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中国古代名人传 > 第99章 韩信

中国古代名人传 第99章 韩信

作者:轩辕风雪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4-17 05:25:03 来源:小说旗

秦末,淮阴城的石板路在烈日下泛着白晃晃的光,街边的槐树耷拉着叶子,无精打采。

一个身形修长却衣衫褴褛的年轻人,正漫无目的地游荡,他就是韩信。

韩信自幼父母双亡,靠着乡邻的救济勉强维持生计,可他却痴迷于研读兵书,无论走到哪里,都带着那卷翻得破旧的《孙子兵法》,时常沉浸其中,旁若无人。

淮阴城的集市热闹非凡,吆喝声、讨价还价声此起彼伏。

韩信来到集市,想寻些营生,却因手无缚鸡之力,又不愿做些卑躬屈膝的杂活,屡屡碰壁。

一天,集市上的屠夫拦住韩信,周围的人见状,纷纷围了过来,想看一场好戏。

屠夫斜着眼,满脸嘲讽地说:“你成天带着把破剑,装模作样,有本事就用这剑刺我;要是不敢,就从我的裤裆下钻过去。”

韩信握紧了剑柄,眼中闪过一丝愤怒,可片刻后,他缓缓松开了手,深深地吸了一口气,俯身从屠夫的胯下钻了过去。

周围的人哄堂大笑,韩信却面不改色,起身拍了拍身上的尘土,大步离去。

他在心中暗暗发誓,总有一天,要让这些人对他刮目相看。

陈胜、吴广在大泽乡揭竿而起,反秦的烽火迅速蔓延。

韩信听闻消息,热血沸腾,带着他的宝剑,投身到项梁的起义军之中。

在军队里,韩信渴望一展身手,他向将领们提出了许多作战建议,可这些建议不仅没有得到重视,还遭到了嘲笑。

项梁战死后,项羽成为了军队的统帅,韩信被任命为郎中。

他多次向项羽献计,项羽却只沉迷于自己的武力,对韩信的谋略不屑一顾。

韩信深感失望,他意识到,在项羽麾下,自己永远无法实现抱负,于是毅然离开了楚军。

公元前206年,韩信辗转来到了刘邦的军营。

起初,他只是一个管理粮草的小官,依旧无人问津。

一次,韩信因触犯军法,被判处死刑。

在行刑现场,前面的十三个人已经被斩首,轮到韩信时,他抬头仰望天空,长叹一声:“汉王不是想要夺取天下吗?为什么要斩杀壮士?”

监斩官夏侯婴被他的话所吸引,仔细打量韩信,见他气宇不凡,便下令将他释放。

夏侯婴与韩信交谈后,对他的才华大为惊叹,随即将他推荐给了刘邦。

刘邦虽任命韩信为治粟都尉,但并没有真正认识到他的军事才能。

直到有一天,丞相萧何与韩信进行了一番长谈。

萧何被韩信的军事见解所折服,认定他是不可多得的军事天才。

此后,萧何多次向刘邦举荐韩信,可刘邦始终没有放在心上。

不久后,刘邦的军队中有许多士兵因为不满现状,纷纷逃走。

韩信见自己依旧得不到重用,也心灰意冷,趁着夜色离开了军营。

萧何得知韩信逃走的消息,心急如焚,来不及向刘邦禀报,便骑着快马连夜追赶。

这便是“萧何月下追韩信”的典故。

刘邦得知萧何连夜追韩信,十分惊讶,问道:“逃走的士兵那么多,你都不追,为什么偏偏去追韩信?”

萧何回答道:“普通士兵多的是,可像韩信这样的军事奇才,天下难寻。大王若只想偏安一隅,自然用不到他;但若想争夺天下,非韩信不可。”

刘邦听后,在萧何的极力劝说下,决定举行隆重的拜将仪式,任命韩信为大将。

拜将仪式结束后,刘邦迫不及待地问韩信:“丞相多次向我举荐将军,将军有何良策助我夺取天下?”

