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大唐钓鱼人 > 第93章 套路和反套路

大唐钓鱼人 第93章 套路和反套路

作者:超龄奶爸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4-16 23:03:39 来源:小说旗

就在葛明和张春来两人交谈时,张春来身后的王大发不停的往葛明身后看,因为小丫就在葛明身后。

“小丫,你带着王大发找个地方聊聊,你们兄妹也好多天没见了。”

王大发感激的冲着葛明施礼,王小丫在葛明身后早就站不住了,听到葛明的吩咐赶紧过去拉着王大发的手,转身给葛明施礼之后就带着王大发出去了。

“春来大哥,这个王大发你感觉怎么样?”

张春来脱口而出:“能吃苦,还比较机灵,比庄子上来的小年轻还要更好一些。”

“你要是觉得还不错就好好带带,不过还是优先带庄子上的人,毕竟都是自己人。倒不是本小郎君夹生,再说王大发年纪还小,等个一年半载的也等得起。”

张春来点头说到:“听小郎君的,其实我来县城之前我爹就有交代。让我照顾好小郎君的饭食,还说吃饭可是大事,其次就是先从庄子里挑人。”

这大概就是古代用人的标准了,不是人能干、人品也好,人家就一定要用你。都是紧着自己人来,除非实在没人。世家大族如此,皇家如此,富户也是如此,因为这是一个更加注重忠诚的年代。

不管是一个庄子,还是一个家族,想要长久下去最重要的就是团结,除了血缘之外,还需要利益等错综复杂的东西交织在一起,否则就是一盘散沙。

葛明又接着说到:“昨天小猴子让庄子上的人传来消息,说是做陶器的黏土在庄子外找到了,只要弄好了窑就可以开干了,估计要做好的坛子和大瓮。”

“春来大哥,其实炒菜保密不了多久的,但是一些调料才是炒菜的秘密所在,比如现在炒菜时的一勺高汤。等到小猴子把坛子和大瓮弄好,本小郎君再弄出点调料来,到时候就算炒菜传出去,也做不出来咱家的味道。”

张春来惊喜的问道:“可是上次说的酱油?”

葛明回答道:“不光是酱油,还有几种酱。”

张春来说到:“买的酱油实在太贵了,加少了菜品颜色不好,加多了菜品价格太高。要是自己能做出来酱油,那就太好了。”

葛明嘿嘿一笑说到:“咱们做酱油不用肉,用大豆就行。”大豆做酱油已经非常良心了,其实现在很多酱油都是麸皮、米糠这些东西发酵出来的,成本更低一些,还会加好多焦糖色。

虽然农村做的酱油味道不那么好,但是货真价实。味道不好,是没有去异味的设备和步骤,不过既然后世农村做酱油流传了无数年,那说明问题不大。葛明后世小时候在农村就看过奶奶做酱油,做成的酱油还需要大锅里熬熟,不然很容易变质。

长大之后再次看到熬酱油,就是在后世的江南了。酱油加上各种香料熬制,用来腌鸡腿、排骨等肉食。还有一些面馆,汤底靠的就是熬的酱油水。所以如果能造出来酱油,是不是弄点香料进去熬一熬,去异味还能提香。

想到了酱油,葛明就又想起了鱼露。然后跟张春来说到:“春来大哥,还记得上次在酒楼跟你说过的鱼露吗?”

张春来说到:“我找人打听过了,帮着咱们酒楼买海干货的人也算对海产比较熟悉,说从来没听过这东西。”

张春来挠挠头又接着说到:“不过小郎君说的那种长在海边石头上紫色的东西是有的,一点也不值钱,连海边的渔民都不怎么吃。”

葛明瞬间感觉自己又要发财了,这就是知识带来的财运啊。用后世的话来说,你永远赚不到认知以外的钱。鱼露在葛明看来比制作酱油还要简单,不需要晾晒、不需要搅拌。弄个大木桶,里面一层小鱼一层海盐,就这么发酵一两年就成了鱼露。发酵的时间越久,颜色越深,鲜味越重,腥味也就越低。

