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大唐钓鱼人 > 第3章 袁老道医术高超

大唐钓鱼人 第3章 袁老道医术高超

作者:超龄奶爸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4-16 23:03:39 来源:小说旗

越是聪明人,其实往往越是容易被骗。

老道都这样问了,葛明正好顺着往下编。

“正是如此,小子在无尽黑暗中不知过了多久,突然发现一道亮光。看到一位骑着青牛的老者从光中走了出来,如同神仙一般。老者对我说:盛世即将到来,赶紧回去吧,莫要辜负了一身学问。说完话摸了摸小子的头顶,小子就醒了”。葛明认为这个瞎话编的非常完美。

骑青牛的老者,最出名的当然就是道教创始人老子李耳了。大唐建国时,李渊为了给自己脸上贴金,老子被追认为李家老祖宗,所以道教是唐朝的国教。你一个袁老道也是道门中人,我被道家始祖扶顶,开了窍话多了,这也正常吧?

袁老道果然大吃一惊,惊讶道:“可是始祖,太上老君?”

“小子不知,老者异常和蔼,仙风道骨,是神仙一般的人物。”

说假话千万不要说太多细节,细节让聪敏人自己去脑补就行了。就像后世的一个段子,跺着脚跟老婆说:别以为我不知道!结果可能有意想不到的收获,比如说帽子什么的。

此时的老道也陷入了沉思,葛明见袁老道好像也变傻了,就退出院子,轻轻带上院门。

葛明刚走,袁老道陡然惊醒,笑着自言自语。

“老道看人面相无数,这小子明明就是早夭的命格,雷击都没死,难道真有这种奇遇?老道为何越来越看不透他?”于是袁老道打算多住些日子,看看葛明这小子到底要搞什么。

葛明悄悄回到自己院子,推开自己房门发现母亲已经在房中,眼神中充满了关切。

“明儿,你这是去哪儿了?身体没好利索,一定要多休息。”

葛明先是躬身施礼,笑着说到:“母亲大人,是孩子不孝,让母亲和父亲担心了,刚才孩儿去谢过了袁道长。”葛明就打算摊牌了,这么多天不说话实在是憋闷。

刘氏吃惊不已,转眼间哽咽着说道:“明儿,你,你。。。”

或许只有做了父母的人才能体会得到,一个傻儿子今天讲话变得正常,并且文质彬彬,父母心里只会开心的想哭,哪里会是觉得有异样?

葛明又把跟袁老道说的“仙人扶顶”跟刘氏叙述了一遍,刘氏一边听一边流泪,拉着葛明的小手就没放开过。

刘氏如同做梦一般,掉着眼泪离开了房间,恭敬又虔诚无比的给祖先上香,这是祖先显灵了,我家明儿终于懂事了。

晚饭前葛三爷回到家中,刘氏开心的告知今天的一切,钟馗一般的汉子眼睛也变得湿润,抱着葛明不愿撒手。

父母的疼爱做不得假,既然回不去了,那就应该在这个时代做点什么。至少孝顺好这世父母,前世母亲去世太早,一天福都没享受过,也算弥补下前世的遗憾,或许这也是小葛明最大的愿望吧。

晚饭时间,刘氏身边的小丫鬟丁香,摆上了饭食就被赶了出去,打算一家三口其乐融融的吃顿饭。

唐代是分餐制,葛明托盘里一大碗面条,里面还窝了一个鸡蛋,旁边几个小菜。虽然算是大户人家,但是食物远谈不上丰盛,尤其是历经磨难的河北大地,能吃饱饭的人家屈指可数,这已经算是不错的饭食了。而且在这个年代,吃的东西本就不多。

在唐代小麦粉制作成的食物基本都叫“饼”,所谓汤饼就是后世的面条,蒸饼类似馒头,只是这个年代还没有酵母,讲究天然发酵,所以蒸饼都有酸味,而且远不如后世的馒头蓬松。虽然这个年代讲究食不言、寝不语,但是刘氏还是絮絮叨叨让葛明多吃点。

