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大唐钓鱼人 > 第23章 主持夏收

大唐钓鱼人 第23章 主持夏收

作者:超龄奶爸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4-16 23:03:39 来源:小说旗

随着锅盖打开,一股浓香,随着蒸汽钻到葛明的鼻腔里,也不知道为什么,后世的时候一个月不吃肉也不会感觉馋,穿越之后天天馋肉,不但馋肉,也馋甜食。肉勉强能解决,甜食愣是没看到过。

葛明看着大包子很想先吃上两个,但是不能这么做。让荣婶找一个托盘,放上四个包子打算亲自端给母亲以表孝道,还不忘嘱咐荣婶派人给袁老道送几个包子过去。

端着包子的葛明别看腿短,但是小跑起来速度一点不慢,一会功夫就到了内宅。看来这些天的锻炼是有用的,用在吃饭上最是合适。

刘氏这些日子算是近十年来最轻松舒心的一段时间了,原本傻乎乎的儿子越来越懂事,心里最大的包袱总算放下了。这些年来一直感觉对不起葛家的祖宗,现在葛家祖宗牌位前也能抬起头了。

葛明不但变得聪明懂事,读书习字更是主动自觉。只是想到小小年纪就能赚了十贯钱,也不知道是福是祸,官家子弟哪里能做买卖的?这不是让人笑话吗?

当初儿子傻,只希望儿子变聪明就千好万好了。等儿子变聪明了,又希望儿子努力刻苦。刘氏想到这里也觉得有些贪心了,眼见这天气逐渐变热,打算给给葛明缝两件衣裳,这年纪的孩子正是开始长个的时候,一件衣服穿不了多久就变小了。

丁香刚拿过了针线笸箩,刘氏就见葛明端着一个木盘往这边跑。

“母亲母亲,孩儿给您带来了好吃食。”葛明献宝一般把托盘放到刘氏面前,刘氏从来没见过这等面食,顶上的褶子甚是好看,热气腾腾的散发着浓浓的香味。

“明儿,这是什么吃食,为娘还是第一次见。”

“母亲,这个叫包子,是荣婶做的,您赶紧尝尝。”说完葛明捧起一个包子递给刘氏,奈何包子还是有些烫,烫的葛明把包子左右换右手,右手换左手,嘴巴还发出吸溜吸溜的声音,看的刘氏捂着嘴笑。

“这傻孩子,等放凉了再拿给为娘就是了。”

“母亲,这包子就要趁热吃,冷了就不好吃了,您赶紧尝尝。”葛明细心的把包子吹了吹,然后再递给刘氏。

刘氏小心接过包子,轻轻咬了一小口,从没吃过这么松软的面食,热热的香气充斥着口腔,不由自主的又咬了一大口。一口气吃了大半个包子,此时刘氏才感觉有些不好意思,自己是大家闺秀出身,虽然没有外人,但还是感觉有些失礼。

“明儿,你可吃过了?”

“孩儿先送给母亲吃,等母亲吃完孩儿再尝尝。”

“这个叫包子的东西确实好吃,明儿也赶紧尝尝。”听到这里葛明自然不客气了,捧起一个包子“嗷呜”一口,油脂喷了一脸。拌肉馅的时候加了泡过生姜的水,再加上油脂融化后,包子居然变得如此鲜美多汁。虽然有点烫,但是管不了那么多。

谁能想到,为了吃个包子还需要下这么大的功夫?葛明想哭,真惨啊,还是县令家的小郎君,连个包子都吃不上。

荣婶做的包子个头不小,两个包子葛明感觉就吃撑了。母亲也只吃了一个而已,另外一个分给了丁香。丁香一个小丫鬟,更是没吃过什么好东西,看着夫人和小郎君吃的香甜,已经在口水滴答了,几口下去差点把自己噎死。

人越是年长,睡眠就越差。

葛明这个年纪正是倒头就睡的时候,每天都能睡到自然醒。下午吃了两个大包子,葛明晚上都没什么胃口,随便喝了点粥就早早睡下了。晚上不看书,这时代只有油灯、蜡烛照明,都非常昏暗,葛明可不想把眼睛弄近视了。

