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乖巧的女人最好命,太子欲罢不能 > 第139章 当年之事

乖巧的女人最好命,太子欲罢不能 第139章 当年之事

作者:弥音儿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4-17 05:25:45 来源:小说旗

慈宁宫。

一众太医赶来后,给太后把完脉,道是气急攻心导致的晕厥。

晏时叙询问何望:“何院判,皇祖母何时会醒来?”

何院判有些惶恐,摇头。

“老臣不能确定,有可能一日、两日,可能半个月、一个月;也有可能……”永远醒不过来了。

晏时叙的心情有些沉重,挥手让太医退了下去。

武王立在一旁,自责不已。

他不该将此事说出来的。

这世上,没有哪位母亲,能接受自己的孩子曾试图杀死自己。

晏时叙宽慰道:“武皇叔,此事与您无关,您无需自责。”

武王知道,可就是心里难受。

都瞒了三十年了,继续瞒下去也不是不可以的。

晏时叙看向他,开口道:“武皇叔,您同我说说当年之事如何?”

武王点头,没再隐瞒。

——

三十年前。

武王和誉王都还未封王。

他们同年同月同日出生,小时候感情还挺好的。

可他们八岁那年,父皇因为立太子之事,被文武百官逼得焦头烂额。

按祖宗留下的规矩,太子必须立嫡立长。

可当时还是大皇子的皇帝平平无奇,各方面都不出色。

先皇有些犹豫了,他四个儿子中,资质最好的就是誉王。

真要立一个的话,他其实是有意立誉王的。

但太后却出面阻拦了。

她育有两子一女。

每个孩子,她自然都是疼爱的。

但关于立太子之事,该是长幼有序。

自大晏开国以来,就没有越过嫡长子,立嫡次子为太子的先例。

且手心手背都是肉,要是立了嫡次子,让嫡长子如何自处?

所以,她劝先皇,还是立嫡长子最为妥当。

先皇很敬重她这个发妻,且她的考虑也不是没有道理。

最后,就还是立了嫡长子。

此事过后,太后对誉王有些愧疚,绞尽脑汁的补偿他。算是关怀备至,予以予求。

她以为,这能让能誉王心中有些安慰。

她却是不知,誉王心中因此事生出了恨意。

他不知道从哪里弄来一包毒药,支走了膳厅里的宫人,往汤里投毒。

他想要杀死自己的母后和兄长。

只有母后和兄长死了,他才能做太子。

而那日,武王照常跑去太后宫里蹭饭。

他母妃总是对他冷冰冰的,他每顿都不敢多吃,吃完后又有些消化不了。

所以,他靠着自己的厚脸皮,没少跑来太后宫里蹭饭。

武王跑进膳厅,正好看到誉王站在椅子上,抖着手,往汤里加东西。

他当时还不知道誉王往汤里加的什么,跑过去问,誉王却吓得从椅子上跌落在地。

武王并不蠢,看着他那模样,立马就夺了誉王手中还剩下的半包药粉,要给誉王灌下去。

誉王吓得哇哇大叫,不停求饶。

武王猜到那肯定是不好的东西。

他犹豫片刻,掀了整张桌子就跑去了太医院,又将手中的半包药粉给自己熟悉的一个太医看。

太医看过后,吓了一跳,问他药粉是从哪里得来的,是剧毒。

武王也被吓到了。

剧毒?

他说是自己随手捡的,又匆匆跑到了母妃宫里,同她说了此事。

又拉着她,要去将此事告知太后。

可母妃却狠狠的打了他一顿,教育他不许去找死。

誉王是太后的亲儿子,而他只是一个庶子。

在亲儿子和庶子之间,太后怎么可能会相信他。

且他也没有其他的证据,半包不知道从哪里得来的药粉,说明不了什么。

武王乖乖让母妃没收了那半包药粉,没敢私自跑去同太后说此事。

但他掀了太后宫里的膳桌,还是被叫过去询问原因。

他去之前,母妃又对他一番耳提面命,勒令他不许说此事。

等他到了太后宫里,誉王吓得身体都在颤抖。

武王虽然很想说出真相,但也不敢忤逆自己母妃的意思。

最后,他说自己同誉王打架,不小心将膳桌给掀了。

挨了一通训后,此事便就此揭过了。

但自那以后,武王便不喜欢和誉王那个狗东西一起玩了。

几乎是见他一次,打他一次。

并威胁他,他要是再敢下毒,便将此事告诉父皇和母后。

誉王到底还小,担心他真的跑去告密,便没敢再下毒。

但两人的梁子就此结下了,动不动就打一架。

当然,是武王单方面的爆锤。

但他心里也有数,没敢真的将人打出个毛病。

但每一次,他打了誉王后,母妃就会狠狠揍他一顿!

太后见他已经受了罚,继续罚也不是,不罚也不是,多半时候是见了他就头疼。

后面太后见母妃罚他太狠了,还说了母妃几次。

而他屡教不改,执着的捶了誉王很多年。

誉王也时常反击,偷偷报复他。

直到,两人封王后,才终于消停了些。

——

晏时叙听完当年之事,也是良久无语。

对生母和亲兄长都下得了手,是个狠角色。

一连半个月,太后都没有醒来。

众太医轮番上阵,都没有一点成效。

晏时叙无奈,只能将之前替武王解毒的紫衣姑娘重新接来了宫中。

可是,这一次连紫衣姑娘都没有法子。

她留下一个方子就离开了,只道是太后郁结于心,自己不愿意醒来。

而这半个月。

京城的天都像是笼罩在了一片阴云当中。

一波未平,另一波频繁起。

皇帝的遗体还在殡宫停灵,武王死了……

武王突然又活了,誉王妃死了,听说是被吓死的……

誉王妃死了后,太后晕厥了……

太后晕厥了后,誉王自请入护国寺为太后祈福,为亡妻居丧,没有归期……

而随誉王上山的,还有百余名禁卫军。

禁卫军将人送山上后,并未下山……

种种迹象都表明,武王死而复生不简单。

誉王妃之死和太后晕厥也不简单。

而誉王上护国寺居丧这事……更不简单。

也可以理解为变相了囚禁……

文武百官噤若寒蝉,一个个缩在龟壳里,生怕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会波及到自己。

而太傅带着朝中几个重臣,开始轮番劝太子登基。

国不能一日无君,为了江山社稷,为了黎民百姓,就要早点继承大统云云。

几个来回下来,太子终于点了头。

道等皇帝入陵寝后,就登基。

众大臣各司其职,一边准备着皇帝入陵寝事宜,一边准备着新帝登基事宜。

总之,忙得不可开交!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