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故事三百六十五 > 第124章 罪与罚之阴街来电

故事三百六十五 第124章 罪与罚之阴街来电

作者:统帅心声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4-17 10:19:07 来源:小说旗

《一场关于编织袋与驼背的荒诞谋杀》

2010年2月5日,贵州都匀的冬天像块受潮的棉絮,黏答答地裹着彩虹桥。拾荒者老金蹲在江边啃冷馒头,突然看见桥洞下漂着个鼓囊囊的编织袋,像只被剥了皮的巨蚕,袋口渗出的血水在江面染开,像谁打翻了半瓶红墨水。“龟儿子,又是哪个老板扔的烂猪肉。”他用竹竿戳了戳,袋子突然翻了个身,露出半截青紫色的手腕,指甲缝里卡着没洗干净的泥垢。老金手一抖,馒头掉进水里,惊起一群叼着烟头的野鸭子。

派出所的警车碾过结霜的石板路时,法医老张正用美工刀划开编织袋。腐臭味扑面而来,比老金的破棉袄还难闻。“身高一米六,四十岁左右,左胸有刀伤,双手反绑——”老张捏着鼻子,突然盯着空荡荡的脖颈处愣住,“脑袋呢?被狗啃了?”刑警老何蹲在旁边啃烤红薯,薯皮掉在勘查笔记上:“桥洞监控显示,凌晨有个驼背推自行车,车上驮的就是这袋子,像只虾米弓在车把上。”他突然指着袋子里半块发霉的月饼,包装纸上印着“都匀米粉厂”字样,“凶手挺会省钱,用装月饼的袋子抛尸,就是苦了捡破烂的,以为捡到宝,结果捡了个无头鬼。”

案情分析会开到一半,值班民警突然冲进来,手里的对讲机还挂着半根没吃完的辣条:“有人报警,说自己在阴街打电话,已经被杀死了,就在彩虹桥!”老何差点把茶杯摔了,看着来电显示——正是失踪者吴兵的号码。电话接通时,传来个阴阳怪气的男音,带着浓浓的都匀塑料普通话:“你们不是在找我吗?我现在在阴间给你打电话,桥洞下的尸体就是我,脑袋在河底啃泥巴呢!”老张当场笑喷,辣椒水呛得直咳嗽:“阴间信号还挺好,要不要问问阎王爷要不要交话费?”

老何对着电话骂娘,回拨过去却提示“您拨打的电话已关门”。直到吴兵的妻子哭哭啼啼跑来派出所,马尾辫上还别着根米粉厂的塑料袋绳:“他跟我吵架后躲在‘黑网吧’打游戏,听说你们找他,故意用网吧电脑打网络电话!”她掏出皱巴巴的离婚协议书,“还说‘阴街’是网吧隔壁的阴暗小巷,亏他想得出来,以为自己是聊斋里的黑山老妖!”

周浩被带进审讯室时,驼背像虾米似的缩在椅子上,手指不停地搓着衣角——那是件洗得发白的蓝色工装,左胸口印着“都匀米粉”的logo,“匀”字还缺了个勾,像被老鼠啃了一口。“凌晨送米粉?送哪家?”老何敲了敲桌子,周浩支吾半天,突然盯着老张的白大褂领口:“送、送吴兵媳妇,她半夜想吃米粉,说加辣加酸,还要多放酸豆角……”话没说完就脸红到耳根,像被人扇了十八个耳光。监控录像里,他的自行车后座绑着个巨大的编织袋,车轮被压得歪歪扭扭,像个喝醉酒的醉汉,后货架还挂着半串没吃完的油饼。

老何突然想起现场的月饼袋,对比后发现纹路一模一样,拍着桌子站起来:“好你个周浩,用老板娘的月饼袋送米粉,难怪她以为你偷缸!”周浩这下更慌了,竹筒倒豆子般交代:原来吴兵媳妇常找他买米粉,一来二去就……“但我真没杀人!那天送完米粉就回家了,袋子是她给的,说家里没别的袋子,总不能让我用裤腰带捆米粉吧?”他突然指着老张手里的勘查照片,“这袋子我认识,去年中秋老板娘发的,我还用来装过煤球呢!”

案件陷入僵局时,出租屋房东叼着牙签来了派出所,鞋底还沾着出租屋的地板灰:“有个驼背租客突然退房,留下半本记账本,上面记着‘高秀平 2月3日 工资900元’,字写得跟鸡爪子挠的似的——不对,不能说‘似的’,像被牛踩过的蚂蚁。”老何顺着地址找到出租屋,推门就看见房梁上挂着个血迹斑斑的编织袋,血水正一滴一滴砸在地上,形成小小的血洼,墙角的老鼠吓得吱溜钻进米缸。

“都给我小心点,里面说不定是人头!”老张握着手术刀的手直抖,结果剪开袋子——里面是五斤新鲜猪肉,还带着没刮干净的猪毛,猪皮上还贴着张便利店小票:“五花肉,8.8元\/斤”。小李气得踢翻板凳:“龟儿子,凶手拿猪肉当人头吓我们!”老何却盯着墙角的指甲钳出神,钳口还卡着半片泥垢:“死者指甲缝里的泥垢,和这屋里的地板灰一模一样。”他们在床底找到半截带血的菜刀,刀柄上刻着“杨光兴”三个字,笔画歪歪扭扭,像小学生用尺子比着刻的。

杨光兴投案时,正坐在家门口啃猪骨头,嘴角沾着油花,看见警察来,抹了把嘴,露出缺了颗门牙的牙床:“你们来了?我杀了高秀平,脑袋扔河里了,身子装编织袋里丢桥洞了。”语气平静得像在说“今天中午吃酸汤鱼”。审讯室里,他盯着天花板上的灯泡,灯泡上还爬着只吃饱的蚊子:“他每月挣九百块,给我买新手机,请我吃酸汤鱼,说‘都是老乡,别饿着’。”突然冷笑一声,蚊子被吓得掉在桌上,“可我看见他手机壳上贴着前女友的照片,穿得花枝招展,凭啥他能存钱娶媳妇,我只能住漏雨的出租屋,屋顶的瓦片还老是砸到脑袋?”

