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大唐钓鱼人 > 第50章 恨不得马上如厕

大唐钓鱼人 第50章 恨不得马上如厕

作者:超龄奶爸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4-16 23:03:39 来源:小说旗

李世民在策划,葛明也在策划,只是内容有些不同而已。

这天中午用过了午饭,葛明就带着小猴子和丁香去了造纸坊,袁老道闲来无事自然也是跟着的。麦秸、谷草什么的应该浸泡的差不多了,看来可以进行下一个工序了。虽然没有亲手操作过,但是电视上看到过无数次,对此葛明还是非常有信心的,不管造出来的纸质量有多差,绝对不会影响到擦屁股,大不了擦之前做十分钟软化工作而已,那也比竹片子好得多。

过了木桥到了北山脚下,正在瞎忙的庄户看到葛明一行人赶紧过来见过小郎君。说是瞎忙,的确是瞎忙,因为葛明除了让他们继续把麦秸、谷草、桑皮晾晒之外就没吩咐别的事。这也搞得上工的人有些不安,好像没干什么活,但是饭没少吃。

葛明也不太懂,主要是感觉麦秸这些东西泡的差不多了,毕竟这东西不如竹子、树木那么耐泡。葛明安排人把料子捞出来一些,用清水冲洗干净。禄伯让师匠弄的石臼早已经安装好了,清洗好的料子在石臼里捣碎,这又是技术活又是力气活。需要一个人不停的踩,这个过程中另外一个人反复翻料子,跟捣年糕完全一样,一个不小心手就变猪蹄了。

料子全部捣成糊糊状,取一点纸浆放到抄纸的池子里,用根木棍搅拌均匀,至于加多少才合适葛明自然是不懂的,只能先记录一下,看看效果如何。抄纸葛明看过,但是自己身高不够,只能让描述着让工人试一试。农活做的好的人,好像抄纸也比较有天分,不到半个时辰就像模像样了。

抄好的纸放在一边的平台上,一张张的摞起来,然后用木板盖住,压上重物把部分水分压出来,这个过程足足等了一个时辰,然后就可以安排人在火墙里生火了。

据说把压在一起的纸一张张揭下来,这个步骤是最难的。葛明自然是不会的,只能告诉工人们让他们都试试。好在工人多是庄子上的妇人,一个个心灵手巧,别说把纸一张张揭下来,就连乱麻都能一根根挑出来,接在一起纺成麻线。

揭下来的纸用猪毛刷子在火墙上一刷,要平平整整的,天气本就比较热了,火墙再烤一下不过片刻就干了,干了的纸轻松就能揭下来了。

没想到这么顺利,难道说穿越者自带成功光环?葛明拿起一张纸,仔细端详了很久。确实不如自己写字用的纸那么洁白,有些偏黄,这可能跟主料风吹日晒的时间不够,石灰水的浸泡时间不足有关。但是软硬适中,绝对是一张擦屁股的好纸。

葛明拿到手里摩挲着这张纸,好像是多年未见的知己好友。恨不得马上如厕一次,奈何早上刚排泄过,遗憾的只能等到明天再用。除了葛明每个人都很吃惊,庄户没想到读书人用的纸这么容易造出来,以后能够安安稳稳在工坊里做工了。

袁老道已经吃惊习惯了,难道真有人生而知之?造纸可是工匠不外传的秘密,袁老道也没想到葛明居然做成了。

“总算造出来了,赶紧继续烘干,给本小郎君先弄几百张,明天本小郎君用试试。”上工的庄户都受到了鼓舞,手脚也麻利了很多。不过刷子就一把,好在还有几个笤帚,居然没有把纸刷破,不过这东西磨损过了剩下的梗子会越来越硬,估计用不了多久,看来还需要把最近存的猪毛赶紧做成刷子。

虽然纸不平整,但是对于葛明来说足够了,眼看着天色也不早了,下令下班,一堆人开开心心的回到了庄子。葛明赶紧拿着纸回到了房间,袁老道几人也跟在后面,拿出毛笔试试纸能不能写字。很可惜,效果实在太差,写完字之后墨汁渗透到周围,字全都变成了黑乎乎的一团。

