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大唐钓鱼人 > 第14章 钱被没收了

大唐钓鱼人 第14章 钱被没收了

作者:超龄奶爸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4-16 23:03:39 来源:小说旗

不管长安城内风云如何变幻莫测,对葛明都没一点影响,葛明此时不过是个擦屁股纸都没搞出来的十岁娃子。

不过这几天葛明高兴,任谁有十贯钱的都会高兴,万元户葛明这两天走路都带风。

十贯钱,不是一个小数目,足足一万个铜钱,好大一堆放在房间内,在这个年代购买力是十分惊人的。

缺铜导致的钱币数量本就不足,再加上此时生产力极低。唐、宋时一贯钱只有七百甚至八百个铜钱,算是商业中的潜规则,但是葛明是县令家小郎君,王掌柜自然不敢给打折。

再看桌椅,虽然不是什么名贵的木材,但是做工非常精良。本来刷上传统的大漆会好看很多,但是这东西需要刷很多遍,每一遍都需要很长时间才干,想要用上桌椅,那估计要等几个月之后。

“光板”其实也不错,有淡淡的木香。居然没一颗钉子,全是榫卯加鱼胶粘贴的结果。

葛明拿起一串铜钱心里十分得意,看来在这个时代赚点钱确实比较简单。只需要画点图,各种作坊来点股份,这样一辈子都不用为没钱发愁。正所谓手上有钱,心里不慌,别说心里不慌,全身上下都不慌。

葛明本以为福伯会跟王掌柜签个合约,但是福伯说文书这东西就算了,给王掌柜一百个胆子他也不敢贪了葛家的份子。

福伯这话说的有点意思,葛家的份子,不是小郎君的份子。葛明以为商人地位太低,所以不敢做出格的事,哪里知道福伯的一片好心,这么乖巧聪慧的小郎君,怎么能沾上铜臭呢?

有了钱,就应该改善下生活,受够了家里吃的酸馒头,就从馒头开始下手。唐代还没利用好酵母,面团就放在盆里发酵的,空气中有很多酵母菌,进入面团里繁殖就能有蓬松的口感,问题是时间短了就是死面馒头,时间久了虽然稍稍蓬松但是有酸味。

后世蒸馒头的方法比较多,有加老面肥的,这个跟酸馒头原理相似,需要加点小苏打或者纯碱中和下酸味,这种面头比较劲道。

不过蓬松口感最好的还是加了酵母的馒头,明显松软很多,也更适合蒸包子。酵母对于一个吃货来说制作起来非常简单,后世葛明很喜欢自制鲜酵母做面包、蛋糕之类的东西,尤其是各种水果培养出来的酵母,口感好不说,还有一股果香。

想到这里葛明便有了打算,拆开一串铜钱,数了三十个递给了小猴子。小猴子颤抖着双手捧起这笔巨款,几乎哽咽着说到:“小郎君,这是赏赐给小人的?小猴子也没做出什么力。”

一句话差点把葛明气死,你还真是没出过什么力,一巴掌抽在小猴子的包包头上。

“想什么好事呢?小猴子,让你给本小郎君出去买点东西。”果然是做下人时间不长,小猴子完全没有做下人的自觉,一点眼力见都没有。

“记好了,看看有没有卖葡萄的,有的话买两斤,没有葡萄就买点李子、桃子回来。再看看有没有卖鱼竿、鱼线、鱼钩什么的,给本小郎君买一套回来。”庄子北边那条河怕是鱼不少,钓鱼佬最是看不得有水,下次去庄子一定要搞一把。后世葛明坐高铁出差时,看着窗外飞驰而过的鱼塘都会幻想很久。

小猴子刚想跑出去,又被葛明叫了回来。

“对了对了,本少爷说要做个小玩意儿来着,找铁匠铺买五尺筷子粗的铁丝,让铁匠给弄个圈圈。哎呀你稍等一会,本少爷画张图。”葛明找出来一张纸,在纸上随便画了一个圈,还要一条铁丝做个钩,插在木柄上,这个就是传说中的滚铁环,曾经风靡大江南北,后世小时候没什么东西玩,这东西可以玩一整天,从这个村子滚到另外一个村子。

图纸拿给了小猴子,并且对小猴子说道:“告诉铁匠铺的人,这东西是本少爷想出来了,敢随意给别人打造小心抄了铁匠铺。”

小猴子拿着钱终于出了门,葛明便找了几本书放在桌子上,打算坐在椅子舒舒服服看看书。后世习惯了拿着手机,只要拿起实体书一定会犯困,到了这个时代依旧如此,只翻了几页葛明就趴在桌子,枕着胳膊,闻着淡淡的木香,睡的十分香甜。

