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九州民间志 > 明朝那些事21《剪灯新话》

九州民间志 明朝那些事21《剪灯新话》

作者:一分零二秒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4-18 11:34:16 来源:小说旗

明洪武年间,应天府城南有座青蚨镇,镇西头坐落着三间青瓦白墙的书斋,门楣上悬着块褪了色的匾额,写着“枕月庐”三个字。书斋主人姓柳名砚秋,年方弱冠,生得面如冠玉,鼻梁上架着副乌木框的眼镜,整日里捧着卷圣贤书,倒像是从画里走出来的人物。

这日正值中元,柳砚秋吃过晚饭,见天上一轮明月如银盘般挂着,便揣了卷《楚辞》,信步往镇外的竹林走去。时值七月半,民间有“鬼节”之说,镇上百姓早早就关了门户,路上冷冷清清,唯有蟋蟀在草丛里低吟。

行至竹林深处,忽听得一阵轻柔的琴声传来,如泣如诉,似有无限哀愁。柳砚秋心中诧异,这荒郊野岭的,怎会有人在此抚琴?他循声望去,只见竹林间有座破败的土地庙,庙前挂着两盏白纸灯笼,灯光在夜风中摇曳,宛如鬼火一般。

走近些,只见庙内坐着一位身着素白长裙的女子,正低头抚琴。那女子长发披肩,面容姣好,只是脸色略显苍白,眼尾处似有泪痕。柳砚秋一时看得入神,竟忘了出声。

“公子可是来听琴的?”女子忽然抬头,眼中闪过一丝惊讶,却很快化作温柔的笑意。

柳砚秋这才回过神来,忙作揖道:“在下柳砚秋,路过此处,被姑娘的琴声所吸引,冒昧打扰,还请见谅。”

女子起身还礼,轻声道:“小女子姓顾,名绣娘,原是这镇上的住户,因家中变故,流落至此。公子不嫌弃的话,不妨坐下听小女子弹上一曲。”

柳砚秋见她言辞有礼,举止端庄,心中顿生好感,便在石凳上坐下。绣娘指尖轻拨,琴声再次响起,这次曲调却与方才不同,时而如清泉流淌,时而如细雨润物,直听得柳砚秋如痴如醉。

一曲终了,绣娘轻轻叹了口气,道:“公子可知,这琴曲名唤《凤求凰》,乃是司马相如与卓文君的定情之曲。小女子虽为女儿身,却也羡慕他们的情深义重。”

柳砚秋点头道:“姑娘琴技高超,在下生平还是第一次听到如此动人的琴声。只是姑娘独自一人在此,夜深露重,多有不便,不知家中可还有亲人?”

绣娘闻言,眼中闪过一丝悲伤,低声道:“父母早逝,兄长又在战乱中失散,如今只剩小女子一人,寄居在这破庙之中。”说罢,竟落下泪来。

柳砚秋见她哭得伤心,心中甚是不忍,忙掏出帕子递过去,道:“姑娘莫要悲伤,若不嫌弃,在下家中尚有几间空房,姑娘可搬去暂住,也免得在此受冻挨饿。”

绣娘接过帕子,擦了擦眼泪,感激地说道:“公子大恩,小女子无以为报。只是男女有别,小女子若搬去公子家中,恐怕会遭人非议。”

柳砚秋笑道:“姑娘多虑了,在下父母双亡,家中只有一个老仆,姑娘住过去,正好与老仆作伴,也免得在下一人孤寂。”

绣娘犹豫了片刻,终究还是点了点头,道:“既如此,小女子就叨扰公子了。”

第二日,柳砚秋雇了辆马车,将绣娘接回了枕月庐。老仆柳福见主人带回来个年轻女子,先是一愣,随后便心领神会地笑了,忙不迭地收拾出一间东厢房,给绣娘住下。

自那以后,绣娘便在枕月庐住了下来。她每日里帮着柳福做饭洗衣,闲时便在院中赏花抚琴,与柳砚秋谈诗论画,日子过得倒也惬意。柳砚秋发现,绣娘不仅琴技高超,还写得一手好字,对经史子集也颇有见解,心中更是钦佩不已。

不知不觉,三个月过去了。这日,柳砚秋正在书房读书,忽见绣娘匆匆走了进来,脸色苍白,眼中满是惊恐。

“公子,不好了,外面来了一群人,说要抓我去见官!”绣娘颤抖着说道。

柳砚秋大吃一惊,忙放下书本,走到门口一看,只见十几个衙役正举着灯笼,气势汹汹地往这边赶来。

“柳公子,有人状告你窝藏妖女,速速将那女子交出来!”为首的衙役大声喝道。

柳砚秋心中疑惑,忙问道:“官爷何出此言?在下家中只有一位顾姑娘,乃是良家女子,何来妖女之说?”

