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大唐钓鱼人 > 第99章 又搞成一件大事

大唐钓鱼人 第99章 又搞成一件大事

作者:超龄奶爸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4-21 11:40:17 来源:小说旗

夏天气温太高,豆子容易泡坏,所以选择白天泡豆子,这样可以随时换水。一般来说这么高的温度有个半天豆子就泡好了,期间换水一次就足够。

早上泡的豆子到了下午凉快一些就可以磨豆浆了,这次是完全不用保密的,因为次来的目的就是为了弄个作坊做豆腐皮、腐竹之类的东西,所以下午的时候磨好了豆浆,就让禄伯安排人把豆浆提到了食堂,顺便看看家里谁有空都可以过来学学,学会了优先进入作坊,每天也能拿工钱了。

这消息传出去可是不得了,原本几个工坊是为了照顾每家,所以每家都有在里面做工的,这可是旱涝保收的好活啊,工钱不低还管饭,而且就在庄子上,这种好事还不打破头抢嘛。于是不管是不是有空的,全都放下手里的活来到了食堂。

等到葛明来的时候半个庄子的人都来了,最高兴的自然还是孩子,人越多就越是疯,在食堂外面跑来跑去的。看到葛明到了赶紧上前打招呼,这可不是葛明初次到庄子的情形了,那时候孩子们都躲得远远的。

很多孩子葛明都叫得出名字,尤其是张富贵,戴健,王大壮几人。

进了食堂,庄户上的人都给葛明施礼,葛明差点被庄户的热情吓到。这么多人围着看,结果可能是谁都没看明白。

禄伯在庄子上非常威严,带着张二黑等四人维持秩序,画了个圈让大家站在圈外,距离大锅远一些,这样更多的人才能看到。不过这些人实在太热情了,还是拼命想要往前挤。

禄伯这才大声说道:“谁要是再往前挤,可不要怪老汉不客气了,到了圈里的以后不准到工坊做工。”这句话如同圣旨一般,庄户全都退出了圈外。很多时候是不用讲道理的,讲道理一定要看清楚对象。

葛明看到秩序维护好了,就让福伯说上几句,于是福伯清清喉咙。

“各位庄户,安静安静,不要吵闹,谁要是吵闹以后也不准到作坊里上工。”真是有样学样,效果非常好,庄户都集体闭口不言,等着福伯说话。

“府里要在庄子上再弄几个作坊,今天就让大家先学学,学的快的优先上工。至于工钱我就不多说了,跟其他作坊一样。”

“这可是好机会啊,咱们庄子里谁家都有在作坊做工的,不用我说,这日子是不是变好了很多?以前一年下来一个铜钱也看不到,娃子没衣服,大人吃不饱。这要是家里有两个人在作坊里,那是不是日子就变得更好了?”

庄户开始交头接耳,窃窃私语,当然谁家都想多个人在作坊里上工,这账算起来非常容易。

福伯又开始说到:“自从庄子上有了作坊,咱们日子都好过了一些,前些日子常有外庄子的人在庄子外转悠,后来抓住一个问了问,居然是想来找点活干。”

福伯顿了顿又接着说到:“知道那人怎么说的吗?”

庄户上胆大的就问道:“刘叔,那人怎么说的?”

福伯说到:“那人说不要工钱,管饭就行。因为他听说不但能吃饱,而且偶尔还能吃上肉。府里对庄子仁义啊,不但给钱还管饭,你们可要好好珍惜才是。”

葛明觉得福伯的口才确实不错,就差大喊:现在工作不努力,以后努力找工作了,洗脑简直是一把好搜。不过事实确实如此,待遇的确很好。

福伯又接着说到:“现在我就来给大家演示演示,这个吃食到底是怎么做的。我还是那句话,要是有人学会了传出去,那就赶出庄子。”其实福伯不用强调,除了葛明这种人没人愿意把“技术”分享出去,任何技术基本都是这样吧,知道的越少越是能赚到钱。

