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故事三百六十五 > 第108章 罪与罚之井深不及人心

故事三百六十五 第108章 罪与罚之井深不及人心

作者:统帅心声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4-17 10:19:07 来源:小说旗

《消失的王彩凤》

2017年5月2日,灌南县的日头把柏油路面蒸出细碎的裂痕,桥西派出所的吊扇在天花板上吱呀打转,将穿堂风绞成粘腻的絮状物。李建军握着搪瓷茶杯的手正要往嘴边送,就见玻璃门被撞开,一个蓝布衫老太太踉跄着冲进来,帆布包上“出入平安”的刺绣只剩“出入平”,线头在风里晃荡,像根没系紧的魂幡。

“警察同志……”老太太的手掌拍在蒙着玻璃的柜台面上,指腹沾着的面粉在玻璃上留下模糊的印子,“我家彩凤丢了387天啦!”她从帆布包里掏出塑料袋,层层剥开露出照片——2016年春节拍的,王彩凤穿着亮片毛衣,爆炸头在闪光灯下像团燃烧的火,嘴角上扬的弧度里藏着颗金牙,那是她用拆迁款刚镶的。李建军注意到照片边角有反复折叠的痕迹,塑料膜下泛着细密的裂痕,像道永远结不了痂的伤。

按流程登记时,老太太突然压低声音:“彩凤每月初七准给我打电话,去年开始没了声响。您说现在骗子多,可她要是被拐卖了,咋不偷偷发条短信?”这话让李建军笔尖一顿,他见过太多失踪案,至亲的直觉往往比监控更准。直到老太太掏出皱巴巴的通话记录——最后一通电话停在2016年4月28日,时长1分17秒,正是王彩凤出院的日子。

王彩凤的丈夫张建国缩在接待室角落,白背心洗得发灰,领口大敞着露出嶙峋的锁骨。面对李建军的询问,他的视线始终盯着自己交叠的脚尖,脚趾在塑料凉鞋里不安地扭动:“她、她拿了拆迁款就说要去县城买房……”话没说完就被老太太啐了一口:“放你娘的罗圈屁!彩凤住院时你连护工费都拖了三天,现在装什么缩头乌龟?”老人浑浊的眼睛里淬着冰,“去年清明我去你们租的平房,看见衣柜里挂着件女式真丝衬衫,彩凤可舍不得买这么贵的料子。”

李建军的笔记本迅速记下“真丝衬衫”这个疑点,转而翻开王彩凤儿子张磊的微信记录。22岁的小伙攥着手机的指节发白,屏幕上的对话框停在2016年5月10日:“儿子,买房的事自己解决,欠条在抽屉里。”末尾端端正正的句号像枚钉子,钉在对话框里。“我妈初中没毕业,”张磊喉咙发紧,“平时发语音能说十分钟不带标点,有次把‘知道了’写成‘之到了’,现在突然这么工整……”他突然想起什么,翻出更早的记录,4月25日母亲还在语音里骂他:“龟儿子连女朋友都找不到,以后别叫我妈!”短短半个月,语气从火山喷发变成了冬雪覆盖。

护工王大姐的证词让案情初现轮廓。她坐在派出所木椅上,指甲反复划着塑料椅面:“4月底那几天,有个穿灰夹克的男人天天来病房,帮彩凤擦身子比亲儿子还细致。”她压低声音,“彩凤跟我说那是老家表弟,可我看见他俩手底下不老实——那男人给她喂饭时,彩凤会用指甲掐他手腕,掐完又冲他笑,跟打情骂俏似的。”李建军在“张强”这个名字下画了两道线,想起张建国刚才提到拆迁款时,喉结剧烈滚动的样子——那笔18万的补偿款,此刻正像口深井,在所有人的证词里投下阴影。

房东陈大爷的平房在灌南老城区深处,青砖墙缝里长着狗尾草,木门上的“福”字褪成了浅粉色。他坐在门槛上嗑瓜子,瓜子壳精准地吐进竹筛,说起张强时眼皮突然抬了抬:“那小子3月15号来租的房,交了半年租金,现金,全是旧钞,有张50块还缺了个角。”他回忆着,“第二天就找打井队,说要打15米深的井,直径50公分。我跟他说:‘老陈家的井才8米深,够三户人家吃水了。’他笑了笑,那笑跟哭似的:‘我要藏点值钱的东西,深点安全。’”

打井师傅周广林的卡车停在派出所后院,车斗里的铁锹还沾着红褐色泥土。他点着烟,火星在暮色中明灭:“打井那天他寸步不离,我们挖到10米时,土层里渗出水来,他突然喊停,说‘够深了’。”老周吐了口痰,“可按他给的尺寸,至少得18米才算完。我们说要试水,他死活不让,非说自己会弄。第二天我路过他院子,看见他雇了俩民工填井,铁锹下去‘当啷’一声,像是砸到了什么硬东西。”他突然凑近,“李警官,你说谁会刚打好井就填了?除非井里已经有了东西。”

