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大唐钓鱼人 > 第4章 我要开始折腾了

大唐钓鱼人 第4章 我要开始折腾了

作者:超龄奶爸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4-16 23:03:39 来源:小说旗

这天用过了早饭,葛明陪着刘氏聊天。

“母亲,父亲一早就出门了吗?”

“你父亲公务繁忙,马上就要夏收了,地面上不太平,早上随便吃了点东西就带着福伯出门了,听说最近又有流民。”说到这里刘氏有些担心。

流民,这个问题对于河北来说太正常了,活不下去的人太多,连老葛家都做过野人。在唐初时户籍统计,人口只有隋朝鼎盛时期的三分之一,无数人死于战乱,还有很多做了流民,或者逃避战乱做了隐户。

“等孩儿长大之后一定好好帮助父亲,让临渝以后人人能吃饱饭。”葛明小大人一般拍着胸脯,把刘氏逗得掩嘴微笑。

“还是我家明儿懂事,以后父母都要靠明儿了。不过你要先好好读书,读了书才能明事理。”

读书啊?上辈子读了好多年的书,可是上辈子的书跟这辈子的完全不同。这个时代所谓读书,一般指的是经史子集,想到这里心里就有点发苦,自己是个理科生,最讨厌的就是这些之乎者也。

好在继承了小葛明非常出色的记忆力,小葛明其实已经看过不少书,并且字已经写的还算周正了。关键问题是繁体字,后世人对很多繁体字都认识,但是几乎都不会写,看来自己还要从写字开始学起了。

后世读书的时候数学、物理、化学全都要学,这辈子只学语文,应该问题不大吧?想到这里葛明反而有了信心,拍着胸脯说到:“孩儿一定好好读书,将来超过父亲做个大官。”刘氏笑得眼角居然有了泪花,对父母来说子女懂事就是最大的安慰。

初唐科举制度其实并不完善,是考试加推举的方式。只有要了名气,不考试也能做官。自己好歹还记着不少经典诗词,偶尔显摆下名声就来了,有了名声自然就能做官了嘛。

葛明见到刘氏开心,那就可以提需求了,后世的孩子基本都是这个套路,几乎百试百灵。

“母亲,把小猴子放出来吧,孩儿有些事让他做,再说孩儿已经康复。”

刘氏本就是个善良的人,没有照看好小郎君,这要是在其他人家早就打死无论了。“好好好,明儿说放出来就放出来。丁香,把小猴子带过来。”正在收拾碗筷的丁香答应了一声就出了门。

“明儿,你打算让小猴子帮你做点什么?你应该好好读书,以后可不能胡闹了。”刘氏想到葛明被雷劈,现在都心有余悸。

“母亲请放心,孩儿绝对不是胡闹,不过现在还要保密。”葛明说完对着刘氏卖萌耍宝。

看到瘦弱的小猴子跟在丁香身后,葛明心中十分不忍,这个年纪后世刚上小学,正是全家人疼爱的时候。小猴子进门扑通就跪下磕头:“夫人,小的知错了,请夫人饶命。”

刚才还和蔼的刘氏,看到小猴子变得严厉起来,“小猴子,这要是在其他人家你早就被扔到乱葬岗了。明儿替你求情,这次就先饶了你。以后好好跟着明儿,以后稍有差池,非要剥了你的皮不可。”

母亲还真有当家主妇的派头,该有的严厉还是应该有的。

跪着的小猴子忙不迭转身对着葛明,哭着说到:“小郎君,都是小人的错,多谢小郎君放过小的,以后小的一定好好干活。”说着又要磕头。

葛明赶紧扶起小猴,说到:“不要磕头了,起来跟我走,有事交代你办。”小猴子也是一惊,服侍小郎君将近半年,小郎君还是第一次跟他说话。

葛明对着母亲施礼出了房门,带着小猴子往自己的小跨院走。

刘氏对丁香说到:“丁香,你也去帮帮忙,看看小郎君到底要做何事。”刘氏还是有些不放心,这孩子恢复后性情有些大变,犹豫了一下又道:“有事先来报我。”

改善生活品质,只能通过自己,葛明一边走一边盘算着先做点什么东西出来。

受够了兜裆布,先弄几条四角裤出来,兜裆布这东西影响身体发育。

椅子、书桌也要做,既然打算好好读书练字,那就好好读书,跪坐实在受不了。就算将来不做官也不能当个文盲,是的很多字都认识但是全不会写,这不是文盲是什么?

