琼华殿。
温梨儿收拾了一番,抱着枭枭出了门。
这半个月,她几乎每天都会过来慈宁宫。
因为太子叫永泰来给她传了话。
道她要是有时间,可以抱着枭枭来慈宁宫多陪陪太后。
温梨儿虽然不知道太后晕厥的原因,但她是乐意抱着孩子,过来陪陪她老人家的。
因为她知道,太后对太子很好。
太子一个爹不疼,娘不爱的小可怜,太后是对他最好的长辈。
而太子也很重视自己这位皇祖母。
温梨儿特意跟秦嬷嬷学了一套按摩手法,每天早晚给太后按摩。
让她的肌肉和骨骼不至于僵硬。
她每天就坐在床边,给太后念念书,说说枭枭的趣事。
每次这个时候,枭枭就会趴到太后的身旁,咿咿呀呀,像是在喊她醒来。
再或者,亲自去膳房熬一些糜食,给太后喂下。
一连半个月下来,她倒是和皇后的关系好了不少。
因为皇后每天,也会来太后这里。
皇后其实很安静,大多时候只是坐在一旁,静静的陪着太后。
有时候说些话,说着说着就会流眼泪。
比如,现在……
皇后牵着太后的手,哽咽着在说些什么。
温梨儿自觉的避开,让青竹在殿内守着枭枭。
她则带着青梅去了膳房,亲自给太后熬药。
青梅轻声感慨:“皇后娘娘和太后的关系可真好。”
温梨儿点头附和。
谁说不是呢。
像皇后和太后这样的婆媳,世间少之又少。
说他们是亲母女也不为过。
可太后……
哎,温梨儿拿着蒲扇,轻轻扇着小炉子里的火。
她心里暗暗祈祷着,太后一定要醒过来才好。
不然,不只皇后少了一个母亲,太子也会失去唯一一个,对他很好的长辈。
等她端着药回太后的寝殿时,皇后已经止住了眼泪,就眼眶看着有些红。
温梨儿将药碗置于桌上放凉,抱起儿子,坐在了皇后下首的位置,开始每日一劝。
“皇后娘娘,您别担心,太后娘娘肯定会醒的。”
皇后的脸上,浮现出了一抹柔和的笑。
“这段时间,辛苦你了。”
温梨儿摇头:“不辛苦,殿下每日忙碌,妾身作为东宫的一份子,理应照顾好太后娘娘,让殿下无后顾之忧。”
皇后静静的看着她,感慨道:“你是个好孩子,你能进东宫,是太子的福气。
温梨儿笑了笑,并没有接话。
皇后说的却是真的。
想到太子妃那性子,皇后长长的叹了一口气。
这一刻,她终于明白了太后面对她时的感受。
就如同她现在面对太子妃一样,失望又无力。
太后晕厥了半个月,太子妃就来过一回,待了一刻钟,就匆匆离开了。
这天下,有这样做孙媳的吗?
皇后抿了抿唇。
当年,给太子指谢甄容为正妃的人,是她。
皇后未出阁前受过宣德侯府嫡女陈佩岚的恩情,两人成为了手帕交。
再后来,她们两人前后脚嫁人。
一个嫁进宫中为后,一个嫁入荣国公府。
后又几乎是差不多时间怀了身孕。
两人约定,若是她们俩生下的孩子为一男一女。
便定下娃娃亲,还交换了信物。
十月怀胎,两人各自生下一个女儿。
如此,娃娃亲便放在了一边,没人想起来了,信物也没有拿回来。
再后来,她与皇帝的感情破裂。
而陈佩岚与荣国公的感情也一去不复返。
皇帝的妃子一个个的封。
荣国公的妾室一房接一房的纳。
一次次的失望下,皇后彻底摆烂人生,断绝了再为皇帝生子的念头。
而陈佩岚却在一次次失望中变得彪悍无比,日日与那群妾室斗志斗勇,立志要先一步生下嫡子。
而她们这对手帕交也在思想上产生了分歧。
皇后劝陈佩岚放手,为了一个不再爱她的男人变成自己曾经最憎恶的模样,不值得。
陈佩岚劝她哄回皇上的心,尽早生个太子,在宫中蹉跎一生不值得。
两人完全不同的思想一次次碰撞,慢慢的,联系的次数变得越来越少了。
倒是她们的女儿,成了关系很好的朋友。
再后来,陈佩岚如意生下嫡子,稳住了自己荣国公夫人的位置。
而她,因没有嫡子,皇后之位飘摇不定。
但她有姑母,姑母以一己之力,稳住了她的皇后之位。
又迅速给她过继来一个刚丧母的养子。
因种种原因,皇后最终还是妥协了。
等到太子长大,姑母命她为太子选妃。
姑母其实不太放心她,但刚巧那段时间,姑母时常头疾发作。
就算不放心她,也只能交给她。
而这个时候,陈佩岚也在为嫡女谢甄容相看人家。
得知女儿喜欢太子后,陈佩岚再次来到宫中求见皇后。
陈佩岚拿出信物,提醒她当年给两个孩子定下的娃娃亲。
太子虽不是皇后亲生,但养子也是子。
当时说的是,如果她们有一儿一女的话,就结为亲家。
现陈佩兰的嫡子比太平公主小了五岁,他们俩自然不太可能成。
倒是谢甄容和太子年龄相当。
当年的那一桩娃娃亲,只能是他们俩。
皇后有些为难。
毕竟不是自己的亲儿子,让养子履行当年的娃娃亲,怎么看都有些不合适。
但陈佩岚跪下苦苦求她,道她们母女在荣国公府举步维艰。
要是谢甄容能嫁给太子,成为太子妃,她们母女也算出头了。
皇后不由想到,她们俩还未出阁时,作为手帕交,关系最是要好。
而她们俩,也经历了同样的坎坷。
她很能理解陈佩岚的不容易。
加上女儿太平在一旁相劝,皇后还是答应了。
国公府嫡女嫁与太子为正妃,倒是也合适。
且谢甄容那孩子,是她看着长大的。
除了性子执拗了些,其他的倒也挑不出大错。
如此,两人的婚事便如此定下了。
谢甄容成了太子妃后,大错倒是没有犯过,但小错却犯过不少。
且相处久了,皇后才发现,太子妃的性子与陈佩岚极像。
过于强势,性子执拗,也分不清轻重。
太子妃还同皇后一样,有一套自己的行事标准,别人不太能改变的那种。
她们这样的女人,根本不适合做大家族主母,更不适合做一国之母。
想到这,皇后又是长叹了一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