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星纹觉醒:从筑基丹快递开始 > 第67章

星纹觉醒:从筑基丹快递开始 第67章

作者:夜月日夜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4-16 00:45:45 来源:小说旗

1.

清晨,阳光洒在云南村庄的麦田上,微风吹过,金色麦穗随风摇曳,宛如一片黄金海洋。远处,陈阳站在田埂上,手里拿着一本刚翻译完的书,《the Language of bread: A Global perspective》(《面包的语言:全球视角》)。

身旁的宋小麦拍了拍他的肩膀,微笑着说:\"这本书写得真不错,你真打算引进版权?\"

陈阳点点头:\"面包是一种语言,它不仅能连接土地与人,也能连接不同国家和文化。如果能把这本书引进中国,让更多人了解,我觉得是个好主意。\"

宋小麦若有所思:\"不过,我们得想办法让更多地方加入到‘土地面包联盟’里。\"

这时,远处传来一阵喧闹声,一群非洲村民正抱着装满小麦的麻袋跑向村委会,欢声笑语中夹杂着当地口音的英语:“we made the bread today, mr. chen! our bread tells the story of rain!”

(今天我们做了面包,陈先生!我们的面包在讲雨的故事!)

陈阳笑着回应:\"then let me taste it!\"

(那就让我来尝一尝!)

---

2.

巴黎的一家小型面包坊内,空气中弥漫着一股扑鼻的酵母香气。一位年轻的面包师Alice正在指导一群学生制作一种名为\"terroir baguette\"的面包。

\"terroir,”Alice停下手里的动作,转向学生们,\"意思是‘风土’,指的是每一片土地独特的味道。在法国的乡村,农民们会根据不同村庄的风土条件选择不同的小麦种子,而面包师则会在发酵过程中,融入当地的气候、水质和微生物。\"

一名学生恍然大悟:\"所以,我们做的不仅仅是一个面包,而是整个村庄的风土人情?\"

Alice笑了笑:\"没错,每一块面包都是大自然和人类共同的作品。\"

这时,突然有人敲门,Alice看到一位来自陈阳团队的翻译员走进来,递过来一封信。

\"Alice女士,这是来自中国云南的一位面包师陈阳先生发来的邀请,他想邀请您参与到‘土地面包联盟’的活动中,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面包师一起分享风土面包的故事。\"

Alice接过信,微微一笑:\"云南?听起来很有趣。我愿意去。\"

---

3.

几天后,一场跨洲际的视频会议在全球范围内举行,共有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面包师参加,由陈阳担任主持人。会议以“‘面包与土地:全球文化交融’”为主题。

会议正式开始时,陈阳站起身,用普通话缓缓开口:\"各位,今天我们在这里,用一种最简单的语言交流——面包。\"

画面切到非洲的一个村委会里,一群村民正抱着陶土面包对着镜头微笑;切到法国的面包坊里,一位老妇人正在揉面,而她的背景是一面挂满了风土面包的墙;切到孟氏集团新开发的生态面包工厂里,现代化生产线上,一盘盘带有地理认证标识的“地方面包”正在打包。

陈阳继续说:\"面包不是一种商品,而是一种语言。它可以让不同文化的人,讲述土地的故事,传递土地的价值。而我们今天的任务,是通过面包,让全球的文化更丰富、更多样。\"

这场会议吸引了超过1000万观众全程在线观看,而其中最令人印象深刻的一幕,是一位巴西面包师用原住民语言诵读着与土地相连的故事,背景里是一片金黄的甘蔗田。

会议结束时,陈阳举起一杯酒,笑着说:\"我希望,未来我们能听到更多关于土地的故事,也希望,每一个面包都能带给人幸福的记忆。\"

全场上万观众爆发出掌声。

---

4.

与此同时,云南村庄里,陈启正忙着准备一场村民面包节。

这场节日的特别之处在于,除了传统的云南麦香面包,他们还特意邀请了几位非洲、法国和日本的面包师,带着“故乡的风土面包”前来分享。村民们也特意准备了自家种的作物,用不同的语言表达对土地的感谢。

大会正式开始那天,村民们带着自己做的面包,和各国面包师一起,站在村头广场上,将自家面包摆成一个圆环,象征着土地的完整和连接。

一个五岁的小女孩跑过来,手里举着一块烤得焦香的面包,好奇地问陈启:\"哥哥,为什么全世界的人都要来我们村?\"

陈启蹲下,笑着回答:“因为我们的面包不仅是食物,而是一种语言,我们用地球上的粮食,讲着地球上的故事。”

小女孩似懂非懂地点点头。

---

5.

与此同时,在孟氏集团的支持下,一场名为“土地·面包·未来”全球公益行动在上海拉开帷幕。

现场展示了一款孟氏集团与陈启团队合作研发的新面包——“生命之种面包”,其核心特点是用种植过程直接支援贫困地区,消费者购买面包的同时也会捐助一处农田。

在发布会的舞台上,李怀山动情说道:\"土地是贫穷人群的命脉,而我们用技术做桥梁,帮土地找回价值!\"

这场发布会结束后,“生命之种面包”被抢购一空。

---

6.

与此同时,孟昭宁的新公司——“绿洲食品”——已经成为全球绿色食品市场的领军品牌,而这一次,孟昭宁将视线投向了陈阳的土地面包。

两人约在一个小村庄见面,陈阳正捧着两杯刚刚冲好的玉米须茶,见到孟昭宁来了,笑着递了一杯过去。

孟昭宁看了陈阳一眼,哈哈一笑:\"你这人啊,真是把面包当成宗教信仰了。不过......\"她顿了顿,\"其实,我挺佩服你的,面包这种东西,在你这儿不是商品,而是一种连接人与人、人与土地的关系。\"

陈阳举起茶杯:\"所以,昭宁,如果有一天,我们俩的公司能合作,这个世界会不会更接近我们想要的样子?\"

孟昭宁若有所思,最终笑了:\"不急,也许‘孟氏的土地面包’和‘绿洲的生态计划’,可以碰撞出点什么。\"

---

7.

几年后,在联合国的推动下,“土地面包教育计划”正式启动,而陈阳是这一项目的全球代言人。

全球各地的孩子们通过“土地面包课程”,学习如何从一颗小麦开始,了解粮食的生产链,甚至用自己的双手制作面包。

一次课程上,一个小男孩捏着自己刚刚做好的面包,问老师:\"老师,为什么这个面包吃起来比别的更香?\"

老师笑了笑,回答道:\"因为你用的是云南的红土小麦,这种小麦吸收了土地里的矿物质,所以它的味道更独特,而每一个土地的味道,都是独一无二的。\"

小男孩若有所思地说:\"那我以后也要种小麦!\"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