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实验室的意外 > 第21章 医道争鸣

实验室的意外 第21章 医道争鸣

作者:无所谓的少女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4-16 03:13:03 来源:小说旗

风云初入太医院时,只是个名不见经传的年轻医者。但他凭借着对医术的痴迷和刻苦钻研,在太医院的几次疑难病症会诊中崭露头角,渐渐站稳了脚跟。此时,一场来势汹汹的疫病如乌云般笼罩着整座城池。城中大街小巷,弥漫着一股令人不安的气息,百姓们面色惶恐,街头巷尾皆是咳嗽声与痛苦的呻吟。每天都有大量百姓被疫病击倒,棺材铺的生意异常火爆,运尸车在城中来回穿梭,一片凄惨景象。

看着疫病肆虐,百姓受苦,风云心急如焚。他日夜查阅古籍,结合自己对病症的观察研究,终于找到了控制疫病传播的方法 —— 隔离法。这日,他站在太医院宽敞的大堂中,面对一众白发苍苍、资历深厚的太医,眼神中透着坚定与热忱,详细阐述着自己的想法:“诸位前辈,此次疫病传播迅猛,普通的医治手段难以控制。我们应将患者集中安置在远离居民区的空旷之地,阻断疫病在人群中的交叉感染。同时,大力改善公共卫生环境,定期清理街道的垃圾,妥善处理污水,从源头遏制疫病滋生。”

话刚落音,整个大堂瞬间炸开了锅。年逾古稀的孙太医气得脸涨得通红,花白的胡须因为愤怒而剧烈颤抖,手中的拐杖重重地敲击着地面,发出 “咚咚” 的声响,犹如战鼓般打破了原本的平静。“荒唐!简直是无稽之谈!” 他怒目圆睁,大声呵斥道,“我从医五十余载,熟读各种医典,从未听闻如此荒谬的治病之法。将病人集中起来,那岂不是给疫病创造了绝佳的传播条件?这分明是在把百姓往火坑里推,加速他们的死亡!”

李太医也跟着附和,他摇了摇头,满脸的不以为然:“是啊,风云,你初来乍到,太医院的规矩和医道的精髓你还没摸透呢,就提出这等离谱的建议。我们老祖宗传下来的医术,讲究的是望闻问切,对症下药,调理身体的阴阳平衡,哪有你这般本末倒置,从这些旁门左道入手的?这疫病的根源在于人体正气不足,被邪气入侵,我们应该着重开方用药,增强百姓的体质,而不是搞这些莫名其妙的隔离和卫生措施。”

众人你一言我一语,反对之声如潮水般涌来。风云静静地站在那里,面色平静,眼神却透着一股不容动摇的坚定。待众人的声音稍歇,他微微拱手,谦逊却又坚定地说道:“诸位前辈,晚辈并非信口开河,亦非对前辈们的经验和学识不敬。如今这疫病来势汹汹,每日都有无数百姓染病受苦,若再按照以往的方法,只怕难以控制疫情蔓延。我查阅了大量古籍,从《黄帝内经》到《伤寒杂病论》,又结合此次疫病的特点,仔细研究,才得出这隔离与改善卫生环境之法。”

“哼,古籍?你所看的古籍,难道比我们这些浸淫医道多年的人还多?” 王太医满脸不屑,鼻孔里轻轻哼了一声,“况且,就算是古籍有载,也未必适用于当下。这疫病变化多端,岂是你一个毛头小子能轻易看透的?时代不同了,可老祖宗的医道精髓不会变,我们不能因为一场疫病就摒弃传承多年的医术。”

风云没有被王太医的话激怒,他耐心地解释道:“前辈,我并非否定诸位前辈的经验与学识。只是时代在变,疫病也在变。如今城中人口密集,房屋鳞次栉比,疫病一旦传播开来,如燎原之火,难以遏制。若不及时采取果断措施,后果不堪设想。将患者隔离,看似冒险,实则是斩断疫病传播的链条。而清理街道、处理污水,能从根源上减少疫病滋生的可能。前辈们想想,若环境污秽不堪,疫病又怎能不滋生蔓延?”