也不知过了多久,胳膊上传来一阵阵酸麻,葛明终于醒了。迷迷糊糊起身,揉了揉酸麻的胳膊,便看到桌子上一滩口水,还好没人看到。

房间里光线已经昏暗,其实天色还不算晚,只是这年头没玻璃,窗子上糊的窗户纸,这东西透光性太差。小猴子居然还没回来,葛明甩着酸疼的胳膊出了房门,打算活动活动筋骨。架势还没拉起来,丫丁香就来了,说是夫人让小郎君过去一下。

葛明跟着丁香来到母亲房里,便看到母亲刘氏笑吟吟的看着自己,看来母亲今天心情不错。看到葛明刘氏开口说道:“明儿,为娘听说你发了一笔小财?”表情非常像狼外婆。

葛明心里一惊,这个表情太熟悉了,跟自己年幼时收到压岁钱时,母亲的表情一模一样。古代的父母也有后世父母的毛病?看不得孩子身上有钱?想方设法非要弄过来才行?

“母亲大人,孩儿就十贯钱,打算自己存起来将来娶媳妇。孩儿上午去了趟庄子,听到庄子的小孩唱童谣,是这么唱的:小小子,坐门墩,哭着喊着要媳妇。”

丁香捂嘴又不敢笑,但是抖动的双肩已经出卖了她。

刘氏听的满头黑线:“明儿,十贯钱可是好大一笔钱,不能放在你手上,为娘帮你收着,婚姻大事父母做主,将来一定给你娶个好媳妇。”

完全不管葛明是不是同意,转头对丁香说道:“丁香,去小郎君房里,把铜钱全部拿过来,全部。”

葛明还能说什么呢?父母“看”上了你的钱,你除了交出去还能有什么办法,葛明违心的说到:“多谢母亲大人帮孩儿存钱,还是母亲想得周到,母亲大人英明神武,母亲大人。。。。。。”

刘氏赶紧摆摆手,笑着说到:“明儿啊,为娘也不是贪你的这些钱,为娘主要是怕你胡乱花钱。”

葛明傻乎乎的点点头。

“明儿,上午去了庄子上,可有什么好玩的事?”刘氏看来是想转移话题,估计也有点不好意思。要不是家里不富裕,刘氏也看不上葛明的这点钱。

“庄子上一点也不好玩,太穷了,不少娃子都没衣服、鞋子,一年都吃不上一顿肉。”葛明接着又问道:“娘亲,庄子上为什么那么穷呢?”

刘氏叹了口气说到:“有田种不过来,缺男丁、缺牲畜、缺农具,就算风调雨顺也没多少收成。要不是当年你爹给弄了几头牛,怕是会更穷。别说庄子上,就连家里也不富裕,不然为娘哪里看得上你这点铜钱。”

刘氏说完抬头看看房间顶棚,叹了口气又说到:“家里虽然大,但是到处破破烂烂的,这点钱把家里修缮修缮也是好的,这马上就要雨季了,到处漏水可是不妙。”

“娘亲,孩子今天拍着胸脯跟庄子上人说,明年让他们经常吃上肉,家家户户有牲畜。”

“哎,刘福跟为娘说过了,你一个娃子口气不小,你父亲都不敢这么承诺,庄子上人也不会当回事,就当你童言无忌了。”

刘氏又说到:“家家有牲畜,那不是全大唐最富裕的庄子了?庄子上人又不傻,不会相信的。”

葛明赶紧说到:“孩儿觉得造纸能赚到不少钱,有钱了还能买不到东西?”

刘氏瞥了葛明一眼说到:“你造纸不是刚选好地方吗,还要等农忙过了才能开工,就算赚到了钱也买不到牛马。”

“娘亲,怎么有钱还买不到牛马?”葛明认为有钱必定能买到东西,买不到大概是给的钱还不够。

刘氏摇摇头,说到:“明儿,你不知道农家的苦。就算没有当年的战乱,农家本就缺牛马,现在就更缺了,牛马对谁家来说都是命根子,谁家会把命卖了?”

“草原上牛马成群,牛马便宜很多,可以从草原上买呀。”

刘氏一听微微一笑,说到:“明儿啊,你年纪小不懂农事。耕牛都是从小跟着大牛旁边学习的,需要不少年头才能用。草原上的牛暴躁不听话,那是胡人为了吃肉养的牛,是耕不了田的。”

草原上的牛都是“肉牛”,没有经过系统的学习,那也不对啊,只要驯服了应该也能用呀。后世对于这种牛使用的方法很简单,鼻子上弄个环就行了,不管多暴躁的牛一牵鼻子就老老实实了。

这好像是个秘方啊,肉牛变耕牛。葛明打哈哈说到:“还是母亲想得周到,孩儿还要多多学习。”

母子二人说话期间,丁香往返了几趟才把全部铜钱拿了过来,十贯钱不是小数目,不是一个柔弱丫鬟一次就能搬得动的。葛明虽然看着心痛,但是毫无办法,孩子是没人权的,后世都没有,更不要说古代了,不听话真的会被“打死”,罪名叫忤逆。

此时天色已经渐晚,房间也点起了油灯,昏昏暗暗的光线让人犯困。刘氏见天色不早,便吩咐丁香准备晚上的饭食。葛明不知道小猴子这时候回来没有,便嘱咐丁香给小猴子留饭。

不过片刻功夫,晚饭就摆在了矮几上,不出所料,又是小米粥,酸馒头加咸菜。养生倒是不错,营养完全跟不上。葛明开口问道:“娘亲,不等父亲回来吗?”