韩信不慌不忙,分析道:“如今项羽虽强大,但他刚愎自用,不得人心。而大王您入关后,与百姓约法三章,深受百姓爱戴。我们可以先夺取关中,以此为根基,然后东出函谷关,与项羽争夺天下。”

刘邦听后,茅塞顿开,对韩信的谋略佩服得五体投地。

公元前206年八月,韩信采用“明修栈道,暗度陈仓”的计策,派樊哙、周勃等人率领士兵去修复栈道,佯装要从栈道出击。

项羽的守军被迷惑,放松了警惕。而韩信则亲自率领大军,绕道陈仓,突然发动袭击,一举平定了三秦之地。

这一战,让韩信初露锋芒,名声大噪。

公元前205年四月,刘邦在彭城之战中遭遇惨败,损失惨重。

韩信迅速收拢残军,与刘邦在荥阳会师。

此后,韩信指挥军队多次击败楚军,成功扭转了战局。

刘邦任命韩信为左丞相,让他率领军队攻打魏国。

韩信来到黄河边,观察魏军的部署后,决定采用声东击西的战术。

他表面上集中船只,做出要从临晋关渡河的架势,暗中却派军队从夏阳用木罂缶渡河,奔袭安邑。

魏军主帅魏豹毫无防备,仓促应战,最终被韩信击败,魏国灭亡。

紧接着,韩信又奉命攻打代国。

在阏域,韩信与代军展开激战。

他巧妙地运用地形,将代军引入山谷,然后伏兵四起,将代军打得落花流水,俘虏了代国丞相夏说。

击败代国后,韩信马不停蹄,率领三万大军东进,准备攻打赵国。

赵军主帅陈馀得知消息后,集结二十万大军,在井陉口严阵以待。

井陉口地势险要,易守难攻,陈馀自信凭借兵力优势,足以抵挡韩信的进攻。

韩信深知此次战役的艰难,他派间谍深入赵军打探情报,得知陈馀拒绝了谋士李左车的奇袭汉军粮草的建议后,心中暗自高兴。

半夜,韩信挑选两千名轻骑兵,每人手持一面汉军旗帜,潜伏在赵军军营附近的山上。

随后,他又派一万人作为先锋,渡过绵蔓水,背水列阵。

赵军见汉军背水扎营,都哈哈大笑,认为韩信不懂兵法。

黎明时分,太阳从东方缓缓升起,驱散了黑夜的阴霾。

韩信站在军队前列,目光如炬,他深知今天这场战斗的重要性。

随着他的一声令下,主力部队如汹涌的洪流一般向赵军发起了猛烈的进攻。

赵军见汉军来势汹汹,毫不示弱,倾巢而出,与汉军展开了一场惊心动魄的厮杀。

喊杀声、兵器碰撞声响彻云霄,战场上尘土飞扬,硝烟弥漫。

双方激战了一段时间后,韩信突然下令部队佯装败退,丢弃旗鼓,向背水阵方向逃窜。

赵军见状,以为汉军真的溃败了,士气大振,纷纷追击。

一时间,赵军如饿虎扑食般紧紧咬住汉军的尾巴,营中只剩下少量的守军。

就在赵军全力追击汉军的时候,潜伏在山上的两千轻骑兵如闪电般迅速出击。

他们如鬼魅一般冲入赵军军营,动作迅速而果断。

这些轻骑兵训练有素,他们迅速拔掉赵军的旗帜,换上汉军的旗帜,整个过程如行云流水,一气呵成。

赵军在前方久战不胜,正准备撤回军营稍作休整,却突然发现营中已插满了汉军的旗帜。

这突如其来的变故让赵军大惊失色,他们顿时军心大乱,以为汉军已经攻占了他们的后方,纷纷四散奔逃。

汉军见赵军陷入混乱,立刻抓住时机,前后夹击。

原本败退的汉军此时也回过神来,转身与追击的赵军展开了激烈的厮杀。

赵军在汉军的前后夹击下,完全失去了抵抗能力,被打得大败。

陈馀在混乱中被杀,赵王歇也成为了汉军的俘虏。

这场战斗以汉军的大获全胜而告终,韩信以其卓越的军事才能和精妙的战术安排,创造了一场以少胜多的经典战役。

战后,将领们对韩信的排兵布阵感到十分困惑,于是纷纷围拢过来,向韩信请教:“将军,按照兵法所说,应当‘右背山陵,前左水泽’,这样可以借助地形优势,进可攻,退可守。然而,您却让我们背水列阵,这完全违背了常规啊!但最终我们却取得了如此辉煌的胜利,这其中究竟有什么玄妙之处呢?”

