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故事三百六十五 > 第66章 罪与罚之消失的司机

故事三百六十五 第66章 罪与罚之消失的司机

作者:统帅心声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4-17 10:19:07 来源:小说旗

迟到的正义

1998年9月21日,杭州的阳光懒洋洋地洒在公路上,一切都如往常般平静,谁能料到,一场惊心动魄的故事就此拉开帷幕。

在那条蜿蜒的公路边,一辆货车跟个泄了气的皮球似的,趴窝在那儿,司机正眼巴巴地盼着救援,就像盼着救星降临。这时候,从北边风驰电掣般冲过来一辆货车,那司机估计是跟周公唠了太久嗑,困得眼皮直打架,压根没瞧见前面的“拦路虎”,只听“砰”的一声巨响,好似天崩地裂,撞车的刹那,时间仿佛凝固了。

开过来的货车车头瞬间被撞得稀巴烂,跟个揉皱的纸团似的,面目全非,零件撒了一地,都快分不清哪儿是哪儿了。被撞的那辆货车更惨,直接被撞得飞了出去,在空中翻滚了几圈,“扑通”一声掉进路边的排水沟,溅起一片泥水,还好车里没人,不然真得酿成大祸。

肇事车上坐着俩倒霉蛋,司机刘某和副驾驶的黄某,这俩人估摸是长途货运的好搭档,轮流掌舵,想减轻点旅途劳顿。哪成想,这一撞,黄某伤得那叫一个重,右边身子被撞得青紫淤血,骨头怕是断了好几根,瘫在座位上直哼哼。刘某也没好到哪儿去,脑袋磕破了,血糊了一脸,锁骨也折了,疼得他龇牙咧嘴。

没过多久,警笛声由远及近,救援人员像一阵旋风似的赶到现场,手脚麻利地把刘某和黄某抬上担架,火急火燎送往附近医院。医院里,医生们忙得脚不沾地,额头上豆大的汗珠滚落,可即便使出浑身解数,黄某还是因为伤势过重,灵魂飘向了天堂,刘某则在鬼门关前晃悠了几圈,好歹保住了小命,却也得长时间跟病床为伴,慢慢熬着康复。

当天下午,交警们踩着匆匆的步伐赶到医院,想找刘某问个清楚。哪晓得,刘某一掏口袋,脸“唰”地白了,驾驶证和身份证不见踪影。他结结巴巴地解释:“身份证落江苏南通出租房了,驾驶证之前违规,被交警扣了。”那会儿信息还没全国联网,交警们就像被蒙住眼睛的猎人,一时半会儿没法查证他这话是真是假。

与此同时,黄某的哥哥黄先生接到噩耗,心急如焚地从外地赶来杭州萧山,一路上眼眶泛红,满心悲戚。他到了医院,看着弟弟冰冷的遗体,悲痛欲绝,差点没晕过去。缓过神后,他强撑着帮交警处理事故,心里憋着一股劲儿,一定要为弟弟讨个公道。

可就在事发第三天,医院的电话跟催命符似的打到警局,护士在那头急得直跳脚:“警察同志,不好了,刘某不见了!刚做完手术,锁骨还没长好,医药费都没结清呢!”警察们一听,脑袋“嗡”的一声,这唱的是哪出啊?当下驱车赶往医院,一路风驰电掣,心里满是疑惑与焦急。

到了医院一打听,警察们更是惊掉了下巴。这刘某,刚从鬼门关溜达一圈回来,身上伤还没好利索,咋就跑了呢?按常理,交通事故责任明明白白,他能跑到哪儿去?警察们首先怀疑刘某驾照有猫腻,寻思他是不是无证驾驶,肇事了才脚底抹油。可一问车主黄先生,黄先生拍着胸脯保证:“刘某是我雇的,有驾照,我亲眼见过。”

为了搞清楚状况,警察踏上了前往江苏的漫漫征途,一路上舟车劳顿,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总算确认刘某没撒谎,驾照确实没问题。这下子,刘某为啥逃跑就更成了个解不开的谜团。警察琢磨,这小子才 18 岁,出了事没准想回老家找亲人抱团取暖,于是马不停蹄地奔向刘某老家。

结果到了刘某家,大门紧闭,冷冷清清,一打听,刘某压根没回来,家人也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四处打听他的下落,就是没个音信。警察的调查就这么陷入了僵局,跟走进了死胡同似的。

黄先生一家得知刘某逃跑,气得暴跳如雷,觉得这就是肇事逃逸,罪加一等,必须抓回来判刑。他们在镇上骑着自行车来回转悠,眼睛瞪得像铜铃,跟守株待兔似的守了两天,累得腰酸背痛,还是一无所获。无奈之下,黄先生决定去刘某家讨说法,两家一见面,就跟火星撞地球似的,吵得不可开交。幸好有个和事佬出面,两边劝,两边哄,费了好大劲儿,刘某家才同意拿出几千块钱补偿,这场风波算是暂时平息,可黄先生心里那口气,始终咽不下去,就盼着刘某哪天落网。