李建军连夜查了张强的轨迹:38岁,江苏宿迁人,2015年在武汉某家政公司当护工,同年11月辞职,此后辗转于淮安、连云港,2016年3月入住灌南平房。最关键的是,他与王彩凤的住院时间完全重叠——2016年4月,王彩凤因胃溃疡住院23天,而张强的护工记录显示,他正是那段时间的专职陪护。

当警队抵达那片平房区时,填井的位置已被踩成平地,唯有地面微微下凹,像块愈合不良的伤疤。房东大爷突然一拍大腿:“想起来了!那小子填井时戴着手套,大夏天的戴线手套,说自己怕脏。”他浑浊的眼睛里闪过一丝恐惧,“现在想想,那手套上沾着点红,跟番茄酱似的……”

挖井现场围了百来号人,王大妈的瓜子摊都搬来了,竹筐里的瓜子壳像雪片般落在警戒线外。挖掘机的铁臂第一次触地时,张强正在上海闵行的“皖北土菜馆”切腰花,刀刃在砧板上剁出均匀的节奏,仿佛在数着遥远的倒计时。直到手机震动,屏幕上跳出“灌南警方”四个字,腰花突然从刀刃上滑开,在他掌心划出浅红的痕。

“井深20米,”水利专家老黄蹲在现场,安全帽檐压得极低,“土层结构是细沙混黏土,靠近护城河导致地下水位高,这种井要是没做护壁,填下去的土早就被水泡松了。”他指着渗出的水渍,“现在井壁随时可能塌方,必须先打钢板桩。”于是接下来的三天,施工现场成了钢铁与泥土的战场,打桩机的轰鸣盖过了村民的议论,唯有李建军注意到,每当钢板桩打入地下,张强的肩膀就会跟着颤动,像具被扯动的木偶。

第五天午后,挖掘机突然发出刺耳的摩擦声。司机探出头时,脸色比身上的反光背心还白:“李警官,下面有东西!”围观人群发出低低的惊呼,只见井坑底部渗出暗红的水,混着泥沙缓缓上涌,那颜色让李建军想起王彩凤照片上的金牙——同样是被岁月浸泡过的陈旧感。他转头看向警车里的张强,那人正盯着自己的指甲,右手食指无意识地抠着左手虎口,那里有块淡褐色的烫伤疤。

“那天她发了疯似的,”张强后来在审讯室里说,声音轻得像片落在水面的枯叶,“说不结婚就把拆迁款拿去养小白脸,说我吃她的喝她的,连条狗都不如。”他突然笑了,笑得肩膀直颤,“她不知道,我早就知道那笔钱不是她的,是张建国的拆迁款,她偷偷改了户主名。”李建军的笔停在纸上,这句话让之前的线索突然串联——王彩凤的强势、张建国的懦弱、张强的隐忍,原来都围绕着那笔不属于她的巨款。

第十天清晨,老周系着安全绳下井时,井底的渗水已经齐腰深。他的铁锹碰到硬物的瞬间,心脏猛地漏跳一拍——不是石头,是布料,花色老旧的的确良,带着世纪初的审美。当他扯动布料时,某种重物的坠感顺着铁锹传来,混着泥土的腐味突然浓烈起来,那是他打了三十年井从未闻过的味道,像把生锈的刀,慢慢剖开记忆的茧。

井口传来老太太的哭喊时,张建国正蹲在警戒线外抽烟。他盯着自己磨破的鞋底,突然想起2016年清明那天,妻子从衣柜里扯出那件真丝衬衫,劈头盖在他脸上:“穿这么骚气,给谁看?”他没敢说这是儿子买的父亲节礼物,更没敢说妻子住院时,他曾偷偷去医院,看见那个叫张强的护工,正握着妻子的手,在她掌心写着什么。现在回想,那手势像在写“婚”字,又像在写“钱”字。

审讯室的灯光白得刺眼,张强盯着桌上的监控摄像头,突然想起王彩凤病房里的日光灯。那时她总说灯光太亮,让他用毛巾包着灯罩,说这样的光线像老家的月亮。“我们在武汉的夜市认识,”他的声音开始发颤,“她摆地摊卖袜子,我路过时被她拉住,说‘大哥,买双袜子吧,纯棉的,跟我的心一样软’。”他笑了,笑容里全是苦味,“其实她比我大六岁,儿子都比我高,但我不在乎,她说话像开机关枪,可对着我时,会突然放软声音,说‘强强,以后咱们开个小饭馆,你掌勺,我跑堂’。”

