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实验室的意外 > 第115章 集市成果斐然

实验室的意外 第115章 集市成果斐然

作者:无所谓的少女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4-16 03:13:03 来源:小说旗

秋阳暖暖地斜照在中心广场,已是科普集市的第三日,广场上的青石板在千万双鞋底的反复摩擦下,泛出温润的光泽。张逸站在义诊区,抬手摘下听诊器,额头上沁满汗珠,腕间汗湿的袖口洇开了墨色云纹,那云纹仿若也被这忙碌的氛围晕染得更加灵动。他抬眼扫了扫诊案上堆积如山的病历,轻轻叹了口气,声音中带着几分疲惫却又满是欣慰:“这已是我义诊的第 378 位百姓了。” 诊案上,那本《常见急症处理速查表》被翻得卷了边,新添的 “小儿惊厥应对” 页角还沾着半块桂花糕碎屑,那是方才抱着孩子匆匆赶来问诊的农妇,满怀感激硬塞过来的谢礼。农妇当时眼神中满是恳切,拉着张逸的手说道:“大夫,您可真是俺们的救命恩人呐,这桂花糕您一定得收下,是俺们全家的一点心意。” 张逸推辞不过,只得收下,看着农妇离去的背影,心中涌起一股暖流。

“王太医!急救区的模拟人胳膊快被掰断啦!” 一个学徒气喘吁吁地跑来,声音因为奔跑而显得有些沙哑。王芳正蹲在体验区,全神贯注地调试血压计,她发间的蛇杖发簪随着动作轻轻晃动,折射出点点微光。这三天来,这个体验区始终被人群围得水泄不通,里三层外三层,热闹非凡。卖豆腐的张大娘刚学会用指尖触颈动脉,此刻正拽着邻居兴奋地演示,她满脸通红,眼睛里闪烁着光芒,一边示范一边大声说道:“要像按琴弦似的,轻轻搭上去,得摸到突突的跳,可准啦!” 邻居一开始还有些拘谨,在张大娘的带动下,也渐渐放松下来,认真地学着。周围的百姓们纷纷投来好奇的目光,还有人在一旁小声议论:“这法子可真神了,咱也得学学。”

药膳摊那边,蒸笼缓缓腾起最后一缕热气,袅袅上升,好似给整个集市蒙上一层梦幻的薄纱。李伯站在摊前,布满老茧的手微微颤抖着,仔细数着见底的当归黄芪。他望着空荡的砂锅,眼眶微微泛红,突然笑出声来,笑声中带着些许感慨:“原准备十天的药材,竟三天就告罄了。” 他微微仰头,像是在回忆什么,接着说道:“昨儿个有个书生,穿着一身洗得有些发白的长衫,文质彬彬的,非要买我熬汤的方子,说要带回书院煮给同窗喝。还一个劲儿地跟我道谢,说这药膳对读书人的身体大有益处。” 李伯一边说着,一边轻轻摇头,脸上洋溢着满足的笑容。

暮色如同一块巨大的黑色绸缎,缓缓降落在集市上空。紫琳静静地站在药葫芦拱门下,有条不紊地清点着物资。一盏盏灯笼依次亮起,柔和的光线将 “医学科普集市” 六个朱砂大字染成暖红色,那红色仿佛带着温度,温暖着每一个人的心田。紫琳翻开登记簿,看到墨迹未干的数字,不禁倒吸一口凉气,那些数字仿佛有了生命,在她眼前跳跃:纸质手册发放 4278 份,线上答题参与量破 2.3 万,急救技能实操培训达 1136 人次。更令人惊喜的是,“医脉通” 小程序新增注册用户中,城郊百姓占比从 7% 跃至 39%。紫琳的手指轻轻划过这些数字,嘴角微微上扬,眼中满是喜悦。

“紫琳姑娘!” 卖花的周婶抱着孙女,脚步匆匆地挤了过来。小姑娘额头上还贴着退热贴,小脸因为发烧显得有些苍白。周婶满脸感激,声音有些颤抖地说道:“多亏前日学的小儿推拿,囡囡昨儿高烧,小脸烧得通红,我急得不行,就照着您教的,按那‘天河水’穴位,没想到,竟真退了热!” 说着,周婶从布兜里小心翼翼地掏出一把野菊花,递到紫琳面前,“这是自家种的,给太医们泡茶,祛祛火。” 紫琳连忙接过,眼中闪烁着感动的泪花,说道:“周婶,您太客气了,这都是我们应该做的。”

