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实验室的意外 > 第22章 冲突与转变

实验室的意外 第22章 冲突与转变

作者:无所谓的少女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4-16 03:13:03 来源:小说旗

在太医院那间光线略显昏暗的议事厅内,气氛凝重得仿若能拧出水来。保守太医们围坐成一圈,每个人的脸上都像是蒙着一层寒霜,面色严肃得近乎刻板。他们的目光时不时交汇,又迅速移开,那眼神中流露出的不满与担忧,如同一股暗流在静谧的空气中涌动。

一位年逾古稀的太医缓缓站起身来,他身形清瘦,脊背却挺得笔直,岁月在他脸上刻下了深深的皱纹,那是多年行医积攒下的阅历痕迹。他抬手轻抚着胡须,手微微颤抖,那是愤怒与激动交织的表现。“我等行医数十载,皆是一步一个脚印,遵循着祖上传下的医道,” 他的声音略显沙哑,却因愤怒而格外洪亮,在空旷的议事厅内回荡,“从医之初,便熟读各类医典,从《黄帝内经》到《伤寒杂病论》,每一字每一句都烂熟于心,可从未听闻如此荒谬之法!这隔离患者,把他们与亲人朋友隔绝开来,让他们在孤独与恐惧中忍受病痛,岂不是违背了医者仁心?再者,改善卫生环境,清扫街道、处理污水,这些琐事与治病救人的根本毫无关联,分明是你在胡言乱语,扰乱我太医院的医道正统!”

话音刚落,其他太医们纷纷随声附和。李太医皱着眉头,连连摇头,眼中满是对风云的不屑:“这小子,初来乍到,就想标新立异,改变我们多年来的行医准则,简直是异想天开。” 王太医也冷哼一声,双手抱在胸前,脸上写满了嘲讽:“哼,还大谈什么现代医学,传染病传播原理,这些新奇玩意儿,不过是些歪门邪说罢了。”

风云静静地站在一旁,面色沉静如水,可眼神中却透着一股坚毅与执着。待众人的指责声稍歇,他向前迈了一步,微微拱手,不卑不亢地说道:“诸位前辈,晚辈绝无扰乱医道之意,只是如今疫病形势危急,容不得我们再墨守成规。现代医学虽为新学,但其对于传染病传播的研究,却是有理有据。疫病传播并非只是人体自身正气不足,外界的邪气,也就是病菌,会通过空气、接触等多种途径,在人群中迅速扩散。就好比这疫病是一场熊熊燃烧的大火,而百姓们就是那易燃的柴草,若不及时将火源隔离,火势必将迅速蔓延,吞噬更多的生命。将患者隔离,能有效切断传播途径,就如同在疫病的传播之路上筑起一道坚固的堤坝,阻挡疫病的肆虐。而改善卫生环境,清除那些滋生病菌的温床,疫病自然就难以滋生蔓延。”

孙太医重重地拍了下桌子,桌上的茶杯被震得跳了起来,茶水溅出,洒在桌面上。“够了!” 他大声吼道,额头上青筋暴起,“你这满口的奇谈怪论,不过是为了显示自己与众不同。我们太医院传承百年,历经无数次疫病,哪一次不是靠着传统医道挺过来的?难道还不如你一个初出茅庐的小子?你这是在动摇太医院的根基,扰乱医道正统!”

风云心中焦急,却又无可奈何。他深知,想要改变这些保守太医们根深蒂固的观念,就如同在坚硬的磐石上雕琢,绝非一朝一夕之功。但他不能放弃,疫病尚未完全消除,城中还有无数百姓在病痛中挣扎,他必须争取更多人的支持。

僵持之际,突然,一阵急促的脚步声打破了紧张的气氛。一位小太监匆匆跑进来,他神色慌张,额头上满是汗珠,脚步踉跄,差点摔倒在地。“各位太医,不好了!” 他气喘吁吁地说道,声音因为紧张而有些颤抖,“宫中也有人染上了疫病,皇上听闻太医院内部意见不一,十分震怒,命各位速速进宫商议对策。”

众人听闻,皆是一惊。原本就紧张的气氛,瞬间变得更加凝重。风云心中明白,这既是一场危机,也是一个让众人重新审视隔离法的机会。若能借此机会说服皇上和其他太医,那么隔离法和改善卫生环境的措施就能得到更广泛的推行,疫病也能更快地得到控制。

在前往皇宫的路上,太医们各自沉默不语。孙太医坐在马车里,眉头紧锁,心中暗自思忖:这风云,真是个麻烦,但愿皇上不要被他的歪理邪说蒙蔽。李太医则望着窗外,眼神游离,心中担忧着自己在太医院的地位,生怕这场疫病会让风云这个新人抢了风头。而风云,坐在马车的角落里,闭目沉思,他在脑海中反复梳理着自己的思路,思考着如何在皇上面前再次阐述自己的观点,争取得到支持。

到了皇宫,众人在偏殿中见到了面色阴沉的皇上。皇上坐在龙椅上,眉头深锁,眼神中透露出焦虑与不满。他看着下方的太医们,语气冰冷地说道:“朕听闻,对于此次疫病,你们太医院竟无法达成一致意见。如今宫中都已有人染病,若再不能有效控制,朕的江山社稷,百姓的安危,该如何是好?”

