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大唐钓鱼人 > 第49章 浓眉大眼的坏人

大唐钓鱼人 第49章 浓眉大眼的坏人

作者:超龄奶爸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4-16 23:03:39 来源:小说旗

尉迟恭盯着房玄龄和杜如晦两人,就等着两人谁说不去呢,这样秦王殿下的佩剑就能见血了。这些日子实在憋屈,打算拿这两个文人开刀。

尉迟恭手里紧紧握着李世民的佩剑,就听到房玄龄说到:“辛苦尉迟将军了,我们两人马上就去。”

尉迟恭惊呆了,本以为两人会推脱说不去,没想到是这么一个结果,这答应的也太爽快了吧?

还在尉迟恭诧异的时候,房玄龄接着说道:“我们两人这样去目标过于明显,一会化妆成道士偷偷去秦王府,尉迟将军可以先回去了。”

尉迟恭就这样离开了房玄龄家,路上盘算半天才想明白,读书人果然没一个老实的,料定了有人来请,还料到了会先到房玄龄家,所以杜如晦也等在那里,也不知道读书人的脑子到底怎么长的?

等尉迟恭回到秦王府之后,没多等太大工夫,房玄龄和杜如晦两人也分别来到了秦王府。

此时人总算齐了,李世民看着这些可以托付生死的人,已经不需要虚头巴脑的话了,开口说到:“本王最近的处境各位应该都知道,李建成和李元吉步步紧逼,本王已经退无可退。如不奋起反抗,必定是死路一条。各位与本王这些年来出生入死,休戚与共,今天就是商谈此事。”

李世民说完之后,众人俯身拜倒,口称:“愿为殿下效犬马之劳!”

李世民再次环顾众人,心中甚是欣慰,这么多人愿意把性命相托,自己何其幸哉?气氛到了就要再加把火,于是继续说到:“如事可成,必不相忘。”不知道李世民怎么想的,跟陈胜吴广当年所言“苟富贵、勿相忘”有点类似。要是事情不成,结果更是可想而知了。

众人果然受到了鼓舞,如同打了鸡血一般,尤其是尉迟恭等武将,这些武将跟文官可是不同,武将更是无路可退,文官投降说不定还能保全自己,要不说尉迟恭为何最看不上这些文官呢。所以说“画大饼”,古往今来皆有之,而且很多时候是有效果的。

李世民看到气氛差不多了,就对长孙无忌说道:“辅机,你来谈谈,下一步我们如何进行。”

长孙无忌听到李世民点自己,心中还是有点苦,虽然长孙无忌出了名的喜欢出阴招,但是出招归出招,总是躲在幕后为主,如今只能把阴招放在表面上。

长孙无忌想了想,好像也只能他来起个头,于是下了决心说到:“众位同僚,如今我等已经退无可退,秦王殿下不愿做出兄弟相残的事来,但是我等为了自保,也只好帮殿下做决策了,如今只有杀死李建成和李元吉一条路了。”

其实在场的都明白这个道理,干掉李建成是唯一的解决方法。这话李世民不能说,只能其他人来说,长孙无忌无疑是最适合的人选,虽然李世民早就想动手干掉李建成和李元吉了,还需要帮李世民稍微遮掩下。

要是胜了,就是李建成等人不顾兄弟之情苦苦相逼,秦王李世民无奈反击。要是输了嘛就是长孙无忌等人撺掇的,死了说不定还能留下来一个让人同情的名声。后世人常说,小人物怕官府,大人物怕史书。

造反这种事虽然风险极大,但是收益也极高,所以总会有人挺而走险,作为臣子很少人能抵抗得了“从龙之功”的诱惑,更何况李世民是无敌的统帅,这也是众人心甘情愿冒风险的另外一个原因所在。

杀掉李建成,谈何容易,这需要极为周密的规划才行。要说起谋划,在场最出色的两人就是房玄龄和长孙无忌,而杜如晦其实更擅长决断,这也是后世房谋杜断的由来。

李世民首先问了房玄龄,说道:“玄龄,你看此事如何规划?”

