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九州民间志 > 明朝那些事19《纸人纸马秘术》

九州民间志 明朝那些事19《纸人纸马秘术》

作者:一分零二秒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4-18 11:34:16 来源:小说旗

纸人纸马秘术

咱今儿个要讲的,是明朝永乐年间江南地界一桩跟纸扎秘术有关的奇事。这故事得从苏州府吴江县的平望镇说起,镇上有条青石板铺的老街,街尾拐角处有间“聚灵斋”,门脸儿不大,门框上糊着半旧的纸灯笼,风一吹便簌簌地响,灯笼面上画着些歪歪扭扭的纸人纸马,看着倒像是活物在里头扑腾。

一、祖传的手艺与守了三代的规矩

掌柜的姓陈,单名一个“墨”字,街坊四邻都喊他“陈纸匠”。他今年刚满三十,生得一副瘦长脸,眉骨上挑,眼尾微微下垂,笑起来像浸了水的纸,总带着股说不出的温润。陈纸匠的手艺是祖上传下来的,他爷爷的爷爷曾在应天府给达官贵人扎纸器,传下一本《鲁班经·纸扎篇》,里头记着些“通灵扎纸术”的门道——说是能借草木之形,引魂魄之灵,让纸扎的人牛马骡得了生气,能走能跑能打旋儿。

不过这手艺有个死规矩:每回扎带灵性的物件,必得在纸心里藏片新采的槐树叶,扎完后还要朝着北斗星的方向烧三炷香,念叨些“魂归本位,莫恋红尘”的话。陈纸匠的爹临终前攥着他的手腕,指甲都掐进肉里去了:“墨儿,咱老陈家三代单传这手艺,靠的不是能让纸人蹦跶的巧劲儿,是守规矩的憨劲儿。你记着,槐树叶是勾连阴阳的引子,没了这引子,魂灵没处安,轻则物件儿失控,重则反噬人心。”

陈纸匠记着这话,平日里只给乡里乡亲扎些普通纸扎,给亡人送葬的纸牛纸马,眼睛都是闭着的,缰绳上也不系引魂的红绳。唯有一回,对门张老汉咽了气,家里穷得叮当响,连口薄棺材都置不起。陈纸匠背着人扎了头枣红马,马耳朵里偷偷塞了片新摘的槐树叶,又用朱砂在马腹画了个“行”字。出殡那天,那纸马竟真的踏踏走了几步,吓得抬棺的脚夫摔了扁担,陈纸匠却红着眼眶说:“张大爷这辈子没骑过马,就让这马儿驮您走一程。”

二、灾年里来了个不速之客

永乐十九年,北京城刚迁都完,江南的赋税就重了三成。平望镇赶上了涝灾,河坝决了口,田里的稻子全泡在水里,腐臭味儿飘了十里地。陈纸匠的纸扎铺也跟着遭了殃,屋檐漏雨,墙角长了青苔,来买纸扎的人稀稀拉拉,每天赚的钱刚够买两升糙米。

就在这时候,镇上来了个骑马的公差,腰里别着鎏金腰牌,见人就问“聚灵斋”在哪儿。公差找到陈纸匠时,他正蹲在门槛上糊纸元宝,手指头冻得通红。公差甩了甩马鞭:“陈纸匠,跟咱走一趟,府里李大人有请。”

李大人是苏州府的同知,掌管着一府的刑名钱谷。陈纸匠跟着公差进了府衙,只见大堂上坐着个肥头大耳的中年人,穿一件青缎子长袍,袖口绣着金线蝙蝠,正端着茶碗抿茶。“你就是会扎通灵纸人的陈纸匠?”李大人放下茶碗,茶盖磕在碗沿上,发出清脆的响声。

陈纸匠忙跪下磕头:“回大人的话,小的只会扎些普通纸扎,通灵之说都是街坊们瞎传的。”李大人突然笑了,笑得眼睛眯成条缝:“别装糊涂了,咱打听到你祖上在应天府给安成侯扎过‘引魂车’,那车能自己走三里地,车辕上的纸马还会打响鼻。咱也不跟你绕弯子,咱娘过七十大寿,想扎几个会跳舞的纸人,给老太太添添乐子。”

