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子满怀希冀:“等过些日子,屯子南头的河泡子化透了,我就把里面的淤泥拉过来一些,铺到园子里当肥料用。”
因为河泡子一到天暖和了,屯子里的鸭子,大鹅就成天的在那里面玩水嬉戏就留下了粪便。
又经过了多年的发酵,那可是纯天然的肥料,到时候上到园子里当肥料更好。
顾锦书望着远处的山林,她知道春天要来了。
而远在京城的萧家,这些日子却并不平静。
萧老太又一次被萧建邦气的晕了过去,经过专家的抢救是醒了过来,但是也是把萧建邦吓得不行,他答应了母亲以后什么都听她的,再也不忤逆她。
只求萧老太再给他最后一次机会去找顾轻尘,因为他打探到消息,顾轻尘可能在黑省的哈兰县,如果这次再找不到,他就答应母亲放弃寻找了,然后按照母亲的安排好好工作,并且成家立业。
经过与老儿子萧建邦几天的对峙,母子双方最后都做出了让步,萧老太最后也同意了再给他一次机会。
原来萧建邦通过朋友的帮忙,这几天终于查到了顾轻尘的一些消息,他决定北上去一查究竟。
此时京城的街道两边已经开满了迎春花,天气已经很暖和了,但是萧建邦心中却是暖不起来。
他走到医院的外面望向北方,俊眼迷离:“轻尘,我已经找了你五年了,你到底在哪里,你,还活着吗?
希望这次我能够找到你,找到你后——我就带你走!
我娘和大哥他们是不可能同意我们在一起的,因为以现在国家的形势和你的身份,的确是会连累到萧家。
如果要是那样,我就与萧家脱离关系,我带着你到隐秘的深山里去生活,我不能够连累萧家,我也不会离开你……”
只要心不灭,人可以奔赴热爱,哪怕仍带有遗憾……
时光如梭,陶家屯的小河都已经开化了,天气已经暖和了,大队上也准备要春耕种地了。
这些日子强子和顾锦书他们可都是累了个够呛,马上要准备种地,所以这些日子强子必须把家里的活计都干了。
他们在自家的大后园子低洼的地方,垫了些肥沃的黑土,同时也规划着以后在哪个位置盖房子,在哪个位置打井,圈多大个院墙,怎么挖个陷阱等,全家都齐上阵,就连妈妈都出来帮忙干活了,虽然累,但是累并快乐着。
妈妈这些日子的心情也很好,似乎她和强子的感情也慢慢的往好的方向发展了,顾锦书乐见其成,她希望妈妈与强子之间可不要出现什么差错。
萧老太经过几天的住院治疗,病也已经好了,准备要出院了。
这时候萧老太坐在病床上,儿子儿媳,女儿女婿们都站在她的身边,她看着最喜爱的老儿子说道:“建邦,这次我就答应你让你去东北找她。
但这绝对是最后一次,不管你找到与否,都要按照我们事先说好的做,即使是找到了她,也不能够把她带回来,更不能与她在一起。
因为她现在的身份配不上我们家,你给他些钱安置好她就可以了,回来后如果你不同意和婉婷在一起,我就给你找一个好人家的姑娘结婚,你也该要成家立业了。”
萧建邦握着她的手听话的道:“娘,您就放心的回家吧!我这次去找轻尘,是了却我对她母亲的一个承诺,也了却我的一桩心愿。
只要见她安好,我马上就回来,然后按照您的吩咐,好好工作奔事业,我也会考虑成家立业。”
萧老太又严肃的说道:“这次你一定要说话算话,不然我就死给你看。”
萧建邦点头承诺:“娘,这次绝对是最后一次”。
萧老太这才满意的点了点头,站在一旁的萧建业看着弟弟萧建邦却有些不信,这个弟弟从小就是最不听话的刺头,他真的会安心的听母亲的安排吗?
这时有一个清脆的声音从外边传了进来:“萧大娘,您的身体好些了吗?婉婷来看您了。”
萧老太一听是杨婉婷的声音,脸色马上由阴转晴:“呦,婉婷来了,这几天怎么没见你呢?我都想你了。”
杨婉婷先和大哥萧建业打了声招呼,毕竟人家是有委员长的官职在身呢!然后又与萧家其他的人都打了声招呼后,才在萧老太太身边坐了下来。
萧建邦这时也与她打了声招呼后问道:“婉婷,正好我要向你打听件事。
听说你的大伯杨世荣,早年就搬迁到东北,现在是居住在黑省哈兰县是吗?”
杨婉婷见萧建邦主动与她打招呼,本是有些欣喜的,听到萧建邦这样问,她面上就有些不自然。
但是还是诚实的回答道:“是的,我大伯的确是在民国的时候就已经搬到了黑省。
但是当年他搬走的时候,我还没有出生,三哥怎么想起问这件事?”
萧建邦又问道:“最近他与你们家有联系吗?我想找他打听一些事情。”
杨婉婷有些不好意思的说道:“听我爹说,他是我爷爷当年正妻所生的长子,而我的奶奶是偏房,因为他们不是一个母亲所出,所以关系并不太亲近。”
大家心里都明白,杨婉婷所说的偏房,其实只不过就是她爷爷的妾室罢了。
她继续道:“后来爷爷和我的大奶奶都相继去世了,我大伯也带着杨家应得的所有家产搬走了。
好像最近这些年我家与我大伯也不太联系了,我还真不知道他的什么消息。”
萧建邦一听没有杨世荣的消息,也了解不到什么,就垂下了眼眸,眼底有些失望。
萧老太这时问道:“建邦,你打听婉婷的大伯干什么,你去东北与她有什么关系吗?”
萧建邦犹豫了一下还是说道:“听说当年杨世荣娶了一个填房,是田家的女儿。
杨世荣搬迁到东北后,田家的父母也投奔女儿去了,但是他们有一个小儿子叫田景平,因年岁太小又生了病,他的父母就把它送给了一个同姓的族人收养。”
萧建邦说到这里停顿了一下,继续说道:“那个同姓的人是轻尘家的长工,田景平就是在轻尘家长大的。
五年前田景平也去东北投奔他的父母了,可能轻尘就是跟着他一起走的。
那找到杨世荣会不会就会有田景平或者轻尘的消息,所以我才想起向婉婷打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