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的夜,万籁俱寂,唯有皇宫内书房的灯火依旧通明。李浩哲眉头微蹙,端坐在宽大的书桌前,面前堆积如山的奏折几乎将他整个人都遮挡住。烛光摇曳,映照着他略显疲惫的面庞,处理这些来自大唐各地的政务,着实让他耗费心神。
“陛下,夜已深了,您还是早些歇息吧。”贴身太监轻声劝道,声音里满是心疼。
李浩哲揉了揉太阳穴,微微摇头:“这些奏折关乎百姓民生、国家大事,朕怎能懈怠?” 说罢,他又拿起一份奏折,仔细研读起来。
就在这时,门外传来一阵急切的脚步声,一位墨家子弟匆匆走进书房,手中捧着一个造型奇特的盒子。这盒子约有半人高,通体由黑色的金属打造,表面刻满了复杂的纹路,隐隐散发着神秘的光泽,四个边角镶嵌着晶莹的宝石,在烛光下闪烁着五彩光芒。
“陛下!”墨家子弟单膝跪地,语气中带着难以掩饰的兴奋,“我墨家新研制出一件神器,定能助陛下快速处理政务!”
李浩哲放下手中的奏折,目光落在那盒子上,眼中闪过一丝好奇:“哦?起来说话,这是何物?”
墨家子弟站起身,小心翼翼地将盒子放在一旁的桌子上,介绍道:“陛下,此乃‘万象通牒盒’。它虽看似普通,实则内藏乾坤。我等受机关术与天文历法推算工具的启发,耗时数月才制成。” 说着,他轻轻转动盒子侧面的一个旋钮,盒子顶部缓缓打开,露出一个平整的操作面,上面布满了各种奇异的符号和小巧的机关。
李浩哲饶有兴致地站起身,走到盒子旁,仔细端详:“这如何能帮朕处理政务?”
墨家子弟恭敬地解释:“陛下请看,这上面的符号分别对应着大唐的各个州府、部门以及各类政务事项。若陛下要查看某州的民生奏折,只需按下对应州府的符号,再转动这个刻度盘选择‘民生’类别。” 他边说边操作,只见盒子内部发出一阵轻微的嗡嗡声,随后,一个小小的抽屉弹出,里面整整齐齐地摆放着几本奏折,正是李浩哲想要的。
李浩哲眼睛一亮,拿起奏折翻看,发现正是自己近日一直关注的益州民生情况,不禁赞叹:“妙哉!如此一来,查找奏折方便多了。”
墨家子弟接着说道:“陛下,这还只是其一。这盒子还能对奏折进行分类汇总。比如,将各地关于水利建设的奏折汇总在一起,并通过内部的机关计算出今年水利工程的总进度、所需物资等关键信息。” 他再次操作盒子,片刻后,一份详细的水利工程汇总报告便出现在李浩哲面前。报告上不仅清晰地列出了各项数据,还绘制了简单易懂的图表,让人一目了然。
李浩哲大喜:“此发明简直是朕的得力助手!有了它,政务处理效率能大大提高。”
墨家子弟又补充道:“陛下,这盒子还有一个功能。当有紧急奏折送达时,它会发出独特的声响提醒陛下。而且,它能根据奏折的重要程度进行排序,让陛下优先处理最重要的事务。”
李浩哲连连点头,对墨家子弟的发明赞不绝口:“墨家子弟果然智慧超群,此神器对大唐来说,价值不可估量。朕命你速速将此技术传授给相关官员,让他们尽快熟悉使用。”
“遵旨!”墨家子弟领命而去。
李浩哲迫不及待地坐在盒子前,开始重新处理奏折。他按照墨家子弟所教的方法,快速地查找、分类、汇总奏折。原本繁琐的工作变得轻松高效,不到半个时辰,他就处理完了平时需要几个时辰才能完成的奏折。
“有了这万象通牒盒,朕便能有更多时间思考治国方略,为百姓谋福祉。”李浩哲看着处理完毕的奏折,心中满是欣慰。
随着万象通牒盒在皇宫中的推广使用,太监和宫女们也逐渐熟悉了它的操作。他们负责将新到的奏折按照类别放入盒子中,并协助李浩哲操作。每次李浩哲需要奏折时,他们都能迅速准确地从盒子中取出。
“陛下,益州的赈灾奏折。”太监熟练地从万象通牒盒中取出奏折,呈递给李浩哲。
李浩哲接过奏折,快速浏览后,立刻做出批示:“速拨粮食和银两前往益州,务必确保百姓度过难关。”
在万象通牒盒的帮助下,李浩哲对大唐各地的情况了如指掌。他能及时了解到地方上的问题,并迅速做出决策。这不仅提高了政务处理的效率,还让大唐的治理更加精准、有效。
长安的夜依旧深沉,但书房内的氛围却不再沉重。李浩哲在万象通牒盒的陪伴下,更加高效地处理着政务,为大唐的繁荣稳定而不懈努力。而这个神奇的盒子,也成为了大唐宫廷中不可或缺的理政神器,见证着李浩哲的治国之路,助力大唐迈向更加辉煌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