其实葛明本打算亲自示范,但是福伯认为这非常不妥,就跟葛明问了其中的窍门。其实做豆腐皮非常简单,只要是控制火候而已。

这时候福伯安排人刷锅烧水,话说几个人抢着要过来烧火,因为可以更近距离学习。福伯自然也知道庄户心里的打算,就随便指了一个,这人自然开心不已。

豆浆需要煮开,完全煮熟之后才能吃,不然做出来的豆腐等吃食吃了会闹肚子。等烧开一会之后完全熟了,就可以把劈柴往炉灶外面拉拉。

这时候福伯又指了一个人出来,专门负责给大锅扇扇子。等到豆浆表面温度变低时,开始出现一层薄膜,这个就是豆腐皮了。这时候福伯看向葛明,葛明点头表示可以了。

于是福伯一手拿着一根木棍,一手出拿着一把小刀子,先用小刀沿着锅边划了一下,然后把木棍从旁边伸进去,轻轻一提一张豆皮就出锅了,找地方挂上晾晒。做豆腐皮有的地方叫做“揭豆皮”,非常形象。

需要一直保持这个温度,所以烧火非常需要技术。然后第二张,第三张,这样一张张豆腐皮就做出来了。

至于腐竹的做法就更简单了,豆腐皮卷起来就是腐竹,或者在锅中间用手快速一捏,把豆腐皮提出来就是腐竹。

这时候的大豆都是比较原始的品种,不过十张左右豆浆表面就没有油膜了,豆皮的产量非常低,所以后世真正的豆腐皮价格一点也不低。

点豆腐也差不多这个温度,这时候加入石膏点豆腐,不过这个豆腐味道就稍稍差点了,因为精华的油脂都在豆腐皮了,但是很多人是吃不出来的。

等到大豆蛋白凝结的差不多了,把水舀出来,就成了豆腐脑。正好是在食堂,干脆大家分分算了,自己拿碗,每户一大碗豆腐脑,吃完了大碗洗干净还回来就是了。

一场简单的培训,就这么结束了。对于干活习惯了庄户人来说,这活太简单了,大家都看的明明白白,还真没有学不会的。

葛明带着禄伯和禄伯回了老宅,禄伯这才说到:“小郎君,这个豆腐皮晒干之后可以保存很久,到那时出产也太低了,这要卖多贵才能回本呢?”

葛明说到:“如果只做豆腐皮自然是亏本的,而且是非常亏。所以我还想了处理豆腐的方法,可以让豆腐放很长时间都不会坏。”

葛明主要想了三个方法,第一是做成黄豆腐,做好的豆腐加姜黄煮,炭火烤,这样可以放很久,而且味道非常独特。

第二就是做成豆腐乳,但是这个自己没做过,只能慢慢试试。

第三就是做成千张,千张其实也不好保存,但是后世有吃霉千张的习惯,不知道这种味道的食物临渝吃不吃得惯?

第一种方法很简单,可以马上拿来用,后面两种需要试试才知道,反正葛明吃不惯霉千张、臭豆腐这些东西。

晚上时小猴子总算一身泥土的回来了。

葛明看到小猴子,就知道小猴子这段时间非常辛苦,别看只是个跟葛明差不多年纪的孩子,居然已经挑起了大梁,这也是没办法的事,小猴子在烧陶器上绝对是老师傅,庄子上帮忙烧陶器的别管年纪多大,都不如小猴子懂得多。

古代关于技术的传承就在这里,打小就耳濡目染,想要不会都很难。再说作为长辈也乐意更早的把技术传给后人,指望着自己要是走的早了,后辈儿孙也能凭手艺吃上饭。所以技术传承的比较早,而且非常严格,因为做不好以后就意味着以后没饭吃。

小猴子看到葛明急速冲过来,扑通一声给葛明跪下,葛明见状赶紧把小猴子搀起来,笑着说到:“怎么这么大的礼?”

小猴子听到之后居然哭了起来,葛明赶紧问道:“怎么?事情不顺还是有人欺负你?”

小猴子哭了几声才说到:“没人欺负小的,做事庄子里的人也都帮忙,小的就是想念小郎君。”

葛明又笑着说到:“这话不管真假,本小郎君甚是爱听。”然后转头吩咐丁香到:“丁香姐,赶紧准备点冰沙过来,让小猴子解解暑气。”话说自从每天习惯了吃点冰沙,已经成了家里的特点,福伯、禄伯还有袁老道每天都有,三个老头也不怕拉肚子。

丁香听后赶紧回到葛明房间去造冰,这是福伯和禄伯的意思,说是这大概是仙法,不能让外人学了去,所以只能在葛明房间里偷偷弄点冰解暑。

“禄伯说你在窑上守着,说是正是烧制的关键时刻,看来陶瓷是烧完了吧?”

