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大唐钓鱼人 > 第19章 李世民救黑鬼

大唐钓鱼人 第19章 李世民救黑鬼

作者:超龄奶爸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4-16 23:03:39 来源:小说旗

秦王府,书房内。

李世民面色冷峻,跪坐在矮几旁,对面正是大舅哥长孙无忌。

李世民开口说到:“今日常会,李元吉对尉迟恭和程咬金发难,尉迟恭已经被大理寺带走,相信不久在洛阳的程咬金就会被押回长安。”洛阳可以说是李世民的地盘,所以天策府不少文武都驻扎在洛阳,此时的程咬金刚好就在洛阳驻守。

长孙无忌也是一脸的严肃,开口问到:“殿下,李元吉栽赃的是什么罪名?”

李世民恨恨的说到:“尉迟恭私藏盔甲和武器,意图谋反,程咬金虚报军功。尉迟恭身跟着本王战阵上冲杀了多年,家中不可能没一些武器的私藏,只是不能放到明面上说。”

“至于程咬金,从投降大唐就一直跟随本王,如果没有虚报军功,他的宿国公不知道等到何年何月。本王本打算以后能多一份力量,没想到被李元吉抓了把柄。”李世民说完狠狠的一巴掌拍在桌子上。

尉迟恭和程咬金两人都禁不得查,基本都属于罪证确凿,除非李渊发了善心赦免,否则一定会获罪,但是李渊会发善心吗?

长孙无忌盘算了一会才说到:“殿下,李元吉多年之前就恨上了尉迟恭,看来这次他是凶多吉少。至于程咬金毕竟有功在身,最多降职削爵,性命总能保全。”

李世民说到:“本王为难的就在这里,实在不知如何营救尉迟恭。本王麾下均是当世猛将,谁家里不多几副盔甲兵刃,如果再这么查下去,本王身边也就没什么人了。”

世上的事就是如此,如果往深查,那基本没什么好人,如果有也非常有限。以后世的一个公司为例,商务经常出差,会不会虚报一些差旅费?有没有买包烟记在房费里?或者一瓶矿泉水?

那有没有把里程换成机票,自己出去玩的时候用?有没有把酒店的积分换成房间,自己出去玩的时候住呢?其实都无伤大雅,也不会有人这么较真,这个就是所谓的潜规则。

如果全都没有那就非常厉害了,说明公司是他家的。

所以说李元吉这事做得非常不地道,甚至是不要脸,但是又占了道德制高点。李世民对于大唐来说就是个商务,手下还有一帮业务员到处抢单子。

此时长孙无忌说到:“殿下,为今之计只能靠殿下了,除了殿下亲自求陛下网开一面之外,确实别无他法。”

李世民想到手下全是一帮杀才,朝堂上文官几乎全是李建成的人,更觉得皇位之争难上加难。其实这也难怪,从大唐建立之初李世民就经常领兵在外,但是李建成一直都在长安,这些年下来朝堂上未必都是他的人,但是一定是绝大多数。

只要是正常人,都会抱太子的大腿,而不是抱秦王的大腿。不过李世民并非没有势力,凭借战功赫赫,在武德四年得了天策上将的头衔,并且李渊允许李世民开府,这个就是天策府。

天策府可以自己招募人才作为府中官员,几乎就是个小朝廷,可是问题在于开府的位置是洛阳。所以李世民的势力主要还是在洛阳,长安是李建成的绝对主场。

想到这里就问了问长孙无忌,说道:“辅机,长安人事可有进展?”

长孙无忌有些跟不上节奏,刚才还在谈尉迟恭这个黑鬼的事,现在怎么又换了个话题?李世民就是因为尉迟恭的事,才更觉得朝堂上实力的不足,对长安人才更加渴求。

长孙无忌答到:“李建成在长安经营多年,一些关键人事些油盐不进,钱花出去不少,至今不过钦天监、禁军而已。”说完还不停的摇头,心里甚是苦涩。

不是李世民不想早点布局,奈何大家都抢着抱粗腿,相对于李建成来说李世民这条腿明显细了很多。所以就出现了现在这种文官集团几乎全部支持李建成,武将中也不过只有部分支持李世民的情况。

为了打开当前的不利局面,李世民打算亲自出马,拉拢两个最可能拉拢成功的军方大佬。

李世民沉思了一会对长孙无忌问到:“辅机,李靖和李世绩两人如何?”

