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 > 重生之我的奶茶帝国与智能革命 > 第17章 不要钱的梨随便吃嘞

土路上不时有拉着比车厢还高、用网兜着玉米的三轮车驶过,烟尘大作。

严重超载的三轮车费劲儿的发出突突突的声,在土路上摇摇晃晃,锈迹斑斑的车斗被压得咯吱作响,冒着黑烟。

烟尘里,许琛呸呸的吐着口中吃的土。

抹了把额头的汗,咸涩的滋味混着飞扬的黄土在舌尖化开。

身后的车斗里,八百斤烂梨在塑料布下泛着暗褐色的斑痕,像群蜷缩在阴影里的丑小鸭。

“大廷子,咱们去庄稼地里!”

许琛扯着嗓子盖过发动机的突突声,后视镜里映出许廷被晒脱皮的脸。

大廷子用草帽扇风,闻言点点头,把捆梨的麻绳又紧了紧。

许琛不打算去村里进行以物换物,因为这个时候,人们基本都在庄稼地里收玉米。

机耕路两侧的玉米地已铺开金黄的海。

裹着白头巾的农妇们弯腰挥镰,镰刀过处,秸秆齐刷刷倾倒的脆响此起彼伏。

放眼去看,大片大片的玉米被砍倒在地,裹着焦黄外皮的玉米堆积着,一堆一堆,等着被拉走。

庄稼地里,劳动人民挥汗如雨,热火朝天。

太阳高高的挂着,天气愈发的热了,蒸的人们恨不能把皮都脱了,好凉快一些。

许琛拐入一条机耕路,停在地头,就见一个戴着草帽的中年人骑着辆横杠自行车,车后座上用尼龙绳绑着一个白色的泡沫箱子。

中年人打开泡沫箱子,掀开里面的薄毯子,拿出一根自己制作的简陋的冰棍,对着地里面正在往三轮车上扔玉米的一家三口喊,“冰糕、冰棍,五毛钱一个!大哥,来根冰棍解解渴啊!”

地里的一家三口手中动作不停,瞅了汉子一眼,笑道,“五毛钱一根,我们可买不起哟!

而且你这冰棍一看就是自己做的,加点水、糖精、色素就行了,成本2毛钱都不到,你就敢卖五毛钱!坑鬼哟!”

“欸!你这人,不买就不买,说话咋那么难听呢!”卖冰棍的中年人还有点不乐意了。

许琛在一旁看的直乐,中年人的冰棍一看就是镇上批发的。

镇上有一家制作冰棍的,是一家小作坊。

前世他跟这家做冰棍的儿子是小学同学,他跟着去看过。

一个小房间里砌了小水池子,冰棍都是在哪个小水池子里制作的。

冰棍成本和他制作果茶一样,低的可怜。

所以卖冰棍的这是被懂行的人一下子戳中心窝,羞恼起来了。

这哥们可能是今年刚做这一行,脸皮太薄,竟被人家一句话给干破防了。

呵!

做生意嘛,这点话都承受不住,那趁早回家歇着吧!

“叔,天太热,吃个梨解解渴啊,不要钱。”他适时开口。

一句话,不仅把地里干活的一家人好奇心勾起来,连要走的卖冰棍的中年人都靠了过来。

吃梨,不要钱!

这是许琛在心里特意想出的口号,就是要第一时间引起别人的兴趣。

别人有兴趣,下面的事情才好谈嘛!

不得不说,他做生意的手段,目前虽然还不怎么样,但这营销的手段已经初露峥嵘!

卖果茶如此。

这次亦如此!

“不要钱?免费吃啊,还有这好事!”穿着蓝色汗衫、劳动裤、解放鞋的汉子脸被晒的通红,他把手里的玉米棒扔到车上,抹了一把脸上的汗,在汗衫上擦了擦,一脸不信。

“我是**的,我爸是许志国,我爷是许鸿筌,我要骗你,你直接去我家找我。”他直接报了家门,做生意嘛,得先确定别人的信任,才能接着往下聊。

“你是志国的儿子?我和你爸还是小学同学呢!你回家问他认不认识彭天,他准知道!哈哈!我可没少蹭你爸果丹皮吃。”

彭天黝黑的脸上露出笑,追忆着,放下手中的活,走了过来。

“那我这声叔还真叫对了呢!”

许琛套着近乎,忙掀开上面铺着的玉米杆,再掀开下面的一层塑料布,露出车里面的梨子。

玉米杆、塑料布是他用来遮阳的,怕太阳晒的厉害,影响了梨子的口感。

卖冰棍的中年人拿着草帽扇风,打眼一瞅,嘲笑道,“怪不得你不要钱嘞,原来拉了一车烂梨啊。”

彭天的媳妇、儿子也好奇的围了过来。

没搭理卖冰棍的中年人,许琛不慌不忙的从车厢里拿过一颗梨子,又从座垫下拿出一把弹簧刀,利落的把坏掉的梨肉割掉,随后削了一小块给彭天递过去,“这样不就是好梨了吗?叔,你尝尝,甜不甜?”

彭天接过,放入口中,顿时讶异道,“嗯!看着不咋地,吃着怪甜嘞!”

许琛又削了两块,分别递给彭天的媳妇、儿子,“婶子,老表,你俩也尝尝。”

女人、少年接过,吃了之后纷纷点头。

“咦?真这么甜?小孩,也给我一块。”卖冰棍的中年人一看彭天一家人的反应,忍不住张口索要。

“你不是看不上我这烂梨吗!”许琛呵呵一笑,刺了一句。

卖冰棍的中年人脸色一红,不好意思起来。

许琛笑了笑,也递给他一小块,他吃了后,眸子一亮,连连点头,“嗯!是甜哈!”

