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医途大唐 > 第60章 批奏章引争议,反对大臣获罪

医途大唐 第60章 批奏章引争议,反对大臣获罪

作者:稻谷香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4-16 05:23:37 来源:小说旗

武媚代李治批阅奏章的消息,恰似一颗携着雷霆之势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刹那间,在原本波澜不惊的朝堂上激起千层浪。朝堂之上,那一排排身着官服的大臣们,神色各异。那些保守派大臣们,平日里就对后宫干政一事如鲠在喉,极为不满。如今眼见武媚如同一只羽翼渐丰的鹰隼,越发深入地参与朝政,他们心中的愤懑仿若被点燃的火药桶,达到了顶点。

早朝时分,厚重的宫门外,晨光艰难地穿透层层阴霾,洒在那威严的朝堂之上,却未能驱散这凝重如铅的气氛。宰相褚遂良,这位在朝中以坚守祖制、刚正不阿着称,威望颇高的老臣,仿若一阵疾风,“唰” 地一下跨前一步。他双手高高举起那象征着身份与职责的笏板,此刻,他的脸色因愤怒而涨得通红,恰似天边被烈火焚烧的晚霞。声如洪钟般的怒吼在朝堂上回荡:“陛下!皇后批阅奏章这等事,简直荒谬至极!祖宗之法,白纸黑字,后宫不得干政!这是老祖宗定下的铁律,历经岁月洗礼,容不得半点更改!若今日开了这先河,日后朝堂成何体统?这江山社稷的根基,恐将动摇啊!” 言罢,他 “扑通” 一声跪地,那额头重重地磕在冰冷的地面上,发出沉闷的声响,仿若一记重锤,敲在众人的心间。他久久不起,那挺直的脊背,仿佛在向众人宣告自己的坚决态度。

礼部尚书见状,也赶忙出列。他眉头紧锁,仿佛那眉头间能拧出水来,满脸焦急之色溢于言表。一边挥舞着手中的笏板,一边大声附和:“褚相所言极是!陛下,后宫女子干预朝政,乃是不祥之兆。古往今来,多少朝代因后宫干政而走向衰败,那一个个惨痛的教训,仿若高悬的警钟。咱们大唐可不能重蹈覆辙啊!否则,这盛世辉煌恐将毁于一旦。”

这时,支持武媚的大臣也不甘示弱。吏部侍郎稳步向前一步,神色镇定自若,不卑不亢地反驳道:“诸位大人,话可不能这么说。如今陛下龙体欠安,每日被病痛折磨,精力大不如前。皇后娘娘代批奏章,实乃为了朝廷的政务能够顺利运转,解陛下之忧。娘娘聪慧过人,心思缜密,处理政务井井有条,又有何不妥?这分明是为了大唐的江山社稷着想。”

褚遂良一听,原本低垂的头颅猛地抬起,双眼瞬间圆睁,那目光犹如两把寒光闪闪的利刃,狠狠地瞪着吏部侍郎,眼中仿佛要喷出熊熊怒火,似乎下一秒就要将对方焚烧殆尽:“哼!说得倒是好听!这堂堂朝堂之上,自古以来,哪有女子插手朝政的份儿?即便皇后娘娘再有能耐,才高八斗、智计无双,也绝不能坏了祖宗千百年流传下来的规矩!这规矩乃是立国之本,是祖宗的训诫,承载着先辈们的智慧与期望,岂容轻易更改!”

吏部侍郎面对褚遂良这般盛怒的模样,却毫不畏惧,反而挺直了腰杆,将胸膛高高挺起,以一种不卑不亢的姿态,提高音量,字字铿锵地回应道:“规矩是死的,可人是活的。陛下如今龙体欠安,难以亲理朝政,这朝堂内外诸多事务堆积如山,如同一座沉甸甸的大山压在朝廷的肩头。眼下局势如此特殊,若一味地墨守成规,只知抱着祖宗规矩不放,却不顾陛下的龙体安康以及朝廷的安稳兴衰,才是真正的失职,才是对陛下、对江山社稷的大不敬!”

两派大臣你一言我一语,互不相让,声音越来越大,仿若一场激烈的鼓角争鸣。朝堂上瞬间乱成了一锅粥,大臣们的身影在这混乱中交错,争论声、斥责声此起彼伏。李治坐在那高高在上的龙椅上,看着这混乱的场面,心中烦闷不已。他的身体本就虚弱,此刻更是被这嘈杂的声音搅得头疼欲裂,忍不住用手紧紧地按住太阳穴,那苍白的脸上满是疲惫与无奈。

退朝后,褚遂良等几位大臣并未就此罢休。他们聚在一处密室之中,室内光线昏暗,几盏烛火摇曳,仿若他们此刻忐忑又坚定的心境。他们私下里商议,决定协助皇帝制衡武媚,削弱她在朝政中的影响力。他们先是暗中联络朝中与自己志同道合的官员,那一封封密信在黑暗中传递,如同一条条隐秘的丝线,将他们结成同盟,试图在朝堂上形成一股强大的反对力量。接着,他们开始在李治面前不断进谏,陈述武媚批阅奏章的种种弊端,言辞恳切,试图说服李治收回成命。

