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大唐钓鱼人 > 第64章 我家明儿大才

大唐钓鱼人 第64章 我家明儿大才

作者:超龄奶爸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4-16 23:03:39 来源:小说旗

离家多日,进入府门的时候葛明居然有些陌生感,现在最要紧的就是去给母亲大人请安,交代福伯安顿好张春来,葛明带着丁香和小猴子来到内宅,

推开母亲房门,这才发现母亲正在拿着一支毛笔写写画画,葛明赶紧给母亲施礼到:“孩儿见过母亲大人,离家多日孩子甚是挂念母亲。”

刘氏看到葛明回来了,自然是欣喜不已,放下手中的毛笔,假装生气到:“明儿,为娘听说你在庄子上开心的很,这么多天就往家里写了一封信,送了一次吃食,怕是不记得为娘了。”

葛明笑嘻嘻的说到:“母亲大人,孩子不是忙嘛。每天都要念书,功课可是一点没落下。”

刘氏说道:“要不是功课没落下,为娘早就把你弄回来了。你啊你,就是嘴巴甜。听刘福说你弄的吃食都算得上是美食,你以后要把时间放在读书上,不要动不动就弄什么新的吃食。”说完又好好打量了葛明一阵,又接着说到:“你看你这一身肥肉。”

葛明下意识的摸摸自己的肚子,好像这些日子确实缺乏锻炼,小小年纪居然挺着一个肚子,于是下决心锻炼不能停,甜食不能吃,碳水要少吃。

为了不让母亲唠叨自己,葛明赶紧转移话题,说到:“母亲,您拿着笔在写写画画的做什么?”

刘氏一听紧锁眉头,说到:“这些日子刘福不在家里,家里事情都是为娘在管,本想着算算上月的账簿,可以为娘看到这个就头疼。”

葛明还以为多大事,就这年代的账簿还能有多难,于是说到:“母亲大人,给孩儿看看,说不定能为母亲大人分忧。”

刘氏虽然不太相信葛明会算账,但还是把账簿递给了葛明。葛明一看这账簿,就是流水账而已,加加减减,连乘法都用不上,片刻功夫就算出了结果。

葛明把账簿递给了刘氏,说到:“母亲大人,上月一共花出去四千五百二十六个铜钱,除了我的十贯钱之外居然没其他进项,母亲大人,咱家真的这么穷吗?”

刘氏首先一脸不可思议,不可能算的这么快,只看到这小子左手随便比划比划而已,这一定是这小子骗老娘。不过这些数字好像对她来说非常为难,便让丁香去喊福伯带着算筹过来。

然后对葛明说到:“明儿啊,家里的进项就只有你父亲的俸禄,还有庄子上的土地。但是家里养的人不少,这日子过得紧巴巴的,不然为娘哪里看得上你的钱?”

要说家里穷,其实未必穷,主要是没钱,好像很矛盾其实一点也不矛盾。就是固定资产其实不少,流动资金不多,这跟古代缺铜有很大的关系。不但缺铜,大户人家还有存钱的习惯,导致市面上的铜钱流通的越来越少。从另外一个层面来说,古代的铜钱确实非常保值。

正在葛明瞎琢磨的时候,福伯敲门进来了,手上还拎着一个麻布做的小袋子。刘氏让福伯把账簿核对一遍,于是福伯把账簿放在矮几上,从麻布袋子中拿出了好多小竹签。

这东西对葛明来说实在太熟悉了,对任何后世人来说都非常熟悉,这就是烧烤用的小竹签嘛,俗称小串,可是也太短了些吧?正在葛明胡思乱想的时候,福伯一边看账簿一边把竹签横竖横竖的摆在矮几上,虽然葛明不太懂,但是好像是在算数。

大约一盏茶的时间,福伯这才对刘氏说到:“启禀夫人,上月一共用出去四千五百二十六个铜钱。”刘氏听完福伯的数字,跟葛明说的一般无二,满脸吃惊的看着葛明。

葛明此时还在盯着矮几上的小竹签,这东西难道就是传说中的算筹?这个好像是珠算的老祖宗,看的葛明啧啧称奇。葛明也只是看个大概,好像通过横竖横竖间隔的方式来区分个十百千位,至于再详细的东西暂时还没看出来。

刘氏看葛明专心盯着矮几,便对福伯说到:“刘福,这些日子在庄子上可曾教过明儿算术?”