韩信微微一笑,耐心地解释道:“诸位有所不知,这其实也是兵法中的一种策略,只是你们没有留意罢了。兵法上有云:‘陷之死地而后生,置之亡地而后存。’我们这支军队并非训练有素的精兵,他们缺乏战斗经验和勇气。如果不把他们置于绝境,让他们面临生死存亡的考验,那么一旦遭遇危险,他们很可能就会惊慌失措,一哄而散。”

韩信顿了顿,接着说道:“相反,当他们被逼到绝路时,为了生存下去,他们就会迸发出前所未有的斗志和勇气,奋勇杀敌。这种情况下,他们往往能够发挥出超乎寻常的战斗力,从而置之死地而后生。”

将领们听了韩信的这番话,犹如醍醐灌顶,顿时恍然大悟。

他们对韩信的谋略和智慧佩服得五体投地,纷纷赞叹道:“将军真乃神人也!如此奇谋妙计,实非我等所能企及。”

在击败赵国后,韩信并没有乘胜追击,而是听从了李左车的建议,采用怀柔政策,招降了燕国。

公元前203年,韩信又挥师南下,攻打齐国。

齐王田广得知汉军来攻,急忙向项羽求救。

项羽派龙且率领二十万大军救援齐国。

龙且轻视韩信,认为他不过是一介书生,不足为惧。

他与齐王田广合兵一处,与汉军对峙。

韩信深知龙且的骄狂,决定利用这一点设下陷阱。

他派人在潍水上游用沙袋堵住水流,然后率领一半军队渡河进攻龙且。

龙且见状,立即率军迎战。

韩信佯装败退,龙且以为汉军胆怯,便下令全军渡河追击。

当龙且的军队刚渡过一半时,韩信下令撤去上游的沙袋,河水汹涌而下,将龙且的军队一分为二。

韩信趁机回师攻击,将龙且斩杀,大败楚军。

随后,韩信乘胜追击,攻占了齐国全境。

随着韩信战功的不断积累,他的威望越来越高。

刘邦为了安抚韩信,封他为齐王。

公元前202年,刘邦约韩信、彭越等人会师垓下,共同攻打项羽。

韩信作为联军的统帅,精心策划了一场大规模的战役。

他采用“十面埋伏”的战术,将楚军重重包围。

楚军在汉军的轮番攻击下,渐渐抵挡不住,退入垓下城中。

为了瓦解楚军的士气,韩信又下令汉军在夜间唱起楚地的歌谣。

楚军听到熟悉的乡音,以为楚地已被汉军全部占领,顿时军心大乱。

项羽见大势已去,率领八百骑兵突围而出。

最后,项羽逃至乌江畔,自觉无颜见江东父老,自刎而死。

至此,楚汉战争结束,刘邦建立了汉朝。

汉朝建立之后,韩信被刘邦改封为楚王。

当他回到楚国时,心中感慨万千。

这里是他曾经的故乡,也是他发迹的地方。

韩信首先想到的是当年那个曾救济过他的漂母。

他四处打听,终于找到了她。漂母见到韩信,十分惊讶。

韩信对她感激涕零,当即赐给她千金,以报答她的救命之恩。

接着,韩信又召见了那个让他受胯下之辱的屠夫。

众人都以为韩信会报复他,然而韩信却出乎所有人的意料。

他不仅没有惩罚屠夫,反而任命他为中尉,并对身边的人说:“正是因为他当年的羞辱,才激发了我的斗志,让我发奋图强,才有了今天的成就。”

然而,韩信的辉煌并没有持续太久。

他的功劳实在太大,以至于刘邦开始对他产生猜忌。

公元前 201 年,有人告发韩信谋反,刘邦听信了谗言,决定对韩信采取行动。

刘邦采用了陈平的计策,伪游云梦,诱使韩信前来拜见。

韩信不知是计,果然前来。

刘邦趁机将韩信擒获,韩信这才意识到自己中了圈套。

韩信愤怒地对刘邦说:“果如人言,‘狡兔死,良狗烹;高鸟尽,良弓藏;敌国破,谋臣亡’。天下已定,我固当烹!”

他觉得自己为刘邦立下了汗马功劳,却遭到如此对待,实在是不公。

刘邦念及韩信的功劳,最终没有杀他,而是将他降为淮阴侯,留在长安。韩信从此失去了权力,过着被监视的生活。

在长安的日子里,韩信郁郁不得志,心中充满了怨恨。

公元前197年,陈豨在代地起兵反叛,刘邦亲自率军前去平叛。

韩信称病没有随行,暗中与陈豨联络,准备在长安发动叛乱。

不料,消息泄露,吕后与萧何合谋,将韩信诱骗至长乐宫钟室,斩杀了他,并诛灭了他的三族。

一代名将,就这样含冤而死,年仅三十三岁。

韩信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

他从一个落魄的青年,凭借着卓越的军事才能,成为了名震天下的大将,为汉朝的建立立下了不朽的功勋。

他的军事思想和指挥艺术,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被誉为“兵仙”“战神”。

然而,他的悲剧命运也让人感叹不已,成为了历史长河中一段令人唏嘘的故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