袁老道看着感觉十分可惜,开口说到:“可惜了,不适合书写,洇墨太严重了。”说完还不停的摇头。

葛明倒是感觉无所谓。用于书写的纸就没有是麦秸做的,至少需要加入更多长纤维的东西才行,竹木、树皮等等,材料不同而已,但是抄纸的步骤完全相同。只是材料需要起码一年的风吹日晒,然后浸泡、蒸煮。

“袁道长,抄纸的步骤就是这些,不同的材料做出来的纸完全不同而已,再试试其他材料就是了。竹子、木头、树皮、芦苇都可以试试,小子比较看好竹子,可惜咱们这地方不产竹子,试试芦苇和各种树皮就行了,总能造出来适合书写的纸来。”

“不错不错,你小子说的对,是老道急于求成了。既然能造出这种麦秸和谷草的纸,其他的也就能造出来了,真不知道你小子是怎么想到的,根据老道所知,造纸的技术垄断在大族手中。”

“袁先生,小子看书多而已。拿一些纸回去吧,这草纸可是好东西。”说完葛明递给了袁老道一半。

“你小子看书无法跟老道相比,以后不准再拿书上看来的哄骗老道。再说老道哪里有你父亲送过来的纸,你这纸又不能写字,老道要来何用?”

“道长,纸可不是只能用来写字的,还可以用来入厕。”

袁老道脸色一变:“你弄出这种不能写字的纸来,目的就是为了如厕?”

“然也。”此时的葛明十分得意,摇着脑袋有些忘形。

“你这个混账,老道替你父亲教训你。”说完袁老道就暴起了,一巴掌就要抽葛明后脑勺。好在葛明虽然比较胖,但是每天都有锻炼,身手还算矫健,居然躲了过去。

“袁先生,这是为何呀?小子没做错事。”怎么这个老道说变脸就变脸的。

“暴殄天物,无数人因为家贫买不起纸张读不起书,你不知道从哪里学会了造纸,居然目的是为了入厕,真真气死老道了。”在袁老道看来,葛明是在浪费自己的能力,难怪有这么大反应了。

“袁道长,您刚才也说了,纸张的生意都在世家大族手上。咱们小门小户的就算能造出纸来,哪里敢跟人家争?小子这叫另辟蹊跷。”古代生存十分不容易,葛家这种人家在这个时代就是寒门,比农家稍微好点而已。在不知道情况,或者自己还不够强大时,一定不能乱来,这是葛明老早就想好了的。

袁老道听到这里反而笑了,笑得葛明心里发毛。

“小子,你这样搞还不如跟世家大族争。你搞出来纸居然是为了入厕,原本精贵的纸张被你生生拉低了价值。”说完还对葛明指指点点。

“你啊你,就是个搅屎棍。”然后背着手回了房间,乐呵呵的想要看葛明笑话。

其实被人说是搅屎棍不可怕,可怕的是说你是被搅的。。。。。。

后世纸的种类极多,用于书写的只是其中一个很小的分支而已。葛明自然是有打算的,其实这种麦秸、谷草做的纸,在后世使用最广的就是包东西,俗称包货纸,这个市场远比写字的纸用途更广,很多商铺都用得上。这可是古代,读书人少的可怜。

这种草纸用硬笔书写问题不大,尤其是圆珠笔、铅笔这些,毛笔确实不合适,鹅毛笔都不行,主要是洇墨。

草纸在后世还有一个更加广泛的应用,印上玉皇大帝,或者剪出铜钱的样子,只是不知道印上玉皇大帝在这个年代是不是违法的。话说烧纸这回事,还是元代之后才开始流行起来的。

袁老道想看葛明笑话,真是想瞎了心。

葛明还是希望能够造出更多种类的纸张来,所以打算正常造这种草纸之外,再准备一些其他可以造纸的材料。不过纤维越好的材料,越是需要比较长。跟麦秸不同,这些造纸材料都含有油脂、蜡质等东西,竹纸为例,竹子需要风吹日晒一年以上可以用来造纸。