福伯有些不明所以,不知道为何刘氏这样问,于是回答道:“回禀夫人,这些日子老仆在庄子上一直忙着夏收,再说小郎君都在跟袁道长识字,老仆并没有教过小郎君算筹。”

刘氏说到:“这也奇怪了,刚才明儿帮我看账簿,眨眼功夫就算出来了,跟你算的一般无二。”福伯听后也比较吃惊,福伯不但识字还会计算,尤其是算筹摆弄的十分精通,可是听刘氏的这番话,好像葛明更会算学。

刘氏这才打断盯着算筹看的葛明,问到:“明儿,你是何时学的算术?”葛明听到刘氏问自己,便把心思从矮几上的算筹收了回来。

“母亲大人,孩儿没学过算学,就是瞎琢磨的。”葛明感觉自己应该谦虚一点,虽然后世数学分析都没挂科。

可是谦虚过头了就成了显摆了,好像没有人能够无师自通的,学识总会是有来源和继承的,只是葛明无法解释清楚,所以就随便谦虚了一下。

这可不得了,刘氏的表情从吃惊变成了狂喜。话说前些日子葛明做出来的鹅毛笔,刘氏就把葛明跟发明毛笔的蒙恬做对比。如今手指随便动动,这么难的账簿片刻计算出来,这是什么样的才华啊?此时刘氏的心里只有一句话:我儿大才啊!

福伯虽然最近见识了不少葛明的神奇吃食手段,但是对于算学、算筹还是比较有信心的,所以还是不太相信。

这时候刘氏很像验证验证下葛明的大才,于是对葛明说到:“明儿,为你娘给你出些题目,你跟刘福一起计算,看看谁算的又快有准如何?”

葛明心里觉得好笑,话说当年读小学的时候,后世的父母就经常用这招强迫自己学习,按照规律来说应该有奖励才对啊。

于是葛明也问到:“母亲大人,要是孩儿赢了可有奖励?”

刘氏一听笑道:“没想到我家明儿还会提条件了,那你说要什么奖励?”

至于什么奖励葛明还真没想好,家里这穷样子还能有什么?于是说到:“奖励等孩儿想好了再跟母亲提,先跟福伯比试过后再说。”

福伯一听真的要比试,自然也十分想知道葛明还有哪些神奇之处。

刘氏让丁香准备了笔墨纸砚,然后在两张纸上写上了十个相同的算术题,递给两人之后开始计时。葛明一看只是加减法而已,没有乘除法就更简单了,不过片刻功夫就在每道题后面写上了结果。

葛明的算法很简单,无非手指算而已,一种速算的方法,后世不少小孩都学过,只要牢记口诀,一般的加减乘除张口就来,速度应该跟珠算相差不大。

这时候再看福伯,才开始算第二题。于是葛明对刘氏说到:“母亲大人,孩子计算完了,请母亲大人过目。”说完把纸递给了刘氏。

此时福伯听到葛明已经“交卷”,急得满头大汗,不过还是耐心把十道题做完,因为福伯知道,算学这东西快是一个方面,关键是要正确,他还是不相信葛明算的快速而且准确。

足足一盏茶的时间,福伯也把纸递给了刘氏。刘氏对比了两人的答案,发现完全一样,然后欣喜若狂的把两张纸递给了福伯。福伯一看更是吃惊,毕竟自认为是个算学的高手,没想到连个孩子都比不上,而且都不知道人家什么时候学的。

其实算筹已经算是当时最先进的计算工具,但是远不如以后出现的珠算。其实很多口诀,珠算跟算筹是一样的,可问题就在于算筹使用的是一根根的小竹签,需要横竖的摆好数字再开始计算,这非常费时间,速度上自然不如手指算,其实手指算跟珠算也有很多相似的地方。

刘氏此时心情自然大好,笑着对葛明说到:“明儿啊,想要什么奖励跟为娘说,就算每月加十文钱的份例钱为娘都同意。”

葛明一听心都凉了,好像十分钱就是最大的奖励一般。葛明此时可不差钱,庄子上的工坊都要开始有产出了,难道福伯没有把自己打算在庄子上赚钱的事提前告诉母亲?