李靖和李世绩都是军方大佬,战功赫赫,两人并称大唐军神和兵神,初唐时期名将如繁星,这两位可是最闪亮的两颗。如果有两人支持,李世民的大事自然可成,但是争取的难度极大。

长孙无忌听后说到:“臣觉得李靖或许可成,李世绩很难。李靖当年受到殿下救命之恩,但李世绩深受陛下信任,怕是很难争取。”李世民点头表示承认,但是总归还是要试一试的。

李世民对李靖有救命之恩,这话说起来还在武德元年。李靖出身官宦世家,而且是个帅哥,当年李渊备受杨广猜忌,最后总算离开京城做了太原留守,这个时候李靖就是李渊手下的一个小官。

大业末年天下大乱,李渊也有反隋的意图,后来被李靖知道了,然后李靖就打算去京城告密,无奈此时已经大乱,当时路途不通,所以没有告成,但是此事被李渊知道了。李渊起兵之后就打算先把李靖处理掉,准备杀了李靖祭旗。

感觉活不了的李靖大声喊道:“李渊啊,你还没得天下就要杀人才不成?”不管行不行,反正拼一把,总不能还有比被杀更坏的结果吧?

李靖的才华李世民是知道的,就在这时候为李靖求情,李渊也知道李靖这货是个人才,虽然事发的时候李靖官职不高,但是名声早就在外了。既然李世民求情,所以就给了李世民面子,放了李靖。

但是因为李靖有告发李渊谋反的举动,导致李渊从来就没有信任过李靖,虽然李靖有当时有无出其右的军事才能,但是出去打仗都是做副手,从来就没做过一把手。

李世民也觉得李靖不受李渊信任,自己对他又有救命之恩,所以李靖绝对是可以争取的人。李世民本就是果断之人,想到这里就派人送去了拜帖以示尊重,以商讨军事的名义打算晚上拜访一番。

等用过了中饭,李世民还在盘算着晚上如何打动李靖,此时长孙无忌来求见。

长孙无忌见到李世民没有任何废话,赶紧说道:“尉迟恭被陛下判了死刑。”

李世民听后自然大吃一惊,本以为尉迟恭的事怎么也需要几天,没想到结果出的这么快。听了长孙无忌的解释才明白大理寺的办事效率极高,这些文官中大部分人都是李建成的人,所以有这个效率也就不奇怪了。

还没到中午,尉迟恭家里就被抄出了盔甲、刀剑、弓箭、马槊,数量真心不少,足足拉了几马车。

李元吉的奏章中说,尉迟恭私藏盔甲十三副,刀剑二十五柄,马槊六根,如今查抄出来的东西不知道是奏章中数量的多少倍了。其实尉迟恭确实有些私藏,但是李元吉这人恨透了尉迟恭,怕尉迟恭不死,所以给加点了,这些装备怕是能装备一营。

大理寺迅速把查抄结果送到尚书省,不过中午前后,关于尉迟恭私藏军械意图谋反的折子就送到了李渊的龙案之上,太子李建成在文官中的能量可见一斑。

李渊本就是支持李建成的,对于尉迟恭这种李世民的亲卫头子,没身份、没地位、长得丑,自然不会心慈手软,先关起来,过几天杀了就是了,也算整顿整顿长安风气,顺便敲打敲打李世民了。

李世民也感觉这次尉迟恭怕是要完蛋了,此人虽然黑了点丑了点,但是武艺高强又忠心耿耿,对自己还有救命之恩,无论如何必须要救,只是怎么救呢?