正说着,人群中挤出来一个中年男子,指着绣娘骂道:“就是她!半年前我家闺女突然暴毙,后来有人看见这妖女在坟前出没,定是她害死了我家闺女,借尸还魂!”

柳砚秋这才明白,原来镇上有人将绣娘当成了妖怪。他正要分辩,却见绣娘忽然跪在地上,泪如雨下:“公子,对不起,我骗了你。其实我并非凡人,而是坟中女鬼。半年前我见公子在坟前读书,心生爱慕,便化作人形与你相见。如今真相大白,我不能再连累公子了。”

柳砚秋闻言,如遭雷击,呆呆地望着绣娘,一时说不出话来。他想起这三个月来与绣娘相处的点点滴滴,她温柔善良,知书达理,哪里像个妖怪?

“不,我不信!”柳砚秋忽然大声说道,“就算你是女鬼又如何?你从未害过人,反而给我带来了无尽的欢乐。我柳砚秋岂是那种以貌取人、以妖魔之分看待他人的俗子?”

说罢,他转身对衙役们说道:“各位官爷,这位顾姑娘虽然是鬼,但她并未做过任何伤天害理之事。在下愿意以性命担保,她绝无恶意。还请官爷网开一面,放过她吧。”

衙役们面面相觑,不知如何是好。这时,人群中走出一位白发道士,手持桃木剑,冷冷地说道:“公子有所不知,鬼物终究是鬼物,若不除之,必为后患。贫道今日就替天行道,收了这女鬼!”

说罢,道士便挥剑向绣娘砍去。柳砚秋见状,急忙扑上前去,挡住了桃木剑,大声喝道:“休要伤她!”

道士怒道:“公子莫要执迷不悟,这女鬼若留在人间,定会危害百姓。”

绣娘见柳砚秋为了自己不顾性命,心中既感动又难过,她流着泪说道:“公子,你快让开吧,我本就不该贪恋人间的温情,如今就让我回到坟中,永远不再出来吧。”

柳砚秋却坚决地摇了摇头,道:“不,我不会让你走的。既然你是鬼,那我就陪你一起做鬼;如果你能转世投胎,我就等你一辈子,直到你回来。”

这番话听得绣娘肝肠寸断,周围的百姓也纷纷动容。就在这时,天空中忽然响起一声炸雷,一道金光闪过,一位身着白衣的仙人从天而降。

“尔等休要胡闹!”仙人说道,“这顾绣娘本是官宦之女,因战乱死于非命,其魂灵不散,只为寻找前世的恋人。柳砚秋,你可知你与她前世曾有一段姻缘,如今正是你们了却尘缘的时候。”

原来,前世柳砚秋是一位将军,绣娘是他的未婚妻。将军在战场上战死,绣娘听闻噩耗,悲痛欲绝,也随之殉情。两人的魂魄在阴间相约,来世再续前缘。如今机缘巧合,终于得以相见。

仙人说完,挥了挥手,绣娘的身体渐渐变得透明,化作一道流光,融入了柳砚秋的体内。

“待七七四十九日后,她便能借你的身体转世重生。”仙人说道,“此后你们二人将合二为一,共享一世姻缘。”

说罢,仙人便消失不见了。柳砚秋只觉得一阵眩晕,随后便昏了过去。

四十九天后,柳砚秋醒来,只觉得神清气爽,心中仿佛多了一份牵挂。他走到镜前,只见自己的眼中闪过一丝熟悉的温柔,那是绣娘的眼神。

从此,青蚨镇的人们经常看到,柳砚秋带着一位面容姣好的女子在镇上漫步,两人举止亲密,宛如一对恩爱夫妻。有人说,那女子就是顾绣娘转世,也有人说,她本就是柳砚秋心中的执念所化。但无论如何,他们终于得以长相厮守,过上了幸福的生活。

时光荏苒,转眼间十年过去了。这日,柳砚秋正在书房教儿子读书,忽见一位白发老人推门而入,手中拿着一本泛黄的书册。

“柳公子,可还记得当年的土地庙?”老人笑着说道,“我乃土地公公,今日特来给你送件礼物。”

柳砚秋接过书册,只见封面上写着《剪灯新话》四个大字,翻开一看,里面竟记载着他与绣娘的故事,还有许多其他神鬼奇谈。

“这是瞿佑先生所着的志怪小说集,”土地公公说道,“他听闻了你们的故事,便将其写入书中,希望能让更多的人感受到真情的可贵。”

柳砚秋恍然大悟,原来世间的缘分,早已在冥冥中注定。他望着窗外正在与儿子嬉戏的绣娘,心中充满了感激与幸福。

从此,《剪灯新话》在民间广为流传,而柳砚秋与顾绣娘的故事,也成为了其中一段感人至深的传奇。每当人们在夜晚翻开这本书,仿佛都能看到那对跨越生死的恋人,在灯影摇曳中,诉说着他们永不褪色的爱情。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