李建军注意到“强强”这个称呼时,张强的手指正在桌面上无意识地画圈,像在临摹某个熟悉的轮廓。“后来她拿到拆迁款,”张强的声音突然冷下来,“就变了。非说要结婚,说不结婚就把钱全给儿子买房,说我只是个护工,配不上她。”他突然抬头,眼里布满血丝,“可她不知道,我早发现那笔钱是骗来的——张建国的房子是祖上的老宅子,她偷偷改了房产证,连她儿子都不知道。”这话让李建军心中一惊,此前调查显示,拆迁款确实属于张建国,王彩凤通过伪造材料转移了财产。

“4月28号那天,”张强盯着自己的虎口,那里的烫伤疤是王彩凤发脾气时泼的热汤,“她出院后说要去银行改密码,说以后钱都由她管。我跟着她回出租屋,她坐在床上数钱,18万,全是百元大钞,堆得像座小山。”他突然用手比划出小山的形状,手指在空中停顿了两秒,“她说‘强强,你要是听话,以后每月给你三千块零花钱’,就像打发叫花子。我看着她的金牙,突然想起我妈临终前,也是这样数着皱巴巴的钞票,说‘强强,去给妈买点止痛药’。”

说到这里,张强的呼吸突然急促起来,像是又回到了那个闷热的午后。“我扑过去抢钱,她就骂我,说我吃软饭,说我连张建国都不如。”他的声音开始哽咽,“她的手抓着我的脖子,指甲掐进我的肉里,就像以前掐张建国那样。可这次不一样,我反手一推,她的头撞在床头柜上,血……血就流出来了,跟井里渗的水一样红。”他突然蜷缩起来,像个被抽走骨头的木偶,“我不是故意的,真的不是……但她躺在地上不动了,我害怕,我想起她总说‘死了也要埋在老家的井里’,就想着,挖口井,把她藏起来,这样就没人知道了……”

李建军看着审讯记录,突然发现张强在描述埋尸过程时,用的是“藏”而不是“埋”。这个词像把钥匙,打开了更深层的动机——他不是想毁灭证据,而是想把王彩凤留在身边,用最扭曲的方式。而王彩凤对拆迁款的控制欲,对婚姻的偏执,其实都源于对失去的恐惧——她从小在重男轻女的家庭长大,拆迁款是她第一次抓住的“安全感”,却也成了致命的枷锁。

案件宣判那天,灌南县下着蒙蒙细雨。李建军站在那口已经填平的井旁,看着新立的警示牌被雨水冲刷,“此处曾埋爱情”几个字洇开淡淡的水痕。远处传来拖拉机的突突声,载着放学的孩子路过,有个男孩指着警示牌喊:“快看!就是那个挖井藏老婆的坏蛋!”笑声混着雨声,在春日的空气里飘散。

张建国在案发后搬去了儿子的出租屋,每天清晨都会去菜市场买最新鲜的豆腐。有次李建军碰见他,老人正对着豆腐摊发呆,手指轻轻划过豆腐表面,像在触摸某种易碎的回忆。“彩凤总说我没出息,”他突然说,声音轻得像豆腐上的雾气,“其实我知道她跟张强的事,她以为我傻,可我看见过他们在巷口接吻,张强的手放在她腰上,跟我年轻时一样。”他笑了笑,笑得比哭还难看,“她以为控制住钱就能控制住人,可钱是水,攥得越紧,流得越快。”

张强在看守所里收到一封信,是王大姐寄来的。信里说,王彩凤住院时曾偷偷塞给她一张纸条,上面歪歪扭扭写着:“如果我死了,钱在床底的铁盒里,给强强开饭馆。”张强盯着纸条上的句号,突然想起她发微信时的样子——明明不会用标点,却为了他,特意学了怎么打句号。原来她早就知道结局,却还是像飞蛾般扑向火光,用控制欲做茧,把两人都困在黑暗的井底。

井旁的警示牌在半年后被风雨侵蚀,“爱情”二字已经模糊不清,只剩下“此处曾埋”和“深挖必见真相”。李建军每次路过,都会想起张强审讯时说的最后一句话:“其实挖井的时候,我总觉得她会突然坐起来,骂我浪费钱。可井越深,心里越空,空得能听见自己的心跳,跟打桩机似的,一下一下,把秘密砸进地里。”

故事的最后,那口井被改建成了一口许愿井,村民们往里面丢硬币时,总会想起那个荒诞的黑色喜剧。但只有李建军知道,井里埋的不是爱情,是两个在**里溺水的灵魂——一个以为用深井能困住爱人,一个以为用金钱能买到安全感,却都忘了,真正的感情不该沉在井底,而该像井口的月光,哪怕微弱,也能照亮彼此的眼睛。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