小猴子抹抹眼泪说到:“确实烧完了,就等着窑里温度下来,开了窑才知道有没有烧成,估计需要等个两天左右。”

葛明点点头,看着一身尘土满脸脏的小猴子说道:“你先去洗漱洗漱。”小猴子这才转身去厢房洗漱。

等丁香的冰沙做好了,小猴子也洗好了。干干净净的小猴子出现在了葛明面前,让丁香把冰沙递过去。小猴子赶紧接过冰沙,开口说道:“多谢小郎君,多谢丁香姐。”

没等葛明说话,丁香就抢着说到:“这可是小郎君弄出来的好东西,除了府里的人,其他人都没吃过。”

天气本就炎热,一个大碗捧在手里,一丝丝清凉传到手上,小猴子虽然没在夏天吃过冰,当然也知道这是去暑气的好东西。

拿起勺子轻轻来上一小勺,冰冰凉甜丝丝,小猴子眼前一亮,准备大口吃起来,葛明赶紧阻止。

“慢点吃,吃太快了没脑袋疼。”吃冷饮太快,确实会脑门疼,葛明两辈子也没弄懂这到底是个什么原理。

两天之后,用过了早饭众人一起出门,今天是开窑的重要日子。出了院子就看到不少庄户拿着不管能不能用上的农具等在府外。都是主动来帮忙的,因为这个窑要是能做成,还会有不少庄户人在里面做工。

葛明的心态很好,成不成的不重要,实在不行就买点坛子、缸之类的东西,虽然这个时代叫瓮,但是早晚要被叫做缸。葛明只是担心庄子上的人会失望,如果烧不成就少了一个做工的作坊。

其实最紧张的是小猴子,小猴子认为葛明予以重托,这要是做不成以后还怎么跟着小郎君。虽然小时候看过无数次,父亲去世之前也都告诉了他其中的法门,但是毕竟是第一次自己尝试烧陶,这也就难免战战兢兢了。

一边走葛明一边跟小猴子说到:“小猴子,你不用紧张,这次不成还有下次,早晚能烧出来。”

小猴子听到这话虽然稍稍安心,但是还是希望能够把事情做成。

窑就在庄子东南边,这也是葛明专门指定的方向。因为以后可能经常要烧点东西,南风天不多见,而且南风天风力不大,要是放在西北边到了冬天白毛风带着烟,会让整个庄子天天吃烟。

等到了窑这边,看到已经有几个人在这里守着了。窑不算大,因为完全没必要弄太大,等到做成了在扩大就是了。

葛明对小猴子问道:“小猴子,现在应该怎么办?”

小猴子说到:“按照以前小的家里的规矩,是需要祭神祭祖宗的,小的念叨几句就代替了吧。”

葛明一想也好,反正本小郎君是不相信这个的,简单点也好。

就看到小猴子嘀嘀咕咕不知道说些什么,还摆出一些奇奇怪怪的动作。葛明看得很想笑,但是绝对不能笑出来,因为对古人来说这非常重要。

等到一通比划之后,小猴子鼓起勇气大喊一声:“开窑!”

然后庄户就拿着各种工具,把挡住窑口的砖头捅开,小猴子探手进去试试温度,然后才点头示意继续。等到窑口全部打开,里面的黑漆漆什么都看不到。小猴子弄了一根着火的木棍做火把,小心翼翼的进去看了看,然后兴奋的出来大喊道:“小郎君,好像成了,可以往外搬了。”

葛明也很高兴,没想到小猴子还真有本事,第一次就弄成功了,于是大喊一声:“开搞!”

庄户才交替进去,往外抬东西,因为窑口太小,没办法大家都一起进去。

等到第一个陶瓷出来,原来是个泡菜坛子,这也是葛明指定的要求,扣上大碗就可以隔绝空气,这是良好发酵的必备条件。

随着大缸、坛子一件件被搬了出来,葛明这才心满意足,看来酱油、豆腐乳什么的都可以开始做了,距离后世的生活又进了一步。

坛子、大缸要检查检查是不是漏水,坛子葛明知道怎么检查,就是麦草点火丢进去,然后盖上大碗和水,要是水被吸进去了说明不漏气,利用的是大气压强而已。大缸葛明就不太知道了,看来只能加水看看是不是漏。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