房乔捻着胡子,盘算了片刻才说道:“殿下,微臣认为此事只能智取,而且必须一击即中。太子出行必定前呼后拥,如果硬攻我等毫无胜算,只能选择李建成身边护卫最少的时候。”众人一听都觉得有道理,如果调集更多的人手强攻,也意味着泄密的风险加大了很多,如果李建成有了防备,再加上李渊此时对李建成的支持,自己一方根本就没有胜算,怕是只能死无葬身之地了。

尉迟恭脑回路虽然跟正常人不太一样,但是也感觉选择人少的时候下手是非常有道理的,感叹着读书人心眼是真的多,于是说到:“老房,李建成睡觉的时候护卫最少,要不晚上我马踏东宫,把李建成一马槊敲死。”

李世民一听差点气死,对着尉迟恭说到:“你这黑鬼休要胡说八道,再敢胡说就赶出书房。”尉迟恭最听李世民的话,听到这话自然也就闭嘴了,但是觉得自己好委屈。

尉迟恭虽然不靠谱,但是好歹起了个头,到底李建成什么时候周围护卫最少呢?长孙无忌眼前一亮,对着李世民说到:“太子和殿下都只能带少量护卫进入皇城,殿下如果带着尉迟恭、秦琼等百战名将,在去皇城内往太极宫的路上埋伏,李建成的那些护卫哪里会是对手?”

众人无不带头,都感觉此计确实可行,不过也有难点,那就是如何让李建成在特定的时间进入皇城。如果根本就无法得知李建成的行踪,那伏击这种事自然是不可能成功的。虽然东宫有自己的卧底,但是此次李世民中剧毒都不死,李元吉一定会有所怀疑,掌握李建成的行踪就变得更加难上加难了。

尉迟恭眼珠子转动,此时突然脑洞大开有了主意,拱手对李世民说到:“殿下,上朝的时候李建成周围护卫最少,不如等上朝的时候属下埋伏在朱雀门,看到李建成老黑冲过去一马槊把他敲死。”

“尉迟恭,你这脑袋怎么长的?当着满长安的文武群臣动手吗?再敢胡说赶出书房。”李世民怒了。

尉迟恭觉得好委屈,觉得反正要要动手弄死李建成,你管多少人看到呢?怎么殿下也好像读书人一般,想法太多了。

此时擅长谋略的房玄龄说到:“东宫虽然跟皇城挨着,但是李建成早已成年,是不能从东宫直接进入到内城的,需要先出东宫然后再从北边玄武门或者南边朱雀门进入才行。”

“如果平常上朝只能从南边的朱雀大街进入朱雀门,路过宫城内的各衙署,然后进入皇宫来,最后才来到太极殿。太极殿就在皇城的中轴线几乎最北边的位置,再北边一点就是玄武门。如果不是常朝,陛下召李建成的话,李建成肯定会走玄武门,正常人都不会舍近求远。”

房玄龄又沉思了良久,环顾周围的同僚,说到:“这样看来,现在需要找点事由,让陛下不是常朝时召见李建成,又同时召见秦王殿下。”

房玄龄不亏是一代名相,不管做好事还是做坏事,都会非常出彩。众人听完了房玄龄的分析全都点头称是,经过一层层分析剥析,事情好像并不是那么困难。

一直没说到的杜如晦,此时总算发言了,对着李世民说道:“殿下,近些年来李建成和李元吉两人结交后宫妃子,让众多妃子常在陛下身边诋毁殿下,臣觉得可以从这点入手。”

“李元吉所住武德殿就在东宫和内宫之间,李元吉可以随时出入内宫。武德殿又跟东宫相通,李建成也有机会出入内宫,所以臣觉得,这两人怕是跟后宫嫔妃有苟且之事。”杜如晦说完之后,还不忘看看自己的手指。

真是没想到,杜如晦这个浓眉大眼的人居然想出了这么阴险的计策。

李渊比较出名的儿子就是李建成、李世民、李元吉三个,还有一个死在武德年间的李元霸,在李渊刚太原起兵时,消息传到了长安,李渊还有个庶出幼子李智云在长安被俘,后来被杀掉了,当时才十来岁。

至于李渊后来的儿子,几乎都是在大唐立国之后生的。所以李渊的嫔妃所生皇子、皇女均十分年幼,嫔妃为了巩固自己的地位,或者以后子女将来有个好封地,争相结交李建成和李元吉。这个事情也说明了一点,那就是后宫的嫔妃也都是支持李建成的,或者认定了李建成将来能够即位。

