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中国古代名人传 > 第98章 东方朔

中国古代名人传 第98章 东方朔

作者:轩辕风雪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4-17 05:25:03 来源:小说旗

建元元年,长安的日头格外炽热,阳光毫无遮拦地倾洒在朱雀门上,反射出刺目的光芒。

年轻的东方朔身着一袭洗得发白的布衣,腰系麻绳,足蹬草鞋,怀揣着精心撰写的竹简,大步朝着宫门走去。

他身高九尺三寸,身姿挺拔如松,剑眉星目,齿若编贝,一头乌黑的长发随意束起,几缕发丝在风中肆意飞舞,浑身散发着一种不羁的气质。

这是他第三次踏上长安这片土地,前两次皆因盘缠用尽,连朱雀门的门槛都未能跨过,便铩羽而归。

而这次,他带着洋洋洒洒三千片竹简,竹简上密密麻麻地刻满了他的生平经历、渊博学识以及宏伟抱负,仿佛承载着他一生的希望,决心要呈递给汉武帝。

彼时的汉武帝刘彻,刚刚登基,年方十六,却已胸怀壮志,一心想要开创一番宏图伟业,于是诏令天下,广纳贤才。

当宦官将东方朔那堆积如山的竹简呈至御前时,汉武帝先是惊得目瞪口呆,随即忍不住大笑起来。

在众多文辞典雅、中规中矩的奏章中,这份竹简所撰写的自荐书犹如平地惊雷,字里行间透露出的狂傲与自信,让汉武帝对东方朔这个名字印象深刻。

然而,汉武帝并未立刻召见他,而是下令将他安置在公车署,每日发放微薄的俸禄,让他暂且等候。

公车署犹如一座牢笼,困住了东方朔那颗渴望施展才华的心。

在这里,他每日望着头顶狭小的天空,看着身边那些碌碌无为、只知混日子的待诏者,心中焦急万分,如同热锅上的蚂蚁。

为了尽快引起汉武帝的注意,东方朔绞尽脑汁,终于想出了一个大胆而冒险的主意。

这日,东方朔在宫中四处闲逛,找到了一群负责表演杂耍的侏儒。

他故作神秘地靠近他们,压低声音说道:“你们大祸临头了!皇上昨日私下里跟我说,你们身材矮小,既不能下田耕地,又不能上阵打仗,留在宫中纯粹是浪费粮食,准备找个日子把你们全部处死。”

侏儒们一听,吓得脸色煞白,双腿发软,纷纷瘫坐在地,哭声连成一片。

东方朔见状,心中暗喜,却又装出一副同情的模样,安慰道:“不过,我倒是有一个办法能救你们。等皇上出行路过时,你们一起跪在路旁,磕头请罪,声泪俱下地诉说自己的悲惨处境,或许皇上心一软,就能饶你们一命。”

几天后,汉武帝在一众侍卫和宦官的簇拥下出行。

当队伍行至侏儒们埋伏的地方时,侏儒们齐刷刷地跪在路旁,哭声震天。

汉武帝被这突如其来的场景惊得勒住了缰绳,询问左右发生了何事。

侏儒们连忙将东方朔的话一五一十地说了出来。

汉武帝听后,又气又好笑,立刻派人将东方朔召来。

东方朔被带到汉武帝面前,他不慌不忙地行了个礼,神态自若。

汉武帝板着脸,质问道:“你为何要欺骗那些侏儒?该当何罪?”

东方朔却不卑不亢地回答道:“陛下,臣实非有意欺骗。侏儒身高不过三尺,每月却能领取一袋粟米、二百四十钱的俸禄;而臣身高九尺有余,所得俸禄竟与他们相同。如此一来,侏儒们饱得快要撑死,臣却饿得头晕眼花。陛下若觉得臣尚有可用之处,就应当给予臣相应的待遇;若认为臣无用,不妨放臣回家,免得臣在长安白白耗费粮食。”

汉武帝听后,先是一愣,随即哈哈大笑起来,他被东方朔的机智和直率所打动,觉得这个年轻人不仅才华出众,而且风趣幽默,当即下令将他调到金马门待诏。

在金马门,东方朔终于迎来了更多接触汉武帝的机会。

一日,汉武帝突发奇想,召集了一群擅长占卜的术士,让他们玩射覆之戏。

所谓射覆,就是将一件物品藏在盆下,让参与者通过占卜等方式猜出物品是什么。

汉武帝命人将一只壁虎扣在盆下,让术士们猜测。

术士们围在盆边,有的皱着眉头,口中念念有词;有的摆弄着蓍草,试图通过卦象来推断。

然而,折腾了许久,却无一人能猜中。

这时,东方朔站了出来,向汉武帝拱手说道:“臣自幼研习《易》学,对占卜之术略知一二,请陛下让臣一试。”

