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 > 十七八间 > 第3章 当枪使

十七八间 第3章 当枪使

作者:刘顺勇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4-16 13:22:46 来源:小说旗

我是七十年代初出生在益宁县城的。小的时候,我经常会跟人夸,要是我出生在市里我就是市长的儿子,要是我出生在北京,那我就是北京市长的儿子,因我们的那个小县城位于益宁县的中上镇,而在二十多年前,我爸爸当了十多年的中上镇的镇长。

因我是镇长的儿子,再加上我从小就有一个结实的身体,从小到大从没被人欺负过,这使我养成了桀骜不驯的耿直性格,另,可能应了古人说的“少不读三国,老不看水浒”的那句话,从小抱着三国小人书上长大的我,特别喜欢行侠仗义、打包不平。

我职高毕业后,去当了三年兵,在爸爸高升到县政协当副主席那年,我退伍回到了县里,分到了县交通局,当了一名县交通局稽查队的队员。按当时的体制我是算国家干部的,虽没明确是公务员,但也没明确不是公务员,那时是不需要明确的,只要有正式工作,就是国家干部。几年后,在市里到县城的高速公路开通时,我服从县交通局的安排,到高速公路设于县城郊区的益宁收费站当站长,又过了几年,高速公路企业化,我变成了市属企业的职工,这一次是明确了不是公务员,但因还是转型期,政企不分,虽明确了不是公务员,但待遇没什么差别。后来,市里划了个时间段,明确像我这样的人为事业编人员。

在那些年,都说学好数理化,不如有个好爸爸,我本来算是有个好爸爸的,在外人看来,我的工作每一步都应该是有我爸爸荫庇的,可事实确是,从我退伍那天起,工作上的事,都是靠我自己,靠组织,爸爸不但不为我的工作说一句话,反而还毫不留情的斥责主动给他献媚要帮我的人,可以说正直到迂腐的程度。

爸爸不光自己廉洁正直,还要求身边的人也像他一样,对县里的一些侵害老百姓利益的政策,总是无所顾忌的仗义执言,这使他得罪了不少人。

在明确我不是公务员那年,爸爸也退休了,但就算是那时,只要他肯屈身,凭着他的老脸,把我变成公务员也不是什么难事,但他还是坚持原则。爸爸虽说铁面无私,但还是很殷切的希望我能通过努力转成公务员,他的经历使他认为只有公务员,才能为国家,为社会做点事。现在,为我不是公务员这事,爸爸每次见到我就叹气,总是对我唠叨,叫我要脚踏实地的努力工作,争取早日成为公务员,我本没什么,但见多了身边人的蜕变,特别是在爸爸的一声声叹息和唠叨声中,也就变得向往了,且这种向往着了魔一样愈来愈强烈。

在“要成为公务员”的动力下,我努力工作着,连续几年被市交通局评为全市收费站“啃硬骨头能手”,在市交通系统变得小有名气。

在我们这个名为越州的地级市,除了煤出名外,民风的彪悍也是相当的出名,特别是跑运输的货车驾驶员,在利益的驱使下就更是变得蛮横凶悍。

我刚到益宁收费站工作的那几年,在我们市内的所有收费站,都存在着冲卡逃费的顽疾,那时遇到这种事,如收费员强行拦车收费,就会引发收费员和驾驶员的肢体冲突,造成有人员伤亡的群体**件。在市里几次大的冲突发生以后,一些地方领导,还有我们的市局领导,为了社会的和谐,更因怕事,怕影响到自己的前程,大都采取无原则地赔偿驾驶员的无理诉求,息事宁人的处理方式来处理这些冲突,这在一定程度上进一步助长了冲卡逃费的嚣张气焰,加大了我们收费站的工作难度。

我却不赞同“息事宁人”的做法,我只认一个“理”字,对那些无理冲卡逃费的驾驶员,软的我陪着磨时间,硬的只要他们敢先动手打人,我就带领站上的内保针锋相对,有时就算对方人多势众,打不过,我也不妥协,也要硬撑到底,我是绝不会让他们的冲卡逃费得呈的,更不会满足因他们的过错而造成的损失提出的无理诉求。什么“打不还手,骂不还口。”对我来说就是屁话,我认为对那些心眼都钻到了钱里的人,如用文明对野蛮,只会乱上添乱,再说讲理的驾驶员毕竟还是占大多数的,他们只是一个学一个,一个跟着一个,如见冲卡逃费不管,睁只眼闭只眼,那本不想冲卡的会认为不冲白不冲,不冲就吃亏,这样就都会学着冲,好人都会变成坏人。所以在我管的收费站,就没有一个冲卡而占到便宜的货车驾驶员,自然也就杜绝了冲卡逃费的发生。