武媚在帘后听闻褚遂良那如雷般的反对声,心中猛地一震,恰似平静湖面被巨石砸中,泛起惊涛骇浪。她紧攥着手中的丝帕,指尖因用力而微微泛白,那原本明艳动人的双眸瞬间闪过一丝愤怒的火焰。“这褚遂良,竟如此冥顽不灵!” 她在心底暗自咬牙,“我代陛下批阅奏章,一心为朝廷分忧,为这大唐江山社稷着想,他却只知守着那老掉牙的祖宗规矩,全然不顾当下陛下龙体抱恙,朝堂政务堆积如山的严峻局势。”

然而,这愤怒的情绪不过在她心中一闪而过,多年在宫廷中摸爬滚打练就的沉稳与冷静,让她迅速镇定下来。她深吸一口气,缓缓松开紧握的丝帕,心中暗自思忖:“此刻绝不能冲动,朝堂之上,这褚遂良一呼百应,若我贸然出面反驳,怕是会引得更多大臣跟风反对,于我极为不利。我需冷静应对,寻得破局之法。”

她的目光透过帘幕,望向朝堂上那激烈争论的众人,脑海中开始飞速盘算。“这褚遂良在朝中威望颇高,背后定有不少保守派大臣支持。但我也并非毫无胜算,支持我的大臣们所言也在理,陛下如今确实离不开我处理政务。我要利用好这一点,逐步瓦解他们的阵营。” 武媚心中想着,眼神逐渐变得坚定而锐利,仿若一只蛰伏的猛兽,在等待着最佳的出击时机。“待退朝之后,我需与支持我的大臣们商议,如何进一步巩固势力,同时,也要想办法在民间树立更多威望,让天下百姓看到我的能力与作为,如此,方能在这场权力的博弈中占据上风。”

李治在他们的不断劝说下,心中也开始动摇。他深知武媚的能力,在自己病重期间,武媚确实帮他处理了诸多政务,让朝廷得以维持运转。但大臣们所说的祖制,他也不能完全忽视,那是大唐传承的根基。经过一番深思熟虑,李治决定采取一些措施,限制武媚的权力。

他先是减少了武媚每日批阅奏章的数量,一些重要的军国大事,依旧由自己亲自处理。同时,他还在朝堂上宣布,成立一个专门的政务审议小组,由几位德高望重的大臣组成。武媚批阅后的奏章,都需经过这个小组的审议才能生效。这一决定,犹如在朝堂上投下了一颗新的石子,再次激起了涟漪。

而褚遂良在这期间,自认为摸透了李治对武媚的复杂态度,竟自作主张,在一份关于官员任免的奏章上擅自拟批。他想着,通过这样的方式,进一步展示自己的立场,同时也能打压武媚在朝堂上的影响力。这份奏章涉及到一位与武媚关系密切官员的调动,褚遂良故意给出了与武媚意愿相悖的批示,试图以此来彰显自己的权威。

然而,当李治看到这份奏章时,顿时龙颜大怒。他将奏章狠狠摔在地上,那奏章在空中划过一道弧线,仿佛是一道愤怒的轨迹。怒声呵斥道:“褚遂良,你好大的胆子!朕还未昏庸至此,这朝堂之上,究竟是谁在做主?朕的皇权,岂容你这般肆意践踏!” 李治的脸色因愤怒而涨得通红,额头上青筋暴起,他实在没想到,褚遂良竟敢在未得到自己允许的情况下,私自拟批如此重要的奏章,这不仅是对他皇权的公然挑衅,更是打乱了他原本就艰难维持的朝堂平衡。

褚遂良见状,急忙跪地求饶,他本以为自己的举动会得到李治的默许,却没想到适得其反。但此时,一切辩解都显得苍白无力,李治的怒火已然被点燃,他的这一莽撞行为,也为后续的灾祸埋下了伏笔。

武媚得知此事后,心中自然不悦。但她并未立刻发作,而是选择了隐忍。她深知,此时与李治和大臣们正面冲突,对自己不利。她开始暗中布局,一方面,她凭借自己在宫中多年积累的人脉,那一张张熟悉的面孔,一个个隐秘的联络,拉拢一些中立的大臣,壮大自己的势力;另一方面,她开始在民间树立自己的威望,通过一些惠民政策,那减免赋税、兴修水利等举措,赢得百姓的支持。一时间,民间对武媚的赞誉之声渐起。

而褚遂良等人见李治采取了措施限制武媚的权力,心中暗自得意。他们在府邸中举杯欢庆,以为武媚的势力即将被削弱,朝政很快就能回到正轨。然而,他们低估了武媚的手段和决心。

不久之后,朝廷中发生了一起贪污大案。起初,只是一些蛛丝马迹,在民间悄然流传。经过调查,发现涉案的官员竟然与褚遂良等人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武媚抓住这个机会,向李治进言,言辞恳切,要求彻查此案。李治见事态严重,也不敢马虎,下令成立专案组进行调查。

随着调查的深入,越来越多不利于褚遂良等人的证据被揭露出来。那些账本、信件等铁证,仿若一把把利刃,刺向褚遂良等人。最终,褚遂良等几位协助皇帝制衡武媚的大臣,被以包庇贪污、结党营私等罪名论处。他们有的被罢官免职,失去了往日的荣耀与权势;有的被流放边疆,在那荒蛮之地,度过余生。曾经在朝堂上风光无限的他们,一夜之间便失去了所有的权力和地位。

武媚看着自己的计划一步步得逞,心中暗自得意。她站在宫墙之上,望着那广阔的宫殿与朝堂,心中明白,自己在权力的道路上又迈出了坚实的一步。但她也深知,前方的道路依然充满挑战,还有更多的困难和敌人在等着她,那通往权力巅峰的路,布满了荆棘与迷雾。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