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穿越大清之我是乾隆 > 第36章 利益集团的反扑

穿越大清之我是乾隆 第36章 利益集团的反扑

作者:凉拌日月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4-15 19:06:28 来源:小说旗

待弘历阐述完一系列决策后,朝堂上先是短暂的安静,随后大臣们纷纷跪地,齐声高呼:“陛下圣明!”洪亮的声音在殿内回荡,彰显着对帝王权威的尊崇。

庄亲王又上前一步,神色微微有些犹豫,拱手道:“陛下,还有一事。英皇在交谈中,有意将英国公主许配给陛下,以表两国永结同好的诚意,且公主已随使团一同踏上我朝土地,此刻正在京城外候旨。”

此言一出,朝堂瞬间炸开了锅。保守派大臣们率先反应过来,脸上写满了震惊与担忧。

“陛下,这可万万使不得!”一位年迈的大臣扑通一声跪地,声泪俱下,“自古以来,我朝与外邦联姻,虽有先例,但此乃英国公主,其背后是文化、信仰全然不同的番邦。

公主若嫁入我朝,恐会带来诸多变数,搅乱我朝纲常伦理啊!”

“是啊陛下,”另一位大臣也跟着跪地,急切说道,“英吉利居心叵测,这联姻说不定是他们的阴谋,借机安插眼线,探听我朝机密,还望陛下明察!”

支持改革的大臣们则神色各异,有的面露思索之色,有的则微微皱眉,试图寻找两全之策。

庄亲王见状,忙开口解释:“诸位稍安勿躁。据臣观察,英皇此次态度诚恳,公主随行也带了诸多诚意,或许我们可借此机会,增进两国交流。”

弘历抬手示意众人安静,沉思片刻后缓缓说道:“朕已知晓英皇心意,此事暂不答复。

英国公主既已来到我朝,可先安排她入住皇家别苑,选派学识渊博、德高望重的女官和鸿儒,教授她我朝的诗词歌赋、礼仪规制、经史子集等中华文化。

让她在深入了解我朝文化的过程中,也能感受到我朝的大国风范与包容胸怀。”

众人听后,纷纷行礼领命。

待朝堂逐渐安静下来,户部尚书海望神色凝重,上前一步,行过大礼后说道:“陛下,还有一事亟待圣裁。

随着广州、福州等沿海城市对外商开放,现有的海关规制,恐难以应对即将到的商贸往来。

臣以为,当务之急是成立海关总署,统管全国海关事务,规范流程,提升效率,如此方能保障通商顺利,充盈国库。”

弘历微微颔首,示意海望继续说下去。海望顿了顿,接着道:“以往广州十三行垄断外贸,如今外商可直接与城内商户交易,他们势必不会坐视不理,极有可能联合各方势力,对新政进行反扑。

臣担忧他们暗中使绊子,破坏通商大局,朝廷需提前谋划,应对他们可能的举动 。”

此言一出,朝堂上又是一阵交头接耳。有大臣点头表示赞同,认为广州十三行利益集团盘根错节,确实不可轻视。

弘历目光扫视众人,缓缓说道:“海关总署一事,准了。

着户部牵头,会同工部、吏部等相关衙门,务必在一个月内完成组建,选拔贤能,制定完备章程。

至于广州十三行,朕会派人密切关注其动向,若有不轨之举,严惩不贷。

同时,可对其妥善安抚,引导他们顺应新政,参与到新的商贸格局中来,为大清所用。诸位爱卿,可有异议?”

“陛下圣明!”

数日后。

随着朝廷政令传来,广州十三行瞬间炸锅。

行商们紧急聚集在公所,气氛紧张得如同暴风雨来临前夕。

怡和行的伍秉鉴眉头紧锁,率先打破沉默:“这新政策一下,咱们的生意算是彻底做不成了,往后日子可怎么过?”

同文行的潘有度心急如焚,猛地一拍桌子:“不能就这么坐以待毙!

咱们在这行经营多年,人脉、财力都不缺,绝不能任由朝廷断了咱们财路!”