“这梨……真不要钱?”彭天指着车里的梨子道。

“不要钱,随便吃。”

许琛笑呵呵道,“两个玉米棒换一个。”

“咦~我以为免费吃嘞,还得拿玉米棒换!”

“镇上一斤梨一块二,俩玉米棒才多少钱,这样一比,那跟免费吃没啥区别,叔,你说是不?”

“你这都是烂梨,能和镇上的比吗?”

“叔,你这纯抬杠了昂,镇上的梨俩玉米棒你能换一个吗?

再说,我这梨也就看着有点烂,可把烂的削掉,吃着和镇上的好梨有啥区别。

叔,你刚才可吃过了,还说甜呢!”

彭天心有纠结,他觉得面前的小伙子说的有道理,好梨人家直接卖钱了,还用在田间地头用玉米换啊!

忽扫到一旁盯着梨子直吞口水的儿子,他心突然软了。

儿子放假回来,跟着忙了两三天,又苦又累,又晒又渴。

现在想吃梨,也不主动开口要。

这么懂事的孩子,他还在这儿计较来计较去干啥呢!

“行,你给我拿一个……不,拿两个!要大的啊!”

许琛笑道,“叔,我给你拿,你肯定嫌小,你自己挑吧。

挑完我用刀把烂的果肉给你削掉就能吃,这些梨我在家都用水洗过了。”

彭天在车里扒拉了一通,仔细的挑了两颗个头大、烂肉少的梨子。

许琛帮他用刀削掉烂肉,递给他。

当清甜的汁水顺着彭天皴裂的指尖淌下时,许琛知道这单成了。

彭天递给儿子一个,又徒手把另一个掰成两半,递给一旁的媳妇,笑,“媳妇,你吃,可甜嘞。”

女人在衣服上擦擦手,接过,咬了一口,很满足的笑道,“他爸,梨是比凉水解渴昂。”

三人吃梨的空隙,许琛走到地里挑了四根大玉米棒,对彭天晃了下,扔到车厢里,“叔,两颗梨,四根玉米棒,你看好哈,我没多拿!”

“咦!你还挺会挑,拿那么大的。”

“你看你,你挑大梨的时候,我可没说啥吧。”

彭天也只是随口一说,许琛笑着回了一句,启动车开往下一处,“走了,叔。”

卖冰棍的中年人全程旁观,瞅了瞅吃梨的彭天一家人,瞅了瞅开车远去的许琛,又瞅了瞅自行车后的一箱子冰棍,嘀咕道,“生意还能这么做!不要钱,用东西换!今天是开了眼了!”

……

许琛开着三轮车,在土路、机耕路、田间地头、村落间穿过,直到日落西山,霞光满天,车厢里的烂梨全都变成了玉米棒,他才往回开。

头戴着柳条编成的草帽,他边开边对今天的玉米换梨在心中总结得失。

结合今天的情况,很快总结出一个规律。

村子里,用玉米换梨的人最少,一是村子里人少,大多因为农忙都在地里,二是村子里的人需求不大,简单说,就是他们不需要梨子解渴,虽然有人觉得用玉米棒换梨占了便宜,但这样的人不多。

庄稼地里,带孩子的人们比不带孩子的要换的多,也利索的多。

因为大人们普遍心疼又晒又渴的孩子,梨子又解渴又算零嘴,算是奖励。

这就跟见到有人骑着自行车到地里卖冰棍一样,如果只是大人们自己,忍忍也就过去,但要是有孩子在,花个一块两块的买几根,给孩子解解馋,他们也感觉没有啥。

明天,就往地头开,哪块地里有小孩,就往哪块去!

专挑小孩霍霍!他坏笑着想。

心中想着事,就感觉时间过得很快。

他把今天的事情在心里梳理了一遍,车子就开到了**。

先把许廷送回家,和许廷约好明天早起,先去四大爷梨园里拾烂梨,他载着一车都堆成尖尖的玉米棒慢慢往家开。

天色渐弯,家门口聚成堆的婶子大娘们纷纷回家做饭,不大会,村里道道炊烟升起,与落霞齐飞。

祖奶奶仍在躺椅里,不过没躺着,而是拄着拐杖坐着,边上的收音机里依然放着戏词。

咿呀的豫剧混着蝉鸣,在她膝头织成温暖的网。

她就那么直挺挺的望着村东头,过了一会儿,又扭头望望村西头。

虽然因为年纪大,眼神不济,看不真切人和物,但她就那么望着,等着。

直到听到电动车当啷当啷的声响,看到许琛破开夜幕显露出的清晰的身形,她才放下心来,露出安心的笑,稳稳的躺进躺椅里。

“祖奶奶,我回来啦!”车还没停稳,许琛就从车上跳下来,笑着嚷。

“哎呦,吵死了!”

祖奶奶看了他一眼,又看了车斗子里堆的高高的、冒尖尖的玉米棒,笑着嫌弃,“看看你,身上又是土又是灰,快去洗把脸,换身干净衣裳,洗手吃饭。”

“您不问问我今天收获咋样?”

“我是年纪大,可又不瞎,车上那么多玉米棒,我看不见啊!洗手吃饭,等会给我讲讲你今天的事。”

“嘿嘿,好嘞。”

夜色渐浓,许琛蹲在井台边冲洗沾满梨汁的弹簧刀。

月光在刃口凝成一道银线。

他忽想起数学老师似说过这样的话:“排列组合的精妙之处,在于把看似无用的碎片拼成完整图案。”

就像这些被破损梨,经过腐烂与重生的排列,最终在院子里铺出了丰收的形状。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