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大唐钓鱼人 > 第13章 李建成又出杀招

大唐钓鱼人 第13章 李建成又出杀招

作者:超龄奶爸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4-16 23:03:39 来源:小说旗

如果问葛明,穿越大唐之后,最想见到什么人?

第一个就是秦琼,第二个就是程咬金。秦二哥是被神话的一个人,程咬金据说是个大胖子,什么本事都没有,但是运气爆棚,评书里面是个副将,只要有程咬金在一切都能化险为夷。

秦琼和程咬金是一起投靠大唐的,秦琼早就名声在外,李渊因此甚是欣慰,让此二人跟着秦王李世民好好干。

秦琼和程咬金刚跟着李世民时,级别也不过是马军总管,跟现在的段志玄、尉迟恭的级别差不多,都属于李世民六支亲卫的正副头领而已。

但是秦琼和程咬金投降大唐比尉迟恭更早一点,早在武德二年就跟了李世民,当时正是李唐的创业初期,所以有不少施展拳脚的机会。秦琼随李世民击败宋金刚,之后拜上柱国、大将军,这时候就不是秦王府的属官了,而是李唐的大将军。

后来秦琼又随李世民镇压窦建德、刘黑闼,因功封翼国公。秦琼可是李世民手下最早获得国公的人,此时的房乔、杜如晦、尉迟恭、段志玄甚至长孙无忌等等,都不过是秦王府的属官、幕僚而已,级别相差的不要太大。

也正因为这些原因,李建成最想动的就是秦琼。只是刚表达出来这个意思,魏征和王珪两人就做了阻拦。

魏征对着李建成说到:“殿下,秦琼此人动不得啊。殿下可曾想过,在无数武将中陛下最信任的是哪一位?”

这点确实提醒了李建成,如果说李渊最看重哪位武将?自然非秦琼莫属,秦琼早早被封了公爵不说,李渊还动不动就给秦琼很多赏赐,欣赏之情朝堂上没人不知道的。

关于李渊对秦琼的欣赏,历史上是有明确记载的,二哥除了武力超群之外,人品更是没的说。

至于后世的评书里面就更夸张了,说是有一年秦琼押送犯人到京城,京城之外碰到了被杨广追杀,正在往晋阳逃的李渊。

秦琼出手相救,这才把李渊全家救下,就因为这个,李渊、李世民所以对秦琼非常好。历史上自然不是,秦琼的待遇全都是靠着战功获得的。

李建成也不是糊涂人,此时魏征提醒自然也就知道了秦琼不能轻易动,搞不好还会受到反噬,说道:“玄成提醒的是,是孤过于心急了。”

旁边没说话的王珪说到:“虽然秦琼此人暂时还不能动,但是程咬金此人倒是可以动一动,此人为人粗枝大叶,不拘小节,想要找点错处来必定不少。”

听了王珪的话之后,众人也都感觉从程咬金这里下手可能性确实更高一些。

程咬金跟秦琼一样是民间的传奇人物,在隋唐演义中有混世魔王的称号。演义中的程咬金拦路抢劫、贩私牛、卖私盐,还坐过牢,兵器是一把板斧。

其实真实的程咬金可真的不是,出身比秦琼还要好,他的曾祖父做过北齐的兖州司马,他的祖父做过晋州司马,他的父亲做过济州大中正,这可是标准的官宦世家出身的人。擅长使用马槊,可不是板斧,话说唐代名将中擅长使用马槊的很多。

大业年间山东大乱,亲自组织了一支数百人的武装护卫乡里,也算是当地响当当的人物。后来到处都是反王,本着打不过就加入的态度,干脆加入了瓦岗军,应该也是在这个时候认识的秦琼,刚好两人又都是山东老乡,关系自然不会差。

瓦岗军失败之后,投降了王世充,又觉得王世充这人心胸狭窄,还不如李密,所以干脆跟着秦琼一起投唐了。其实程咬金、秦琼的经历都说明了一个问题:公司没前途了赶紧撤,升职加薪很多时候靠的都是跳槽,而不是苦熬。

