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实验室的意外 > 第114章 科普集市开幕

实验室的意外 第114章 科普集市开幕

作者:无所谓的少女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4-16 03:13:03 来源:小说旗

卯时三刻,京城还沉浸在晨雾轻柔的怀抱中,中心广场的青石板路却已被一阵匆忙又满含热忱的脚步声打破寂静。太医院的年轻太医们个个身姿挺拔、精神抖擞,肩头稳稳扛起写有 “悬壶济世” 的杏黄旗。旗帜在微风中肆意飘动,猎猎作响,旗杆顶端的铜铃欢快地叮当作响,仿佛在奏响一曲热闹非凡的开场乐章。民间团队的姑娘们则似一群灵动俏皮的小鸟,在广场上四处穿梭。她们踮起脚尖,努力伸长手臂,将五彩纸鸢一一悬挂在广场的各个角落。红的纸鸢恰似熊熊燃烧的火焰,热烈夺目,仿佛要将清晨的清冷驱散;绿的纸鸢宛如春日里随风轻舞的翠柳,清新雅致,为广场增添了一抹别样的生机。这些纸鸢在晨风中轻轻摇曳,光影交织,如梦如幻,为整个广场营造出一种仿若仙境般的氛围。

当第一缕阳光如同一柄利剑,奋力刺破云层,广场中央那座巨大的药葫芦造型拱门瞬间成为众人瞩目的焦点。拱门周身缠绕着金箔包裹的藤蔓,在阳光的照耀下,“医学科普集市” 六个朱砂大字熠熠生辉,散发出庄重且神秘的气息,仿佛在向人们宣告着这场集市的不凡意义。

“开集咯 ——” 随着院使双手高高举起木槌,重重地敲响紫铜编钟,那清脆悠扬的鸣响瞬间在广场上空回荡开来,声音传得很远很远,就连檐下栖息的白鸽都被惊得扑棱棱飞起,在广场上空盘旋,似乎也在为这场盛会欢呼。原本在四周候场的舞狮队,听到钟声后立刻精神抖擞,队员们默契配合,金红相间的狮头猛地高高跃起,身姿矫健犹如闪电般迅猛,前爪精准无比地拍落悬在三丈高杆上的艾草香囊。刹那间,草药的清香与爆竹的硝烟弥漫在整个广场,混合出一种独特而又令人兴奋不已的味道,刺激着人们的嗅觉神经,让人心潮澎湃。

张逸身着崭新的月白长衫,身姿修长挺拔,宛如一棵青松。腰间的玉佩随着他快步走向义诊台的动作轻轻晃动,发出清脆悦耳的声响,仿佛在为他的行动打着节拍。他的身后,跟着一位年轻的学徒,学徒双手稳稳地捧着医箱,医箱中的药瓶相互碰撞,发出的清脆声音好似珠落玉盘,悦耳动听。

“大夫!快给俺瞧瞧这手腕!” 挑水夫王二满脸焦急,奋力挤进人群,他那黝黑粗壮的胳膊上缠着渗血的布条,在人群中格外醒目。张逸神色镇定自若,脸上带着温和的笑容,轻轻掀开粗布,只见伤口处皮肉翻卷,情况看起来着实有些吓人。但他嘴角微微上扬,轻声安抚道:“莫要慌张,不过是竹刺扎得深了些。” 说着,他从容不迫地从医箱中取出银针,在火上仔细地炙烤消毒,那专注的神情仿佛周围的喧嚣都与他无关。随后,他又示意学徒递来装着马齿苋的陶碗,对王二说道:“把这野菜捣碎敷上,明日准能消肿。这马齿苋有清热解毒、凉血止血的功效,最是适合你这伤口。” 围观的百姓们目睹他三两下便熟练地清理好伤口,手法娴熟利落,动作一气呵成,人群中顿时爆发出此起彼伏的赞叹声,大家纷纷对张逸的医术竖起大拇指。

