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濒死夫君放我自由,我送他登基 > 第129章 老有所依,幼有所教

师乐安温声说道:“不是这样的,阿伯。”

缓了缓后,师乐安反问道:“阿伯,你知道在我和阿昭心里,你是怎样的存在吗?”

这个问题问住了张伯,他低头想了一会儿,缓声反问道:“后院总管?”

师乐安笑着点了点头,又摇了摇头:“对,你是我们的后院总管不假。但是你在我们心里,是家人一样的存在。”

张伯身体一震,眼神中的黯淡被惊讶取代:“老奴?家人?这,这可不敢当呀!”

师乐安笑道:“并非是有血缘关系的人才能成为家人,你从小看着阿昭长大,又陪他从宫里走到了宫外,现在甚至陪着我们到了蓟县。十几年的兢兢业业的陪伴,无数次为了我们担心操劳,家人也不过如此了?”

张伯扯了扯嘴唇看起来想笑,可是想到自己的身份,又闭上嘴巴不敢接话。

家人?他这样低贱的内侍宫人,无儿无女的老东西,王妃心善宽慰自己的话,他怎敢当真?但是听王妃这么一说,张伯感觉自己的身体轻飘飘,每一处都舒坦了。

师乐安观察着张伯的面色,继续说道:“阿昭没有带着你一道北上,你或许觉得是自己年老体弱帮不上他的忙,他在嫌弃你。其实并非如此,阿昭和我本来是想等幽州的情况更好一些,再接你来蓟县,我们不希望你跟着我们太辛苦。”

张伯双眼猛地亮了,眼眶也微微红了:“是这样啊,是这样啊……”

原来不是因为他老迈派不上用场才会将他留在长安啊……

师乐安认真点头:“是的。我们不想让你担心,也不想让你受累,可是看到您十日一封信,我们又怕您多想,因而才会让崔格他们带你来蓟县。”

“我们让你来蓟县,是想让你知晓,我们也能将自己照顾得很好。你看,今日你见到阿昭,不也说他高了也结实了吗?”

“阿伯,我和王爷只是暂时辛苦了些。虽然在您看来,我和王爷为了幽州的百姓受了委屈吃了苦,但是在我们看来,这一切都是值得的。”

“比起你的养老钱,我们更希望你夸奖我们,肯定我们做的事。看到我们累的时候,鼓励我们一句‘阿昭和乐安辛苦了’,看到我们做出实事来的时候夸我们一句‘阿昭和乐安真棒’,我们就能信心百倍继续前行。”

“而我们,也想在难了累了烦了的时候,看到你健康平安的笑脸。这比我们穿漂亮衣裳,吃好吃的饭菜,更令我们心安。”

几句话下来,张伯眼眶都湿了,他无措的摸索着盒子:“原来是这样啊,这样啊……”

师乐安看着又感动又好笑,她点了点头,正色道:“是的,就是这样。所以养老钱我们不会收,你好好收着就行。”

张伯偏过身,擦了擦泪,再转头时,他脸上已经带了满足的笑容:“王妃是要去城东看新修的下庠吗?老奴这就为您派车。”

师乐安笑着颔首:“多谢阿伯。”

看着张伯揣着盒子快步小跑的背影,小圆都有些忍不住了:“姑娘,阿伯人真的挺好的,他还想把棺材本给你们做衣裳。”

师乐安应了一声:“是啊,张伯没有自己的子嗣,辛辛苦苦攒点钱不容易。他能将自己的养老钱都拿出来交给我和王爷,我其实挺感动的。但是越是感动,越能意识到这笔钱对他而言有多重要,所以不能收。”

小圆接话道:“是啊是啊,我听说无儿无女的内侍宫人离开皇宫之后好可怜,要是没了钱,也不知道要受多少欺负。当然,姑娘和王爷肯定会善待张伯的。不只是张伯,姑娘和王爷做的事若是成了,能善待好多老人家,那叫什么来着……少什么老什么?”

师乐安笑了笑说道:“少有所养,老有所依。”

小圆连连点头:“对对对,就是这句。”

师乐安笑道:“后面还有两句:幼有所教,贫有所依。我们一会儿要去的地方就是‘幼有所教’的下庠,要不要给你报个名?”

小圆苦着脸:“啊?我,我还是算了吧,我一看见那些字脑袋就晕乎乎了。姑娘,我的好姑娘,你就饶了我吧。”

主仆两笑着走远了,没发现不远处的凉亭中,刺史李登站起了身,将鱼篓中的鱼统统倒入了湖中。几尾鱼尾巴一甩,迅速沉入水中不见了踪影。

李登将鱼竿慢悠悠收起,抬头看了看蓝天白云,脸上露出了一点笑容:“天气真好,也该出门走一走了。”

蓟县,幽州治所所在。

李登来了数日,还是第一次出门。李刺史换上了常服,双手背在身后,溜溜达达走出王府,拐过巷子向南走上一段路,就到了蓟州城的城中心——鼓楼。

站在鼓楼上举目远眺,能看清蓟县四周巍峨的城墙。

很少有人知晓,李登在二十多年前随着御驾亲征的队伍来过幽州,那时候的他跟着自己的同僚到过蓟县。和二十多年前相比,蓟县热闹了许多。

低头看去,几条主街上人来人往,各地的商人们牵着骆驼或马匹,拉着满满的货物沿街而过。街边的商户门市大开,各店的小二们正高声吆喝着生意。小姑娘大媳妇们手中提着竹篮采买着家中需要的物件,大男人小少年们则为了生活和理想各自奔波……

各种语言汇集成嘈杂的河流冲上了鼓楼,李登听不清楼下的人在说什么。但是他能看到,能感觉到——蓟县的百姓对眼下的生活是满意的。

换句话说,他们对端王是满意的。

引商队开市集,广纳贤才,兴修学堂……端王到了幽州之后,没有沉浸于吃喝享乐,他做了一件又一件利民之事。

百姓们得到了真切的实惠,生活好了有盼头了,笑容也就多了。

李登眯着眼看向了城东的方向,那是王妃师乐安要去的地方,远远的,还能看到王府的马车停靠在街边。

“少有所养,老有所依,幼有所教……”李登靠在鼓楼的城墙上,双手撑着下颚,口中低声念叨着。

突然间李登的鬓发被风吹动,风中带来了丝丝凉意。李刺史将手探出了鼓楼,感受着穿过指间的风:“起风了。”

蓟县的风正向着其他的郡县吹,若是这股风不停,幽州将来会是怎样的情况?

李刺史轻笑出声:“该开工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