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实验室的意外 > 第122章 数据收集整理

实验室的意外 第122章 数据收集整理

作者:无所谓的少女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4-16 03:13:03 来源:小说旗

隆冬的京城,宛如一座被冰雪封印的巨大堡垒。凛冽的北风仿若一群脱缰的猛兽,裹挟着彻骨寒意,在街巷间横冲直撞,肆意切割着行人的脸颊,所到之处,皆是刺痛与麻木。人们呵出的白气,甫一离唇,瞬间就被低温凝为细小冰晶,宛如晶莹的粉末悬浮在空中,在微弱的日光下闪烁着冷光。太医院古籍库那扇厚重的木门,被寒风拍打得 “砰砰” 作响,尽管紧紧闭合,却仍挡不住丝丝缕缕的寒气乘虚而入。门轴处,细密的冰棱层层凝结,恰似岁月雕刻的寒霜纹路,诉说着冬日的严酷。

然而,当推开那扇门,屋内的景象却与室外形成了鲜明对比。热气蒸腾,仿若一片温暖的云团弥漫其中,忙碌的身影在昏黄灯光下穿梭不停,让这里洋溢着别样的热火朝天。张逸站在古籍架前,伸手摘下狐皮暖帽,用力甩了甩头,几缕碎发从发辫中挣脱出来,随意地搭在肩头。他粗粝的手掌在额头一抹,竟沁出一层细密薄汗,全然不顾外界的冰天雪地。他常年握惯银针与药铲的手,此刻正轻柔却又带着几分急切,缓缓拂过《古今医统大全》的函套。陈旧的布面在指尖摩挲,发出细微 “簌簌” 声,震落的灰尘在羊角灯昏黄光晕里疯狂翻腾,恰似金色雾霭,将他棱角分明的脸庞笼上一层朦胧面纱。“把万历年间的《瘟疫年表》找出来!” 他扯着嗓子冲身后学徒喊道,声音雄浑有力,在堆满雕版的回廊里来回激荡,如滚滚雷鸣。这声响惊得梁上栖息的几只寒雀 “扑棱棱” 展翅飞起,在屋顶盘旋几圈后,才又寻了个角落落下。“咱们得把每个节气的疫病增减都算清楚,一个数字都不能差!任何一点遗漏,都可能影响全局,关乎无数百姓的生死!” 他的语气斩钉截铁,眼中满是坚定与执着。

赵宇戴着玳瑁眼镜,镜片上蒙着一层薄薄雾气,模糊了他专注的视线。他半跪在楠木书架前,棉袍下摆早已被青砖的彻骨寒气浸透,却浑然不觉。他修长的手指如同探寻稀世珍宝的镊子,小心翼翼地将《本草纲目》金陵本与江西本逐页比对。泛黄的纸页在指尖轻轻翻过,发出细微 “沙沙” 声,好似历史的轻声呢喃。当指尖划过 “三七止血” 的记载时,他的动作陡然顿住。在两页纸的夹缝间,一片干枯的西域红花静静躺着,花瓣虽已失却鲜活色泽,蜷缩黯淡,却仍保留着独特纹路,与古籍上工整墨字相映成趣,宛如一场跨越时空的医学对话。赵宇的目光久久停留在这片花瓣上,思绪飘回到上次与西域医者交流的场景,那些热烈的讨论、新奇的观点,仿佛还在耳边回响。他微微皱眉,陷入沉思,思考着这片花瓣所蕴含的医学奥秘,以及如何将古籍记载与现代实践更好地结合。

“赵太医!” 伴随着一声急促呼喊,年轻医官抱着一摞病案,猛地撞开房门。门外的寒风裹挟着雪花,如汹涌潮水般灌进来,瞬间在屋内卷起一阵小小的雪雾,寒意迅速蔓延。医官的棉鞋在结冰地面打滑,一个踉跄,险些摔倒,他慌乱中扶住门框,脸色因焦急而涨得通红,恰似熟透的番茄。“顺天府送来新的接种记录,牛痘配合黄芪煎剂的有效率比单用高 17%!” 他气喘吁吁地说道,话语中满是惊喜与兴奋。话音未落,窗外传来清脆的铜铃声,阿卜杜拉裹着宽大的羊皮大氅,如同一股旋风般冲进来。他发梢上沾着的雪花簌簌掉落,在地面融成小小的水痕,好似雪精灵留下的足迹。“波斯商队捎来口信!” 他的眼睛亮得如同沙漠中闪烁的星辰,呼出的白气在冷空气中凝成一团团白雾,宛如游动的云朵。“用咱们教的艾草熏房法,过冬痢疾减少了四成!” 他一边说着,一边比划着,脸上洋溢着自豪的笑容,仿佛在诉说着一个了不起的成就。