众人你一言我一语,纷纷诉说着自己的担忧与不甘,有人提议联名上书朝廷,恳请收回成命。

有人则主张利用手中财富,贿赂官员,暗中破坏新政推行。

还有人提出联合外商,以罢市相威胁,迫使朝廷妥协。

就在众人争论不休之时,一向沉稳的广利行卢继光沉思片刻后道:“诸位稍安勿躁,朝廷决心已定,硬来恐怕不是办法。

咱们不如顺应大势,尝试转型。

如今外商可以进入广州城直接通商,咱们可以凭借多年积累的经验和资源,为他们提供更专业的贸易服务,比如物流、仓储、金融汇兑等,说不定能开辟出一条新的生路。”

此言一出,有人若有所思,觉得不无道理;但也有人嗤之以鼻,认为放弃垄断去做这些琐碎服务,是自降身份。

最终,十三行内部分成两派,一派坚持对抗,暗中串联各方势力,企图搅乱新政实施。

另一派则选择观望,尝试着探索转型之路。

那些坚持对抗的十三行行商们,很快就开始了行动。他们先是找到了一些长期合作的外商,言辞中满是威胁。

“你们可要想清楚,”一位行商满脸阴沉地对外商代表说道,“若是继续按照朝廷那新规矩做买卖,以后在广州,可别指望能顺顺当当。

我们在这地面经营多年,人脉广得很,到时候让你们的货物积压、生意受阻,可别怪我们没提前提醒。”

外商们听了,面露难色,有的当场表示担忧,他们来中国是为了赚钱,可不想卷入这种复杂的纷争。

而后,这些行商又将黑手伸向了地方商贩。

他们召集了一众本地小商户,在一处隐蔽的大院里,摆起了“鸿门宴”。

“各位,”行商头目端起茶杯,轻轻吹了吹浮沫,“

朝廷这次的新政,看似给你们开了门,实则是断了大家的后路。

往后竞争激烈,你们这些小本买卖,哪经得起折腾?不如听我们的,一起抵制,等朝廷改了规矩,咱们还能回到从前的好日子。要是不听劝,往后进货渠道、销路,可都别想太平。”

小商贩们面面相觑,大多敢怒不敢言,在这强势的威胁下,不少人只能默默点头。

但也有一些商贩不愿就范,其中一位年轻的布商站了出来,鼓起勇气说道:“时代在变,新政虽说冲击了旧制,可也带来了新机会。咱们不能总守着老一套,就这么抵制下去,最后吃亏的还是自己。”

这话一出口,行商们脸色骤变,当场就有人放狠话,要给他点颜色瞧瞧。

很快,抵制的行动开始初见“成效”,一些外商的货物运输莫名受阻,地方集市上也出现了针对新政策下商户的骚扰事件。

在广州城这场商业风波暗流涌动之时,隐藏在暗处的国安局密探也察觉到了异样。

国安局密探李铭伪装成普通商贩,每日穿梭在广州的大街小巷。

一次,他在一家茶馆歇脚时,邻桌几个行商模样的人交谈内容引起了他的警觉。

其中一人低声道:“那几个不听劝的外商,找机会给他们点厉害瞧瞧,还有那些地方商贩里的刺头,也别放过。”李铭心中一凛。

李铭迅速将消息传递给上级,国安局广州分局接到情报后,立刻加派人手深入调查。

密探王芳凭借与本地商户的良好关系,从一位胆小的布商那里得知,有行商威胁商户,若不抵制新政就要断其货源。

广州分局局长张宇得知情况后,眉头紧皱,当即下令:“密切监视十三行那些带头对抗的人,收集他们威胁外商和地方商贩的证据,绝不能让他们破坏新政推行,维护广州城的商业秩序和国家利益。”

密探们开始了更细致的工作,有的跟踪行商,记录他们的行动轨迹,有的深入调查行商与地方势力的勾结情况。

随着调查深入,一份详尽的报告呈现在了弘历面前,一场针对十三行不法行为的整治行动即将拉开帷幕。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