天刚蒙蒙亮,小猴子揉着眼睛服侍葛明洗脸穿衣。葛明会先慢跑上一段时间,然后沐浴之后陪着刘氏吃早饭。

初夏的早上非常舒适,虽然整个宅子并没有多少草木,但是空气依旧十分清新,这是后世永远比不上的。家里仆人都起得更早,打水的、清扫的,路过厨房时见到水汽已经在蒸腾,不知道今天荣婶会做什么好吃食。

慢跑过后沐浴更衣,随后陪着母亲吃早饭。今天的早饭依然比较简单,一碗浓浓的小米粥,一小碟咸菜,但今天的蒸饼明显不同,麦香浓郁、喧腾松软,可不是前段时间吃的酸馒头,看来荣婶已经找到了发面的诀窍。

后世的很多人并不太喜欢吃酵母发酵的馒头,原因反而就是过于松软。尤其是年长的人更喜欢吃老面、碱口的馒头,有嚼劲也更加经饿。酵母其实更适合用来蒸包子,或者是烤面包,尤其是各种水果做的鲜酵母,烤出来的面包还会有一股果香,以后一定要试试,葛明一边吃一边胡思乱想。

陪着母亲用过了早饭,葛明回到自己的小跨院,稍稍活动活动消消食,想着袁老道应该也吃过了早饭,这才让小猴子帮忙拿着笔墨纸砚,依旧雷打不动的找袁老道读书识字。

来到袁老道的小跨院门口,这次袁老道终于没在蒲团上打坐,而是在打拳。

葛明没敢打扰,在门口看的津津有味。只见袁老道一会动作好像头猪,一会动作像只鸡,一会又像只猫。葛明心里嘀咕,难道这个是传说中的五禽戏?五禽戏好像是五种动物,看来自己学识不足,只看出来三种,要不就是袁老道打的不够标准。

五禽戏是“虎、鹿、熊、猿、鸟”,是古代经典养生之术,相传是华佗在“二禽戏”的基础上创建的,后来发展成了五种。

葛明等了好一会,看到袁老道有个类似收式的动作,心想应该是练完了。

“袁先生,猫拳、猪拳打的惟妙惟肖,鸡拳小子看着不像呀。”

袁老道早就见到葛明在院门外了,时间越久越是喜欢这个孩子。走南闯北多年,人见过无数,聪慧又自律人也见过不少,但是从没见过一个十岁孩子就如此自律的。

只是一句猫拳、猪拳、鸡拳让老道有些抓狂。

“小子,你不懂不要胡乱瞎说,此乃五禽戏,这个是虎戏。”说完黑着脸把虎戏的架势摆了一遍。

“小子无知,小子无知,先生见谅,为何今天不打坐了?”

“今早的蒸饼格外松软,不觉居然吃的多了些,有些积食。要是不动一动,怕是影响了修为。”说完盯着葛明,又接着问到:“听你家下人说,昨天的包子和今天的蒸饼,都是你的手笔?”

“小子胡搞瞎搞的,只是想父母和先生能吃点好入口的吃食,算不得什么大事。”

袁老道又成了好奇宝宝,问到:“你是如何把蒸饼和这个包子做的如此松软的?”

“先生,此乃机密,将来小子落魄了就靠这个混饭吃了。”跟袁老道这号人解释不清楚,而且袁老道总是喜欢刨根问底儿,自己这么一说总不好意思再问了吧?

“哈哈哈,你小子又搪塞老道,好吧,不问就不问了。先是烈酒,又是蒸饼,在吃喝一道上以后怕是前途无量啊。”葛明也不知道袁老道这话是不是挖苦,不过自己全当好话来听。

袁老道跪坐在了矮几旁边,葛明放下书刚打算开始学习,福伯就来了。

“小郎君,夫人有请,让您过去一趟。”

“可知是何事?”自从葛明穿越以来,母亲从未主动找过自己,难道说出了什么大事?