紫琳站在库房中央的长案前,案头堆满了各地送来的报表,层层叠叠,恰似连绵起伏的雪岭。她身着月白夹袄,外披猩红猩猩毡斗篷,在一片雪白中显得格外醒目。此刻,她正专注地将报表按地域分类,纤细的指尖在《西北边防治未病统计表》上轻轻摩挲,仿佛在与纸张对话,探寻其中隐藏的秘密。突然,她的睫毛微微颤动,目光如炬般锁定在一行数据上,眼中闪过一丝惊喜。“敦煌医馆的记录显示,自开展‘经络保健操’科普后,挑夫的腰腿痛就诊率下降了 32%!” 她的声音不自觉地提高了八度,满是激动与振奋。她转头对身旁誊写的女医官说:“快把这个数据标红,再附上学徒们拍摄的穴位演示图,要最清晰的那版!这可是有力的证据,能让质疑者心服口服!” 女医官连忙点头,迅速拿起毛笔,蘸上朱砂,认真地在数据旁画上醒目的红圈。

寒风呼啸的深夜,太医院演武场临时搭建的工坊里,二十盏气死风灯将墙壁照得通明如白昼。灯芯 “噼啪” 作响,迸溅出细小的火星,在冰冷空气中瞬间熄灭,宛如昙花一现。张逸挽起藏青布衫的袖口,露出结实的小臂,上面青筋微微凸起,彰显着力量。他正在用算盘核算数据,噼啪的算珠声与室外的风雪声交织,仿佛一曲激昂的战歌。他的眉头紧锁,双眼紧紧盯着算盘上的珠子,神情专注而严肃。突然,他重重一拍桌案,震得算盘上的珠子乱跳,发出清脆的声响。“从康熙五十年到如今,咱们用中西医结合治好了 1376 例天花,这数字够打那些洋人的脸!” 他的眼中燃烧着熊熊怒火,仿佛要将所有的质疑都化作这炽热的火焰,烧得一干二净。他猛地站起身,在工坊里来回踱步,口中念念有词,思考着如何将这些数据更好地呈现,以回应国际上的质疑。

赵宇却蹲在墙角,面前摆着数百个瓷瓶,里面装着不同配比的药渣。月光透过窗棂的雕花,在他专注的侧脸上投下斑驳的光影,明暗交错,更衬出他的沉稳与专注。他正用戥子小心翼翼地称量着柴胡与黄芩的药渣,每一次增减都精准到分毫,仿佛在进行一场神圣的仪式。当发现按 3:2 配伍时,退热速度提升 20%,他的瞳孔猛地收缩,像是捕捉到猎物的鹰隼,眼中满是惊喜与兴奋。他立刻抓起毛笔,蘸着浓墨将数据记在牛皮纸上,笔尖在纸面划过,留下苍劲有力的字迹。他反复核对数据,确认无误后,又陷入沉思,思考着这一配比在实际应用中的拓展与优化。

阿卜杜拉带着西域学徒在庭院里忙碌。积雪没过脚踝,每走一步都发出 “咯吱咯吱” 的声响,仿佛在为他们的工作打着节奏。他们将百姓反馈的竹简分类时,发现了个有趣现象。一位学徒举着竹简兴奋地跑来:“阿卜杜拉大哥,那个总赶夜路的车夫说,听了‘骆驼商队比喻血液循环’的故事,现在他都能跟别人讲‘血液要像商队准时回驿站’了!” 阿卜杜拉笑得露出一口白牙,胡子上的冰碴跟着颤动,宛如冬日里绽放的一朵白花。“快把这个编成故事集,就叫《丝路医话》!再配上咱们西域的细密画,保准有趣!既能让百姓更好理解医学知识,还能传播咱们的文化!” 他一边说着,一边比划着,脑海中已经浮现出故事集的模样,想象着百姓们阅读时的欢喜神情。

