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明说的滔滔不绝,张春来听的抓耳挠腮。开酒楼葛明绝对是不懂的,虽然不懂但是比这个时代的人还是多了千年的见识。
看到张春来实在太懵,这些张春来其实不用知道,厨子做好自己分内事就好了,酒楼到时候会有个掌柜。于是赶紧转移话题,把话题重新拉回到做菜上。
“春来大哥,你知道做厨师最重要的是什么嘛?”
总算是张春来听得懂的话题了,张春来想了一会回答:“刀工是基础,需要把菜料理成不同形状,方便吃也方便入味。炒菜非常讲究火候,过了就老,时间短了就生。”
说到这里,张春来又仔细想了一会,组织组织语言又说到:“小郎君,好像都很重要。”说完还挠挠头。
葛明比较严肃的说到:“做厨师最重要的是干净,食材要新鲜,处理的要干净,更要勤洗手,不管好吃不好吃,不能把人肚子吃坏了,俗话说病从口入。”
“比如服装要干净,头发要干净,一定要戴帽子,防止头发掉进菜里。”说完葛明从自己碗里用筷子夹了一根头发出来,递到张春来的眼前,继续说到:“春来大哥,这是不是你的头发?这要是贵人吃到头发,非把酒楼砸了不可。”
张春来见状脸色瞬间刷白,缓缓变成了猪肝色,低头表示惭愧。
“春来大哥,你也不要愧疚,因为这是我的头发,哈哈哈哈哈。”
袁老道一听哈哈大笑,对葛明说到:“你小子啊,怎么不学点好?”连吃过饭之后昏昏沉沉的丁香也捂嘴大笑,张春来被笑的更加惭愧了。
葛明接着说到:“春来大哥,不是我要耍你。你要确保厨房的人、厨具、食材绝对干净,做好本分就是了。不过做酒楼嘛,总会有人找茬,想要混饭吃不给钱,扔头发、扔虫子的都有,不过在咱们县城问题不大。”
“我看就这样,菜式还是主打猪肉,蒸煮依然是主要的做法,炒菜的占比不用大,毕竟炒菜需要不少油脂,不是什么菜都适合用猪油,菜油可是不便宜。主要还是以猪肉、羊肉、鸡鸭鱼为主,加时令菜。对了菜干秋天的时候让庄子上多做一些,咱们买过来。”
“尝试不同食材搭配在一起,不但讲究味道对,还讲究好看,要是还能说出点养生的道理来,那酒楼想要生意不好都难。”葛明本来想说“壮阳”,想到自己只有十岁,还是赶紧换成养生,张春来听后不停的点头。
“菜单不着急,我打算我大哥结婚那天就在酒楼待客,那天才算开门,这要等到秋收之后了,还有充足的时间准备。也不能光盯着咱们这里有的,咱们临渝距离海边可不远,你要是有空看看能不能直接去一趟,收点海里的干货来,菜式会丰富很多。”
葛明滔滔不绝,张春来从听不懂,到越听越觉得有道理。只要丁香,越听越想睡觉。袁老道越听越精神,一直盯着葛明的脑袋,真想开个洞看看里面的构造。
足足半个时辰之后,葛明这才想起来,出来的时候好像没跟刘氏说中午不回去吃饭,不过母亲大人看到自己没回去应该不会一直等自己吃饭。不过还是早点回去的好,于是就打算回府了。今天出门的目的不是为了看酒楼的装修,主要还是劝劝袁老道,与其追求虚无缥缈的天道,不如多看看人间烟火。
葛明三人打算回府,农历六月的中午已经非常炎热了,不少庄户都在房檐下小憩。老戴看到张春来正打算送几人出去,也赶紧起身相送。
等出了酒楼的侧门,葛明对张春来说到:“今天给老戴奖励,让他买两件新衣服。”张春来听后点头称是,老戴还是有些不好意思。
葛明又继续说到:“王家兄妹就先安顿在酒楼了,最近几天千万不要让他们吃太多。我听说人经常吃不饱肠子会饿细了,一旦吃太多容易撑死。等以后安排点事给他们做就是了,反正以后酒楼都需要不少人。”等交代完毕葛明几个人才往回走,张春来和老戴张望很久才回去。
好在县城本就没多大,一会功夫就回到了葛府,不过葛明已经汗流浃背。一看袁老道好像完全没事,难道说武功高强的人还能寒暑不侵?再看丁香好像也不如自己狼狈,看来还是自己的问题,应该都是胖惹的祸。
