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实验室的意外 > 第120章 交流成果丰硕

实验室的意外 第120章 交流成果丰硕

作者:无所谓的少女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4-16 03:13:03 来源:小说旗

暮春时节,京城处处飘着轻柔的柳絮,宛如雪花般纷纷扬扬。太医院朱漆大门前,威风凛凛的铜狮身上已然沾上了点点白絮,可这丝毫掩盖不住门内的热闹景象。三辆马车稳稳停在仪门之外,车辕上的铃铛还在因路途颠簸而轻轻摇晃,发出清脆声响。交流团的成员们身着沾染了西域风沙与药香的衣袍,迫不及待地踩着青石阶匆匆往内院赶去。

“快些,把从西域带回来的药材标本送到珍药房!” 副使林太医神色急切,一边高声呼喊,一边撩起官袍下摆,亲自指挥着小厮们搬运那些沉重的木箱。他鬓角挂着旅途的疲惫,可眼底却燃烧着难以抑制的兴奋之光,“这次带回来的天山雪莲标本,可是稀罕物件,足以让那帮小崽子们大开眼界了。”

正厅内,院使王承业早已等候在精美的紫檀木屏风前,手中的白玉扳指在熹微晨光里散发着温润光泽。他目光灼灼,望着鱼贯而入的众人,当视线扫过领队陈太医怀中那卷镶着金边的羊皮卷轴时,嘴角终于不自觉地上扬,露出一抹欣慰笑意:“听闻西域医师公会的会长亲自题了赠言?”

陈太医满脸郑重,缓缓展开卷轴,羊皮上的古体回鹘文仿若被赋予了生命,在晨光里流转出熠熠金芒:“‘岐黄之术通天地,丝路医道共绵长’。” 他声音微微发颤,难掩内心激动,“他们还表示,要将咱们带去的《瘟疫防治图册》翻译成西域七种文字,让更多人受益。”

话音刚落,窗外忽然传来一阵清脆悦耳的铜铃声。王承业抬手掀帘望去,只见八名身着月白胡服的少年正由教习太监引领着,井然有序地穿过回廊。少年们腰间的银质药囊随着步伐轻轻晃动,囊上錾刻的葡萄纹精致细腻,与太医院廊柱上的缠枝莲图案相互映衬,别具一番风情。

“这便是西域首批来进修的医学生?” 王承业轻抚胡须,目光中满是好奇与期许。

“正是。” 林太医快步跟过来,神色认真地介绍道,“为首那个名叫阿卜杜拉,在西域声名远扬,治好了不少棘手的麻风病人,他们医师公会特意嘱托咱们要重点培养。”

阿卜杜拉似乎有所感应,恰在此时抬头朝正厅这边望来,他深目高鼻,脸上绽放出一抹腼腆的笑容,操着不太流利的官话大声喊道:“太医院的老师们好!” 他身后的同伴们见状,也赶忙整齐行礼,宽大的衣袖轻轻扫过青砖地面,惊起了几只原本在墙角惬意晒太阳的麻雀,扑棱棱飞向天空。

当天午后,阳光洒满太医院的演武场,场上支起了三顶颇具异域风情的毡帐。西域学生们满脸好奇,将中央的青铜针灸人模型团团围住。阿卜杜拉伸出手指,轻轻抚过模型上凸起的穴位,突然用突厥语发出一声惊呼:“这与我们的脉络图竟有七分相似!”

教习赵太医端着药臼稳步走近,将刚刚捣好的三七粉摊在掌心,微笑着说道:“来,孩子们,闻闻这味药。在西域,你们常用没药治疗外伤,而在我们中原,用的是三七,别看药材不同,功效却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他话音未落,一名梳着双髻的女医官托着木盘快步疾行而来,盘中十二支银针在阳光照耀下闪烁着冷冽光芒。

“是时候教他们认识九针了。” 女医官眉眼含笑,手腕灵活翻转间,长针短针在她指尖飞速旋出一片银芒,“这是镵针,适合浅刺泻血;这是圆利针,对付痹症最为有效……” 她耐心讲解着,西域学生们纷纷围拢过来,目不转睛地盯着她手中的银针,眼神中满是求知的渴望。