不过葛明还是对刘氏说到:“母亲大人果然大方,不过孩儿还没想好,还是等想好了再说吧。”

刘氏说到:“好好好,等明儿想到再跟为娘说。”然后对丁香说到:“丁香,帮我准备香烛,今天要好好感谢下祖宗。”只要葛明显示出聪慧来,刘氏必定会去上香,简直跟葛明自身一点关系都没有。

葛明跟福伯一起出了内宅,福伯跟在葛明后面追问到:“小郎君,你是何时学的算学,老仆居然不知。”

葛明说到:“老早就学了,只是平常用不上而已,看书学的,书名又不记得了。”

福伯一听满头黑线,说到:“小郎君,这话你跟袁老道说就算了,怎么连老仆都骗呢?”葛明听后嘿嘿笑。

“福伯,凭您的精明强干,我哪里骗得了你啊?我倒是有个事想问问你,母亲大人好像不知道我在庄子上搞工坊的事,难道你没汇报下?”

福伯的回答出人意料。

“小郎君,你也没让老仆告诉夫人呀。”

对这个回答葛明十分满意,嘿嘿一笑背着手,带着小猴子回自己的小跨院了,留下福伯呆呆发愣。

好多天没回来了,跨院里不知名的花花草草越发的繁茂了。进了自己的屋子,发现收拾的干干净净,看来是母亲大人经常派人过来收拾。让小猴子打水过来简单梳洗一番,虽然庄子到城里不远,但是马车走的实在慢,晃晃悠悠的着实辛苦。

今天上午不用读书,也难得偷懒一次。不过还不能闲着,因为过几天就是母亲的生辰,于是让小猴子把张春来叫过来,一个美食理论高手,一个正在努力向上的厨子,想要策划一顿前所未见的美食。

至于吃点什么,其实葛明并没有多少想法,毕竟食材所限,能够做出来的东西并不算多。做个生日蛋糕?虽然没有烤箱,其实还是可行的,毕竟有蛋糕的时候本来就没有出现烤箱。问题是没牛奶、没白糖,想想还是算了,工程太大,还是等自己成了富豪之后再说。

结果两人讨论半天,葛明急得抓耳挠腮,跟张春来问任何食材,他基本都没听过。要么就是还没传到大唐,要么就是地方太小确实没有。

最后商谈的结果,从前所未见的美食,变成了几道家常菜,这让葛明非常不爽,本小郎君是吃过见过的,奈何什么食材都没有,果然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不过葛明还不停的安慰自己,贵在家常,都是本小郎君的一番心意,母亲一定会喜欢的。

葛明假模假式的居然还找出来几张纸,拿着鹅毛笔写写画画,写下要做菜式,需要哪些材料。这是后世葛家的传统,每当逢年过节请亲朋来家里吃饭时,后世的父亲都是提前几天就写下菜单,然后花几天准备食材。

为了确保这次生日宴能够大放异彩,葛明打算让张春来先好好演练演练,于是让张春来在自己的院子里把炉灶搭起来,自然是小的炉灶,专门用葛明高价打造的炒锅。小猴子是玩泥巴的高手,也能帮上不少忙。

等炉灶弄好以后,生上火把炉灶烤干,明天就可以开始演练了。此时葛明想到一个很严重的问题,手上好像一文钱都没有,因为钱都放在庄子上作为启动资金了。

什么都想到了,连炒锅都带回来了,唯独没想起带点钱回来。张春来看葛明好像有些抓狂,小声问道:“小郎君,可是有什么不妥之处?”

葛明放下揉着头发的双手,不好意思的对张春来说到:“春来大哥,我忘记拿钱回来了,你说赊点食材回来,以本小郎君的面子是不是可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