶的头发在微风中轻轻飘动,如银丝般闪烁着柔和的光芒,每一根银丝都诉说着她为这个家、为这个村子操劳的岁月。她脸上挂着和煦的笑容,那是一种历经沧桑后的宁静与满足。她微微眯起眼睛,目光温柔地抚摸着这片土地,仿佛在凝视着自己最心爱的孩子。在她的眼神里,我看到了对过去艰难日子的感慨,对如今幸福生活的感恩,更看到了对这片养育了她的土地深深的眷恋。

李大伯微微眯起眼睛,深吸一口带着泥土芬芳和庄稼清香的空气,仿佛在品味着这份来之不易的安宁与和谐。他的双手不自觉地摩挲着那把陪伴了他多年的老烟斗,烟斗上的纹理被岁月打磨得光滑如镜,虽未点燃,却透露出一种沉稳与干练。恍惚间,我仿佛看到,在过去无数个清晨,李大伯都像此刻一样,站在这片土地上,望着田野,心中谋划着新一天的农事,烟斗里的烟圈伴随着他的思考缓缓升起,宛如一幅古老而又充满诗意的画卷。

远处的田野上,晨雾渐渐散去,露出一片片绿油油的庄稼。微风拂过,庄稼叶沙沙作响,仿佛在低声讲述着它们的成长故事,又像是在向我们这三个坚守在这片土地上的人致以最诚挚的敬意。偶尔,一两只早起的鸟儿掠过天空,欢快地拍打着翅膀,留下一串串清脆的鸣叫声,为这宁静的早晨增添了几分生机与活力。田边的小溪潺潺流淌,溪水清澈见底,溪中的石头和水草清晰可见,一群小鱼在水中自由自在地游弋,时不时跃出水面,溅起一朵朵小小的水花。

就在这时,一阵急促的脚步声打破了这份宁静。我转头望去,只见村里的王二气喘吁吁地跑了过来。他神色慌张,额头上满是汗珠,大声喊道:“不好了!村东头那块地,被隔壁村的人说是他们的,双方都快打起来了!” 听到这个消息,我的心猛地一紧,一种不安的情绪涌上心头。李大伯的脸色瞬间变得凝重,他紧紧握住手中的烟斗,说道:“走!咱们去看看!” 奶奶也皱起了眉头,叮嘱道:“千万别冲动,有话好好说。”

我们赶到现场时,只见两村的村民已经剑拔弩张,气氛紧张得如同即将点燃的火药桶。双方你一言我一语,互不相让,争吵声震耳欲聋。我看到隔壁村的张麻子涨红了脸,脖子上的青筋暴起,大声吼道:“这块地一直都是我们村的,你们凭什么说是你们的!” 我们村的赵铁柱也不甘示弱,挥舞着拳头,回应道:“放屁!这块地我们种了几十年了,怎么成你们的了!” 眼看双方就要动手,李大伯突然大喝一声:“都住手!” 他的声音如同洪钟,在空气中回荡,所有人都被这一声喝住,愣在了原地。

李大伯走上前去,目光如炬,扫视着众人,说道:“大家都冷静冷静!咱们都是庄稼人,靠土地吃饭,为了这点事伤了和气,值得吗?” 张麻子哼了一声,说道:“这地本来就是我们的,你们要是不还,今天这事没完!” 李大伯笑了笑,说道:“张麻子,你先别着急。咱们中国自古以来就讲究‘以和为贵’,当年蔺相如和廉颇,一个文臣,一个武将,为了国家的利益,都能放下成见,将相和。咱们都是相邻的村子,抬头不见低头见,为什么不能学学古人,坐下来好好商量呢?” 张麻子听了,脸上露出一丝犹豫。

这时,我站出来说道:“大家都别争了!我们可以找村里的长辈,一起查看地契,看看这块地到底归谁。要是真的是我们错了,我们二话不说,马上把地还给你们。要是是你们弄错了,也希望你们能承认错误。” 众人听了,纷纷点头表示赞同。经过一番查证,原来这块地确实是我们村的。张麻子的脸一下子红到了耳根,他不好意思地说道:“哎呀,是我们弄错了,真是对不住大家。” 赵铁柱笑着拍了拍张麻子的肩膀,说道:“没事,误会解开就好。咱们以后还是好邻居。”

一场一触即发的冲突就这样化解了。在回去的路上,我心中感慨万千。这片土地上,既有邻里间的互帮互助,也有矛盾冲突,但只要大家心怀善良,愿意坐下来沟通,就能化干戈为玉帛。

回到田埂上,我眼神坚毅,嘴角勾起一抹自信的微笑,说道:“在这茅山涡的一亩三分地上,我坚信,咱们能挖出**最鲜活、最接地气的根。它不单是书本上的理论,也不仅是墙上的标语,而是咱们每一次汗如雨下的劳作,每一回邻里间的无私帮助,每一个夜晚围坐一起分享收获的喜悦。还记得那次秋收,咱们几家一起帮忙收割庄稼,大家一边干活一边说笑,那场面多热闹。傍晚收工后,大伙还聚在一块儿,炖上自家养的鸡,煮上新鲜的玉米,吃得那叫一个香。咱们要做的,就是把这些点点滴滴的美好,汇聚成一股不可阻挡的力量,让这世界看看,咱们新时代的农民,如何用双手和智慧,在这片土地上,种出一个**的春天!”

迎着清晨的第一缕阳光,我脸上洋溢着朝气和希望,眼神中闪烁着新的灵感:“所以说,在这茅山涡的晨光里,咱们要活出**那股子鲜活劲儿。它不只是老一辈的传说,它就藏在咱们每天的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中,藏在咱们每一次互帮互助、共同进步的瞬间。就像上次王婶生病,大伙轮流照顾她,还帮忙打理她家的农活。咱们要做的,就是握紧手中的锄头,也握紧心中的梦想,一步步地,在这田野上走出咱们自己的路,让外面的人看看,咱们新时代的农民,是怎么把日子过得比蜜还甜,怎么在平凡中创造出不凡的价值!”

说着,我抬头望向远方,那片充满希望的田野上,金黄色的麦浪在微风中轻轻摇曳,仿佛在回应我的誓言。麦浪此起彼伏,就像一片金色的海洋在涌动。我似乎已经看到了丰收的场景,乡亲们忙碌在田间,脸上洋溢着喜悦的笑容。我的身影在晨光中拉长,显得格外高大和坚定。我知道,在这片深爱的土地上,还有无数的美好等待我们去创造,无数的梦想等待我们去实现……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