“说得轻巧,那隔离之地选在哪里?又由谁来负责安置那些病人?” 孙太医皱着眉头,提出了实际的问题,眼神中带着一丝审视,仿佛在看一个异想天开的孩子。

“城外有一处废弃的庄子,地势空旷,通风良好,稍加改造便可作为隔离之所。至于安置病人,我愿亲自带队前往,组织人手照顾病患。我已联络了一些志同道合的年轻医者,他们都愿意和我一起投身这场抗疫之战。” 风云毫不犹豫地回答,眼神中透着无畏与担当。

“你?” 李太医瞪大了眼睛,满脸的不可思议,“你可知这疫病凶险,稍有不慎便会染病上身。你一个太医院的新晋太医,若有闪失,如何是好?太医院培养一个人才不易,怎能让你去冒这个险?”

“医者父母心,若连面对疫病的勇气都没有,又怎能救百姓于水火?” 风云目光坚定,神色庄重,“我既提出此方法,便已将生死置之度外。只望诸位前辈能支持我,共同为控制疫病出一份力。我相信,只要我们齐心协力,一定能战胜这场疫病。”

尽管风云言辞恳切,但保守太医们依旧不为所动。他们认为风云的方法过于激进,且没有先例可循,贸然尝试只会让情况变得更糟。双方各执一词,争论不休,大堂内的气氛剑拔弩张,仿佛一触即发。

此时,一直沉默不语的张太医缓缓开口:“风云,你的想法虽有些大胆,但也并非全无道理。如今疫病肆虐,我们确实需要寻找新的方法。不过,此事事关重大,涉及到全城百姓的安危,不可仓促决定,还需从长计议。”

张太医在太医院德高望重,医术精湛,平日里为人谦逊和善,在众人心中颇有威望。他的话一出,众人纷纷点头表示赞同。风云心中一喜,他知道张太医的话给了自己一丝希望。“张太医所言极是,此事确实需要慎重考虑。但时间紧迫,疫病不会等我们慢慢商议。我恳请各位前辈,能先派人去城外的庄子考察一番,再做定夺。多耽搁一日,便有更多百姓受苦,我们实在耽误不起啊。”

经过一番激烈的争论,最终众人达成了共识,决定先派人去考察城外的庄子。风云松了一口气,他知道这只是迈出了第一步,后面还有更艰难的路要走。

考察的结果很快出来了,城外的庄子确实如风云所说,地势空旷,四周开阔,空气流通顺畅,非常适合作为隔离之地。然而,保守太医们依旧心存疑虑,他们提出了诸多问题,如隔离期间病人的饮食如何保障、药物如何供应、医护人员的安全如何防护等等。

风云早有准备,他不慌不忙地从怀中掏出一本厚厚的册子,上面密密麻麻地记录着他的各项计划和应对措施。他一一详细作答:“对于病人的饮食,我已与城中的善堂取得联系,他们愿意负责筹集物资,每日按时送往隔离区。善堂的义工们都心怀善念,愿意为抗击疫病贡献力量。药物方面,太医院可加大生产力度,我已整理出了针对此次疫病的药方,可组织人手日夜赶制。同时,我也派人去周边城镇采购药材,确保供应充足。至于医护人员的安全防护,我设计了一种简易的防护用具,用厚实的棉布和具有防疫功效的草药制成,既能阻挡疫病传播,又不会过于影响行动。”

尽管风云考虑周全,准备充分,但保守太医们还是找各种借口拖延。他们或是担心此举会引起百姓恐慌,或是忧虑隔离区的管理会出现混乱,或是质疑风云的能力和经验,总之,就是不愿意轻易同意实施隔离法。

风云心急如焚,看着城中疫病日益严重,每日新增的病患不断增多,他感到无比痛心。街头巷尾,随处可见躺在街边痛苦呻吟的病人,家人在一旁哭天抢地,却又无能为力。他决定不再坐以待毙,他要直接面见皇上,请求皇上支持自己的建议。

