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大唐钓鱼人 > 第72章 小麻雀斗不过老家贼

大唐钓鱼人 第72章 小麻雀斗不过老家贼

作者:超龄奶爸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4-16 23:03:39 来源:小说旗

古代考较经常就是背书,葛明现在记忆力变得好了很多,已经不是后世那个怕背课文的娃了,于是就开始背诵起来:“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子曰: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居则曰:不吾知也!如或知尔,则何以哉?。。。。。。宗庙会同,非诸侯而何?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

葛明一边背诵,刘氏一边翻着论语。这是论语《先进》篇中的一段,特点就是比较长,足足三百多字。不过对于葛明来说实在太简单了,一边背诵一边想着,后世读书的时候要是有这个记忆力,哪能少吃多少苦?名校都能考得上。

葛明背完之后刘氏不断点头,心怀安慰,没想到葛明居然一字不差的背诵了下来。不过刘氏还有些不甘心,实在不想葛明出去瞎霍霍,于是又有了主意。

“明儿,你虽然背诵的一字不差,但是你可知这段讲的是什么内容吗?”

葛明想到这就有点不按套路出牌了,不但要背诵还要阅读理解?本小郎君不过十岁而已,能够背下来已经算是聪明的绝了顶了。

袁老道解释说过里面的内容,于是想了想总结到:“母亲大人,这篇内容讲的是孔子跟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四人的对话,体现了儒家足食足兵、先富后教、礼乐治国的理念。子路轻率急躁,冉有谦虚,公西华委婉曲致,曾皙高雅宁静。袁道长说他最欣赏的是曾皙,因为他从容不迫,逍遥自在,注重个人道德上的修养追求,最像是道家的人。”

等葛明回答完了,刘氏也傻了眼,因为她学识有限,也不太懂这段文字到底讲的什么东西。可是最像是道家的人这句让刘氏有些不喜,我家明儿以后要做官,自然要学儒家。

葛明看到刘氏半晌没说话,小声的问到:“母亲大人,可是孩子解释的不对?袁先生当时就是这么说的。”听到葛明讲话刘氏这才缓过神来。

“明儿,袁道长的解释自然是对的。不过不同的人读同样的书,往往会有不同的理解。为娘觉得你可以先记住袁道长的话,等你以后长大了可能会有自己的理解。”

葛明听了刘氏的话简直要拍手称绝,果然是亲生的,跟葛明当初的想法完全一样,反正袁老道讲什么就记住什么,但是不能先入为主的认为是正确的,思想这东西还是应该随主流,不然就成了异类。

后世人拼命读书,三岁进入幼儿园,十八岁才参加高考,高考过后哪些不喜欢又必考的学科会被抛到九霄云外,读书的目的不是增长见闻。

深受后世思想的影响,葛明其实也跳不出这个圈,读书对于现在的葛明来首先是识字,其次是应付考试,因为自己必须做官,做了官才能为所欲为。

葛明人生观、价值观老早已经成型,哪里是袁老道能改变的了的。到时候什么思想主流,考试的时候就回答什么思想流派。这是葛明的心理活动,嘴巴上自然不能这么说。

“孩儿知道,孩子年纪还小,其实很多东西听不懂。”葛明这样说,刘氏就放心了不少。葛家祖上本就是道家,就算学一些道家的东西也是可以的,但是学多了刘氏就会担心葛明的前途了。

最后刘氏总算同意葛明可以去酒楼看看了,但是不能耽误读书。得到了刘氏的同意,葛明赶紧给母亲施礼出了内宅,跑到自己的小跨院。喊上张春来、丁香和小猴子三人,找到福伯一起去看看酒楼。

距离上一次在县城里逛已经过了好久了,对葛明来说实在没什么可逛的,所以平常有空也懒得出来。出了府门就是北大街,往西走上一段就是西大街,然后往南走就是县城里最繁华的地方,正处于东西南北四条大街的中间位置。

几人溜溜达达的来到一个不小的门脸旁边,福伯一指这个门,说到:“小郎君,就是这个铺子。”葛明一看地方确实不小,还是个两层的木质建筑,只是有些破旧。

葛明看了半天才说到:“福伯,这地方算是城里不错的地方了,这个铺子以前是做什么的?”

