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故事三百六十五 > 第118章 罪与罚之月光下的行李箱

故事三百六十五 第118章 罪与罚之月光下的行李箱

作者:统帅心声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4-17 10:19:07 来源:小说旗

贤妻的剁骨刀与行李箱

2014年5月的苏州像个巨大的蒸笼,梅雨季的潮气裹着霉菌味,把每扇窗户都糊成了毛玻璃。常秀芳蹲在电子厂流水线前,镊子尖夹着芝麻大的电阻,手心里的汗把橡胶手套泡得发白。显示屏上的时间像只爬不动的蜗牛,晚上十一点零七分——再过五十三分钟,她就能逃出厂门,去巷口喝碗撒满白胡椒的小馄饨,让滚烫的汤熨平后颈的淤青。

“秀芳,你家那口子又在门口晃荡呢。”李大姐的睫毛膏沾着电子元件的荧光粉,像只误入电路板的花蝴蝶,“闻着那股酒气,隔三条街都能醉倒老鼠。”镊子“当啷”砸在操作台上,常秀芳盯着迸裂的塑料外壳,突然想起三年前被聂明辉踢碎的汤碗,裂口跟这形状分毫不差,连溅在围裙上的油点子都像重影。

聂明辉的影子掠过车间窗户时,常秀芳的左耳垂突然发烫。那道三厘米长的疤痕是去年元宵节留下的,他用皮鞋跟抽她时,鞋钉勾住了银耳坠,生生撕下半边耳垂。此刻她摸着结痂的伤口,触感像摸着块烤焦的橡皮,又硬又涩。低头看见工作服袖口滑开,腕骨处的淤青叠着淤青,深紫浅蓝交错,像团拧乱的电线疙瘩。

凌晨一点的出租屋飘着馊泡面味。常秀芳推门时被酒瓶绊倒,玻璃碴子扎进脚心的瞬间,她听见聂明辉在里屋笑,像只发情的公鸭。灯亮后,炕上堆着三个二锅头空瓶,他光着膀子抠脚丫,皮带耷拉在胯骨上,活像条被晒蔫的菜花蛇。

“捡破烂的知道回来?”他打了个酒嗝,眼尾的红血丝像爬满蛛网,“老子今晚问过村口算卦的,说你命里带煞,克夫克子。”常秀芳盯着墙上的日历,5月11日的红圈是女儿的生日,红笔边缘渗着水痕,像滴风干的血。十二年前的冬夜突然涌进脑海:聂明辉把老鼠药拌进小米粥,说喝了能治她咳嗽,而窗外的月亮白得瘆人,像块盖棺材的布。

皮带抽在肩上的声音像撕烂麻袋,常秀芳数着节拍——第一下左肩胛骨,第二下后腰眼,第三下刚好落在旧伤上。她盯着地板砖缝里的蟑螂,想起上个月发在qq空间的日志:“有时候觉得自己是块揉皱的抹布,脏了破了,主人却舍不得扔,偏要在地上反复踩。”刚发出去半小时,聂明辉就用手机砸她太阳穴,说她给老聂家丢人现眼。

这顿打持续到凌晨两点,当菜刀的刀刃刮过瓷砖时,常秀芳蜷缩成虾米。刀刃拖出的声响像蛇在蜕皮,她数着聂明辉的脚步声,一下,两下,直到鼾声如雷。爬起来时,小拇指像根冻硬的胡萝卜,直直地戳在旗袍领口,那是她藏了十年的结婚旗袍,领口的盘扣硌得锁骨生疼,布料早褪成浅粉色,却还留着当年在新疆买布时的阳光味。

菜刀握在手里比想象中轻。常秀芳望着炕上的男人,他的肚皮随着呼吸起伏,像只翻了壳的王八。刀刃落下的瞬间,她想起十七岁在老家杀猪,父亲说刀刃要找猪颈的软骨缝,那样下刀最利索。聂明辉的血溅在旗袍前襟时,她才发现这刀比杀猪刀钝得多,砍第三下时,刀刃已经卷了口。