隔壁民间团队的戏台前,早已被里三层外三层围得水泄不通,人群密密麻麻,如同沙丁鱼罐头一般。王芳佩戴着绘有蛇杖图腾的臂章,眼神专注而坚定,犹如夜空中最亮的星,正有条不紊地指挥演员们调整道具。她时而弯腰检查道具的摆放,时而抬头叮嘱演员们注意动作细节,忙得不可开交。随着一阵激昂热烈的锣鼓声响起,两个身着短打的演员如两只灵活的猴子般蹦跳上台。其中一个扮作贪吃的 “咳嗽精”,鼻子上顶着用棉花团精心制作的红鼻头,那模样滑稽极了,一上台就引得台下观众哈哈大笑;另一个则手持 “清肺扇”,扮成郎中的模样,举手投足间颇有几分医者的风范。“这咳嗽分寒热,生梨配姜才是方!” 扮郎中的演员猛地甩出写满药方的绸带,那绸带在空中划过一道优美的弧线,仿佛一道绚丽的彩虹。台下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妪听后,激动地拍着大腿叫好:“俺就说自家熬的梨汤咋总不管用,原来是少了姜片啊!这可真是涨知识了!” 周围的观众们也纷纷点头,对演员们生动有趣的表演和实用的医学知识讲解表示认可。

医学知识问答区的长桌上,彩绘转盘正吱呀吱呀地缓缓转动着,仿佛一个神秘的命运齿轮。七岁的孩童阿福满心期待,眼睛里闪烁着兴奋的光芒,他踮起脚尖,用尽全身力气,小手用力一拍,恰好拍中了 “瘟疫防治” 板块。立刻,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太医满脸慈爱,小心翼翼地展开泛黄的《温病条辨》节选,刚要开口讲解:“古人言‘正气存内,邪不可干’,便是说……” 话还没说完,阿福突然眼睛一亮,如同发现了新大陆一般,指着书中的插画兴奋地问道:“这戴鬼脸面具的人,可是驱疫的傩神?” 太医眼中满是惊喜,不禁抚须称赞:“正是!宋代便有以傩戏驱瘟的习俗,没想到你小小年纪竟知晓这学问?真是聪明伶俐!” 阿福得意地晃了晃手中的《山海经》绘本,脆生生地说:“先生教过!” 周围的百姓们听闻,纷纷投来赞许的目光,赞叹声不绝于耳,大家都对阿福的博学感到惊讶,同时也对这场知识问答活动的趣味性赞不绝口。

急救技能体验区不时传来此起彼伏的惊呼声。赵宇利索地挽起长衫,露出结实的手臂,正专注地用稻草人演示心肺复苏,他的声音洪亮而有力,如同洪钟般响彻整个体验区:“掌根重叠,垂直下压!注意频率,每分钟大约 100 到 120 次!” 他双手有节奏地模拟按压动作,袖口不经意间滑落,露出腕间青黑的胎记。围观的货郎张大牛有些紧张,双手微微颤抖,怯生生地举起手问道:“俺这手粗,不会压坏了人吧?” 赵宇笑着走上前,脸上带着亲切的笑容,轻轻拉过他的手,覆在模拟人胸口,耐心地说:“来,感受一下这胸骨下陷五厘米的力度…… 对,就是这样,别害怕,动作再稳一点。” 话还未说完,人群突然一阵骚动。原来是卖豆腐的李娘子神色慌张,满脸泪痕地抱着昏厥的幼童挤了进来。赵宇反应迅速,立即托住孩子的下颌打开气道,指尖探颈动脉的动作行云流水,专业而又沉稳:“别怕,孩子是暑热中暑了。大家别围太近,保持空气流通。” 他一边示意助手取来井水浸过的巾帕,一边有条不紊地擦拭着孩子的额头,同时不忘向周围的人讲解:“此为‘凉开法’,需先物理降温,用湿毛巾擦拭孩子的额头、颈部、腋窝等大动脉处,帮助散热。” 周围的百姓们聚精会神地听着,不时点头,对赵宇的专业表现钦佩不已。