汉武帝微微点头,示意他开始。

东方朔不紧不慢地取来蓍草,熟练地摆成卦象,口中念念有词。

片刻后,他胸有成竹地说道:“这东西,说它是龙吧,它没有角;说它是蛇吧,它又有脚。它能在墙上爬行,依臣之见,不是壁虎就是蜥蜴。”

汉武帝听后,惊讶得合不拢嘴,连忙让人揭开盆子,果真是一只壁虎。

在场的众人纷纷惊叹不已,汉武帝龙颜大悦,当即赏赐给东方朔十匹帛。

此后,汉武帝对东方朔的射覆之术愈发感兴趣,多次让他参与射覆。

东方朔每次都能准确猜出,仿佛有未卜先知的能力,令众人对他刮目相看。

这引起了宫中伶人郭舍人的嫉妒。

郭舍人觉得东方朔不过是运气好,瞎猫碰上了死耗子,心中很不服气。

于是,他向东方朔发起挑战:“东方朔,听闻你射覆之术高超,今日我也设下一局。如果你能再次猜中我所覆之物,我甘愿受一百鞭之罚;若猜不中,你就把之前所得的赏赐都给我。”

东方朔毫不犹豫地答应了。

郭舍人将树上的寄生植物小心翼翼地摘下,盖在盆下,脸上露出得意的笑容,心想这次定要让东方朔出丑。

东方朔来到盆前,围着盆转了几圈,然后闭上眼睛,沉思片刻。

不一会儿,他睁开眼睛,说道:“是窭薮。生肉叫脍,干肉叫脯,附在树上叫寄生,盖在盆下自然就是窭薮。”

郭舍人一听,脸色瞬间变得铁青,他没想到东方朔竟能答对。

恼羞成怒之下,郭舍人开始胡搅蛮缠,拒不承认。

东方朔毫不示弱,与他展开了一场激烈的舌战。

两人你一言我一语,互不相让,言辞之犀利,让周围的人都听得目瞪口呆。

最终,汉武帝被东方朔的机智和口才所折服,下令让倡监鞭打郭舍人。

经此一事,东方朔名声大噪,被汉武帝拜为常侍郎。

建元三年,汉武帝为了满足自己游玩打猎的喜好,打算修建上林苑。

这一消息传出后,东方朔心急如焚,他深知修建上林苑不仅会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还会损害百姓的利益。

于是,他连夜写了一篇奏章,第二天一早便跪在汉武帝面前,神情严肃地进谏:“陛下,臣听闻国君谦逊静穆,天象就会呈现福祥;国君骄奢靡丽,天象就会出现灾异。如今陛下想要修建上林苑,这片土地肥沃富饶,百姓们在这里耕种收获,以此为生。若在此修建林苑,不仅会断绝百姓的生计,引发民怨,还会让国家陷入劳民伤财的困境。当年,殷商纣王因修建奢华的宫殿,引得诸侯纷纷背叛;楚灵王因建造章华台,导致百姓流离失所;秦朝因兴建阿房宫,最终引发了天下大乱。这些惨痛的教训,陛下不可不引以为戒啊!”

说着,他呈上《泰阶六符》,希望汉武帝能通过观察天象变化,来调整国家的政策。

汉武帝听后,沉默良久,他虽对东方朔的直言进谏感到有些不悦,但内心也不得不承认东方朔说得有道理。

最终,汉武帝还是下令修建了上林苑,但对东方朔的胆识和见识更加赞赏,拜他为太中大夫,赐黄金百斤。

元光六年,汉武帝的姑母馆陶公主的男宠董偃,深得汉武帝喜爱。

一日,汉武帝为馆陶公主在宣室设酒宴,并派谒者去请董偃赴宴。

东方朔得知后,手持戟站在台阶下,坚决阻拦董偃进入宣室。

他义正言辞地对汉武帝说:“陛下,董偃有三条死罪,绝不可进入宣室。其一,他身为臣子,却私下侍奉公主,严重违背了君臣之礼;其二,他败坏男女之间的教化,搅乱婚姻礼制,损害了国家的法律尊严;其三,他怂恿陛下崇尚奢侈享乐,沉迷于声色犬马之中,阻碍陛下专注于国家大事。宣室乃先帝正殿,是处理军国大政的地方,非重大事务,不得入内。若让董偃进入,**之风将逐渐蔓延,国家必将陷入危机!”