在一位宫中侍卫的帮助下,风云终于得到了面圣的机会。他身着素色长袍,神色庄重,在皇上面前,详细地阐述了疫病的严峻形势以及隔离法的可行性。他言辞恳切,条理清晰,从疫病的传播途径到隔离法的原理,从卫生环境的重要性到实施的具体步骤,一一向皇上道来。皇上听后,陷入了沉思,大殿内一片寂静,只有风云沉稳的呼吸声。

“风云,你所言之事,关系重大。若隔离法真能控制疫病,那自是好事,朕也能为百姓谋得福祉。但万一失败,疫情失控,朕又如何向天下百姓交代?这江山社稷,可容不得半点闪失。” 皇上眉头紧锁,神色忧虑,眼神中透露出对国家和百姓的担忧。

“皇上,如今疫病肆虐,若不采取果断措施,百姓受苦,社稷堪忧。隔离法虽有风险,但并非毫无把握。微臣查阅了大量古籍,又经过实地考察和研究,才敢向皇上提出此建议。微臣愿以性命担保,若此法失败,微臣甘愿受罚,以谢天下。” 风云跪地叩首,额头重重地磕在地上,发出沉闷的声响,言辞决绝,态度坚定。

皇上看着风云坚定的眼神,心中一动。他深知风云为人正直,医术也有几分,或许这隔离法真能成为控制疫病的关键。思索良久,皇上终于做出了决定。

“好,朕准你一试。但你要记住,若此事办砸了,朕绝不轻饶。这是关乎天下百姓生死存亡的大事,你务必全力以赴。”

风云心中大喜,他重重地磕了三个响头,“微臣遵旨!定不负皇上所托。微臣必当竭尽全力,与疫病抗争到底,若有负圣恩,甘愿受万死之罪。”

得到皇上的支持后,风云立刻着手准备隔离区的事宜。他在太医院挑选了一批年轻且有胆识的太医,这些太医们虽然经验不足,但充满热情和干劲,愿意追随风云一同抗击疫病。同时,他又向城中的善堂、商会发出求助,希望他们能提供物资和人力支持。善堂的主持听闻此事,当即表示全力支持,愿意组织义工帮忙运送物资、照顾病人。商会的会长们也纷纷慷慨解囊,捐赠了大量的钱财和物资,为抗疫之战提供了坚实的后盾。

在风云的努力下,隔离区的筹备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着。工人们日夜赶工,对废弃的庄子进行改造,搭建起了简易的病房和生活设施。然而,就在一切准备就绪,即将开始接收病人时,又出现了新的问题。

一些百姓听闻要将病人集中隔离,心中充满了恐惧和不安。他们担心隔离区会成为一座人间地狱,病人进去后就再也出不来了。于是,他们纷纷聚集在太医院门口,抗议实施隔离法。人群密密麻麻地围在太医院门口,吵吵嚷嚷,情绪激动。有的人举着牌子,上面写着 “还我们亲人!不要把他们送去隔离区!”;有的人挥舞着拳头,大声叫骂:“你们这是草菅人命,隔离法根本就是害人的!”;还有的人哭天喊地:“太医院的人都是昏庸之辈,我们不要他们来管疫病!”

风云站在太医院门口,看着眼前混乱的场面,心中五味杂陈。他知道百姓们是因为恐惧和担忧才会如此,他必须想办法安抚他们的情绪。

“乡亲们,请听我说!” 风云大声喊道,声音在嘈杂的人群中显得有些单薄,但他依然努力让自己的声音传得更远,“隔离法不是为了害大家,而是为了救大家。如今疫病肆虐,若不将病人隔离,疫病会在城中迅速传播,到时候,更多的人会染病,更多的家庭会支离破碎。我们将病人安置在隔离区,会有太医精心照顾,提供最好的药物,目的就是让他们早日康复。我们都是为了大家好,为了这座城好啊。”