1998 年 12 月 25 日,交警部门给出事故责任认定,刘某疲劳驾驶,负主要责任;被撞车司机李某乱停车,没放警示标志,负次要责任。虽说责任分清了,可刘某这一跑,案子就像风筝断了线,悬在半空。警察隔三差五往刘某家跑,跟他家人磨破了嘴皮子,**律、讲政策,就盼着能找到刘某的蛛丝马迹,可刘某就跟人间蒸发了一样,愣是没个影。

后来,公安部门建了全国在逃人员信息系统,杭州萧山的警察跟打了鸡血似的,麻溜地把刘某信息录入系统,开启网上追逃。这系统就像一张无形的大网,只要刘某在国内用身份信息,立马就能逮着他。可日子一天天过去,刘某就像钻进地缝里的老鼠,一点动静都没有。

2003 年,事情终于有了转机,警察跟挖到宝藏似的得到一条线索,赶忙给刘某老家派出所写信求助。没多久,派出所寄来一张刘某的清晰照片,跟之前手头那张模糊户籍照一比,办案人员仿佛看到了曙光,赶紧输入系统比对。这一比,可不得了,系统蹦出个邢某,住址跟刘某近得很,照片更是像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乍一看,根本分不清。

警察们眼睛一亮,心里犯嘀咕:这邢某,八成就是刘某,改头换面了!当下,他们奔赴南京,联合当地警察对邢某展开地毯式调查。可查了个底朝天,邢某清清白白,刘某父母也一脸懵,直说不认识这人。后来才知道,闹了个大乌龙,刘某老家派出所把邢某照片当成刘某的了,这一折腾,白费不少力气。

警察们哭笑不得,赶忙跑到刘某老家公安局,从户籍资料里翻出刘某真正照片,上传系统,结果还是一无所获。这说明刘某这 20 多年,压根没用过真实身份证号,他到底藏哪儿去了?是遭遇不测,还是躲在哪个犄角旮旯改名换姓重新生活了?

警察们没放弃,心里跟揣着一团火似的,坚信只要刘某还在这世上,就一定能把他揪出来。时光荏苒,到了 2024 年初,警察们在日常检查时,注意到一个 41 岁的马某。这马某,看着普普通通,跟路人甲没啥区别,可警察们越瞧越不对劲,他跟网上通缉的刘某长得太像了,不光脸盘子像,就连走路姿势、眼神里那股子小心翼翼的劲儿都如出一辙。

警察不动声色,悄悄调查马某身份信息,这一查,问题更多了。马某不是吴忠本地人,2007 年跟当地女子结婚后才迁户口过来。再一深挖,马某老家居然和刘某老家是同一个县,这巧合,就跟提前写好的剧本似的。而且,马某落户吴忠后,一次老家都没回,没出行记录、没住宿记录,电话也没一个,平时就靠打零工混日子,居无定所,像个无根的浮萍。

最诡异的是,马某户籍资料里,只有他自个儿信息,父母信息全无,这太不正常了。警察心里有了底,决定跟马某正面交锋。

警察找到马某时,马某正在街边小饭馆吃面,吃得稀里呼噜。警察走上前,亮出证件,马某抬头,眼神瞬间慌乱,手一抖,筷子差点掉了。警察也不兜圈子,开门见山:“马某,我们怀疑你就是 26 年前在杭州萧山肇事逃逸的刘某。”

马某张了张嘴,似乎想狡辩,可看着警察锐利的眼神,肩膀垮了下来,沉默片刻,长叹一口气:“我就是刘某。”

这一声承认,仿佛一道惊雷,炸开了这尘封 26 年的旧案。刘某被抓后,竹筒倒豆子般交代了当年事儿。他说,醒来躺在医院病床上,浑身疼得像被千刀万剐,看到黄某去世消息,脑袋“嗡”的一下,当时才 18 岁,哪见过这场面,吓得六神无主。通讯又不方便,想找人帮忙都不知道咋找,思来想去,决定先跑为妙。

他不敢回家,跟个受惊的兔子似的东躲西藏,躲进一家小诊所。诊所的人通知了他爷爷,爷爷赶来,告诉他死者家属在他家闹得翻天覆地,刘某一听,脑补出各种可怕画面,又怕被抓去枪毙,索性听爷爷话,远走宁夏。在那儿,他专挑偏僻工地,打临时工度日,跟个隐形人似的,不敢跟家里联系。

2003 年,爷爷给他弄来张新身份证,上面写着马某,照片却是他的,他稀里糊涂就用了。2007 年,在吴中结识个女孩,两人结婚,他把户口迁过去,本以为能开启新生活,可心里那根刺,始终拔不掉,成天提心吊胆,不敢跟老婆坦白,也不敢联系老家父母,爷爷去世后,更是断了与老家的联系。

如今被抓,刘某反倒松了口气,这些年的煎熬,他受够了。他知道,当年犯错虽没想象中严重,可逃避让一切变得更糟,现在,只能乖乖接受法律制裁。

这桩案子,就像一面镜子,照出了法律的威严,也警示世人:莫违法,莫逃避,正义或许会迟到,但从不缺席,一旦踏上歪路,迟早得付出惨痛代价。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