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大话灵山 > 第24章 抱朴伏龙]

大话灵山 第24章 抱朴伏龙]

作者:闲石人生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4-16 18:42:15 来源:小说旗

第二十四章:抱朴伏龙

东晋太元三年,大寒节气。葛洪站在葛仙峰巅的丹炉旁,九节竹化作三尺青竹,悬在丹鼎上方,正将新采的雪顶灵芝扫入炉中。炉身的古篆在晨光中泛着微光,那是祖父葛玄当年以星砂刻下的《太初经》片段,此刻与漫天飘洒的雪粒共鸣,每颗雪晶都映出丹鼎内的火焰——赤、青、白、黑、黄五色火焰交相辉映,正是葛洪新炼的\"五气朝元丹\"。

\"仙翁,鄱阳湖的渔船又少了三艘。\"山民老钟背着药篓赶来,篓中装着染着血渍的渔网,\"渔老大说,前夜看见湖底有蓝光,像龙鳞在翻涌。\"

葛洪的眉峰微蹙,指尖轻点丹鼎,五色火焰突然收缩,在鼎口形成鄱阳湖的倒影。他看见湖底的定海珠正在震动,原本清澈的湖水已泛起幽蓝,无数细小的龙鳞虚影在水中游弋——这是龙脉异动的征兆。

\"去通知百姓,三日内不要靠近湖边。\"葛洪解下腕间的玄色手镯,这是太上老君所赐的\"玄牝镯\",镯身刻着阴阳鱼纹,此刻正发出微烫的热度,\"我要去看看,当年封印的孽龙,是不是醒了。\"

老钟望着葛洪的背影,见他青衫上的丹纹在雪光中若隐若现,竟与葛仙峰的岩脉走向完全一致。山风掠过丹坪,将炉中飘出的药香送入云端,药香中混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龙腥气,仿佛预告着即将到来的风暴。

一、龙脉失控

(一)晨雾中的异动

卯时初刻,葛洪站在\"望湖亭\"上,望着鄱阳湖面上空的铅云。湖水原本清澈如镜,此刻却泛着铁青色,湖心处的定海珠光芒微弱,像被蒙上了一层血纱。忽然,湖底传来闷雷般的震动,水面裂开,露出半截覆满藤壶的龙角,角尖挂着的水珠竟呈血色。

\"果然是你。\"葛洪轻抚玄牝镯,镯上的阴阳鱼突然转动,\"当年葛玄仙翁以定海珠镇你,如今为何破封而出?\"

孽龙的咆哮震碎晨雾,它庞大的身躯破水而出,龙鳞呈幽蓝近黑,每片鳞甲上都刻着古老的水纹咒印,正是当年被黄帝斩下的应龙残魂所化。它吞下定海珠,龙须上滴下的湖水瞬间腐蚀石栏,发出\"滋滋\"的声响。

\"葛洪!\"孽龙的声音如沉水的古钟,\"当年你们葛家以定海珠困我五百年,如今我吸收了鄱阳湖的地脉灵气,定要让这灵山成为我的龙宫!\"

(二)地裂山崩

龙尾横扫而过,葛仙峰的岩壁发出不堪重负的呻吟。裂缝从峰顶延伸至丹坪,古松根系裸露在外,松脂顺着裂缝滴落,在石面上凝成血泪般的琥珀。葛洪眼睁睁看着自己搭建的丹炉倾斜,九节竹从鼎上跌落,摔在裂缝边缘,竹节间渗出的青光与地脉灵气共鸣,竟在石面上拼出\"护脉\"二字。

\"仙翁小心!\"老钟的呼喊被山石崩塌的巨响淹没。葛洪被气浪掀飞,落在\"太初鼎\"旁,见鼎中五色火焰即将熄灭,而孽龙正对着峰顶的定海珠旧址喷出毒雾。

\"龙脉若断,整个江南水系皆会倒灌。\"葛洪擦去嘴角的血迹,望向山下正在逃亡的百姓,他们的衣袂被毒雾染成灰黑,如同无数个移动的亡灵,\"看来今日,唯有入龙腹,方能止此浩劫。\"

(三)逆鳞而入

葛洪掐诀,玄牝镯发出强光,化作一道细小的门户,正好卡在孽龙的逆鳞之间。他足尖轻点,如游鱼般滑入龙腹,眼前顿时陷入一片黑暗,唯有孽龙的五脏之处,泛着妖异的红光——心、肝、脾、肺、肾,竟被它炼化成五座丹炉,定海珠正在心炉中被火焚烧,发出痛苦的鸣响。

\"好个自毁经脉的做法。\"葛洪皱眉,看见心炉中的定海珠已出现裂纹,\"你吞珠炼脉,却不知定海珠乃天地灵物,岂容你这等邪祟炼化?\"

孽龙的咆哮在龙腹中回荡,心炉的火焰突然暴涨,将葛洪逼至肝炉旁。他这才发现,肝炉中竟囚禁着当年被他超度的怨灵,他们的身影在火中扭曲,发出无声的呼救。

二、抱朴化龙

(一)五脏炼炉

葛洪展开《抱朴子》新篇,书页在龙腹中自动翻至\"五气篇\",上面记载着人体五脏与天地五行的对应之法。他望向心炉(火)、肝炉(木)、脾炉(土)、肺炉(金)、肾炉(水),突然明白孽龙是想通过五脏炼炉,将自己的身躯转化为新的龙脉。

\"可惜你本末倒置,\"葛洪抬手,九节竹突然从体外飞入龙腹,化作五根竹杖,分别抵住五座炉鼎,\"龙脉者,需顺天地之气,而非强夺造化。\"

