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玄幻 > 抽象系皇子,我真没想夺嫡啊! > 第96章 不知不觉,就众望所归了?

隔日,御书房。

看完陆德言门生的密信,李庆感觉气血翻涌,几乎压制不住了。

老三这是疯了?!

为了夺嫡,为了一己之私,竟连江山社稷的根本都不顾了!

刚才那一刻,他雷霆震怒,几乎当场就要下诏将李贞废为庶人!

但一念之间,他还是忍住了——

眼下大战在即,北境烽烟将起,不宜大动干戈!

况且青州之事迷雾重重,李贞必然早已销毁了证据。

没有铁证,仅凭几封书信,难以服众,如果李贞喊冤,朝廷恐怕会动荡……

这时,

萧羽干咳一声,也提醒说:

“陛下,青州之事,恐怕诸多证据文书已被篡改,人证或已灭口……实情究竟如何,仓促之间,怕是难以查清。”

“额,若雍王反咬一口,说是世家构陷,朝野上下,恐难辨真伪啊。”

哼!

安国仁性格刚烈,直接反驳:“陛下,此事骇人听闻,关乎国本!若不严惩,恐纲纪荡然无存啊!臣以为,天下大事,以此为先,必须彻查!”

这?

李庆顿感疲惫,缓缓站起来,闭目沉吟一会儿,淡淡说:

“兹事体大……查清之前,先不做定论了……”

额,

他转头看着安国仁,沉声说:

“任何人,不得再公开议论青州之事!”

“待朕让魏渊去青州彻查,到时候会给朝廷一个交代的……”

萧羽和安国仁对视一眼,同时应声:

“遵旨。”

……

次日,西苑。

李庆想先探探几个大臣的口风,然后才给这次军需大案定调。于是将萧羽、陆德言、杨忠、宇文赞召来,其他人一概不知。

“都看看吧。”

李庆故作轻松,指了指案桌上的十三道巡回奏报。

咳咳,

片刻后,老将宇文赞率先开口,声音洪亮:

“陛下,十三道合计追回赃款赃物六成。虽未竟全功,却足以解燃眉之急了……”

“如今北境战事一触即发,恳请陛下即刻下令举国备战!老臣也愿即日启程,坐镇湟州!”

嗯嗯,

话音落处,众人都松了口气——

这次彻查,本就是你宇文赞提出的,你这么一说,大家就算是过关了……

这时,

李庆紧看了看众人,见大家脸色缓和,于是亲自解下佩剑,走到宇文赞面前,沉声说:

“宇文老将军忠勇可嘉,朕心甚慰。这柄七星龙渊剑,朕今日便赐予你。”

“持此剑者,如朕亲临!可先斩后奏、便宜行事!”

啊?

宇文赞激动得老脸通红,双手接过宝剑,慨然应诺:“老臣,必不负陛下所托!”

呼……

众人也颇有感慨,对宇文赞是真心佩服。

这时,

陆德言心思微动——

宇文赞虽说这样说,但陛下尚未给案子定调,整个朝廷可都坐卧不安呢……

于是,

他顺着宇文赞的话头,小心翼翼地问了一句:“陛下,此次彻查军需大案,能追回六成亏空,实属不易。十三道巡案人员,不畏艰险,劳苦功高,似可嘉奖?”

哦?

李庆怔了一下,随即含笑点头说:

“传旨,所有参与此案的有功人员,记录在案。待朝廷核实后,一体褒奖!”

哗!

众人心里悬着的石头终于落地——

定调了!

总体还是成功的。

如此一来,这个震动大乾全国的案子,总算是告一段落了……

这时,

杨忠也灵机一动——

李贞在青幽道胡作非为,冒充我的名义,老陆他们怎么想的?还不知道呢!这可不能拖延,一定要撇干净!

于是,

杨忠微微躬身,也试探说:

“陛下,此次查案虽有大功,却也并非完美无瑕……额……譬如青幽道,也曾发生两次‘民变’啊……为稳妥起见,朝廷似可遣重臣前往巡阅,以安人心?”

嘶……

这话一出,空气瞬间又凝固了。

陆德言心知肚明——

杨忠老贼这是怕我怀疑他啊……

他直接指责李贞的罪过,也算是撇干净了。

只不过,

皇上的意思呢?

一念至此,

他偷偷看向李庆。

咳咳。

李庆干咳几声,打破了沉默,淡淡说:

“既发生了‘民变’,当然不可不察。稍后,你们几个商议一下,着青幽道采访使,严查此事,据实复奏朝廷。”

哦……

陆德言和杨忠同时凛然——

陛下这是……

高高举起,轻轻放下了?

让地方官自查?这跟不查有什么区别?

看来,至少在眼下,陛下为了大局,是不打算深究李贞了。而这个混蛋李贞,竟然就这么蒙混过关了?

两人心中五味杂陈,既有不甘,也有无奈。

这时,

萧羽见气氛微妙,赶紧出来打圆场,含笑说:

“陛下,诸位皇子奉旨查案,乃是明诏。”

“如今三月期满,十三道奏报皆已呈上,几位殿下的功过评定,亦需早日昭告天下,以示公允。”

嗯嗯,

李庆此时也非常想知道朝臣是怎么看待李贞的,毕竟,这才是此次最大的变数。如果多数朝臣都对李贞不满,就可以顺势惩戒,趁早把这个毒瘤摘除了;如果多数朝臣竟然支持李贞,那就麻烦大了。那就说明:这个篡逆之子已经站稳脚跟了,将来必定无一日之安……

于是,

踱了几步,略加思索,李庆便下令:

“明日朝会,将此事交由群臣公开评议。”

“孰优孰劣,自有公论。”

“陛下圣明。”

众人一起行礼。

……

次日,皇极殿。

文武百官早早分列两侧。李泰、李恪、李贞、李然,也位列前排,神色平静。

没过多时,

李庆大步而来,有意无意地看了一眼李贞,却见他面有得色,心头不禁一下火起——

混账!

不知死活!

但他急于想知道多数朝臣的心思,于是刚刚坐定,就开了金口:

“诸皇子奉旨巡案,如今已有结果。三月辛劳,功过如何,众卿皆可畅所欲言。”

“朕早就说了,皇嗣人选,关乎国本,一定要诉诸公论!群臣务必知无不言、言无不尽,不必顾虑!”

哗……

群臣一下凛然——看来皇上是真的想听听公论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