“庄子上的张禄刚刚到了府里,说是麦子可以收割,估计是接小郎君去庄子上坐镇,准备开始夏收的。”葛明听说去庄子,内心已经心花怒放了。葛明不太愿意待在府里,不但要扮孩子还要装乖巧。庄子上就完全不同了,因为大家都不熟,而且是跟所有人都不熟。

心里这么想,但是嘴巴不能说,只能装出一副可怜相的说到:“听母亲说过,父亲公务繁忙去不了,近些年都是福伯去,这次也是福伯你去就是了。我还要在家孝顺父母,也要跟着袁先生读书识字。”

小孩子是不骗人的,福伯和袁道长听了葛明这话都刮目相看。对于福伯来说主家后继有人,自己以后日子就差不了。对袁老道来说,教这样一个孩子心甘情愿,多孝顺、多刻苦的一个孩子呀,怎么就不愿意学道呢?

“小子,夏收可是天大的事,耽误不得。你家庄子上下可都等着你呢,等夏收完了回来再孝顺父母也就是了。至于读书习字的事,老道打算跟你去趟庄子,你看如何?”袁老道乐呵呵的看着葛明。

葛明自然是千百个愿意,这老道不但有学问而且见多识广,就算不读书写字也能学到其他东西,毕竟葛明是个外来者,几乎对当时的任何“规矩”都不熟悉。

看葛明没说话,袁老道就补充道:“烈酒、包子都是你的手笔,老道陪着你去没问题,这几样吃喝可不能少了一丁半点。”

“袁道长,这点吃食就满足了?小子知道的可不只有这几种,您要是跟我去了庄子上,算是有口福了。庄子上有个春来大哥,做菜可是一把好手。到时候就怕你每天积食,天天耍五禽戏,没了时间教小子读书了。”

福伯和袁老道听后哈哈大笑,葛明这小子有点意思。

葛明让袁老道准备准备,然后跟着福伯带着小猴子去了内宅见母亲。对于当时的社会来说,春种、夏收、秋收都是大事,大到比任何事都大的事。连皇帝陛下都要去皇庄割麦子,虽然是作秀,但是也能看出来重视程度。

葛明上次去过庄子,但造纸的事一点影子都没有,刘氏大概以为就是胡搞而已,所以没了结果。这次完全不同,母亲担心到了庄子没人看着葛明,这孩子不好好读书不说,还会东搞西搞,耳提面命的唠叨了半天,葛明小鸡吃米一般点头。

不过当听到袁老道也打算去的时候明显放心了不少,毕竟袁老道也算葛明的半个师父,其他人管不了葛明,袁道长的话一定是有用的。这样也好,读书识字的事也耽误不了。

小猴子、丁香、福伯跟着葛明回到自己房间,帮忙收拾东西。其实也没什么好收拾的,庄子上很多东西都有,带上几件换洗的衣服也就是了,重要的是带上笔墨纸砚和几本书,文盲就要多读书的道理葛明自然是懂得。

对葛明来说最重要的是带着“渔具”,已经买了不少天了,至今还没“开光”,想到能够钓鱼葛明就心里痒痒。还有前几天制作好的酒米也带上,自然还有上次做的鲜酵母,上次荣婶用了一小坛子,还剩下一小坛子,就算到了庄子上也坚决不吃酸馒头。

“小猴子,铁环记得带上,到时候跟张富贵他们一起玩。”小猴子听后心里暗暗高兴,最近葛明都在老老实实读书,自己每天都陪着,都没时间玩耍。

葛明考虑到袁老道要求每天有好酒,还需要带上最近蒸的几坛子酒,东西不多,一会功夫也就收拾妥当了。

其他人带着东西先去装车,葛明亲自去请袁老道,到了袁老道住的小跨院时发现人家已经准备妥当了,就一个长长的包袱斜斜的背着。葛明此时突然明白一个道理,想要行走江湖,装备绝对不能多。

葛明跟着袁老道到到了府门外时,东西已经全部装好了,家里本来有一辆马车,禄伯还带来了一辆,马车周围还跟着四个健硕的庄户,这四个庄户上次葛明也是见过的,就是陪着禄伯在村口迎接自己的四个。

禄伯见到葛明后赶紧上前拜见小郎君,葛明赶紧扶住禄伯。

“禄伯勤苦了,何必亲自过来接呢?派人捎个信儿也就是了,福伯带着我直接去就行。”

禄伯表情严肃,说到:“那可不行,正是夏收的时候,怕路上不太平,还是老仆亲自来放心一些。”葛明心里倒是觉得好笑,什么路上不太平,去趟庄子还能遇上劫道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