再说字写的好不好,在古代常被认为是否有学识的标志,这是一个读书人的基本功,也是读书人的脸面。

前脚带着小猴子回到自己的小跨院,丁香后脚就赶到了。葛明看到丁香赶紧问道:“丁香姐,可是母亲有事情吩咐?”

“小郎君,夫人让奴婢过来帮帮忙。”葛明心想估计是母亲不放心,自己跟小猴子都是不到十岁的孩子,再说还有爬树被雷劈的前车之鉴。

善意是不能拒绝的,再说多个人也干活也是好事。葛明盘算了一下,对候着小猴子说到:“小猴子,帮我准备笔墨纸砚。”

小猴子本就是小厮加书童的角色,赶紧找出笔墨纸砚,把纸张平铺在矮几上,取了清水和墨条开始研墨。

“丁香姐,家中可有相熟的木匠?”葛明对着丁香问道。

“小郎君,府门外大街东头就有家木匠店,咱府上家具、屋子修缮都是找的这家。店主姓王,忠厚老实,手艺还不错。”

“那就好,我画几张图,让木匠打造一套桌椅,用来读书练字。”说完跪坐在矮几旁边的蒲团上,此时小猴子已经研好了墨。虽然葛明前世没学过绘画,不过只是画桌椅而已,难度并不大。

片刻功夫,立体的书桌、椅子就画完了,再根据个人身高大致标注下尺寸。只有九岁,只胖不高,所以只能做套小学生的座椅。

椅子要做的宽大一些,不然自己坐不下。这也是葛明决定每天坚持锻炼的目的,担心自己光长肉不长个。这要是个矮胖子,就算学识五车,在人眼中也会大打折扣。来都来了,自然要做个翩翩美少年才是。

画完了一套桌椅,又画了一条四角短裤。唐代已经有裤子了,不过都是肥腰粗腿的长裤。虽然没有松紧带,但是不要紧,穿上布条就是了。

全部画完吹干了墨汁,葛明叫丁香到矮几旁边。

“丁香姐,这个叫椅子,四条腿有靠背,是用来坐的。这是书桌,下面是抽屉,可以放笔墨纸砚和书籍,让木匠尽快做好。”

丁香看到桌椅的图,再听了葛明的解释也能懂个大概。桌子就像是变高矮几,椅子就是有靠背的胡凳。

葛明拿起另外一张四角裤的图,接着说道:“这是贴身的短裤,看好我的身量,找个裁缝多做几件,料子要透气要柔软。”说完发现丁香没反应,抬头一看丁香脸已经像红布一般。

葛明也有些尴尬,假装咳嗽了一声:“丁香姐,听明白了没?明白了就赶紧去。”丁香赶紧称是,逃命一般的走了。这是什么意思,害什么羞?不是唐代风气不比后世保守吗?难道历史记载有误?

然后叫小猴子过来,“小猴子,本小郎君安排给你一项重要任务,一定要给我做好了。”

“小郎君放心,小的一定办妥。”说完还拍拍瘦弱的胸膛表忠心。

“你吃过早饭就出府,看看城里多少家书肆卖纸,再问问价格几何。”

这是后世带来的习惯,先了解下纸张的价格,做个大概的统计。后世只在电视和景点中看过古法造纸,感觉起来比较简单,除了人工几乎没什么成本。葛明是这样打算的,如果纸的质量不好,那就做草纸,上厕所专用。如果质量还不错,说不定还能小赚一笔。

跑遍整个县城?这可不是葛明为难小猴子,这不是后世,唐初五千户以上就是个上县,上县一般是有两个县尉做执行工作。临渝县只有一个县尉,就是葛家“世袭”的,所以是中或者下县,全县连五千户都没有,再加上周围的村庄,城里肯定没多少人,那么整个县城必定不大,葛明估计最多跟后世的小镇差不多。

小猴子走后葛明打算看看书、练练字,此时启蒙的书籍就是千字文,里面字基本都认识,但是几乎都不会写。再难写也要写,绝对不能做文盲,再说了这个年纪除了读书还能做什么?

丁香拿着葛明给的两张图,并没有马上出府找木匠和裁缝,而是回到刘氏居住的正房。

刘氏看到丁香手拿几张纸,疑惑的问到:“明儿在做何事?纸上又是何物?”