程咬金跟着李世民破宋金刚、擒窦建德、降王世充,屡立战功,册封宿国公,这也是秦王府出来的,早在武德年间就封了公爵的人。

齐王李元吉对于程咬金并不感冒,他最看不上的还是尉迟恭,所以还是想着怎么搞死尉迟恭,于是就说到:“大哥,小弟看尉迟恭还是应该早早除掉,此时武力超群,是李世民的头号护卫。”

众人都知道李元吉的心思,他跟尉迟恭完全就是私仇,原因无非比武的时候打不过尉迟恭而已,没想到过了几年之后依然念念不忘,看来也是个执着滴人儿。

虽然都知道李元吉此时有私心,但是都认为尉迟恭此人确实应该除掉,因为此人武力实在太厉害了。隋唐演义中号称有十八条好汉,秦琼、尉迟恭、单雄信分别排名最后三位,不过除了这三个人之外,其他人都是虚构的。

所以后世还有学者认为,个人勇武的话秦琼排名第一,尉迟恭排名第二,至于其他人的武力均不足以论。

不管两人是不是前两名,反正尉迟恭是打不过秦二哥的,这是有历史记载的。秦琼跟着李世民攻打刘武周时,尉迟恭作为刘武周的手下,被秦二哥打败了。

有个武力高强的人,自然是个威胁,不管是保护李世民,还是搞个暗杀、偷袭的勾当,都是防不胜防。再说尉迟恭此人实在太丑,不除掉实在感觉恶心,简直是污染了京城长安的空气。

四人最终决定,继续收集程咬金、尉迟恭的罪证,至于秦琼只等等待时机。

在东宫密谋时,秦王府也没闲着。秦王府其实应该叫洪义宫,所谓的秦王府又是一个机构,或者叫做天策府,而不是建筑物、宫殿,在唐代也根本就没有秦王府这个建筑物。

现存西安的秦王府,其实是明朝初期的,是朱元璋的第二个儿子朱樉的府邸。

武德五年时,李渊以李世民有可克定天下功,建造了洪义宫给李世民,史书记载“于宫中立山林胜景”,这个洪义宫也就是后来的大安宫,所以此时的秦王府邸就是洪义宫。

虽然洪义宫景色秀丽,但是李世民毫无心思欣赏。尉迟恭、张公瑾二人也不敢多言,只得默默跟在李世民的身后,一直到李世民走进了书房,二人才停下守在门口。

李世民进入书房之后,默默跪坐在了矮几后面。

“建成,李元吉,你们二人非要跟我来个你死我活,不计兄弟之情,既然如此,就不要怪我心狠手黑了。”

李世民也不由得埋怨房玄龄和杜如晦,两人自从接到圣旨之后居然真的离开了秦王府,自己的左膀右臂居然这么听话,更让李世民怒火中烧。

处事果断,这是李世民性格上的优势,否则也无法成为一个优秀的统帅。下定了决心,站起身走到书房门口,推开门吩咐张公瑾去请长孙无忌。

李世民手下人才不少,如果说李世民最信任谁?那自然是长孙无忌了,这可是他的大舅哥,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关系,有事情自然是先找大舅哥商量了。

张公瑾拱手施礼后转身离去,李世民又默默关上了门,回到矮几旁边跪坐了起来冥思。长孙无忌是秦王府的署官,平常就在这里洪义宫办公,片刻功夫就跟着张公瑾小跑到李世民的书房外。

长孙无忌是个三十多岁的胖子,此时有些气喘吁吁。鹰钩鼻子,眼窝有些深陷,标准的胡人长相。长孙无忌出身于鲜卑贵族河南长孙氏,这一支世为北魏、北周、隋重臣。

长孙无忌是隋朝右骁卫将军长孙晟之子,出身可以说是非常显贵。但是自幼丧父,被异母兄长赶出了家门,他跟妹妹,也就是后来的长孙皇后,都是由舅舅高士廉抚养长大的。高士廉跟李渊是好友,看李世民是个人才,就把外甥女嫁给了李世民。

长孙无忌生性聪慧,勤奋好学,博通文史,颇有计谋,也不知道是不是跟童年的遭遇有关,长孙无忌出了名的喜欢出阴招。所以这种阴谋诡计的事,李世民找长孙无忌还真是对了路子。