葛明是个小胖子,但是对父母来说,孩子多胖都不算胖。父母都是经历过战乱的,至今依然心有余悸,如果再有战乱,孩子胖点还能多扛上几天。

从葛家几个孩子孩子的名字也可以看出来,当年所求的不过是粮仓有点粮食额而已。

但是葛明显然对自己身材不太满意,虽然这个年纪还谈不上身材。这么小就这么胖,以后要是不往高里长,只往横里长,那可怎么办?饭需要正常吃,也应该做些适当的锻炼了。

古代医学极为不发达,一场感冒都能要人命。靠谱的大夫也没多少个,甚至巫医不分家,否则自己被雷劈摔下树,也不会找个路过的破老道来给自己治病了。

葛明一边吃着面条,一边琢磨着明天开始需要早起锻炼了,不为别的,只求身体强健。后世的葛明就是个跑步爱好者,每天坚持跑步四十分钟,自从坚持跑步之后人有朝气了很多,连头发都掉的少了。

吃过了晚饭,父母嘱咐葛明早点休息,然后夫妻二人又去给祖宗上香磕头去了。从这天起,葛三爷、刘氏的生活中又有了光,一切都变得不同了。

葛明的小厮还被关在柴房,丁香到了葛明房间帮着铺床,就在丁香打算出去的时候葛明喊了一句:“丁香姐姐,帮我找套短衣衫,明天早上想要练练筋骨。”

这句话显然吓坏了丁香。

“小郎君,在跟奴婢讲话?”丁香张大嘴巴满脸不可置信。

“当然跟你说话,房间里还有其他人叫丁香吗?”葛明微笑说道。

丫鬟丁香比葛明大不少,看样子有十三四岁了,此时丁香的头有点晕,因为小郎君今天居然说话了,还管奴婢叫丁香姐姐。

丁香迷迷糊糊的帮着葛明找出来一套短衣衫,天然纯手工麻布制作,在后世怕是极为抢手。可是这年头还没内裤,跑步的话怕是把娇嫩的肌肤磨破了,葛明也只好先凑合凑合,一切等到明天再说。

叮嘱丁香明天一早叫自己起床,葛明躺下就睡着了,这个年纪正是贪睡的时候。

第二天刚蒙蒙亮,葛明迷迷糊糊听到门外有人喊,听声音是丁香,赶紧起床开门。就见丁香候在门外,地上放了一盆水,还在冒着热气。手里端着着一个杯子,一根柳枝。

“丁香姐姐早。”

在古代哪里有主人家问奴婢早的,葛明此时完全还没有做主人的意识。

“小郎君,奴婢帮来您净面。”

丁香有些受宠若惊,低眉顺眼的进入房间,杯子、柳条放到门边架子上,又把木盆端了进来。此时的丁香心里有些难以名状,小郎君开口说话之后居然这么有亲切。

古代没牙膏,没牙粉,清理口腔主要是把柳条一端弄成刷子状,蘸点盐在牙齿上捅。这年代没有专门的牙医,牙出了问题意味着不能正常吃东西,身体必定会垮,生命也就要到头了,所以万万不能马虎。古代有牙齿崇拜的说法,怕是跟这个有关系。

丁香拿起蘸了盐的柳条就要帮葛明捅嘴巴,葛明赶紧拒绝。

“丁香姐姐,还是我自己来吧,你先去帮我找找鞋子,一会要跑跑步。”

为了弄干净牙齿,用的力气大了些,牙龈出血不说,牙缝里弄了不少柳枝纤维。真是刷牙两分钟,剔牙半小时。

一看鞋子就更搞笑了,这些天葛明只出去过一次,就是去找袁老道的那次,这几天都是呆在房间里,上厕所也不用出去,这年代都是使用便桶。当时穿了一双木屐就出去了,这种东西就是木头底的拖鞋而已,后世就穿过,所以完全没注意。

唐代的鞋子有靴和鞋之分,但是都统称为履。鞋一般指的是布鞋、草鞋这些短帮的,木头底或者布底。靴子就是长筒的,后世古装戏里常见,算是比较正式的一种鞋。

丁香找出来的几双鞋,好像都不适合跑步。纠结了半天还是穿布鞋好些,鞋底较厚一些,减震应该更好一点。

没有袜子,只有裹脚布,这还大唐盛世,要什么没什么,连后世的叫花子都不如。穿着整齐之后,葛明让丁香不用服侍自己,去父母那边候着就行了。

头就不用梳了,随便用个布条扎成马尾就行,没想到自己也有留长发的一天,真是见了鬼了。

葛明住在内宅的西跨院,推开房门之后有个小院子,然后是个月亮门。

出了月亮门先做点准备活动,正看到早起的管家福伯,守在主家正房门口,喊了一声“福伯早”,老头直接被震傻在原地。不管这老头,葛明开始做拉伸热身。

先把大腿拉伸拉伸再说,然后点大跳、垫步,原本就被震傻的福伯更加发傻。

嘴巴里嘀嘀咕咕:“小郎君的病到底好了没有?原来只是不讲话,现在这是疯了吗?这都什么奇怪的动作。”

