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边,宫人们捧着热腾腾的面条入了除夕宴。
参加宴席的大臣们吃了一肚子凉的,终于见到了一碗热食,一个个感动得不行,纷纷抱着碗吃得开心。
就连谢昀都不得不承认:“王夫人做事确实妥帖细致。”
此时能吃上一碗热腾腾的面条,朝臣对王夫人的好感也会上升。若是自己的母亲,怕是想不到这点。
谢曦挑着面条,笑容更加灿烂:“二哥可知,这碗面条的来历?”
谢昀道:“不知,这有什么来历?不就是一碗普通的鸡汤面吗?”
谢曦轻笑一声:“这碗面名为长寿面,是先皇后的拿手菜之一,平日里大哥小六或者父王生辰,先皇后就会亲手为他们烹饪。”
“二哥啊你怎么忘记了?今日是除夕,是小六的生辰。”
谢昀吃面的动作一僵:“你怎会知晓?”
谢曦并没有直接回答谢昀的问题,而是慢条斯理夹起煎鸡蛋咬了一大口,含糊不清地说道:“我看过母亲为除夕夜筹备的菜单,上面没有这碗面。现在它出现了,你知道它意味着什么吗?”
谢曦幸灾乐祸道:“这意味着,父皇啊,想念小六了。换句话说——”
“父皇从没忘记小六。先在小六的年礼中添了大量的锦缎,后在除夕宴上给朝臣上长寿面。你明白他的意思了吗?”
谢昀凝视着谢曦,细细看着他面上的每一个动作,每一丝神情,端看许久后,他放下了碗筷,有些羡慕道:“父皇的意思如何我不太清楚,但是我知晓,王夫人很聪慧,能给你提供强大的助力。”
通常情况下,藩王成不了太子。即便恒帝思念谢昭,将他召回长安,谢昭这辈子也只能做个闲散王爷。
真正的太子之争,人选只有谢昀和谢曦。
除夕宴当日出现了一碗不寻常的面条,有些警醒的大臣就会思考面条的来源。当他们发现这碗面是王夫人端到圣上面前,又让圣上思念起端王爷时……能联想的东西就太多了。
首先,王夫人为何会拿出这碗面?
哦,原来王夫人收留过伺候先皇后的宫人。
先皇后自戕时,宫人死的死散的散,仅剩的几个都被王夫人收留了,当时皇城中风雨飘摇,王夫人却能顾念旧情收留先皇后的人。
她有情有义啊!
巫蛊之祸后,先太子一脉的人死伤无数,但总有活下来的人,这些人躲藏在暗处伺机而动。
王夫人今天的行为对于这群人而言就是一个信号,一个她和三皇子可以信任的信号。
信号发出后,只要谢曦做足姿态,他就能无形中能获得许多帮助。
谢曦端起面碗喝了一大口鸡汤,鲜美的鸡汤入喉,他的笑容逐渐灿烂。
母亲这招可谓一箭三雕。
她在恒帝面前展示了仁善的同时,也能让自己获得实际的好处。
最重要的是,董夫人是个蠢货。
董夫人会被眼前的局势误导,做出一些愚蠢的举动,而那时就是他们一脉抓紧机会痛打落水狗的时机……
妙啊,今天的除夕宴,是谢曦二十多年来过得最舒心的一个除夕宴。
*
远在幽州的谢昭也觉得今年的除夕是他十七年来最舒心的一个除夕。
没有令人厌倦的宫宴和团年饭,就连祭天在前几日忙完了。
今日他不光吃了独特的一顿团年饭,还和众人一起守了人生中最开心的一个岁。大家不用恪守礼制坐在席位上,而是能自由地活动。
一群人想吃就吃,想玩就玩,累了可以眯一阵,对弈品茗读书玩叶子戏……放松的同时,大家的感情也在无形中加深了。
往年谢昭压根儿撑不到新年第一个时辰,可是今年还有一炷香就要过去了,谢昭半点睡意也无。
小少年眯眼对着身边的姑娘笑道:“我从未如此尽兴过,往后我们也像今年这般守岁可好?”