陈纸匠心里“咯噔”一声,额头上冒出了冷汗。他知道这“通灵纸人”的规矩——要让纸人能蹦能跳,必得引生魂附在纸心里,可生魂哪儿是随便能引的?得用新死之人的生辰八字,还要备三牲祭礼,在子时对着坟头请魂。要是用了孤魂野鬼,那魂灵带着怨气,迟早要出乱子。

“大人,这事儿小的实在办不了……”陈纸匠话没说完,就见李大人一拍惊堂木,脸色沉了下来:“办不了?你可知抗命是什么罪?如今朝廷要修运河,正缺劳力,你要是不去服徭役,一家子都得跟着去!”

陈纸匠猛地抬头,看见李大人身后站着两个衙役,手里的水火棍正“咣当咣当”地敲着地。他想起家里卧病在床的老娘,还有刚满三岁的闺女,牙一咬,心一横:“大人容小的试试,不过得依小的两个条件:第一,得找新死之人的生辰八字;第二,扎纸期间,任何人不得靠近铺门。”

三、乱葬岗子上的夜

接下来的三天,陈纸匠把自己关在铺子里,连老婆孩子都不让进。他先去镇上的棺材铺打听,好容易找到个刚咽气的货郎,花了五两银子买了生辰八字,又割了只公鸡的鸡冠血,备了三牲祭礼。半夜子时,他揣着罗盘和纸钱,独自走进了镇外的乱葬岗。

乱葬岗子上全是无主的坟包,荒草长得比人还高,夜风吹过,传来些似哭似笑的声音。陈纸匠跪在一座新坟前,点燃纸钱:“这位大哥,得罪了,借您的魂灵暂用七日,事后小的必定给您立碑超度。”说完,他掏出朱砂笔,在黄裱纸上画了道引魂符,符纸刚烧完,就见坟头的招魂幡突然往西飘去,像是有什么东西拽了一把。

回到铺子里,陈纸匠开始扎纸人。他先用竹篾扎出骨架,糊上雪白的宣纸,再用彩笔描眉画眼。八个纸人,四男四女,男的扎成书生模样,女的扎成丫鬟打扮,每个纸人的心口都认认真真塞了片新采的槐树叶。最后画眼睛时,他犹豫了——按规矩,该用公鸡血调朱砂,可他怕魂灵不稳,一咬牙,用针扎破了自己的中指,在每个纸人眼瞳里点了滴血。

第七天晌午,李大人派了八抬大轿来接纸人。陈纸匠看着纸人被抬走,心里像揣了只乱撞的兔子,眼皮子一直跳个不停。他不知道,自己这一针血,竟给后面的大祸埋下了引子。

四、寿宴上的变故

李大人的寿宴设在府衙后园,搭了个三丈高的戏台,台下坐满了达官贵人。辰时三刻,八个纸人踩着鼓点走上台,一开始还好好的,甩袖、转圈、作揖,样样不差,惹得满堂喝彩。可到了下半场,变故突然发生了——一个纸丫鬟的眼瞳突然泛起了青光,动作也变得僵硬起来,原本该甩向左边的袖子,“啪”地甩在了右边书生的脸上。

书生模样的纸人猛地转头,眼瞳里的血点竟变成了黑色,嘴角咧开,露出两排雪白的纸牙。“啊——”台下有人尖叫起来,只见纸人们突然像断了线的木偶,动作越来越扭曲,有的抱着头在台上打滚,有的对着宾客胡乱挥袖,最可怕的是那个书生纸人,竟一步步朝着李大人走去,嘴里发出“咯咯”的怪笑。

李大人吓得脸色煞白,摔了手里的酒杯:“快、快把这些妖物烧了!”衙役们举着灯笼冲上台,可刚靠近纸人,就见那书生纸人一甩袖,灯笼“砰”地炸开,火星子溅在纸人身上,竟一点就着。奇怪的是,纸人烧起来后,竟发出了类似人的惨叫声,火苗里还隐隐约约能看见些青紫色的影子,像是有什么东西在火里挣扎。