此时的太医院偏殿,烛光摇曳,将《成果汇总表》的影子投在墙上,那影子随着烛光轻轻晃动,仿佛在诉说着这三天的故事。院使坐在案前,手指缓缓划过 “百姓满意度 98.7%” 的条目,老花镜不知不觉滑到了鼻尖。他微微眯起眼睛,脸上露出满意的笑容:“把那个‘咳嗽精’的相声段子整理成册,明日送进宫去,让宫里也瞧瞧这接地气的科普。这相声说得可太有意思了,把咳嗽的病因、症状和治疗方法都讲得明明白白,百姓们听得哈哈大笑,还学到了知识。” 他忽然想起什么,从案底抽出一摞拜帖,轻轻拍了拍,说道:“苏州、杭州的医馆来信,想照搬咱们的‘百草迷宫’,还有西域商队……” 话还没说完,窗外突然传来一阵喧闹声。院使好奇地抬眼望去,原来是民间团队的匠人举着锦旗涌来,锦旗上 “医民同心” 的金字在月光下熠熠生辉。匠人们一边走一边大声说道:“感谢太医院,让我们有机会一起为百姓做实事!” 院使看着这一幕,眼眶微微湿润,心中满是感慨。

国际友人的身影也出现在庆功宴上。莱顿大学的范德维尔德教授举着青瓷酒杯,脸上带着灿烂的笑容,用生硬的中文赞叹道:“贵国将‘治未病’理念融入市集,就像把《黄帝内经》编成了活剧!实在是太了不起了!” 他身旁的日本学者佐藤浩二正缠着王芳讨要小品剧本,眼睛里闪烁着兴奋的光芒:“用歌舞伎形式演绎汉方,定能在京都引起轰动。王太医,您就把剧本给我吧,我一定好好编排。” 王芳笑着说道:“佐藤先生,您太客气了,希望我们的医学文化能在日本也大放异彩。” 宴会上,大家欢声笑语,交流着医学科普的经验和想法,气氛十分热烈。

当更夫敲过三更,整个集市都沉浸在一片静谧之中,只有赵宇的房间还亮着灯。他坐在桌前,认真地核对赞助清单,眼神专注而坚定。绸缎庄的金线绣了三百个人体经络模型,那些模型栩栩如生,每一条经络都绣得精细无比。药行捐出的百年野山参标本让科普展蓬荜生辉,吸引了无数百姓驻足观看。他摩挲着合作商送来的谢礼 —— 一个嵌着玛瑙的药碾模型,突然轻笑出声。他想起三日前,粮行老板还满脸嫌弃地说 “科普不能卖粮”,如今却正筹划着推出 “药膳米”,包装上印着集市发的膳食宝塔图。赵宇轻轻摇头,心中感叹着科普的影响力。

最意外的收获藏在留言簿里。紫琳坐在窗前,借着柔和的月光,逐页翻看留言簿。孩童的歪歪扭扭字迹与老者的工整小楷交相辉映,仿佛一幅独特的画卷。“长大了我要当会跳舞的太医!” 一个稚嫩的笔迹写道,旁边还画了一个小小的简笔画,是一个穿着太医服饰的小人在跳舞。“原来艾灸不是烧屋子”,这句留言让紫琳忍俊不禁。“给孙儿做了个会动的心脏模型”,紫琳仿佛看到了一位慈祥的爷爷,戴着老花镜,小心翼翼地为孙儿制作模型的画面。她的手指停在一页泛黄的宣纸上,那是位秀才写的长诗,尾联 “从今但识岐黄理,不向巫医问死生” 让烛火都晃了晃。紫琳反复吟诵着这句诗,心中涌起一股自豪之情。

破晓时分,第一缕阳光洒在集市上,清扫的杂役发现满地的彩纸碎屑。那些曾写着医学口诀的灯谜纸条,混着香囊里散落的艾草,被晨露浸得发亮。张逸路过急救区,看到模拟人胸口的按压痕迹又深了些,心中一动,突然想起前日教的货郎张大牛。此刻,那汉子或许正挑着豆腐担,走街串巷,逢人便演示海姆立克急救法。张逸仿佛看到了一幅画面:张大牛站在街头,放下豆腐担,热情地拉着路人,认真地讲解着急救方法,周围的百姓们纷纷围过来,听得津津有味。张逸微微点头,心中想着:这大概就是最好的传承吧。

一周后,太医院收到各地效仿的消息。扬州瘦西湖畔搭起了水上科普戏台,戏台上演员们穿着古装,生动地演绎着医学故事,台下观众们看得如痴如醉,不时爆发出阵阵掌声。长安西市的药铺前摆起了互动经络转盘,孩子们兴奋地转动着转盘,学习着经络知识。更远处,西域商队的驼铃声里,夹杂着用回鹘语传唱的《本草歌》。院使站在窗前,望着地图上星星点点的标记,心中满是欣慰。他拿起毛笔,在奏折里郑重地写下:“集市虽散,医道已如春风,吹遍大江南北。”

而紫琳的案头,新摞起的图纸上,“国际医学交流中心” 的轮廓正逐渐清晰。她摩挲着日内瓦会议带回的瑞士军刀,那精巧的工具在阳光下闪烁着光芒。这把军刀让她灵感乍现,打算设计可折叠的 “百宝箱医具”,就像把整个太医院装进掌心。窗外,去岁集市剩下的五彩纸鸢还挂在树梢,经风吹日晒,褪色的纸面上,依稀可见画着的 “足三里” 穴位图。紫琳望着窗外,眼神中充满了对未来的憧憬。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