与此同时,后园的海棠树下,陈太医正与西域医师公会的代表展开第二轮谈判。石桌上整齐摊着两份文书,一份是用宣纸书写的汉字,笔锋刚劲有力;另一份则是写在莎草纸上的阿拉伯文,字符优美流畅。

“我们提议共建药材种植园。” 陈太医拿起茶盏,蘸着茶水在石桌上缓缓画圈,详细阐述道,“敦煌一带气候宜人,地理条件得天独厚,既能种植中原的黄芪,也适合培育西域的藏红花。”

对面的阿拉伯医师伸手摩挲着镶宝石的弯刀,头巾上的蓝宝石随着他的动作闪烁出璀璨光芒:“若能妥善解决灌溉难题,我们愿意出动骆驼商队,负责药材的运输。只是这医术传授……” 他突然压低声音,目光中满是期待,“贵国的‘望闻问切’之术精妙绝伦,可否对我方医师毫无保留地倾囊相授?”

陈太医闻言,笑而不语,从容地从袖中取出一本装订精美的册子。封面用泥金写着《四诊精微》四个大字,翻开内页,竟是汉文与回鹘文对照排版,清晰明了:“王院使早有吩咐,但凡有益于医道传承之事,皆可与各方共享。” 阿拉伯医师接过册子,仔细翻看,眼中满是惊喜与感激。

暮鼓声悠悠响起,太医院的灯火如繁星般次第亮起。阿卜杜拉独自趴在药房的案几上,面前摊着一张羊皮纸,他手中握着毛笔,一笔一划地写着歪歪扭扭的汉字:“人参,补气益中;鹿茸,温肾助阳……” 窗外,厨房熬制当归鸡汤的香气悠悠飘来,与药柜里散发的沉香气息相互交融,在初夏温热的夜风里,酿成一种独特而迷人的味道。

王承业独自站在仪门的城楼上,极目远眺西市方向,只见绵延不绝的驼队灯火闪烁,宛如一条流动的光带。三日前,西域使团返程时留下的波斯地毯此刻还平整铺在议事厅,而此刻他脚下踩着的青砖,已然印上了异乡学子们的足迹。

“院使,波斯商人送来新到的**。” 小太监捧着锦盒,脚步匆匆地赶来。

王承业伸手接过**,琥珀色的树脂在皎洁月光下泛着蜜色光晕,散发着独特香气。他忽然想起白天谈判时,阿拉伯医师说的那句 “医道无界,慈悲为怀”,心中感慨万千。远处,更夫的梆子声隐隐传来,惊起了栖在檐角的夜枭,夜枭扑腾着翅膀,振翅掠过太医院高悬的 “悬壶济世” 匾额,消失在夜色之中。

次日清晨,第一缕阳光轻柔地照进太医院的藏书阁。阿卜杜拉正踮起脚尖,努力去够顶层的《本草纲目》。突然,一本泛黄的册子从高处坠落,他反应迅速,慌忙伸手接住。翻开扉页,“西域番药考” 五个朱砂字赫然入目,仔细一看,竟是百年前太医院先辈出使西域时留下的珍贵手记。

“原来我们早有这般深厚渊源。” 少年喃喃自语,手指轻轻抚过书页间干枯的西域沙枣标本,眼中满是感慨。窗外,新来的学徒们正在认真练习艾灸手法,艾草燃烧产生的青烟袅袅升起,与远处西市飘来的香料味相互缠绕,在京城弥漫的晨雾里,共同织出一幅如梦似幻、流动的丝路画卷。

而在议事厅内,王承业正缓缓展开新收到的文书。来自大食国的医官言辞恳切,请求派人前来学习痘疹防治之法;东瀛遣唐使的信函里,还贴心地附着他们新修的《医心方》抄本。案头的沙漏沙沙作响,晨光柔和地洒下,将 “国际医道联盟” 的企划书染成一片灿烂金色。

“去把西域学员叫来。” 王承业吩咐道,目光坚定,“今日该教他们辨认中原的毒蛇图谱了。” 他望着窗外嬉笑而过的中外医学生,脑海中忽然浮现出陈太医带回来的那卷羊皮卷轴 —— 岐黄之术通天地,丝路医道共绵长。这医道的丝线,此刻正越织越密,将千山万水外的医者们,紧紧系在了悬壶济世的同一方天地间,为人类的健康福祉共同努力。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