孙太医率先出列,他 “扑通” 一声跪地,双手伏地,说道:“皇上,都是风云这小子,提出一些荒谬的建议,扰乱了大家的思路。老臣等一直遵循祖上传下的医道,认为应以调理患者身体为主,扶正祛邪,这才是治病的根本。可这风云却主张隔离患者,还搞什么改善卫生环境,实在是离经叛道,违背了我太医院的传统。”

风云赶忙跪地,说道:“皇上,微臣所言绝非荒谬。如今疫病形势严峻,传统的医道虽有其精妙之处,但面对如此大规模的传染病,还需结合新的方法。隔离患者和改善卫生环境,都是经过微臣深思熟虑,且已有一定成效的。城外隔离区的设立,已使疫病传播速度放缓,不少患者得以康复。这足以证明,这些方法是可行的,是能够拯救更多生命的。”

皇上皱着眉头,沉思片刻后说道:“朕不管你们用什么方法,只要能控制住疫病,便是大功一件。风云,你且详细说说,接下来该如何做。”

风云心中一喜,连忙说道:“皇上,微臣建议,在宫中也设立隔离区域,将患病的宫人集中安置,由太医院的太医们专门负责诊治。为了确保安全,我们会挑选经验丰富、医术精湛的太医组成医疗小组,对他们进行严格的防护培训,保证他们在治疗患者的同时,自身也不会被感染。同时,加强宫中的卫生清理,每日对各个宫殿进行清扫、消毒,使用特制的消毒药水,确保环境干净整洁,不给病菌留下任何生存的空间。对于宫外,继续扩大隔离区范围,将更多的患者安置进去,加大药物的供应和调配。我们会根据患者的病情,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中西医结合,提高治愈率。”

孙太医听了,又急道:“皇上,万万不可啊!这宫中乃皇家禁地,是天子居住的地方,怎可设立隔离区,这成何体统?而且,这消毒之事,从未有过先例,万一有什么差错,冲撞了神灵,惹来灾祸,后果不堪设想。”

其他保守太医们也纷纷附和,反对在宫中设立隔离区。他们有的说隔离区会破坏宫中的风水,有的说消毒药水的味道会冒犯皇上,各种荒谬的理由层出不穷。

皇上的脸色愈发难看,他看着下方争论不休的太医们,心中烦闷不已。他既担心疫病会在宫中蔓延,危及自己和皇室成员的安全,又害怕贸然采纳风云的建议会引起保守太医们的不满,影响朝廷的稳定。这时,一直在一旁默默观察的张太医站了出来,他神色镇定,语气平和地说道:“皇上,老臣认为,风云所言虽大胆,但并非毫无道理。如今疫病当前,我们不能拘泥于传统,应博采众长。既然城外隔离区已有成效,不妨在宫中也尝试一二。老臣愿与风云一同负责宫中隔离区的设立与管理,我们会制定详细的计划,确保万无一失。”

皇上看着张太医,眼中闪过一丝犹豫。张太医在太医院德高望重,医术精湛,为人正直,他的话自然有一定的分量。思考良久,皇上终于说道:“好,朕就再信你们一次。风云、张太医,你们务必将此事办好,若再有差池,朕定不轻饶。这疫病关乎天下百姓的生死,也关乎我大楚的国运,你们切不可掉以轻心。”

得到皇上的旨意,风云和张太医心中都松了一口气。但他们也知道,接下来的任务艰巨,不仅要面对疫病的挑战,还要应对保守太医们的暗中阻挠。

回到太医院,风云和张太医立刻着手准备宫中隔离区的事宜。他们挑选了一批经验丰富、医术精湛的太医,组成了专门的医疗小组。这些太医们有的擅长内科,有的精通外科,还有的对药理研究颇深,他们都是太医院的精英。同时,安排人手采购消毒用品、防护用具等物资。然而,保守太医们依旧不甘心。他们私下里商议,决定给风云和张太医使绊子。他们故意拖延物资的调配,对一些关键的信息隐瞒不报,导致筹备工作进展缓慢。负责采购物资的太医,在孙太医的暗示下,故意抬高物资价格,使得采购成本大幅增加,采购进度也受到了严重影响。而在医疗小组的人员安排上,保守太医们也暗中做手脚,将一些不配合的太医安排进小组,试图扰乱工作秩序。

风云察觉到了保守太医们的小动作,但他没有时间去和他们计较。他和张太医亲自去各个部门催促物资,与供应商讨价还价,确保物资能够按时、足量地供应。同时,加强对医疗小组的培训,亲自示范防护用具的穿戴方法,讲解消毒的要点和注意事项,确保他们熟悉隔离区的工作流程和防护措施。