“小郎君,这个铺子以前也是个酒楼,经营不善关了门,咱家前段时间才租下来。”

“租的?为何不直接买下来呢?”

福伯面露难色说到:“小郎君,您不当家不知柴米贵,府里可没那么多现钱。”

“这个铺子这么破旧,一看就需要重新装修,这要是装修好了铺子主人毁约怎么办?那咱们不是亏大了吗?”葛明的这个担心不是没到道理,这种事在后世实在太常见了。

福伯一听有些不解的说到:“小郎君,为何会有这种想法?阿郎说过不准府里的人欺负人,在临渝还有人敢欺负咱家的?”葛明这才一捂脑袋,自家不欺负人就不错了,还能被欺负?也不看看咱家在临渝是什么地位。

“合约都是县衙里备案了的,咱又没少给租金,这点诚信铺子主人还是有的,小郎君放心就是了。”葛明听完不住点头,差点忘了是在唐代,这时候的人讲究人无信不立。

福伯用钥匙打开铺子的大门,几人走进去之后发现大厅比较大,但是里面比外面还要破旧,矮几、蒲团等东西原来主人都留下了,但是根本用不上。葛明盘算着弄点后世的桌椅,只要开始坐在椅子上吃饭,那就再也不愿跪坐了。

在柜台旁边有个楼梯,福伯带着几人上了一楼,楼梯发出吱呀呀的响声,好像鬼片一样。没错就是上一楼,我们现在说的二楼在古代叫做一楼。

古代的建筑的名称非常复杂,有什么亭、台、房、廊、榭、楼、阁、坛等等。不过要区分也很简单,葛明毕竟到了大唐这么长时间,居然还总结出来了规律。

古代建筑最基本的单位其实是亭,亭就是一个顶四个柱子,如果把亭加了墙和门窗,那么就是屋了。如果屋是两层及以上,那就叫楼,所以一楼指的是屋上面的一层,二楼指的就是后世说的三楼。

阁跟楼的区别不大,阁不过是比楼多几面墙和几个窗子而已,所以古代也经常说阁楼或者楼阁。

如果把亭拉长,就成了廊,廊就是很多亭组合在一起而已。如果把廊中间的亭加高加宽,那就叫做轩了。如果亭有底座,比如下面是石头垒的,那就叫台。

等到了楼上,才发现楼上比楼下小了一半,站在楼上不靠窗的一边能够看到楼下大半,跟楼下一样是开放的大厅,连个包间都没有。

几人走马观花,只是大致看看。然后又下了楼,福伯用钥匙打开大厅后面的门,从这个门进去之后是个院子。院子不小,院子中间是黄土压实而已,除了周围有点杂草连棵花都没有。正前方三间正房,左边看起来好像是厨房,不过环境比较差。

右边是连在一起的几间厢房,看来以后还能作为员工住宿来使用。张春来看的津津有味,毕竟这以后将是他“战斗”的地方。

等大致看完之后,葛明觉得地段还不错,正是县城里比较热闹的地方。店铺虽然破旧,但好在面积比较大。

“福伯,这间铺子实在过于破旧,不说油漆剥落,连地板和楼梯都吱呀呀的响,看来需要比较大的改动才行。”

福伯说到:“不知道小郎君有何想法?说实话老仆是无能为力了,府里估计要省吃俭用几个月,这才把租金付齐。”

葛明还以为母亲多会做生意,结果只是花钱租了一间破旧的铺子,其他的好像都没考虑。

“福伯啊,只是租了铺子,装修的钱都没有,那还开什么酒店啊?”

