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 > 重生1977,我竟成了家中独棍 > 第161章 咱们就该这么办

重生1977,我竟成了家中独棍 第161章 咱们就该这么办

作者:仨金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4-27 03:49:32 来源:小说旗

餐桌旁,众人彼此对视着目光,都显得有些欲言又止,

如果外贸组的小组长以成员职位来评定,那必定是宁省的郭友军当仁不让,因为他是宁省外贸局业务处的科长。

如果郭友军当小组长,那副队长只能是林市的李向东,和江省中冯玉刚与吴二才之中二选一。

可关键是,这次赴苏团是江省外贸局牵头,进出口总局配合,林省和宁省并不是主力军。

尤其是苏国人访华期间,中苏之间的业务,大部分都是江省的人在接洽,其中流程也只有江省外贸局的人最清楚。

你让宁省的科长来给三省业务小组做组长,虽然职位够了,但业务能力谁能保证?

郭友军听得李向东所言,嘴角不由勾起弧度,但不表态,只是慢悠悠的喝着枸杞水。

在场所有人,要论职位而言,就他一个正科,还有争的必要吗?!

但这个时候,谁先开口毛遂自荐,谁就在气势上落了下乘。

李向东成功把内部矛盾搅起来了,便悠哉悠哉的吃饭了,选择沉默。

吴二才和冯玉刚彼此交换着眼神,二人都知道己方最大的弊端,就是没有科长坐镇,

但这不能怪他们,因为文革的问题,华夏各省外贸局的业务处,一直是属于青黄不接的状态。

涉外嘛,所接触的事情本就复杂,也更容易被人针对,导致很多处长级不是下放了,就是提前退休了。

这也间接导致各省级外贸单位有处级业务部,但部门里最大的职员,可能也就是科长,副科长。

江省外贸局业务处之前的处长早就退休了,比较年轻的科长也因为过度劳累人没了,就剩下一个副科长赵振业顶着,也被戏称为业务科。

科级部门和处级部门那能一样吗,但无奈实在是没有大咖撑门面,又有啥办法?!

偏偏业务处跟别的部门还不一样,别的部门可以空降领导,会点纸上谈兵就行,可业务处的职责就是外贸,一般人来了都干不了这活!

所以江省业务处的几名科员,包括副科长赵振业,都是一门心思想立功,然后赶紧升职,尽快把江省外贸局业务处名声打响。

论资历,这些科员都是不缺的,他们缺的是立功的机会,这次赴苏国破冰,就是他们最好的立功机会,每个人都憋着劲呢。

而且临来时,局长朱向国给众人都开了动员会,明确表示,这次赴苏访问,是业务处全员升职的契机!

只要这次行程圆满,不出篓子,能在那边多签订单,那回来之后,资历够的老科员,完全可以提副科或者正科!

目前,江省外贸局业务处唯一的副科长还在广交会没回来呢,林省和宁省访问团中竟然出动了科长和副科长,这本身就是对江省外贸局的无声压制。

江省外贸局为这次赴苏努力了多久,现在马上就要开花结果了,业务处就因为没有科长带队,就要把小队长的职位让出去,怎么可能?!

可现在尴尬的情况就是,论资排辈,江省外贸局业务处,就是最被动的那个!

实在是忍不住气氛的沉闷,冯玉刚率先打破沉默,开口道:

“这次咱们三省合作是大事,虽说我这边职级不如两位领导,但我们省牵头做了不少前期准备,也算对流程熟门熟路。”

“要不这样,我先挂个临时组长,负责协调日常杂事。”

“林省李向东副科长经验丰富,宁省郭友军俄语和谈判都是一把好手,你们俩暂时当副组长。”

“咱们哥仨一个主内两个主外,有大事儿咱仨商量着来,绝对不搞一言堂!”

“等到了苏国那边,咱们一时半会也回不来,等大家对业务都了解了,然后我撤,二位轮流做小队长。”

“这样把先头攻坚的任务交给我们江省,也能让两位兄弟省份,轻松点不是?!”