从内宅跑到二进,二进院子的布局跟内宅差不多,也是左右2个跨院,不过跨院明显大了很多,里面可以看到不少房子,果然是大户人家,特点就是房间多。

记忆中二进的西跨院是府里护卫住的地方,后面好像还有一个演武场。至于二进的东跨院就是袁老道住的院子,还有不少其他空闲的房子。

从二进院子继续跑到前院,这里是府里下人的住处。还有厨房、柴房所在位置。

下人很早就起来干活,有烧水的,有做饭的,打扫庭院的,炊烟袅袅,好一片烟火气。此时葛明的心里突然有些恍惚,好像后世身处古镇旅游,可又不是,反而有些心酸。

看到葛明在跑步,都低头施礼喊“小郎君早”,跑步的葛明点头致意,不是不想聊上几句,只是不知道应该说点什么。

又从前院折返回后院,体力就有点吃不消了。看来还是年纪太小,腿上没力气,再加上全身不少肥膘,看来只能循序渐进了,琢磨了下距离,怕是只有后世一公里左右。

跑步过程也大致对宅子有大概的印象,宅子确实不小,不过到处破破烂烂,看来家里应该不富裕。没有亭台楼阁,但是后世不少区都不如这个宅子面积大。还有个很奇怪现象,葛明见到的下人几乎全是半大老头老太太,没见过一个青壮。

跑步之后不能马上休息,必须做做拉伸,否则第二天全身都疼。过了月亮门进入自己的小跨院,还没做拉伸,就见到丫鬟丁香正在往自己房间里端水。

“小郎君,出了一身汗,奴婢服侍您沐浴。”

这万恶的封建社会,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刷牙、洗脸、洗澡都有人服侍,木桶里的热水已经准备好了,就等葛明脱光了跳进去了。

强烈拒绝了丁香帮忙洗澡的要求,让后世一个上初中的小丫头服侍洗澡,葛明又不是变态。唐代洗澡沐浴使用的是澡豆,是豌豆粉加一些香料、药草加水调制阴干成丸状。澡豆其实是洗涤用品的统称,还可以细分为洗脸、洗衣甚至是护肤,但是去污能力远不如肥皂。

沐浴过后的葛明,全身“豆香”味儿,擦干身体之后辛辛苦苦裹上兜裆布,穿衣服时就犯难了。养伤的这些天穿着较为随意,有点类似后世的睡衣睡裤。

后世称唐代服装是中国服装中最精彩的篇章,装饰之奇异纷繁,都令人目不暇接。对于后世人来说,这些衣服根本就不知道如何上身,最后还是在丫鬟丁香的帮助下穿戴整齐。

葛明跟着丁香到了父母门外,见到房门已开,房中只有母亲在,早饭已经准备完毕。

在唐代时,平民多是一天两餐,上午一餐、下午一餐,并非现在的早中晚三餐。葛家是县城里的大户人家,主人都是一天三餐,不过仆人还是两餐,倒不是虐到奴仆,此时的风气就是如此。

古人最重孝道,早晚给父母请安是必须的,既然葛明已经成了一个正常人,那就需要做正常的事,否则德行有亏。古人异常注重名声,这是立身的根本。先给母亲请安,之后才能跪坐下来吃饭。

早餐从后世的角度来看依然比较简朴,一碗小米粥,一张不大的烙饼,一点萝卜干,不过葛明吃的异常香甜,因为本来就是个小胖子,而且是能吃的年纪,再加上早上做过运动,胃口更是大开。

刘氏也不吃饭,就看着葛明吃得香甜,一边看一边满脸微笑,孩子不管什么原因终于变得懂事了,以后的日子也就有了奔头和希望。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