“你说我肚子像被踩扁的面口袋。”常秀芳蹲在血洼里,用袖口擦他脸上的血沫,布料立刻被染成深褐色,“现在你的肠子堆在地上,倒像团煮烂的面糊。”吊扇“嗡嗡”转着,把血腥气吹得满屋子跑,她忽然觉得这味道比聂明辉的酒气好闻多了,至少不带着嫌弃和辱骂。

分尸用了三小时零一刻钟。锯子是聂明辉去年修猪圈买的,锯齿间还卡着木屑。锯到肋骨时,金属摩擦声像指甲刮玻璃,常秀芳却觉得这声音比他的骂声顺耳。内脏掏出来时,她想起在新疆摘棉花的午后,聂明辉被棉枝划破手指,她含着他的指尖吸血,那时的血是咸的,带着阳光的温度,而现在的血是凉的,混着脏器的腥臊。

凌晨三点,行李箱的拉链卡住了。常秀芳望着露出的青紫色手指,突然笑出声——这箱子是上周在小商品市场买的,老板说能装下两个成年人,她当时还觉得夸张。外甥王某来帮忙时,脸色比墙上的腻子还白,却不敢多问,只敢把烧纸灰扫进塑料袋,烟灰落在他鞋面上,像撒了把骨灰。

抛尸地的小树林长着七棵香樟树,常秀芳数得清楚。五月的蚊子围着行李箱打转,比聂明辉打她时的叫骂声还热闹。当铁锹铲起第一锹土时,她忽然想起十年前在新疆埋夭折的羊羔,那时聂明辉抱着她哭,说以后再也不让她受委屈。现在他躺在坑里,连句道歉都没有,只有泥土砸在行李箱上的“啪啪”声,像拍着一封寄不出去的信。

警方找到她时,她正在给电阻焊引脚,焊锡丝的青烟熏得眼睛发涩。审讯室的灯白得发蓝,像电子厂的流水线。当警察拿出染血的旗袍照片时,常秀芳摸着左耳垂的疤说:“以前总想着,等孩子大了,日子就会好起来。后来发现,有些男人就像生锈的钉子,扎在肉里只会越烂越深。”

看守所的床板有股霉味,却比家里的炕干净。常秀芳盯着天花板上的水渍,形状像极了女儿画的太阳。她想起最后一次给女儿梳辫子,女儿摸着她手腕的淤青问:“妈妈的手链怎么每天都变颜色?”她笑着把辫子绕成蝴蝶结,说:“这是妈妈跟月亮借的颜料。”现在月亮还是那个月亮,却照不亮出租屋的炕,只照亮看守所铁窗的栏杆,像排整齐的刀疤。

庭审那天,苏州下着蒙蒙细雨。常秀芳看见聂家人坐在旁听席,婆婆用手帕捂着嘴,不知道是哭还是嫌法庭的消毒水味。法官问她有没有最后陈述,她望着窗外的法桐树,叶子上的雨珠滚成串,像极了巷口小馄饨汤里的葱花。“我只是想让他知道,”她听见自己的声音在空旷的法庭里回荡,“女人不是案板上的肉,想剁就剁。”

散庭时,法警递来一封女儿的信。常秀芳摸着信纸上的泪痕,忽然想起分尸那晚,她把染血的旗袍塞进了行李箱。现在女儿说,旗袍已经洗干净,收在衣柜最上层,等她回家穿。可她知道,有些东西洗不掉,就像聂明辉留在她身上的疤,还有那些年的辱骂,早跟血肉长在了一起。

梅雨季结束的那天,看守所的玉兰花开了。常秀芳望着铁窗外的蓝天,忽然觉得,月光下的行李箱虽然沉重,却比装满辱骂的家干净得多。她摸了摸手腕上的淤青,这次的伤,或许能在牢里慢慢养好,而心里的伤,就跟分尸时的锯子声一样,虽已远去,却在记忆里刻下了永远的痕。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