晒干的紫菜重量实在太轻,如果按照重量来算,你会发现这东西其实很贵,据说最初的味精跟紫菜、海带是有关系的。后来随着技术发展,才逐渐使用各种谷物制出谷氨酸钠来。

看着葛明陷入了沉思,张春来和丁香没敢打扰,就这么站着不说话。

等了好一会,葛明才说到:“本小郎君想起来了,鱼露这东西还是从一本书上看到了,据说是南安才有的东西。做法也很简单,其实跟酱油差不多。市面上的酱油是肉加盐,鱼露是鱼加盐而已。”葛明是瞎蒙的,但是刚好蒙对了,因为鱼露的产地就是后世的东南亚,到了清末的时候才传了进来。

张春来已经习惯了,对于葛明这种好像什么都懂,都是书上看来的说法已经免疫了。不过经过无数次的验证,最终结果都是葛明是正确的。

“可惜咱们距离海边太远,不然就可以自己酿造。”张春来显得有些遗憾。

葛明嘿嘿说到:“咱们不可能什么东西都自己制作,等有机会去海边,找人合伙开个鱼露作坊就是了。对了,紫菜让人多买一点回来。”

“小郎君,这东西轻而且脆,一次也拉不了多少过来,车费都不知道是紫菜的多少倍了。”

葛明叹口气说到:“那也没办法啊,谁让本地食材这么少呢?好在这东西用的不多,有个两麻袋够用很久了。春来大哥,等你吃到这东西就会认为物有所值了。”

“小郎君尝过?”

葛明又叹了一口气,说到:“不用尝也知道,海里的物产就没有难吃的,而且基本都跟鲜味沾边。”

张春来不由得感叹道:“那海边的人得有多幸福啊?应该不会闹饥荒才是。”

葛明听完也点点头,海边的人确实幸福啊。至少葛明觉得海边的人是幸福的,或者对于喜欢吃海鲜的内陆人来说,可能都觉得生活在海边的人幸福。其实哪里都一样,各有各的好,也各有各的苦楚,毕竟生活永远不是轻松的。

两人有东拉西扯,葛明属于专门想可能想不起来,但是聊起来之后才想的起来的那种人。张春来也已经习惯了,在葛明的这种行为影响下,练就了出色的记忆力。

过了好长一段时间,王大发和王小丫这才回来拜见葛明。葛明一看两人眼圈都发红,不知道是高兴的还是难过的。

王大发一进来就给葛明跪下,王小丫一看也跟着跪下。葛明赶紧起身把两人扶起来,说到:“不要动不动就下跪,本小郎君不喜这个。”

王大发起身后说到:“小的多谢小郎君,呜呜呜。。。”

王大发擦擦眼泪说到:“小丫说在这里吃的好住的好,府里的人对她都好,小的做牛做马也要感谢小郎君的恩情。”这话小丫刚才说过,看来古人一说报答就做牛做马,要是有点文化的就是说什么结草衔环,没有一点新意。

葛明说到:“在葛府就是葛家人,自然不会有人欺负。你以后就跟着张春来好好干,就算对本小郎君的报答了。以后每月让张春来给你放假两天,我也给小丫放假两天,你们每月也能见个面。”

“春来大哥,以后酒楼开业之后,每人每月都给两天休息时间,到时候让伙计们轮流休就是了,也好回家看看父母。”

每月两天休息,在这时代就算不错了,又不是当官的?至于什么八小时工作制,还有什么双休,一千多年之后都没实现。

张春来带着王大发走了,说是去把厨房的东西收拾收拾,晚上还要赶回酒楼去。

“丁香姐,咱们过两天去趟庄子上吧,小猴子捎口信说黏土已经找到了,应该很快就可以烧陶器了。”制作陶器的目的是为了酿造酱油、黄酱之类的东西,这对于炒菜来说非常关键,因为北方人的口味偏咸。

做陶器也为了以后做瓷器,今天中午这顿宴席盘碗还算精美,但是远达不到葛明的要求,还不如后世大街上小贩十块钱几个的碗质量好。想要最终做成高端的餐饮业,餐具也是不能忽视的。再说根据葛明对现在瓷器的了解,这东西卖的死贵,不然也不会想到自己烧了。