腊月廿三祭灶那日,数据整理进入白热化。紫琳将所有报表铺在议事厅的沙盘上,形成一幅巨大的 “健康地图”。东洋传来的汉方儿科数据用朱笔标注,在东北角闪烁如星,仿佛在诉说着孩童的健康与希望;西域的疫病防治曲线用靛蓝墨水勾勒,在西侧蜿蜒如河,记录着与病魔斗争的历程;中原腹地的养生科普成效以黛色渲染,如江河奔涌,展现着民众健康意识的觉醒与提升。王承业拄着龙头拐杖站在高处俯瞰,白须随穿堂风飘动,宛如云中的仙鹤,超凡脱俗。“这些数字,就是咱们的底气。它们见证了我们的努力,凝聚着无数医者的心血,是我们回击质疑的有力武器!” 他的声音虽苍老,却透着不容置疑的坚定,在议事厅里回荡,给众人注入了一剂强心针。

真正的挑战在于将庞杂的数据转化为辩驳利器。赵宇发明了 “对比推演法”。他铺开丈许长的羊皮纸,左手按着《黄帝内经》,右手持炭笔,将 “子午流注” 理论与现代医学的生物钟研究一一对照。烛光下,他的影子在墙上拉得老长,时而低头沉思,眉头紧锁,时而挥笔疾书,笔尖在羊皮纸上摩挲,发出 “沙沙” 声响。他反复计算、比对,不时翻看着古籍与现代医学资料,最终绘制出惊人的重合曲线,仿佛在时空的经纬间架起一座桥梁,连接着古老智慧与现代科学。张逸则带着画师,将 127 例疑难杂症的治疗过程,绘制成连环画般的图解。每幅画旁都标注着精确的数据,从用药剂量到起效时间,从脉象变化到症状消退,细致入微。画师们精心描绘每一个细节,张逸在一旁仔细指导,确保每一幅图都能准确传达治疗过程与数据信息,让复杂的医学知识变得通俗易懂。

当立春的第一缕阳光照进太医院,金色的光辉洒在飞檐与积雪上,琉璃瓦闪耀着五彩光芒,宛如梦幻仙境。整整二十箱资料已整装待发。最引人注目的是本特制的《实证大典》,封面用西域驼皮与中原织锦拼接而成,驼皮的粗犷与织锦的细腻相得益彰,象征着东西医学文化的交融。内页以金粉书写核心数据,在阳光下熠熠生辉,仿若繁星闪烁;配图则是中、英、阿拉伯三种文字的医学图解,笔法细腻,一目了然,方便不同地域的人理解。紫琳抚摸着书页间夹着的患者感谢信,其中一封用歪斜的字迹写道:“听了太医院的课,俺娘晓得用盐水漱口防瘟疫,如今全村人都跟着学。” 字迹虽潦草,却力透纸背,饱含着百姓的感激与信任。紫琳的眼眶微微湿润,心中满是感动与欣慰,这些感谢信是对他们工作的最大肯定。

出发前夜,阿卜杜拉将家乡带来的藏红花撒在数据箱上,口中念念有词:“愿丝路的药材为真理护航。愿这些珍贵的药材,带着我们的希望与信念,跨越千山万水,让世界看到我们医学的力量。” 红色的花瓣落在木箱上,宛如点点星火,照亮前行的道路。张逸则往行囊里塞了把算盘,铜质的算珠碰撞出清脆的声响:“洋鬼子不是爱讲数字?咱就用老祖宗的法子算给他看!让他们见识见识,我们的智慧与传承!” 他拍了拍行囊,仿佛在给自己打气,眼神中满是自信与豪迈。赵宇沉默地将新制的《中西医数据对照表》放进樟木箱,这份凝结着无数个不眠之夜的心血,此刻正泛着墨香与樟木的清香。他轻轻合上箱盖,抚摸着木箱,心中感慨万千,这一箱箱资料,承载着他们的使命与责任,即将奔赴战场。

次日清晨,当护送车队的铜铃在朝阳中响起,铃声清脆悠扬,宛如一首欢快的乐章,惊起一群白鸽。白鸽在太医院上空盘旋飞翔,洁白的羽翼在阳光照耀下闪烁着光芒。紫琳回望太医院飞檐上未落的积雪,琉璃瓦在阳光下闪着微光。那些在寒夜里被反复核算的数据,被仔细比对的古籍,被逐字誊写的反馈,此刻都化作马车上沉甸甸的木箱,即将跨越山海,为中西医结合的智慧正名。而在珍药房的角落,新一批学徒正开始记录新的科普成效 —— 医学的传承与革新,本就是场永不停歇的数据跋涉,每一个数字都承载着生命的重量,每一次整理都是对真理的虔诚追寻。他们深知,这只是一个新的起点,未来还有更多挑战等待着他们,但他们毫不畏惧,将继续砥砺前行,为医学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