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空间灵泉:穿越大佬独宠小夫郎 > 第49章 张山长与陆夫子

空间灵泉:穿越大佬独宠小夫郎 第49章 张山长与陆夫子

作者:忆西风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4-16 22:34:32 来源:小说旗

萧府内雕梁画栋、亭台楼阁,可谓一步一景。

赵书屿随意欣赏着美景,对萧老爷的身份更是好奇。

管家萧何暗自观察着赵书屿,见他对萧府内的景象毫无所动,很是疑惑他查到的信息,此人真的只是一介乡野读书人?

赵书屿跟着萧老爷一路穿过前院,进入一处种满青竹的小院里。

院子很大,有人工搭建的假山凉亭,假山约莫有十多米高,沿着小径走进凉亭,亭内置有石桌,有两个衣着文雅的男子正在里面饮茶。

见萧老爷带人过来,两人起身见礼,萧老爷回礼。

“崇光兄今日可是失礼了,明明是你邀请我二人过府相聚,结果却将我们独自丢在此处喝茶。”说话的老者头发花白,看着比萧老爷年纪大,却称呼他兄长。

要么少年白、要么操心太多。赵书屿暗自嘀咕。

“是啊,萧老,这位公子就是崇光兄那表侄儿?”另一人看着尚年轻,应当只在而立之年,头发乌黑,举止洒脱,看着萧老爷身后的赵书屿,好奇问道。

萧老爷摆手,踱步到亭内坐下,“这位是赵书屿,前日我和孙儿在城外遇到土匪,多亏书屿救了我们爷孙的性命,不然我们今日可没机会一起喝茶喽。”

“竟有这么惊险的事,我说崇光兄你这出门不爱带家丁护院的习惯可得改改,可不是每次都有这么好的运气能够化险为夷。”老者心有余悸,对自己这个老朋友的习惯很是不满。

“是啊,萧老你可听听劝吧,这事山长都和你说过多少遍了,咱们临安府近两年确实很安定,但也未到夜不闭户的程度,很多地方治安还是不行。”另一人一边说着,一边给几人斟茶。

赵书屿道谢,双手接过茶盏,“多谢,救人只是举手之劳,是萧老爷重义,书屿今日叨扰两位先生了。”

之前听他说到山长,赵书屿心中便有数。

萧老爷也不绕圈子,“书屿,这位是临安书院的山长张京墨,这位是临安书院的陆知远夫子,他们都是老夫的至交好友。”

“老夫听说你八岁就考上童生,很是有读书的天赋,还曾被叫小神童,明年的院试你下场吗?”

萧老爷这话一出口,赵书屿就知道自己的过往履历都被他查得一清二楚,他应当已经察觉自己和原主的不同,不知为何没有提及原主前两年办的荒唐事,竟然还主动给他介绍大名鼎鼎的临安书院的张京墨山长,他可是当世大儒,门生遍天下,原主记忆中他的大名经常出现在白云书院的学子口中。

不曾想这么容易就被赵书屿见到了,真是无心插柳柳成荫!

赵书屿起身恭敬地给二人行礼,“学生赵书屿拜见张山长、陆夫子,今年是我为爹娘守孝的第三年,学生是打算参加明年的院试。”

童生试分为县试、府试、院试三个阶段,县试一般在每年二月举行,由知县主持,内容有八股文、试帖诗、经论、律赋和策论,连考五场,每场考一天,前一场考试通过者才能参加下一场考试。

通过县试后才能参加府试,府试通常在县试后一到两个月举办,一般是四月份,考试的内容、场次和县试差不多,难度相较于县试更大,通过者更少。

不得不说原主在读书上确实有天赋,这么难的县试和府试他在8岁时就考过了,可惜长大后的心思变化巨大,环境确实很影响人。

县试和府试通过后才能考院试,院试每三年举行两次,由各省学政主持考试。

院试通过后就是生员,俗称“秀才”,成为秀才就算是有了功名在身,可免徭役、使用奴仆、见官无需下跪,遇公事可禀见知县,还有资格进入官学学习。成绩最好的“禀生”,每月国家会发粮食;其次称“增生”;然后是“附生”。

成为秀才后,还有乡试、会试、殿试要考,和前世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高考不同,科举考试的每一个阶段都无比艰难,前世参加过各种考试的赵书屿也不敢说有把握考上,但为了达成楚宁的希望,他会全力以赴。

都是大半辈子的知己,谁不了解谁,张山长在老友特意给他介赵书屿时,就明白他是想为赵书屿走后门,若只是为报答救命之恩老友不会做到这一步,那就是这赵书屿身上有被老友看重的东西,张山长闻弦歌而知雅意,正色问道。

“你在哪个书院读书?夫子叫什么?之前可有下场考过院试?”

“学生在平阳县的白云书院就读,师从严正夫子,这两年因为家中变故没能去书院读书,也尚未参加过院试。”赵书屿恭敬回话,悄悄看了眼萧玮,原主这几年做的荒唐事他应该也了解到,赵书屿简单归结为‘家中变故’实在有点心虚。

张山长和陆夫子对视一眼,又疑惑地看向萧玮,赵书屿不用问也知道这两人疑惑什么,估计没想到老友会帮一个辍学几年的童生走后门。

陆夫子可受不了弯弯绕绕,不然也不会考上状元做了几年官便辞官来临安书院当夫子,他的性子太直,时常得罪同僚还不自知,实在不适合做官。

陆夫子盯着赵书屿,严肃道:“两年多未到书院读书便打算参加明年的院试,读书科考不是儿戏,院试的难度可不是县试、府试可比的,还是说你只是想下场走走过场?。”

既然决定要走这条路,赵书屿肯定不能得罪大儒、夫子,如果明年能通过院试,那最合适他的就是临安书院,师资力量很重要。

“这两年父母离世,家中难以为继,只得停学谋求生计,但学生都有看书学习,未曾荒废学业。”赵书屿想着前世他也是学霸,穿越来的前两年确实每天都有看书学习,不算瞎说。

张山长不想当面驳了老友面子,临安书院只招收院试排名前三百的学子,赵书屿若是达不到这个名次他是绝对不会开后门,只是简单问了几道八股文、经论的问题,赵书屿凭借原主的记忆梳理后认真作答。

也不知他答得如何,张山长和陆夫子面无表情,看不出是否认可,萧玮面带笑意也没做点评,招呼两位老友喝茶。

之后便是闲谈,总算到了赵书屿熟悉的领域,他凭借前世的阅历见闻加入群聊,竟和三人相谈甚欢,特别是他对经济发展的看法让萧老爷子和张山长很是看重,拉着他聊了很久。

一直到管家上前提醒晚膳已备好,四人才发现天都黑了,亭子周围点满了灯。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