案发当晚,高秀平鼾声如雷,像台漏了气的鼓风机,杨光兴握着菜刀站在床边,刀刃反光映着墙上的日历——2月3日,立春,红纸上的“福”字倒贴在墙上,像个歪嘴的笑脸。“他翻了个身,露出新买的手机,屏幕亮着,是他给老家父母打的电话,说‘攒够钱就盖新房,让二老住上带卫生间的屋子’。”杨光兴的指甲深深掐进掌心,掌心还留着昨天切猪草的刀痕,“我突然觉得,他活着就是在打我的脸,凭啥他能活得像个人,我却像条没人要的狗,连老板娘都嫌弃我送米粉时驼背?”

打捞队在下游捞了三天,终于在水草里找到一颗头颅,面部被砍得稀烂,像块被踩过的豆腐,只剩右耳上的黑痣清晰可见,像滴晒干的血。老张戴着老花镜对比照片:“就是高秀平,右耳天生有颗痣,他娘说生下来就有,像朵长错地方的桃花。”老何盯着杨光兴的笔录,发现他反复写着“手机、九百块、酸汤鱼”,字迹越来越深,像要把纸戳穿:“他说杀完人后,把脑袋装在买菜的塑料袋里,路过米粉店时,差点被周浩撞见,当时周浩正蹲在墙角啃油饼,没看见他。”小李翻着笔记本,突然笑出声,“你们猜他怎么说?‘本来想把脑袋塞进米粉缸,让周浩给吴兵媳妇送早餐时吓一跳,可惜缸太小,脑袋太大,塞到一半卡住了,只好扔河里喂鱼。’”

杨光兴被带走那天,都匀下着毛毛雨,彩虹桥的栏杆上结着细密的水珠,像谁撒了把碎钻。老何站在桥上,看着江面波光粼粼,突然想起第一次见编织袋的场景:拾荒者老金蹲在江边,对着警察比画,馒头渣掉在胸前的口袋里:“那袋子鼓得跟怀了孕的母猪似的——不对,不能说‘似的’,像装满了烂西瓜的麻袋!”远处的米粉店传来老板娘的叫骂声,不知道又哪个伙计偷用了装月饼的袋子。

物证室里,那只血迹斑斑的编织袋静静躺在玻璃柜里,袋口的线头还挂着几根猪毛,袋子上的“都匀米粉厂”logo已经模糊不清。老张没事就来看看,跟新人讲:“当年这袋子骗了我们,以为装的是人头,结果是猪肉;后来真凶用它装尸体,却把脑袋扔了。你们说,这袋子是不是被诅咒了?专装些不该装的东西,连凶手都跟它一样糊涂。”

半年后,老何在“黑网吧”遇见吴兵,他正戴着耳机打游戏,屏幕上的角色拿着把刀,砍向另一个角色的脖子,血花在屏幕上炸开。“还玩阴间电话的梗呢?”老何拍了拍他肩膀,吴兵吓得差点摔键盘,耳机线缠在脖子上像条蛇:“警察同志,我错了,那天就是气昏头,想着老婆跟周浩搞暧昧,想吓唬吓唬你们,没想到闹这么大……”他突然指着屏幕上的虚拟编织袋,“你看,游戏里的凶手也用编织袋抛尸,跟咱们都匀的案子一模一样!”

彩虹桥边的米粉店换了老板,新挂的招牌闪着LEd灯,周浩去了外地,据说在卖酸汤鱼,菜单上还多了道“编织袋五花肉”。而杨光兴提到的“九百块工资”,成了都匀警队的梗,每当有新人问起无头尸案,老警察就会指着物证室的编织袋:“记住,别随便用编织袋,尤其是装过月饼和猪肉的,说不定哪天就成了凶手的抛尸工具,连阎王爷都认不出里面装的是啥。”

都匀的冬天依旧潮湿,彩虹桥下的江水依旧流淌,偶尔会漂过些奇怪的东西:编织袋、塑料瓶、甚至半块发霉的月饼。老何知道,有些秘密会像河底的水草,永远沉在黑暗里,但有些真相,会像高秀平右耳的黑痣,哪怕被砍得稀烂,也会在某个清晨,随着打捞网一起浮出水面,带着腥味,带着血渍,带着凶手永远无法理解的愚蠢与疯狂。

而那通来自“阴街”的电话,最终成了卷宗里的一行字,提醒着所有人:在这个世界上,最可怕的不是桥洞下的无头尸,不是会滴血的编织袋,而是人心底那点扭曲的嫉妒,像霉菌一样,在潮湿的角落里悄悄生长,最终把人变成连自己都不认识的怪物——就像杨光兴握着菜刀的手,明明沾满了同乡的血,却还在惦记着那九百块工资,和永远装不满的编织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