要说后世葛明减肥还是非常有毅力的,真正迈得开腿、管得住嘴,但是穿越之后或许因为年纪小的缘故,总是感觉很馋,馋肉还馋甜食,至于主食更是戒不掉。葛明还在安慰自己,毕竟是个孩子,要是真的瘦了葛三爷和刘氏估计会担心死。
进了府门,到了二进中院时葛明把袁老道送到了跨院,嘱咐袁老道好好休息一会,然后才带着丁香回到了自己的小院子。
让丁香打来水,稍微洗洗就上床休息,可是思绪飘得很远。
着名的玄武门之变,不能观摩观摩,真正太遗憾了。不过观摩又能如何呢?在葛明看来李世民几乎是个神经病人,能够杀兄弟的人,绝对不是好人。不是好人并非不能做好皇帝,相反越是好人,人性越是充足,越是当不了好皇帝。过两年等长大一些,一定要出长安游历一番,想着想着葛明沉沉睡去。
这一觉足足睡到黄昏时分,要不是丁香敲门葛明都不会醒。等醒了之后葛明还在心里怪自己,真是没心没肺,过几天李世民当太子的消息就要传遍天下了。葛明又一盘算好像不对,他做太子跟本小郎君有什么关系?上午刚劝过袁老道不要东想西想,自己怎么也着了道。
晚上跟刘氏一起吃饭,父亲大人依旧没出现,说是公务繁忙,也不知道到底忙个什么东西。整个县城就这么点人口,带着几个人随便治理治理就行了呗。
刘氏怪葛明中午不回来也不通知一声,葛明这才把去码头救了王家兄妹的事跟母亲说了。
刘氏说到:“明儿啊,这事你做的对,不过要记得,要是你独自一人这种事还是离得远远的,今天有袁道长在自然没事。”
葛明说到:“娘亲,孩儿又不傻,要是袁先生不在旁边孩儿哪里敢替人出头?”
刘氏一笑说到:“你以前确实不太聪慧,现在为娘心满意足了。要不我跟你父亲说说,让他教你练武吧,不但强身健体,以后万一出点什么事也有自保的能力。”
葛明一听就要炸了,练武?疯了不成?练武是一般人能做的?这种毅力葛明是绝对没有的,别说练武,要不是不想做文盲,书都不愿意读。
“母亲大人啊,孩儿身体孱弱,不是练武的材料啊。”
刘氏在葛明头上轻轻拍了一下,指了指葛明的肚子说到:“明儿,你这还算孱弱?”
葛明收了收肚子说到:“母亲大人,万一孩儿瘦了,您心疼不心疼?”
刘氏说到:“为娘自然心疼,可是你要有自保的能力才行。为娘和你父亲,还有庄子上的人,府里的人,大部分都经历过战乱,能够活下来不容易。别看他们看起来没什么,不过可不能小看了,都有自保的能力。”
葛明摸着脑袋说到:“娘亲,孩儿靠头脑就能自保。不是说笨人动手,聪明人知需要动脑吗?”
刘氏听完用手指轻轻戳了戳葛明的头,笑着说到:“滑头,等晚点你父亲回来看他怎么说吧。咱们葛家在临渝已经六代人了,就没有不练武的。在为娘看来,这练武怕是逃不掉了。”
葛明陪着刘氏用过了晚饭,听到了可能练武的不幸消息,心情悲愤的回到了自己的房间,躺在床上发呆。
说起练武,葛明在头脑中把金庸的小说过了一遍,里面武功秘籍很多,高手无数,可惜最喜欢的是武功最差的韦小宝。想要在金大侠小说中成为高手,要么有奇遇要么还是奇遇。葛明又想到了古龙的武侠小说,动作不花哨,讲究的是快准狠,每天挥刀一万次。
天完全黑了,葛明起身拿起桌子的火折子,点燃了油灯,随手拿起一本书看看,看书或许是这世上最催眠的方式,于是葛明睡着了。
长安风云变幻,无数人的命运因为玄武门而改变。虽说谁当太子皇帝跟平民没有任何关系,半月之后长安的风还是刮到了临渝。
这天晚饭时间,葛明去陪母亲吃饭,总算看到了公务一直繁忙的葛三爷。虽然说县令这种在后世绝对算是高官,毕竟一个小县的人口怎么也有十多万。可是这是在初唐阶段,尤其是在河北这种男丁死了七八成,又是下县的地方,说好听是个县令,说的不好听无非是个镇长而已。
不知道为何,葛三爷今天的心情不错,白酒一小杯一小杯的喝。
张春来知道葛明好吃,在酒楼忙厨房的一摊事情,同时经常会弄点新菜送过来让葛明尝尝。肯定比蒸煮炖的更下饭一些,葛明后世高科技调料吃太多,那种味道深深刻在了脑海了,所以不管吃什么菜,好像都少了那么一点味道。
对葛三爷来说,全都是新鲜的菜式,葛明一边吃心里嘀嘀咕咕:就这菜也能喝这么多的酒?