草纸已经造出来了,就需要想想怎么卖出去了。关于这东西的成本,在葛明看来成本实在太低了,主要就是工钱和伙食费而已。葛明想了很久,打算从药铺开始下手,如果有人来抓药,用干干净净的草纸包起来,远比现在的荷叶包好的多。

其实这是以结果来反推而已,后世的药店包中药依然是在用纸包,再说药铺有钱,从古至今药铺就没有不赚钱的。只是如何打动药铺,好像还需要想点办法。

葛明从来都很心疼自己,看着时辰也差不多,也就懒得想了,出了房门等着张春来过来做晚饭。

自从张春来有了葛明给的五百个铜钱之后,经常会采买一些当季的时蔬,跟葛明一起研究怎么做才好吃。也经常听到葛明嘀咕,少了这个调料,那个调料的,上次听葛明嘀咕了酱油,这个东西张春来是知道的,在县城还真买到了酱油,不过价格很高,只有一斤的小坛子,足足花了二十文,让张春来心疼不已。

葛明出来的时候正看到张春来抱着两个小坛子,献宝的跟葛明说到:“小郎君,买到酱油了,不知道是不是你说的哪种调料?”

酱油这东西主要是为了上色,尤其是炒肉的时候经常使用,不然炒出来的肉片白惨惨的,看着都没食欲。用后世的烹调理论来说,美拉德反应出现的炙烤色,会让人不自觉的流口水,酱油上色的目的就在这里。

葛明也很想见识见识古代的酱油,接过坛子倒在小碗里一点。果然跟后世酱油颜色差不多,用手蘸了一点,味道好像不错,不比后世的酱油味道差。

葛明不觉眼前一亮,对着张春来问道:“春来大哥,这个应该就是酱油了,这东西什么价钱?”

“小郎君,就这么一小坛子,不过一斤而已,足足花了二十个铜钱,都能买十斤猪肉了。”张春来说的有些咬牙切齿,看来十分心疼。

“这么贵?一个壮劳力十天的工钱,就只能买这么一点酱油?”奸商啊,确确实实的奸商,难怪说古代的商人没地位,全都是黑了心的。这要是自己做酱油,不是比做什么都赚钱吗?

其实是葛明想错了,酱油这东西商代就有了,制作的方法并非使用黄豆,而是使用肉。肉类加盐发酵,流出来的汁水就是酱油,其实跟鱼露的制作非常类似。古代肉食的价格本就很贵,盐也贵,肉加盐做的酱油当然便宜不了。

葛明口中的酱油,不过是后世黄豆、麸皮等乱七八糟东西加盐发酵的黑乎乎的东西,至今在河北一些地方把这东西叫做清酱,跟酱油完全是两码事。

葛明吧嗒着嘴,心里想着要不要做点酱油。小时候在农村看奶奶做过酱油,好像就是麸皮、黄豆加盐放酱缸里堆起来发酵,然后用水洗出来的东西就是酱油,需要烧开之后存起来,要不然会变质。不过看过归看过,未必能都得成,还不如做大酱简单呢。不过大酱好像也做不成,需要春天或者冬天煮黄豆,捣成豆瓣发酵很长时间,三伏天再下酱、晾晒。

葛明心里盘算着算了算了,还是明年再做吧,看来穿越晚了,应该冬天来的。冬天钓鱼不会遇上打雷,那也来不了哇?

东想西想的葛明,被张春来的话打断了思绪。

“小郎君,晚上咱们吃点什么?”

“吃饺子吧,今天吃韭菜鸡蛋的饺子。”

初夏的韭菜还比较鲜嫩,再不吃就老了。看着张春来手上还有另外一个坛子,葛明就开口问道:“春来大哥,另外一个坛子里是什么东西,也是调料吗?”

“小郎君,这是黄芥末,不过小郎君年纪小,这东西太辣,怕是吃不得。”

黄芥末而已,芥菜籽做出来的东西嘛,真以为本小郎君没见过什么世面?这东西吃了之后直冲鼻腔,但是味道比绿芥末温顺很多,非常适合做凉拌菜。

“顺便拍个黄瓜,用黄芥末凉拌。”古代调料太少,好不容易见到后世还算常见的调料,还是不赶紧尝尝?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