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竟自己年龄比他们都小。做点什么分外的事也没人在意的。
但是黑妞大姐就不同了,不管是在什么年代,即使不讲什么男女大防,但是男女也还是要有些区别的。
特别还因为以前有了说出她要嫁给吴铁蛋子的事情,所以她就想办法替她遮掩一下吧!
但是黑妞大姐哪里明白顾锦书的好意,虽然她并不怪顾锦书半路拦截抢了她的肉,但也不明白顾锦书的好意,还是把肉加给了吴铁蛋子的碗里,然后也学着顾锦书说道:“铁蛋子你多吃肉,这肉可好吃了。”
铁蛋子见到给她夹到碗里的肉,并不想接受,但还是低着头没说什么,又慢慢的吃起了饭来。
强子鼻子都要气歪了,这时他的脸色的确已经不好看了起来,但是在饭桌上他也不能说什么。
吴铁蛋子和蒋大春两个人的饭量真的是挺好,可能也是因为他们在家里没有吃过这么可口的饭菜,所以碗口大的大饼子,他们每个人都吃了四五块。
又吃了那么多的肉和菜,真的是比强子这个大男人吃的还多,不怪说半大小子吃穷老子。
妈妈贴了满满的一锅圈的饼子,那么多的菜也都被吃了个流光干净,但是虽然他们的饭量好,干活也真是可以呀,刚吃完饭家里就已经陆续的开始上人了。
顾锦书规定以六筐石头为一个标准,就给一只野鸡或者是野兔子,六斤粮食也行。
三筐的就给小点的猎物,比如傻半鸡野鸽子,或者是三斤粮食任选,再小的孩子一下午也能够捡到三筐石头的。
强子和铁蛋子蒋大春先都已经拔下了地上面枯干的枯草,石头也都露出了地面,然后大家就捡起了石头来,妈妈这时候也出来帮着记账。
黑妞大姐说郑秃子也是要来的,被她给骂了回去,她说郑秃子即使来了也不好好干活,他就是个偷懒来打搅混的。
顾锦书不知为什么,心底里也讨厌郑秃子,她就赞成的道:“嗯,黑妞大姐做的对,我也烦他,咱才不把咱家的好东西给他呢。”
在一旁记账的妈妈没有说什么,虽然不知道是真是假,但是郑秃子还是她名义上的弟弟,虽然是同父异母,但是不知道妈妈的心里对他有没有什么想法?
强子听到后看了妈妈一眼,也沉默着没说什么,当然也有不喜见干这个活的,就像白振海家的孙子白毛子,即使是让人家来,人家娇气着呢,也不稀罕挣这个钱。
大伯家的老四立男,老五占男,老六送人了,老七见男,这三朵小金花也是毫不例外的也过来帮忙了。
小见男梳着一头枯黄的细细的小麻花辫,这时候的人为了要一个男孩,真是无所不用其极,居然给小老七起了一个这样的名字。
不明白的还以为叫贱男呢,这长大了被人们贱男贱男的叫着得多难听啊!
即使是亲戚,但是昨天顾锦书还是按照她们捡到石头的数量,给了他们想要的东西。
虽然强子经常把野味送给大伯家,但是看样子也并没有太好的改变他家女孩子们的生活状况。
有一句话说的好,只能供一饥,不能供百饱,再怎么帮她们也不能一天三顿饭,管着他们顿顿都有肉吃吧?
都是自己过自己的日子,打铁要自身硬才行啊。
大伯家的女孩依旧长的瘦小枯干,衣服都是有补丁的,但是还好最起码也没有穿的破破烂烂。
这时候已经陆续的来了多个大小不一的孩子,别看屯子小,但是每家的孩子却是不少的。
顾锦书知道计划生育的政策,最起码还要在 15 年以后才开始执行。
现在可正是人口生育旺盛的时期,每个人家都是随便的生,一家五六个孩子都算是少的了。
就像二姑家一样,真有一家就生十多个孩的,有的人家晚上睡觉的时候就数孩子的脑瓜看他们都回来了没有。
由于村子还没有建学校,这些孩子也不能成为主要劳动力,所以基本上都是闲在家干些零活的。
听到这里只是捡碎石头,就能得到点东西,今天更能分到粮食野鸡啥的,当然都是要抢着来干了。
本来就是一个简单的捡碎石头的活,也没有什么难的,捡一筐就倒到大门外的土路上一筐。
有些年龄小,筐子大的剪满了石头后也抬不动,铁蛋子和蒋大春就帮忙抬走,又均匀的撒到土路上。
等到以后下雨了,碎石经过路上车辆的碾压,就会镶嵌到泥土里。
毕竟也是十二三亩地呢,虽然人多,但是靠着一半天也是捡不完的。
土地表面上的石头捡光了,掩藏在泥土下面还是有不少的,一次性根本就不能剪干净。
强子和黑妞大姐就用叉子耙子尽量的把泥土里的石头都搂了出来。
到了下午四点多的时候,强子就让大家停了手,说今天先干到这里,把粮食和野物都给大家分了,明天可以继续干。
因为这个时间他们分到了野味,回家后收拾出来,在炖上正好赶趟,晚上家里都能够吃顿肉的。
要粮食的就好算了,他把村上奖励给他的所谓的 60 斤粮食都给分出去了,实际上顾锦书从空间里也拿出来不少。
然后就又按照妈妈记下来的账目给大家分猎物,按照数量都给大家分了野鸡和野兔子。
小一点的野鸽子,沙拌鸡就两只算一只。
张老丫这些十一二岁的半大孩子一下午都捡了十筐,也给了她们两只大的野味。
按劳分配完后,这些半大孩子们就都一手拎着一只野物乐颠颠的回家了。
相信到了家里见到孩子拎回的野味后,他们的爹娘一定也都会非常高兴的吧。
强子给铁蛋子和蒋大春每人拿了几只,让他们也马上回家收拾出来,晚上炖着吃。
就这样干了几天之后,周围这一大片地里面的碎石头基本上都捡了出来。
他们一家四口看着自家的这片十多亩地的口粮田,同样也是他们的大园子,心中也都是无比欢喜的。
几口人商量着离房子近地方种园子,要多种些青菜。
四周种些甜杆结,那东西比甘蔗还甜呢,长高了还能当墙杖子。
这一片种苞米,这一片种谷子,这一片种糜子,这一片栽土豆……
有土地就意味着有粮食,他们对未来也都是有了无尽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