等到葛三爷酒喝的差不多了,话又开始多起来。神神秘秘的对刘氏说到:“夫人,今天为夫高兴的很,朝廷有邸报下午传到了县衙,你猜猜是什么事?”
刘氏见葛三爷卖关子,嗔怪的说到:“我一个妇道人家,哪里猜得出来朝廷大事?你愿意说就说,不说我也不想知道。”说完继续吃饭。
如果有人神神秘秘的欲说还休,最好的应对方法就是不感兴趣,哪怕是假装不感兴趣。这时候欲说还休的人反而偏说不可了,你说贱不贱?
葛明倒是看得津津有味,这世的父母跟后世父母有个很像的地方,虽然身份地位差了很多,但两世的父亲都有些怕老婆。
葛三爷哪里憋得住,小声说到:“这件事估计明天就传开了,六月初四那天,太子李建成,齐王李元吉造反,被秦王诛杀在了玄武门,陛下已经下诏书封秦王为太子了。”
刘氏听闻一惊,手中的筷子吧嗒一下掉在桌子上,不可思议的问道:“这是真的?”
葛三爷赶紧回答道:“当然是真的,这可是邸报上写的,已经昭告天下了。”
刘氏听到确认之后,表情十分复杂,居然嘤嘤嘤的开始哭泣。
李世民做太子,葛明自然早就知道,穿越者嘛。让葛明不解的是父亲神神秘秘的态度,以及母亲听到消息之后的哭泣,这实在太反常了。按理说谁当皇帝跟一个小县令一点关系也没有,跟一个县令夫人更不可能有关系。
正在葛明苦思怎么会如此之时,葛三爷对葛明说到:“明儿,为父看你用晚饭了,回吧。”
葛明其实没吃饱,但是葛三爷居然让自己回去,这里面太有问题了,肯定是有什么不想让自己听到的。
葛明放下碗筷,张张嘴想说点什么,但是好像说什么都不合适。因为前太子死了,有了新的太子,你一个十岁的孩子能说什么呢?针对父母的这种不太正常的态度,好像也不能说什么。
葛明只好施礼告辞,等出了房门之后,后面传来关门声。葛明心里嘀嘀咕咕:不知道这公母俩到底要搞什么飞机?
房内传出母亲的哭声,葛明转身一看,看到母亲的影子映在了门窗上,好像抱住了父亲。葛明看的有些傻眼,这太不正常了,尤其是母亲的态度。
本想转身回去偷听偷听,觉得好像不大合适,万一被下人看到就不好了。虽然舍不得走,还是缓慢往自己的跨院走去。
此刻葛明的脑洞就开始大开了,母亲姓刘,跟姓李的应该没什么关系才对。为何对李建成、李元吉被杀如此激动?还是对李世民当了太子激动?母亲到底是什么身份呢?
在葛明的印象中,母亲应该受到过良好的教育。在男人识字率都极低的年代,母亲居然识字,自己的启蒙也是母亲,据说两个堂哥小时候也是跟着母亲学习的。
难道说本小郎君是母亲跟李建成的私生子?好像时间也对不上啊,李建成确实到了河北,当时灭了刘黑闼,好像是武德四五年的事了。
庄子上的人个个深藏不露,什么木匠、铁匠全都有,还有禄伯这样的好手,这一切都太神秘了。就连家里看大门的两个残废,据说当年也是打仗的好手,随时都能组织一波人造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