虽然在处理这些事中,我多次被驾驶员砍伤、打伤,全身多处留下了伤疤,但我不退缩,我要的是一股正气,要的是在我所管理的收费站有一个正常的通行秩序,要的是那些每天在站上辛辛苦苦的收费员少受气受罪,要的是国家的财产不流失。然而我这样做的后果却是,给一些上级领导产生了“爱惹事,不会听招呼”的坏印象。

在风风雨雨的工作中,因我的强硬和正直,我与一些有威望的货车驾驶员及很多货运企业的老板反而建立起了良好的私人关系,有事时,一个电话就能化解矛盾,解决问题。在益宁站的工作走上正轨后,一些驾驶员和我们站上的同事给我起了一个绰号——包疯子。

渐渐的,提起包疯子,越州交通系统无人不知,无人不晓,而我却成了市内各个收费站的轮流站长、救火队长,那个站冲卡严重了,那个站冲卡出现反弹了,就把我调过去当站长。

明越高速公路是我省出省的交通大动脉,车流量极大。早前的明越路,省会明通至明通市下辖的杨明县小岩镇这段是双向四车道的高速路,小岩镇至越州城这段是双向两车道的高等级公路。两年前,越州市政府出资,把从小岩镇到越州城的这段高等级路改造成了双向八车道的高速路,并把这段路取名叫越岩高速路。这次改造,因为是越州市政府出资,所以这段高速路虽有二十多公里位于明通市的杨明县境内,但越州市还是从省里争取到了由越州市交通局管理经营这段路,同意越州市交通局在小岩镇新设一个收费站。

越岩路的建设接近尾声时,越州市交通局发文成立了越岩管理处和下属各收费站,并从全市交通系统提拔、抽调了一些人到管理处和各收费站当领导。我是满怀希望和期待地等着调令下来,因为在筹建越岩管理处时,我曾听到小道消息,局里有意调我到越岩管理处当副处长,可调令下来的结果却只是平调我到最难管的小岩站当站长,这让我极度的失望,更觉得又被当枪使了,还有就是心里有气,这气还不能说,只能闷在心里。

在我们市,交通局所管辖的其他收费公路,每一条路都设有一个管理处,负责对公路的路产路权、养护、收费等各方面的管理,而越岩高速公路却不同,因历史和利益的原因,负责管理这段路的越岩管理处只负责各收费站的收费和公路养护工作,管不着负责明越路全线路权管理的明越路政大队,明越路政大队是交通厅路政总队直管,这就造成越岩管理处和明越路政大队两个部门各自为政,互为扯皮,利益面前两家争,问题面前两家推,在越岩路还没正式通车时,两家就因职权问题闹得水火不容,而作为越岩管理处下面的小岩收费站很多工作是要依赖明越路政大队的,没有明越路政大队的支持配合,小岩收费站的工作是很难开展的,小岩收费站又不在我们越州市行政区域内,管理起来就更是难上加难。

在我们越州市的交通系统,交通局机关的大多数人都是公务员,各条公路的管理处处长、副处长也都是公务员,管理处副处长以下的人员,结构成分就复杂了,有公路企业化转制留下的事业单位编制的,如我,有后期招录的事业单位编制、合同工、临时工的人员,这些人虽在同一个单位,干同样的活,但待遇却有着天壤之别。为了改变自己的命运,改变同工不同酬的身份地位,人人都在拼爹娘、拼亲戚朋友,想把自己从临时工变成合同工,或把合同工变成事业单位编制的人,或更进一步从事业单位编制变成公务员编制。这每一步都是可以梦想成真的,且是有很多先例的。前几年,我所认识的同事就有十多个,从收费站站长的任上被提拔为管理处的副处长或局里的某个处的副处长位上,这虽只是科级干部,但,这一提拔不但是职务上的升迁,更重要的是从事业编制蜕变成了公务员编制。