“你说得好听,谁知道你们在隔离区会做什么?说不定把病人扔在那里不管了。” 一位中年男子大声质疑道,他满脸怒容,眼中充满了不信任。

“是啊,我们凭什么相信你?你们太医院的人,平日里高高在上,哪里懂得我们百姓的疾苦。” 众人纷纷附和,情绪更加激动,场面一度失控。

风云看着众人充满疑虑的眼神,心中明白,光靠言语解释是不够的。他思索片刻,转身对身边的一位太医说道:“去,把我们准备的防护用具和药品拿过来。”

不一会儿,太医拿来了防护用具和一些常用药品。风云拿起一件防护用具,向众人展示道:“乡亲们,这是我们为医护人员准备的防护用具,能有效阻挡疫病传播。它是用特殊处理过的棉布制成,里面填充了具有防疫功效的草药,经过多次试验,证明是有效的。我们在隔离区会严格按照规矩办事,保障病人的安全和健康。这是我们准备的药品,都是治疗疫病的良药,大家可以看看。” 说着,风云又将药品一一展示给众人看,详细介绍每种药品的功效和用法。

百姓们看着那些陌生的防护用具和药品,心中的疑虑稍稍减轻了一些,但依旧有人心存担忧。

“可是,我们还是担心亲人去了隔离区会受苦。他们生病了,本来就虚弱,万一在那里得不到好的照顾怎么办?” 一位老妇人抹着眼泪说道,声音中充满了担忧和无助。

“大娘,您放心。我们会像对待自己的亲人一样照顾病人。我们的太医们都是怀着一颗医者仁心去的,他们会尽心尽力。而且,隔离区会定期向大家通报病人的情况,让大家知道亲人的状况。我们还会安排专人负责照顾病人的饮食起居,保证他们吃得饱、穿得暖。” 风云耐心地解释道,眼神中充满了真诚和关切。

在风云的耐心劝说下,百姓们的情绪逐渐平静下来。他们虽然心中依旧有些担忧,但也明白,疫病当前,必须要做出一些牺牲。最终,百姓们同意将病人送往隔离区。

隔离区正式启用,第一批病人被陆续送往城外的庄子。风云带领着医疗队伍,日夜坚守在隔离区,精心照顾着每一位病人。他们每天天不亮就起床,为病人诊断病情、发放药物、处理饮食起居,忙得不可开交。有时候,病人因为病情痛苦而情绪失控,他们还要耐心安抚。夜晚,当所有人都入睡后,他们还要轮流值班,观察病人的病情变化。

随着时间的推移,隔离区的效果逐渐显现出来。疫病的传播速度明显减缓,越来越多的病人开始康复。原本绝望的病人们,脸上渐渐露出了希望的笑容。风云的努力和坚持得到了回报,他的隔离法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认可。那些曾经反对他的太医们,也不得不对他刮目相看。

然而,风云并没有因此而放松。他知道,疫病还没有完全被控制,还有很多工作需要做。他依旧每天忙碌在隔离区,不断改进治疗方法,提高治愈率。他深入研究每个病人的病情变化,结合古籍和实践经验,调整药方。同时,他也时刻关注着城中的卫生环境,督促相关部门做好街道清理、污水排放等工作。他亲自去街道检查卫生情况,对做得不好的地方提出整改意见。

在风云和众人的共同努力下,这场肆虐一时的疫病终于得到了有效的控制。城中的百姓逐渐恢复了往日的生活,街头巷尾又充满了欢声笑语。太医院也恢复了往日的平静,太医们继续为百姓的健康忙碌着。风云因为在抗击疫病中的杰出表现,受到了皇上的嘉奖,成为了太医院的中流砥柱。

但风云并没有忘记自己的初心,他知道,作为一名医者,救死扶伤是自己的使命。他将继续钻研医术,为守护百姓的健康而努力奋斗。而他推行的隔离法和改善公共卫生环境的理念,也在这次疫病之后,被更多的人所接受和重视,成为了日后应对疫病的重要方法。他的故事,在城中流传开来,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医者,为了守护生命而不懈努力。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