擦了擦头上的虚汗,整理了下衣服,轻轻敲了敲书房的门,李世民在里面喊道“进来”,长孙无忌推开房门进了书房,转身把门关上。走到脸黑的如同锅底一般的李世民身前,刚要施礼李就被世民挥手示意。

虽然是亲戚,但是李世民是亲王,也就是君,君臣毕竟是有别的,所以该有的礼数不能少了。

李世民指了指对面的蒲团,说道:“辅机,坐。”

长孙无忌感受到了李世民的心中杀气,跪坐在对面之后就问道:“殿下,可是有事?”

李世民一巴掌拍在矮几上,愤恨的说道:“房乔和杜如晦二人被调走,断了本王的膀臂,再如此下去本王怕是没了立足之地。”

“当年父皇封本王为天策上将,许本王自置官属,如今无故抽调天策府之人。辅机,看来风向有些不对啊。”

长孙无忌对于阴谋有着天生的敏锐,简单组织了一下语言说道:“殿下,下官认为大难不远了。其一是太子要对殿下手,其二是皇上偏袒太子,相信房乔和杜如晦二人被调离秦王府只是开始,应该还有后续,如此下去秦王府也就散了,到时候殿下身边缺文少武,自然只能任人宰割。”

李世民的脸更黑了,黑着脸说道:“看来父皇希望本王不争,做个富贵闲人,了此一生。”

“殿下,那您甘心吗?”长孙无忌低声问道。

李世民甘心吗?自然是不甘心的,不管是谁站在李世民的角度都不会甘心。李世民站起身,转过身子背着手看着书房的窗外,这些年的经历一幕幕出现在眼前。

晋阳起兵的时候只有十八岁,刚刚跟长孙氏成亲,新婚燕尔就开始东挡西杀。这些年下来平定薛仁杲、刘武周、窦建德、王世充、刘黑闼,自己九死一生,才打下了大唐大半江山。一个个当世豪杰,都在自己面前臣服。

至于李建成,无非平定刘黑闼叛乱而已。就因为他是老大,所以就是太子。不管自己多大的功劳,也无非册封一个天策上将,比亲王高一级而已,就算比亲王高又如何?

他日自己是臣,李建成是君,这一切不过是因为自己不是嫡长子。此时的李世民脑袋要炸了一般,越想越是不平衡。

人的**总是随着能力、经历所提升的,当拥有了一些东西,还想拥有更多。尤其感觉努力一把可能够得到某个目标时,心里就如同长了野草一般,每日都是百爪挠心。

其实一个身居高位者,想要做到不争不抢本就不可能,哪怕李世民不想争,但是手下有一帮在这个时代最出色的人,这些人也不甘人下,还是会推着李世民往哪个最高的位置前行。

这些人说是为你好,其实又何尝不是为了自己呢?

“殿下,那您甘心吗?”长孙无忌又说了一遍这句话,如同一支利剑正中李世民的内心深处。

抉择的时候到了,李世民转过身体,看着跪坐的长孙无忌,轻轻说道:“本王不甘心。”

长孙无忌起身、行礼,说道:“为殿下肝脑涂地!”

最终两人商谈了很多内容,但是争取皇位可不是一朝一夕的,需要徐徐图之,最重要的就是对人才的拉拢。李世民对于钱财毫不吝啬,府库的全部钱财任长孙无忌使用,不需要任何请示。

李世民心里清楚,如果得不到皇位,再多的钱财自己都没机会享受,就算李建成放过自己,李元吉是绝对不会的。如果能够得到皇位,钱财又有什么意义呢?整个天下都将是我李世民的。

李世民是不是早就想过争取皇位,那肯定是早就想过的,因为历史上有不少相关记载,说明早就在布局了。

或许李世民想过徐徐图之,但是最后居然是在玄武门内杀掉李建成、李元吉这么直接,很可能是计划有变。

不过无论如何,就在李世民的这间书房内,一群当时最顶级的人才,即将开始对皇位的谋划之路。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