玄牝镯发出共鸣,镯中的阴阳鱼分裂成五行之象,金、木、水、火、土五种能量注入竹杖,竟在炉鼎中形成微型的灵山三十六峰,每座峰都对应着龙腹内的脏器。

(二)神石现世

当竹杖抵住肾炉(水)时,炉中突然喷出黑水,那是鄱阳湖底千年的沉疴。葛洪取出丹鼎中炼了三年的\"五气朝元丹\",将其投入黑水,丹药化作五颗神石,赤、青、白、黑、黄五色流转,正是对应五行的\"补脉石\"。

\"以我之丹,补你之脉。\"葛洪将神石分别嵌入五脏炉鼎,神石与炉鼎发出震耳欲聋的共鸣,竟在龙腹中形成新的地脉循环。他看见定海珠的裂纹正在愈合,而孽龙的龙鳞也从幽蓝转为青玉色,那是灵气归正的征兆。

(三)以身合脉

就在此时,龙腹突然剧烈震动——孽龙意识到自己被破了法,正用尽全力撞击湖底的地脉节点。葛洪看见神石虽然稳定了五脏炉鼎,却无法修补龙腹上的裂口,那是当年黄帝斩龙时留下的旧伤,如今被定海珠的力量撕开,正在不断扩大。

\"看来,唯有如此了。\"葛洪望向自己的双手,掌心的丹纹与神石的光芒交相辉映,\"当年祖父以息壤造丹炉,今日我便以肉身补龙脉。\"

他解开青衫,露出胸前的丹道纹身,那是自出生便有的,此刻正发出太阳般的光芒。肉身化作流光,与五颗神石融合,形成巨大的五色神石,正好堵住龙腹的裂口。孽龙发出最后的悲鸣,身体坠入湖底,化作一座新的岛屿,正是后来的\"灵应岛\"。

三、天人感应

(一)裂峰重生

葛仙峰的裂缝在神石填入的瞬间愈合,新生成的岩脉泛着五色光泽,每道石纹都像流动的药液,治愈着山体的创伤。丹坪的丹炉虽然倾斜,却奇迹般地保存下来,炉中未完成的丹药吸收了神石的余韵,化作细小的光点,飘向山下的百姓。

\"快看!峰顶上的裂缝没了!\"老钟指着葛仙峰,见峰顶的岩脉呈现出青龙盘绕的图案,正是葛洪肉身与神石的结合体,\"仙翁他...他成了峰的一部分!\"

百姓们跪在丹坪前,看见石缝中渗出的泉水变成五色,每喝一口,身上的毒雾残留便消失无踪。有人取来陶罐接水,发现水面上竟浮现出葛洪炼丹的幻影,他的青衫衣袂,已与峰岩的纹路完全融合。

(二)抱朴酒兴

三日后,灵山降下罕见的\"五色雪\"。雪花大如鹅毛,落地不化,反而融入泥土,催生出大片的灵香草。百姓们采集瑞雪,与灵山松针、七叶莲一同酿成\"抱朴酒\",酒香中带着药草的清苦,却又有回甘,饮者皆觉百病全消,就连垂危的老牛,饮后也能踏雪而行。

老钟将第一坛酒敬在丹炉前,忽闻云端传来青牛的低鸣。太上老君的青牛踏云而来,牛背驮着一卷竹简,正是葛洪新着的《抱朴龙脉论》,上面记载着此次补脉的心得:\"龙脉者,天地之气血也。医龙脉如医人,需顺其性,补其虚,而非强其骨。\"

(三)丹心永照

雪幕中,葛洪的青衫幻影浮现,他伸手轻拂丹炉,炉中突然升起一道青烟,化作他当年在太医院治病的场景:太子服下他炼的丹药,紫斑消退;信州城百姓喝了松针汤,赤疫退散;鄱阳湖畔的渔民,在他的指引下避开了孽龙。

\"仙翁!\"虎娃们举着雪球奔跑,却发现雪球在接近丹坪时自动融化,化作环绕丹炉的灵雾,\"您真的变成石头了吗?\"

幻影微笑,指尖轻点虎娃额头:\"石头也好,青烟也罢,只要你们记得,灵山的龙脉,是由无数人的心血凝成,便够了。\"话音未落,青牛的铃声响起,幻影与竹简一同融入雪幕,只留下丹炉上的\"抱朴\"二字,在雪光中愈发清晰。

四、丹气长流

太元四年,灵应岛上长出了一种新的植物,茎干如竹,叶片似莲,当地人称之为\"抱朴草\",据说能治百病,尤其对水湿之症有奇效。葛仙峰的岩脉间,常常能看到五色光晕流转,那是葛洪的丹气与地脉共鸣,守护着一方水土。

百年后,一位风水先生路过灵山,见葛仙峰的岩脉走势竟与人体经络完全一致,峰顶的五色神石,正是\"中脘穴\"的位置。他突然顿悟,写下《灵山龙脉考》:\"昔葛仙翁化神石补龙脉,非仅镇孽龙,乃以丹道之理,通天地人之脉。故灵山之灵,在其能容,在其能化,在其能以人心之善,补天地之缺。\"

晨雾又起,丹坪的古松在风中沙沙作响,仿佛在诉说着葛洪的故事。而远处的鄱阳湖上,灵应岛的轮廓在雾中若隐若现,岛上的抱朴草正在晨露中舒展,那是葛洪留给人间的最后一味药——让每个靠近灵山的人都明白,真正的丹道,从来不是追求长生,而是像他那样,将自己化作补天的神石,永远守护着众生的安康。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