李建成和李元吉也都曲意侍奉,作为交易,嫔妃们常在李渊旁边诋毁李世民,夸赞李建成。

说起来李建成和李元吉跟后宫嫔妃的关系的确不错,至于是不是有什么苟且之事,这个就不得而知了,反正的确有作案的机会。

这些嫔妃的家人也借助李建成的势力在长安横行霸道,杜如晦就是其中一个受害者。原来有一天杜如晦骑马从尹德妃娘家路过,因为没下马的缘故,被几名家仆拽下马打了一顿,还打断了一根手指。

尹德妃的父亲还指着杜如晦打骂:“你算个什么东西,路过我家大门居然不下马。”

就因为没下马,居然被打断了一根手指,杜如晦自然恨之又恨,所以想出来这种计策也就不奇怪了。读书人嘛,都自称为君子,讲究的是君子报仇十年不晚,报仇就是这么“公私不分”。难怪杜如晦一边说计策,一边看着自己的手指。

李世民越想越觉得这个计策确实可行,李元吉成年之后还住在武德殿的事,一直都有不少朝臣上书李渊,要求让李元吉赶紧搬家,因为这个住处可以直通内宫,实在非常敏感。

那李世民只需上书给李渊,说李建成和李元吉因为可以随时出入内宫,跟尹德妃有**之事,那么李渊就算不信,也会进行询问,一定会招这三个儿子来对峙询问,那机会不就来了吗?

李世民此时又想到一件事,前些年王叔李神通有战功,李世民作为天策上将打算赏赐李神通一些土地,结果此事被嫔妃张婕妤知道了,她就跟李渊索要这些土地,李渊真的把李世民打算赏给李神通的土地赏赐给了张婕妤的父亲。而李神通因为秦王的赏赐命令在先,就没有将土地让给张婕妤的父亲。

因为这件事,张婕妤成了宫里最喜欢诋毁李世民的嫔妃。为了维护好跟后宫的关系,自己的妻子长孙王妃,经常带着各种礼物去后宫走动,还要陪笑脸。想到这里李世民觉得,有必要把张婕妤也加进去,这样就刚好二对二了,四人大战了,可见李世民也是个体贴的人。

于是李世民对众人说到,把张婕妤也加进去,众人都说秦王殿下果然妙招。

于是最终定下计策,打算分几步走。先是秦王殿下上书给李渊,说李建成、李元吉跟张婕妤、尹德妃私通**。奏折要求长孙无忌来写,要求形象而且生动。长孙无忌内心好苦,但是也只好如此了。

李渊不是傻子,但是他是皇帝啊,这种事本就说不清道不明,再说李建成和李元吉还真有作案的机会。这还不算,这些嫔妃常在李渊面前称赞李建成,所以怕是真的会有怀疑,就算不怀疑也必定会招李建成和李元吉二人询问。

要是再加上长孙无忌生动的奏折内容,再不相信也会怀疑啊。等到李渊同时召见三人对峙,秦王带着几个部下埋伏在玄武门内,等到李建成和李元吉进了玄武门就击杀。

计策不可谓不完美,但是李世民还是有些不放心,老觉得少了点什么。所以从矮几上拿起一个龟壳,想要占卜一番,看看此事最终是不是能成。古代凡是造反这类的大事,基本都会占卜一番,可见古人之迷信到了何种程度。

等李世民拿出了龟壳说要占卜,众人面面相觑,都已经这个时候了,居然还玩这一套?正在此时,门口守着的张公瑾实在听不下去了,打开门闯了进来,走到矮几边上拿起龟壳,扔在地上一脚踩烂。

在李世民刚要发作前就大声说道:“要是占卜出来不吉利,难道就不杀李建成了吗?”

都已经谋划到这一步,还占卜个什么东西,一群当世的精英,在这一刻居然不如张公瑾这个杀才精明。古人的思维大致就是这样,你要说是迷信吧,好像也是一种仪式。

事情到了这个地步,已经没什么退路了,接下来就是好好保密,让计划一步一步进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