李向东不语,宁省的一名业务员皱眉开口:“好听的话谁都会说,这次去苏国访问,是两国关系的缓和点,重中之重。”

“我承认,江省外贸局是这次访苏行动的牵头者,也在前期忙了不少任务,可有科长在这里,你一个科员来当组长不合适吧?”

遂看向林省的李向东,继续道:“李副科长,您说是吧?!”

这人说话时阴阳怪气,把李副科长几个字咬的贼重,令李向东和冯玉刚齐齐皱眉。

李向东放下了铝饭盒,取出手绢擦了擦嘴,笑道:“我承认兄弟你说的没错,但我更倾向于冯玉刚的言论。”

“这次赴苏之行不只是我们三省外贸局的事,更是国与国之间的大事,在大是大非面前,科长,副科长,还是科员,没区别,应一视同仁!”

“我李向东看中的是能力,我们林省也是讲究有能者举上,这符合国家的政策,所以...”

李向东话音一顿,见众人目光都望向自己,便嘿嘿一笑道:

“不如我们来个评比吧,用能力来说话,哪方能力最优秀,谁就做小组长,这样也能服众。”

言罢,李向东看向郭友军,问道:“郭科长,您觉得呢?”

郭友军全程没发表言论,见李向东问到自己身上了,不由皱了皱眉,暗道这个中年副科长,不是个省油的灯。

便笑道:“我同意李同志所言,咱们业务小组是对苏的尖锥,必须让找个有能力的人来做小组长,而不是因为官职。”

遂目光在冯玉刚和李向东脸上扫过,继续道:“那伊李同志所言,怎么评比,比较合适呢?”

李向东从公文包里取出了文件袋,对着众人晃了晃,然后放在桌子上,又当着众人的面拍了拍:

“很简单,我们是攻坚团队,业务能力无非俄语能力,外贸经验,以及对项目的了解程度。”

“俄语能力这一关就算了,真要比俄语,咱们都要输给江省的小同志,那咱们就从外贸经验和对项目了解程度,两方面入手。”

“这项目表是领导们刚下发的,我们每个人都是刚刚接触,这正是考验我们个人能力的时候。”

“这样,在我们登上轮渡之前,也就是我们彻底动身去苏国之前,我们大家再碰头一次。”

“届时以研讨会的方式,来讨论一下我们各自接下来的计划与计划落实。”

“到时候在研讨会上,谁的对苏项目落实计划最详细,那就做业务组的小队长,其次再从剩下的人中选出两名优秀的,做副队长。”

言罢,李向东扬了扬下巴,示意郭友军和冯玉刚二人,发表自己的看法。

但明眼人都看得出来,李向东提出这么一套有悖现实的评比方法,明显是在弱化宁省科长的存在感,替江省科员在壮声势。

毕竟说到业务,江省的业务处成员,可是全程在跟苏国沟通,对于落实项目这一块,绝对手拿把掐,最有发言权!

郭友军皱着眉头陷入沉默,他本以为这次的小队长一定是自己了,却没想到李向东拐了个大湾,把他绕了进去,似乎在帮着江省?

同意吧,他这个科长白来了,来的完全没有意义,若论对苏国的了解程度,谁能比得上江省?!

不同意吧,国家政策就是有能者上位,纵然他们在内部间搞点资历排辈无伤大雅,可这是三省同处,国家眼巴巴盯着呢,谁敢充大辈?

他要是唱反调,很容易被扣上官僚主义的帽子,若是被有心人举报,搞不好访苏成员的指标都混没!

但现在的问题是,三省的领导已经把队伍融合了,就该知道三省成员谁都不服谁,会出现争权的问题。

但领导居然完全没有任命小队长的意思,那不就是任由他们自己去争吗?!

沉吟了片刻,他用眼神制止了宁省的其他几人,遂笑道:“李向东同志说的对,咱们就该这么办!”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