师乐安给予了肯定的回答:“好~”
顿了顿后,师乐安露出了一个神秘的微笑:“今年还剩最后一点时间,阿昭,我想对你说一句话。”
谢昭好奇的看了过来,浅褐色的瞳孔中光芒像星星一样跳跃:“嗯?想说什么?”
师乐安站起了身,理顺衣服后对着谢昭恭敬行了个礼,高声道:“想对你说——阿昭,生辰快乐!祝愿你生辰快乐,在新年新岁中诸事顺遂~”
师乐安的话瞬间引燃了全场,正在玩耍的众人纷纷停下了手里的动作,走到了谢昭身前恭祝着。
杨骁最憋不住话,他首先开口:“啊啊啊啊——生辰快乐~王妃真是太能忍了,非要等到现在才说,可把我给憋坏了!”
这是含蓄的崔格:“王爷,生辰快乐~愿王爷年年有今日岁岁有今朝。”
这是更加含蓄的卫琼:“祝王爷一岁一欢喜~”
众人你一言我一语,祝贺的词语潮水一般向着谢昭涌来。
看着大家热情的笑脸,谢昭有些呆滞,可是片刻后,呆滞变成了羞涩和喜悦。素来冷静的谢昭红着脸,小声回应着大家的祝贺:“谢谢,谢谢。”
他的生辰正好在除夕,别的皇子会在那一日举办生辰宴会,而他的生辰宴和除夕宴重叠,从没单独举办过。
每年除夕宴后,他又困又累,有好几次宴会没结束就睡过去了,事后还是阿兄将他背回长春宫。
等他醒来时,母后总会端上一碗热腾腾的面条。可是他不爱吃面条,划拉两口就放下了。
去年在诏狱中时,他一直在后悔。不该浪费母亲的心意,即便再不喜欢,也该吃完长寿面。他甚至自嘲:“看吧,让你不吃长寿面,现在无法长寿了吧?”
母亲和阿兄走后,他觉得不会有人再记得他的生辰。可是今日,他的王妃和朋友们在无人关照的情况下给了他大大的感动。
谢昭眼眶都红了:“谢谢,谢谢诸位。感谢大家记得我的生辰。乐安,你真是……”
师乐安笑了两声:“先别哭,我还给你准备了一点薄礼。”
说话间仆从抬了一个巨大的食盒进了大殿,揭开食盒后,一大盆鱼片粥映入眼帘。
看到一大盆粥,谢昭都惊了:“你何时做的?”
师乐安一边盛粥一边说道:“就方才借故出去的时候,米下锅后,厨娘会看着火候,我只要掐着点去下鱼片就行了。今日的鱼片粥用的是杨骁带回来的海鱼,味道肯定特别鲜美。你尝尝,合不合胃口?”
咸鲜的鱼片粥入口滑糯,鱼片鲜嫩,粥水清甜。搅一搅粥底,米汤在汤勺和碗上留下了浓稠的印记。一口下肚,鲜香的味道从口腔延伸到了全身。
“好喝……”热气熏得谢昭的眼眶湿漉漉,“特别好喝,同我阿娘做得一样美味。谢谢你乐安。”
师乐安招呼众人:“来来,大家来尝尝鱼片粥,沾沾寿星的福气和喜气,来年大家喜乐常在健康开怀~”
众人一拥而上:“来了!”
“给我一碗,这粥看起来就好喝!”
“好鲜!王妃,今日的粥比你在雒阳的时候煮得好!”
新年的钟声响起时,正殿中大家正笑闹着。
谢昭捧着粥碗,眼神柔和地看着正厅中的众人,目光从每一张笑脸上掠过,最终停在了同人说话的师乐安身上。
阿娘,您看到了吗?有一个姑娘,儿要与她共度余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