角落的药膳摊位上,阵阵诱人的异香扑鼻而来,仿佛一只无形的手,将人们的注意力都吸引了过来。老药工李伯白发苍苍,在蒸汽的笼罩下若隐若现,宛如一位隐居山林的仙人。他正往砂锅里小心翼翼地投入当归、黄芪等药材,每投入一味药材,他都会仔细端详,仿佛在与这些药材进行一场无声的对话。“这道‘八珍汤’,气血双补最为相宜。” 他边说边舀起一勺浓汤,琥珀色的汤汁中,枸杞如红宝石般沉浮,桂圆肉饱满圆润,散发着诱人的光泽。“瞧见这桂圆肉的量了吗?多一分则腻,少一分则寡,其中的分寸可大有讲究。这药材的配比,就如同一场精妙的舞蹈,每一个动作都要恰到好处,才能发挥出最佳的功效。” 试吃的绣娘尝了一口,不禁咂舌惊叹:“原以为药膳苦涩难吃,没想到竟这般甘甜美味。这简直是人间美味啊!” 李伯神秘地一笑,解释道:“药借食力,食助药威,这便是《饮膳正要》里的妙处所在。这药膳,不仅能滋养身体,还能让人品尝到美食的乐趣,可谓一举两得。” 周围的百姓们听了,纷纷排队品尝,对药膳的神奇功效和美味赞不绝口。

日至中天,广场西侧的古籍展示区突然传来一声孩童的抽气声。紫琳正小心翼翼地展开一本明代手抄本《本草图谱》,泛黄的宣纸上,工笔绘制的人参栩栩如生,须根犹如老者的长髯,茎叶恰似翠羽般舒展,仿佛下一秒就要破土而出。“这株野山参足有百年历史,看这芦头的‘雁脖纹’……” 她的讲解被一阵突然响起的抽泣声打断。原来是绸缎庄刘掌柜的女儿,小姑娘盯着图中的人参,眼泪汪汪地说:“和爹爹珍藏的那株好像……” 紫琳神色温柔,轻声安慰道:“此物大补元气,却不可随意乱用。明日可让你爹爹带你来,太医们会教你们辨别真伪。这野山参的辨别可大有学问,从芦头、须根到纹理,每一处都有独特的特征,只有掌握了这些,才能不被假冒伪劣的药材所骗。” 小姑娘听了,微微点头,眼中的泪水渐渐止住,对明天的学习充满了期待。

当夕阳的余晖如金色的纱幔般洒在药葫芦拱门上,广场中央的空地突然响起悠扬的丝竹声。身着襦裙的少女们宛如仙子下凡,她们手持竹简,翩翩起舞。裙裾轻轻扫过地上用石灰粉精心绘制的十二经络图,“足太阴脾经起于大趾……” 她们边舞边唱,声音清脆悦耳,如同山间的清泉流淌。发间的珠翠随着动作轻轻颤动,如梦如幻,仿佛将人们带入了一个神秘而古老的医学世界。人群后方,几个顽童被这热闹的氛围感染,也学着舞者跺脚的动作,却不小心踩乱了经络路线,引得周围的百姓们哄堂大笑。孩子们的脸上露出天真无邪的笑容,丝毫不在意自己的 “失误”,反而更加欢快地加入到这场欢乐的盛宴中。

暮色四合,王芳认真地清点着互动区回收的问卷,眼中满是惊喜。她发现 “海姆立克急救法” 的知晓率从 32% 大幅跃升至 87%。张逸的诊案上堆满了密密麻麻的记录,半日时间,他便接诊了二百余人,开出的 “绿豆薏仁消暑方” 被百姓们争相传抄,大街小巷都能听到人们谈论着这个神奇的药方。赵宇轻轻摸着被无数双手握过的模拟人,发现其胸腔按压处的海绵已微微凹陷,他却笑着对身旁的学徒说:“这痕迹,便是今日最好的成果见证。说明大家都积极参与了学习,我们的努力没有白费。”

当第一盏孔明灯缓缓升上夜空,灯面上印着的 “治未病” 三字在风中闪烁,明明灭灭,仿佛在向人们传递着医学的智慧和希望。广场四周的商铺纷纷挂出庆贺的灯笼,将整个广场映照得格外明亮。绸缎庄的金线经络人偶在橱窗中流转着迷人的光华,吸引着过往行人的目光;药行的百年野山参标本前挤满了惊叹的人群,大家对这些珍贵的药材充满了好奇和敬畏。巡城御史路过时,不禁在奏章里写下:“今日集市,医道惠民,市井皆称‘胜读十年医书’。” 而此刻的太医院众人,正就着月光认真地整理当日的收获。院使缓缓翻动着百姓留言簿,苍老的手指停在某处,久久未曾挪动 —— 那上面是一行稚拙的字迹:“长大我也要当太医!” 这行字,仿佛一颗希望的种子,在这充满医学氛围的夜晚,悄然种下,等待着未来生根发芽,茁壮成长。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