“你父亲公务繁忙,让人带话回来说在衙上随便吃点。每天早出晚归,也不知道在忙些什么。”刘氏言语中有些不满。

“父亲是做大事的人,这不还有孩子陪您吃饭嘛。”

“对对对,还是我家明儿懂事,你父亲就是个没良心的。”听到这里葛明也不知道如何答话,傻傻一笑。

“母亲大人,咱家好歹是个当官的人家,每天的饭食就这个?孩儿可是在长身体的时候。”

“明儿啊,多少家还吃不饱饭呢,这饭食还不好?”

葛明一手拿了一个蒸饼,对着敲一敲,居然邦邦响。

“母亲,孩儿不是这个意思。孩儿的意思是还是这些东西,就不能换个花样吃?您看这个蒸饼,酸酸的难以下口,就不能加点碱中和下酸味?”

“麦粉又不只能做炊饼,还能做面条,来碗打卤面、臊子面,实在不行阳春面也行呀。”

刘氏看怪物一般看着葛明,开口问到:“何为中和,打卤面、臊子面又是何物?”

葛明说顺溜了,嘴上少了把门的,赶紧对刘氏说到:“娘亲,孩儿记得以前看过一本书,里面有不少美食的做法。里面还说,好东西做的难吃,就是浪费,是罪过。不好的东西做的人人爱吃,天下百姓就多了一样饭食。”

刘氏赶紧接着问到:“咱家还有这种书?莫要欺骗为娘,这种秘方谁家不是偷摸着传给子孙,让子孙以后有个做饭的手艺,怎么会写成书让你看到呢?”刘氏满脸的不信。

“娘亲,孩儿真看到过。”葛明争辩道。

“那本书叫什么名?”

“孩儿看书只看内容,不看书名!”

刘氏一听就乐了,笑着说到:“好,我家明儿确实看过,为娘不跟你争论,等你有空教教家里的厨娘,让为娘也能吃点好的。”

母子二人用过了晚饭之后,葛明便贱兮兮的对刘氏说到:“母亲大人,孩儿的铜钱全被收缴了,要是买书、买笔墨怎么办?孩儿打算刻苦攻读,将来非要给母亲大人挣个诰命回来不可。”

“我家明儿果然有志气,为娘很是欣慰。不要以为为娘贪你这点铜钱,为娘是打算帮你存起来,将来好拜访名师。你要是需要买书和笔墨,直接跟刘福说就行了,为娘帮你付钱就是了。”

自从葛明病好之后,刘氏就觉得这孩子心眼儿太多了,口上也花花了不少。虽然满脸不信什么挣个诰命回来,但是还是感觉非常安慰。

葛明一听也就放弃了要钱的想法,孩子的钱进了父母口袋,基本没有拿回来的可能,刚才只是想验证一下而已。随后施礼打算回自己跨院休息,顺便看看小猴子回来了没有。刚想出门,就被刘氏叫了回来。

就见刘氏走到原本属于葛明的一堆铜钱旁边,见到其中一串的皮绳已经解开,就从里面数了二十个铜钱出来。随后好像还在纠结,又扔了五个铜钱回去,又纠结了一下,又扔了五个铜钱回去。

然后走到葛明跟前说到:“明儿,这十个铜钱是为娘给你的零花钱,以后每月都有十个铜钱的例钱。”

葛明眼睁睁母亲数了二十个铜钱,随后变成了十五个,又变成了十个。不管多少,好歹也是钱啊。一万个铜钱,每月拿回来十个铜钱,需要一千个月。。。。。

无奈啊,毫无办法,葛明也只能面露感激和欣喜。

“母亲大人英明神武,孩儿感激万分,孩儿今年十岁,只要活到九十三岁就能拿回十贯钱了。”

原本刘氏还有一些不好意思,毕竟是贪了孩子的钱。刘氏听出了挖苦,假装发怒的喊道:“这个混小子,快滚回去。”葛明拿着十个铜钱,逃命一般出了房门。

刘氏摇着头,嘴巴嘀嘀咕咕:这孩子,活到九十三岁不是成了神仙了?过了半晌脸色一变,不禁有想到这孩子算学好厉害。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