丁香开心的说到:“好啊好啊,好多天没出府了。”

其实葛明也好几天没出府了,因为出去也没什么意思,还不如庄子上好玩一些,有一帮小伙伴,再说还能钓钓鱼。

丁香又问道:“那番茄怎么办?要是我们都不在,没人照顾它了。”

葛明说到:“带着就是了,庄子应该是它老家,再说在庄子里可以钓鱼,我看番茄还挺喜欢吃鱼的。”

丁香这才开心的说到:“那就最好了,要是不带着它估计会被饿瘦。”葛明看着胖番茄,这要是在猫妈妈身边早就被赶出去独自生活了。

当天晚上全家人都在家里吃饭,葛三爷到了晚上依旧心情舒畅,等用完了晚饭之后几人开始闲谈。

“中午这顿饭食算是为父吃过最好吃的一顿了,不但菜品好,还感觉非常有面子。”

葛明笑呵呵的说到:“张春来的厨艺确实不错,福伯在旁边介绍也让菜品增色了不少。”旁边伺候的福伯听到葛明夸自己,也笑呵呵的开心不已。

刘氏也说到:“菜式确实非常美味,不过为娘胃口不大,每样都吃了一点,剩下的都给丁香和小丫吃了,这两个丫头胃口倒是不小。”说完也呵呵笑了起来。

葛粮也说到:“三婶,您是没看到我未来岳父的样子,每道菜都没见过更不要说吃过,要不是三叔示范怎么吃,估计要失礼了。”

葛明接着说到:“大哥,这你就不懂了,把简单的事弄的复杂,会让客人更有尊贵感。”

葛粮一听眼珠子乱转,琢磨了一会才说到:“老四,还真是这么一回事。这是不是就是你常说的仪式感?越复杂就越有仪式感,就让人感觉比较郑重其事?”

葛明笑呵呵的说道:“然也。”

葛仓今天话更少,刚才一直闷头吃饭,现在也只是在旁边听其他几人说话。下午大哥拉着二哥见母亲,这种八卦的事居然没让葛明参与。

于是葛明对刘氏说到:“娘亲,听说二哥有了心仪的小娘子?”葛明这话一出口,葛仓就满脸通红。

刘氏还没说话,葛粮就抢着回答道:“嘿嘿,你还小,这事不能告诉你。”

众人一听也都打趣,说葛明年纪太小,这种事还是不知道的好。众人越是这样说,葛明越是感觉好奇。可是怎么问,其他人都不说。葛明直觉里面有事,不过其他人不说自己也就没办法了。

于是葛明提出来过两天去趟庄子,葛明已经去过两次庄子了,葛三爷和刘氏自然也就答应了,还是嘱托葛明别待太久,请袁道长一起去,功课也不能落下。葛明自然是要带着袁老道的,外出有个高手在身边安全性大增。

次日上午继续跟着袁老道读书,等到快到中午时,今天功课也就差不多了。

“袁先生,小子过两日想去庄子上一趟,不知先生愿不愿意同往?”

袁老道撇撇嘴说到:“想要老道做保镖就直说。”

意图被人察觉,但是葛明毫不在意。

“袁先生,小子离不开您啊,要是道长不去庄子上,那小子的功课不是要落下啦?”

袁老道嘿嘿一笑,说到:“你的课业老道觉得没问题,等你回来老道给你补上。再说天气实在炎热,庄子上连点冰都吃不上。”

葛明也嘿嘿一笑说到:“袁先生,您忘记了家里的冰不是藏冰,而是小子做的了,小子都不在府里,哪里还有冰吃?”

袁老道说到:“虽然看不懂冰为何能够做出来,但是老道老早就学会了,老道可以自己动手。到时候换成大碗,每次都是小碗,忒小气了些。”

葛明挠挠头,想了一会才说到:“庄子上有道长从来没吃过的美食,保证让道长大开眼界。”

袁老道说到:“那好吧,老道就陪你走一趟。你早说有好吃的,老道早就同意了。”

葛明吧嗒吧嗒嘴,感觉好像自己被套路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