在筹备宫中隔离区的过程中,风云还不忘关注城外隔离区的情况。他定期派人去了解疫情,根据反馈调整治疗方案。他发现,一些患者在康复后,身体依然虚弱,容易再次感染。于是,他结合中医的调理方法,为这些患者制定了专门的康复计划,采用中药调理、食疗、适量运动等多种方式,增强他们的体质。

经过一番努力,宫中隔离区终于设立完成。第一批患病的宫人被安置了进去。风云和张太医带领着医疗小组,日夜坚守在隔离区,为患者诊治。他们每天穿着厚重的防护用具,在闷热的环境中忙碌着,汗水湿透了衣衫,模糊了双眼,但他们没有丝毫怨言。为了节省防护用具,他们常常一整天都不喝水,不上厕所,只为了能多诊治几个患者。

随着时间的推移,宫中隔离区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患病宫人的病情逐渐得到控制,一些患者开始康复。原本绝望的宫人,脸上渐渐露出了希望的笑容。风云的隔离法和卫生改善措施,在宫中得到了初步的验证。

然而,就在风云以为一切都在朝着好的方向发展时,又出现了新的问题。一些宫外的权贵们听闻宫中设立了隔离区,担心疫病会蔓延到自己家中,纷纷向皇上施压,要求关闭隔离区。他们认为,隔离区的存在,不仅影响了他们的生活,还让他们感到恐慌。这些权贵们,有的是朝中大臣,手握重权;有的是皇亲国戚,与皇室关系密切。他们在皇上面前哭诉,说隔离区的设立让他们的府邸周围人心惶惶,生意也受到了影响。

皇上面对权贵们的压力,再次陷入了犹豫。他召来风云和张太医,询问他们的意见。

风云焦急地说道:“皇上,此时关闭隔离区,无疑是前功尽弃。疫病尚未完全消除,一旦失去隔离这个屏障,疫情必将再次爆发,到时候,受苦的还是百姓。那些权贵们只考虑自己的安危,却不顾天下苍生,实在是不该。微臣恳请皇上,以天下百姓为重,不要被权贵们的片面之词所左右。”

张太医也说道:“皇上,风云所言极是。我们不能因为权贵们的压力,就放弃控制疫病的努力。如今隔离区已初见成效,只要我们再坚持一下,一定能彻底战胜疫病。我们可以向权贵们详细说明隔离区的情况,让他们了解到隔离区不仅不会让疫病蔓延,反而能有效控制疫情。同时,加强对权贵府邸周边的卫生管理,定期进行消毒,让他们安心。”

皇上沉思良久,说道:“朕也知道隔离区的重要性,但权贵们的压力也不可忽视。你们可有什么办法,既能安抚权贵们,又能继续控制疫病?”

风云思索片刻,说道:“皇上,微臣有一计。我们可以向权贵们详细说明隔离区的情况,让他们了解到隔离区不仅不会让疫病蔓延,反而能有效控制疫情。同时,我们可以安排他们派代表去隔离区参观,亲眼看看我们的工作成果。这样,或许能消除他们的疑虑。此外,我们还可以组织一场疫病防控知识讲座,邀请权贵们参加,向他们普及疫病的传播途径和防控方法,让他们明白防控疫病的重要性,从而主动配合我们的工作。”

皇上听了,觉得此计可行,便同意了风云的建议。

风云和张太医立刻行动起来,他们准备了详细的资料,向权贵们介绍隔离区的工作流程、防护措施以及取得的成效。同时,安排了权贵们的代表去隔离区参观。在参观过程中,权贵们的代表看到了隔离区内井然有序的工作,看到了太医们的辛勤付出,也看到了患者们逐渐康复的希望。他们的态度开始发生转变,对隔离区的疑虑渐渐消除。

经过风云和张太医的努力,权贵们终于不再反对隔离区的存在。风云和张太医也因此松了一口气,他们知道,这场与疫病的战争,虽然艰难,但他们离胜利又近了一步。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风云和张太医继续带领着太医院的众人,坚守在抗疫一线。他们不断完善隔离区的管理,改进治疗方法,加大卫生环境的改善力度。在他们的努力下,疫病的传播得到了彻底的控制,城中的百姓们也逐渐恢复了往日的平静生活。

这场疫病过后,风云的名声传遍了整个京城。他的隔离法和卫生改善理念,也得到了广泛的认可。许多太医开始重新审视自己的观念,学习风云的方法。太医院也因此发生了一些改变,不再一味地遵循传统,而是开始接纳新的医学理念和方法。

风云并没有因此而骄傲自满,他知道,医学的道路永无止境。他继续钻研医术,将现代医学与传统中医相结合,为更多的患者带去希望。他的故事,也成为了太医院的一段传奇,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医者,不断探索,不断前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