李世民等静下心来思量了细节之后,又感觉尉迟恭的命怕是能保住了。原因就在于李元吉这货非要加点料,正常查抄的数量本就是死罪了,还非要另外加那么多,有些弄巧成拙了。李世民不禁感叹,李元吉这货果然不长脑子。

为了保住尉迟恭这个黑鬼,李世民带着护卫骑马出了秦王府北门,出门之后往东直奔玄武门。不是上朝,所以不用走南边的朱雀门,作为皇子走北边的玄武门是完全没问题的,而且太极宫就在皇城的北边,走玄武门也近了很多。

等李世民见到李渊时,李渊正在看着歌舞,一群宫装丽人正在摆动着身姿。做了皇帝自然是要享受的,不然当初造反为的是什么呢?难道是为国为民?李渊自然知道李世民的来意,喊退歌舞就等李世民开口了。

李世民扑通跪倒在当场,膝盖当成脚挪到李渊的龙榻旁,如同影帝附身一般,眼中已经浸满了泪水,哽咽着说到:“父皇,父皇,儿臣,儿臣。。。。呜呜呜。。。”

已经二十九岁的李世民,天策上将、秦王,此时哭得像个月子里的娃。真是男儿有泪不轻弹,只是未到伤心处。但是这话不适合李世民,因为哭得好会让人同情,常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李渊见状心里还真有点酸酸的,看着这个战场流血不流泪的儿子,但是理性最终还是战胜了感性。李渊开口说到:“二郎,朕知道你是为了尉迟恭而来,但是国法就是国法,朕不能徇私,否则要国法何用?”

李世民哽咽着说到:“父皇,儿臣不敢求父皇徇私,但是尉迟恭是被陷害的。尉迟恭一个亲卫而已,住着一个不到半亩的宅子,没有地道、没有暗室,居然能搜出来几车盔甲、刀剑,那岂不是院子里全是刀剑?足够装备一营人马,任谁都能看得到,哪里会到今天才事发啊?父皇圣明,请父皇明察。”说完又一个头磕在地上,眼泪比刚才更多了,额头上居然渗出了血迹。

唐代的军制大致是这样的,一个什长领十丁,这个是最小的军制单位,类似现在的班长。一个伙有五个什,一个队有三个伙,一个营有五个队,营也可以叫做团,一个团(营)就是七百五十人。后世的“团伙、团队”等词,基本都是这么来的。

团伙本来不是坏词,现在居然比团队这个词低了一等,后世还有人大讲团伙和团队的区别,让人笑掉大牙。

李渊最初看到奏报时,只是想把尉迟恭赶紧处理掉,没想到里面还有栽赃嫁祸的事。但是刚才说过要秉公处理,不能徇私,这么大的明显漏洞自然无法自圆其说。如果真的定了尉迟恭的死罪,那也无法挡住悠悠众口。处理功臣如果不是证据确凿,让其他功臣武将如何看待此事。

同时心里也暗骂李元吉,小四这事办的不地道,正常查抄就是死罪了,还非要搞栽赃嫁祸这套,岂不是画蛇添足?现在就无法说清楚了,哪些是尉迟恭的私藏,哪些是李元吉的嫁祸。如果秉公处理,说不定李小四还被卷进去。

想到这里,李渊觉看着满脸泪水还在哽咽的李世民,额头都渗出了鲜血,想想这些年李世民的功绩,不觉得心软了不少。一个亲卫而已,不杀也就不杀了。

李渊沉思片刻,说到:“二郎,起来吧,朕放了尉迟恭也就是了。不过死罪可免,活罪难逃。”

李世民的泪水更多了,激动得不能自已。

李渊对着旁边内侍说到:“传朕指令,尉迟恭私藏盔甲,本应该死罪,念在这些年颇有功绩,又救过秦王性命的份儿上,打二十军棍之后放掉吧。”

李世民听后破涕为笑,抹了抹眼泪,擦了擦额头上的血,又给李渊行礼到:“儿臣多谢父皇,多谢父皇法外开恩。”李渊看着李世民倍感好笑,老二果然只适合战阵上冲杀,喜形于色,这又哭又笑的实在没有城府。

“二郎,回去好好管教你手下的这些武将。”说完又摇摇头,心里想着二郎啊二郎,希望你以后能做个富贵闲人吧,朕给的才是你的。

李世民出了玄武门之后,眼神又变得凌冽起来,跟刚才哭哭笑笑的完全是两个人。看到迎上来的张公瑾,说到:“派人去大理寺接尉迟恭,套上马车带着大夫。”

张公瑾拱手称“诺”,分出一些人去了大理寺,一行人才回到了秦王府。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