汉武帝听后,脸色一阵白一阵红,沉默片刻后说:“我已经设好酒宴了,这次就先让他进来,以后我会注意的。”

东方朔却不肯罢休,他继续说道:“陛下,春秋时期,竖刁自宫、易牙烹子,迷惑了齐桓公,最终导致齐国大乱;庆父不死,鲁国永无宁日。这些都是前车之鉴啊!陛下若不及时制止,恐重蹈覆辙。”

汉武帝被东方朔的一番话深深打动,他沉思良久,最终下令停止引董偃进入宣室,改为在北宫设宴,并将东司马门改名为东交门。

事后,汉武帝赐给东方朔黄金三十斤,对董偃的宠幸也日渐衰落。

随着时间的推移,汉武帝身边人才辈出,卫青、霍去病驰骋沙场,立下赫赫战功。

主父偃、张汤等在朝堂上大展宏图,备受重用。而东方朔虽才华横溢,却始终未能得到汉武帝的真正重用。

元朔三年的一天,东方朔从殿内经过,一群郎官在背后对他指指点点,嘲笑他是个狂人。

东方朔苦笑着摇头,对他们说:“像我这样的人,就是所谓的‘大隐隐于朝’。古时之人,为了躲避尘世的喧嚣,隐居于深山之中;而我,在这繁华的宫殿里,同样能避世全身。”

说罢,他独自来到酒席间,借酒消愁,唱道:“隐居于尘世中,避世于金马门。宫殿里尚可避世全身,又何必隐居于深山茅舍之中。”

歌声中充满了无奈与自嘲。

元封元年,国家事务繁忙,公孙弘、司马迁等人都奉命出使国外,有的还担任了郡守、诸侯相,职位升到了公卿。

东方朔虽曾一度升到太中大夫,但后来又长期担任郎官。

他不甘心就此埋没,多次上书汉武帝,陈述耕战强国之策,希望能得到汉武帝的重视和重用。

然而,汉武帝始终只把他当作一个诙谐调笑的弄臣,对他的建议并未真正放在心上。

每次东方朔满怀期待地呈上奏章,得到的却只是汉武帝的几句敷衍之词,这让他感到无比失望。

天汉三年,东方朔因醉酒在殿堂小便,犯下大罪,被免为庶人,只能在宦官署待诏。

这一突如其来的变故,让东方朔陷入了人生的低谷。

他整日借酒消愁,回忆着自己曾经的辉煌与抱负,心中充满了悔恨和不甘。

一年后,隆虑公主之子犯下死罪,汉武帝为了维护法律的尊严,依法将其处死。

东方朔抓住这个机会,巧舌如簧地赞扬汉武帝公正无私,处理得当。

汉武帝听后,龙颜大悦,又重新拜他为中郎。

东方朔晚年,身体每况愈下,疾病缠身。

临终前,他一改往日诙谐幽默的形象,变得严肃而庄重。

他把家人和亲信叫到床前,嘱咐了一番后,又让人将汉武帝请来。

汉武帝来到床边,看着形容枯槁的东方朔,心中感慨万千。

东方朔挣扎着坐起来,对汉武帝说:“《诗经》云:‘营营青蝇,止于樊。恺悌君子,无信谗言。’陛下应远离小人,不听信谗言,任用贤能,如此国家才能长治久安。”

汉武帝听后,默默点头,眼中流露出一丝伤感。

不久后,东方朔溘然长逝,享年六十岁。

东方朔一生,博学多才,机智诙谐。他虽未能在政治上大展宏图,实现自己的抱负,但他以独特的方式,在西汉的历史舞台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他的故事,在民间广为流传,成为了人们口中的传奇。

后世之人,每当提及东方朔,都会想起那个在朝堂上妙语连珠、在宫廷中嬉笑怒骂的智者,他的智慧和风采,穿越千年,依然熠熠生辉,激励着后人不断追求真理和智慧。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