于是丁香拿着图给刘氏,“小郎君说这个是椅子,坐在椅子上不会脚麻,靠背可以让人端坐。这是桌子,用来看书练字。”说完又拿起另外一张纸,用低不可闻的声音说到:“小郎君说这个是贴身的衣服,代替兜裆布的。”

刘氏拿着两种图观详了好一阵,便对丁香说到:“这套座椅找木匠赶紧给做出来,好像跟胡凳、矮几差不多,有个靠背还算巧妙。这贴身的衣物让府上丫鬟婆子做几件也就是了,记得去库房找柔软的料子做。”丁香答应一声就出了房门。

葛明正在练字,年纪小手上没什么力气,好在字写的还算周正。书法除了天分之外还是需要苦练,几乎任何艺术门类大多讲究水滴石穿。

葛明认为只要勤学苦练,虽然书法未必出众,但也能写的一手好字。后世很多字体在现在都还没有,等手腕有力气之后,再想想后世的一些常见字体,说不定也能小成。

比如说后世最常见的宋体字,除了周正之外几乎没什么艺术特点,但凡是出版物几乎都是宋体字。宋体字起源跟雕版印刷有关,书写速度较快是比较优秀的特点。其实还有一点,宋体字长是时间浏览最不容易出现视觉疲劳的一种字体,这也是为何出版物大多选择宋体的一个主因。

每天坚持一百个大字,这是葛明对给自己的任务,来都来了,要做就做好,要不干脆不做。后世年幼的时候要是能有这份决心,估计能考上京城的顶级学府。

如果你对当前生活不满,想着有所改变,那就从不虚度光阴做起。想做什么就早点做,莫要有“要是去年就开始做就好了”这样的遗憾。你欺骗生活,生活会加倍欺骗你。

当你走上了康庄大道,对生活还算满意,或许依然会有这样的想法:“如果我能再早两年开始,就更好了!”想做点什么就去做,只要开始了永远都不晚。

过了午时,葛明陪着母亲用过了中饭,中饭还是比较简单,又是汤饼,荤腥还是一点没有。我穿越一趟不容易,每天就让我吃这?

饭后刘氏好奇的问道葛明何时有了这些想法,葛明也只能含糊回答:“孩儿以前看过一些杂书,好像是西域那边的游记,里面有一些记载,孩儿凭想象画出来的东西,也不知道是否何用。”

葛明又接着说道:“自从袁道长救了孩儿之后,孩子心里好像晴明了很多,以前看过的书都记得清清楚楚。”有了上次“仙人扶顶”的铺垫,相信迷信的母亲能够接受自己的改变了。古代人都比较迷信,根据葛明的观察母亲好像还严重一些,尤其信道家。这要是在后世跟人这样说,一定会被人骂神经病。

有件事葛明不知道,这支葛氏祖籍丹阳,本就葛洪后人中的一支。葛洪是东晋道教理论家、着名炼丹家和医药学家,世称小仙翁。如果再往上,还可以追溯到三国时期的葛玄葛天师,原是江南望族。

所以葛氏祖上本就是道学名门,父母对葛明的变化虽然有些怀疑,但是更相信是祖先显灵。这也是为何葛明摊牌之后,为何父母赶紧给祖宗去上香的原因。

此时的葛明还是不敢跟刘氏长时间待在一起,主要是怕穿帮,用过饭后赶紧行礼出了正房。

葛明回到自己的住处,想要小憩片刻,就见小猴子满身是汗,风风火火的回来了。见到葛明先是躬身施礼,然后开始汇报工作。

“小郎君,咱县城只有一家书肆,主要是卖书和笔墨纸张。纸张只有两种,一种一文钱,一种两文钱。一文的发黄,两文的那种雪白。”一口气说完就开始喘粗气。

葛明没想到这年代的纸张这么贵,虽然这时候的纸张比较大,有点类似后世窗户纸的大小,需要买回来裁剪之后写字。但是这个价格实在贵的离谱,因为贞观盛世时,一文钱可以买到两斤米。纸张基本就是奢侈品,看来古代识字的人少是有原因的。

普通人家就算家里节衣缩食,凑得出来束修,怕是笔墨纸砚的钱也消费不起,读两年书,认识一些字就算是读书人了。

在葛明看来,造纸是大有前途的。成功了卖高价,不成功做厕纸,几乎没有失败的可能性。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