我一直努力工作着,渴望被提拔,能成为公务员,但也许是因我的“爱惹事,不会听招呼。”的坏名声抵消了我在工作上所取得的成绩,使我始终不能如愿,逾越不了那个副处的坎。本来,按我的工作成绩和能力,是早该被提拔了,但上面都以暂无名额、已不再允许这么做、等等等理由来应付我这个“疯子”。

虽然心里有万般的无奈和失望,我还是无条件的到越岩管理处报到,我想不管怎么说组织还是认可我的,能把我调到小岩站当站长也是对我能力的肯定。

莫诚忠是从市里另一个条路的管理处的副处长高升到越岩管理处当处长的,对于他这个人,过去我们虽没在一条路共过事,但在一个系统,他的为人和工作能力我多少还是有耳闻的。他同我一样,长得黑而粗壮,给人的印象是憨厚耿直,他干工作也从来都是风风火火的,也是一个连睡觉都想着要进步的人。我到管理处报到后,他便推心置腹地对我说,是他把我要到小岩站当站长的,说是为我好,说越岩管理处还有一个副处长的空位给我留着,我到小岩站,把工作做好、做出成绩了,会帮我争取,也一定能争取得到。自此后我便视莫诚忠为兄弟、大哥,工作上全力支持配合他,对往后的工作是增添了无限的激情和希望。

我刚到小岩站时,站上的各种设施,包括生活区、办公区都还在施工建设中。让我提前到站,是为了让我更早的熟悉小岩的环境。在“副处长,公务员”这一诱惑或者说因巨大的渴求使我产生的无穷动力下,我把全部时间和精力都投入到工作中,接连几个月都没有回过家。

在收费站的筹建中,我几乎什么都管,唯一无权管的是站上人员的招录,说大点就是没有人事权。

越岩路的改扩建,对我们市里来说是一件大事,全市是家喻户晓,早在开通前,市里的很多家长就在打听,在想办法,想把自己的孩子送到收费站,能有一个稳定的工作。这其中有一个很大的原因是,虽说是当个小小收费员,但有一定的比例是属事业编制,另,说不定将来拼一拼,孩子的前途还会不可限量。这一招录的权力,市里是下放到局里了,但局里就死死的捏着这个权力,就是连我们站上做饭的、打扫卫生的人,我这个站长都说不上话。

按市里的要求,局里明面上虽向社会发了招录公告,也进行了公开招录,但事实上,在公告发出前,局里已接到了很多的批条和电话,私底下经权衡利弊后内定完了事业编制的人员,那些真正择优招录而来的只能当合同工和临时工。

局里在完成人员的招录后,把所有被招录的人集中起来,有针对性地培训了二十多天后。

小岩站正式开通收费的前一个星期,属于我们站的人员,陆续前来站上报到,我要做的是,拿着处里给我的花名册,给他们点点名,并宣布处里给他们定的岗位,我可以做的事是给定岗在收费岗亭里的人分班,并决定副班长和小组长的人选。班长是动不得的,那是处里给指定好了的,是处里下一步提拔到各站当副站长的后备人选。

越岩高速路是我省所引进和启用计重收费的第一条高速公路,所以小岩站与我先前所工作过的站最大的不同是计重收费。这计重收费,说简单点就是大货车拉多少货,收多少费,且是在超过核载的那部分货物带有处罚性的加重收费,小车和客运车辆影响不大,那还是按车型收费,只是过路费在原来的基础上提高了些。

因计重收费是新事物,且驾驶员也需要一个适应过程,小岩站正式收费那天,站上是如临大敌,除各相关部门的领导到站上坐镇外,市里还调派了一个荷枪实弹的武警中队进驻到站上。

刚开通的那个月,一切还算顺利。小车、客运车的驾驶员对收费的提高虽有怨言,但没一个与我们的收费员发生争执;大货车驾驶员,因计重收费使他们的过路费翻了几倍,甚至十几倍,由原先的几十元到一百多元,变成了几百元,甚至上千元,心里虽有怨言和不满,但在威严的武警面前,他们也只得乖乖地交钱走人,没发生什么纠纷,冲卡逃费的事,更是从没发生过。看着收费站秩序井然,我舒了口气,认为计重收费这一新事物,在驾驶员适应后会走上正轨的,接下来的工作会好开展的。

可我那口气,舒得太早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