福伯听了葛明的话之后又是面露苦色,话说这老头最近总是苦着一张脸,不知道的还以为别人骗了他的棺材本。纠结半天才说到:“夫人觉得小郎君能办好,夫人还说小郎君在庄子上有作坊,这点钱小郎君还是出得起的。”

葛明听完之后大惊失色,赶忙说到:“福伯,本小郎君感觉被坑了,而且无力挣扎。为了能来铺子看看,背了半天论语才争取到了机会。”

福伯答道:“小郎君,老仆什么也不敢说。”

葛明抬头看着福伯,盯的老头有些不好意思。

“庄子里工坊赚的钱还有其他用处,尤其是造纸坊赚的钱是要买猪崽用的。看来只能找刘掌柜,看看洗面奶卖的如何了。前些日子母亲过寿的时候,二哥说洗面奶正在城里疯抢,刘掌柜也差不多应该过来送钱了吧?”

福伯沉默不语,丁香暗暗担心,小猴子依然一脸懵,张春来这边看看那边看看。

葛明看完几人的表情,接着对福伯说到:“福伯,可有这件铺子的户型图?”

福伯抓抓脑袋,想了半天才说到:“户型图?好像没有。”

户型图都没有还怎么装修呢?看到葛明铁青的小脸,福伯解释到:“小郎君,本来就没你说的这东西,契约上只有占地一亩,正房三间,厢房六间。。。。。。”

原来是葛明想多了,户型图这东西后世才有,古代的土地是私有的,人家愿意在上面盖什么就盖什么,只要不违制就行。如果真的有户型图这东西,估计不是长方形就是正方形。

葛明尴尬的挠挠头,对福伯说到:“等本小郎君回去把户型图画出来,你找人把尺寸给我标注出来。”福伯赶忙称是,葛明感觉待在这里也没什么意思了,于是几人回了葛府。

人真是不禁念叨,还没进府门,就看到刘掌柜气正在往这边跑,葛明见状赶紧停下来等一等。刘掌柜到了葛明身边马上施礼,气喘吁吁的说到:“小的参见小郎君。”

葛明笑嘻嘻的说到:“刘掌柜这是跑什么呢?如此气喘吁吁?”

刘掌柜说到:“回小郎君,小的本就是打算来拜见小郎君的,远远就看到小郎君的风姿,所以就跑了过来。”说完还用手在额头上擦了擦汗。

葛明说到:“刘掌柜越来越会说话了,不错不错。但是下次不要说风姿,这个词多用于女子,以后可以说英姿。”

刘掌柜夸张的说到:“啊呀,原来小人用错了词,小人的错小人的错。”

葛明觉得瞎扯的差不多了,这才问道:“刘掌柜这是有事吧?”葛明觉得刘掌柜要么来送钱的,要么来求货的,不然就是又送钱又求货。

果然不出葛明所料,刘掌柜看葛明不愿寒暄,这才小声说到:“小郎君,您弄出来的洗面奶卖的实在太好了,到了今天上午一块没剩,连小人婆娘想用一块小人都没同意。所以这次来一是把钱给小郎君送来,二是想问问下一批货什么能去拿?”

葛明左打量,右打量,只看到刘掌柜一个人而已,钱在哪里呢?唐代货币只有铜钱,应该有不少铜钱才是。

刘掌柜最近也变得精明了不少,看出了葛明的意思。小声说到:“小郎君,这么大一笔钱小的哪里敢明目张胆的送过来?这次来就是跟小郎君商量商量这钱送到哪里?”

葛明听罢看了看旁边的福伯,福伯会意说到:“小郎君,天黑后让刘掌柜送到侧门吧,老仆在那边等着就是了。”葛明听后点头表示同意,刘掌柜见状也点头。

这时候刘掌柜又问到:“小郎君,那下一批货?”

葛明转身对福伯说到:“福伯,让庄子上明天就开始制作吧,五天之后让刘掌柜去拿,还是六百块吧。”

福伯点头称诺,刘掌柜纠结了一下说到:“小郎君,这次能不能多给小人一些?这次小人可以先付钱。”

人要是穷啊,原则就比较难把握,此时葛明还真是缺钱的时候,毕竟被刘氏坑了嘛。

“刘掌柜可不能太贪心,洗面奶这东西产量不可能高,几十人的工坊一个月才只能收集到六百块的原料。不过看你人还算实在,那就多给你加两百块,真的不能再多了。”

刘掌柜听完之后千恩万谢,知道葛明本来是要回府的,不敢耽搁太久施礼之后就赶紧走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