陈纸匠在台下看得清楚,这分明是魂灵被火焰灼烧的景象。他突然想起爹说过的话:“若纸人失控,必是魂灵有怨,唯有剪断其心内槐树叶的脉络,方能让魂灵归位。”他来不及多想,掏出随身带着的剪刀,冲上戏台,挨个剪开纸人的心口。当剪开最后一个纸人时,一片焦黑的槐树叶落在地上,叶子上还沾着点点血迹,正是他之前滴的指尖血。

五、祸事连连

寿宴上的事儿很快传遍了平望镇,有人说陈纸匠得罪了鬼神,有人说他会妖术。李大人更是气得暴跳如雷,派人封了聚灵斋,还要拿陈纸匠去衙门问罪。可就在这时,更可怕的事情发生了——镇上开始有人离奇死亡,死者都是参加过寿宴的宾客,死状诡异,浑身青紫色,像是被什么东西吸干了精气,心口处还留着片焦黑的槐树叶印子。

陈纸匠知道,这是那些被强行招来的孤魂野鬼在作祟。它们被困在纸人里受了火刑,怨气大增,便附在活人身上索命。他想补救,可家里的《鲁班经·纸扎篇》早在封铺时被衙役烧了,唯一记得的解法,是要用扎纸人的竹篾、糊纸的浆糊,再加上自己的三滴血,做一个“替魂纸人”,引开那些孤魂。

可此时的陈纸匠已经被关进了大牢,手脚戴着镣铐,身上还有被衙役打的伤。他偷偷跟来看望的老婆说:“你去乱葬岗,找七座新坟,在每座坟前烧三个纸元宝,再把咱闺女的胎发剪一绺,混在浆糊里……”话没说完,就听见牢门外传来脚步声,他赶紧闭上了嘴。

夜里,陈纸匠正靠着墙打盹,突然看见牢门口站着几个模糊的影子,正是寿宴上烧掉的纸人模样。他心里一紧,知道孤魂找来了。就在这时,牢顶突然漏下一束月光,照在他手心里——不知什么时候,老婆竟把胎发和浆糊藏在了他的袖口。他赶紧用指甲抠下点浆糊,在墙上画了个纸人轮廓,又咬破手指滴了滴血,轻声念叨:“魂儿啊魂儿,冤有头债有主,别缠着无辜的人……”

说来也怪,那墙上的纸人轮廓竟慢慢动了起来,像是活了一般,朝着那些影子飘去。陈纸匠趁机捡起地上的碎瓷片,割断了自己的裤腰带,用带血的布条在镣铐上画了道解符——这是他爷爷临终前偷偷教他的“破禁术”,不到万不得已不能用,因为每用一次,就会折十年阳寿。

“咔嚓”一声,镣铐开了。陈纸匠跌跌撞撞地跑出牢房,朝着乱葬岗狂奔而去。他要去完成最后的仪式,用自己的血给那些孤魂立碑,让它们早日入土为安。

六、尾声:纸扎铺的传说

天亮后,人们发现牢门大开,陈纸匠不见了踪影。李大人派人找了三天三夜,最后在乱葬岗子上发现了一座新坟,坟前插着把断了刃的剪刀,旁边还散落着些烧剩的纸人碎片。有人说,陈纸匠用自己的命换了镇上人的平安,也有人说,他带着《鲁班经·纸扎篇》的残页躲进了深山,从此再也没人见过他。

陈纸匠的老婆带着闺女离开了平望镇,走的时候,只带了半片焦黑的槐树叶,说是留个念想。后来,有人在苏州府的山塘街见过一个纸扎摊,摊主是个十四五岁的姑娘,扎的纸人纸马栩栩如生,却从不画眼睛。有人问她手艺哪儿学的,姑娘笑了笑:“祖上留下的规矩,纸人画眼必藏槐叶,可这世上最该守的规矩,是人心不能歪。”

直到现在,江南有些地方扎纸人,还会在纸心里塞片槐树叶,动刀前总要朝着北斗星的方向作个揖。老人们说起陈纸匠的故事,都会叹口气:“纸人纸马都是草木做的,可人心要是没了规矩,比那失控的纸人还可怕嘞。”

咱这故事到这儿就算完了,可每当路过那些老纸扎铺,看见门楣上糊的纸灯笼在风里晃荡,总觉得里头藏着些没说完的话,像是陈纸匠的那把断剪刀,还在等着哪个懂规矩的人来捡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