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九州民间志 > 明朝那些事24《牡丹灯记》

九州民间志 明朝那些事24《牡丹灯记》

作者:一分零二秒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4-18 11:34:16 来源:小说旗

早年间在宁波府里流传着一段人鬼情未了的故事。这故事得从元朝末年说起,那时候天下大乱,兵荒马乱的,多少人家破人亡。宁波府里有个姓冯的书生,单名一个生,年方二十,生得是眉清目秀,饱读诗书,只可惜父母早亡,独自一人住在祖宅里,靠着几亩薄田和邻里帮衬度日。

这年七月十五盂兰盆节,冯生吃过晚饭,想着去江边看放河灯。刚走到巷口,就见前头飘着一盏牡丹灯,那灯做得可真精巧,绢面上画着层层叠叠的牡丹,花瓣儿粉里透红,花蕊金黄,灯穗子是绛红色的丝绦,随着风轻轻摆动。冯生正看得出神,就见灯后跟着个年轻女子,身着白纱裙,腰间系着浅红丝绦,鬓边插着一朵白芙蓉,长得那叫一个标致,眉如远黛,眼似秋水,肌肤胜雪,步态轻盈,就像从画里走出来的一般。

冯生不由自主地跟了上去,走了一段路,那女子忽然回头,冲他微微一笑,轻声说道:“公子可是冯郎?”冯生一愣,忙作揖道:“正是在下,不知姑娘如何认得小生?”女子低头一笑,说:“妾身姓李,小字素秋,家就住在前面桃叶巷,今日见公子仪表堂堂,似曾相识,故而斗胆相问。”两人一聊,竟十分投缘,素秋说自己也是父母双亡,跟着叔叔婶婶过活,平日里甚少出门,今日趁着重阳节出来走走。冯生听了,心里更是怜惜,只觉得素秋就像那风中的牡丹灯,柔美又脆弱。

不知不觉,月上中天,素秋说:“时候不早了,公子送我回家吧。”冯生忙不迭点头,跟着素秋来到桃叶巷口,只见一座朱漆大门,门口两盏气死风灯,上面也画着牡丹。素秋推门进去,回头说:“公子明日可再来,妾身备了香茶相待。”冯生连连答应,这才依依不舍地回家去。

第二日傍晚,冯生早早地就来到桃叶巷,敲了敲门,门应声而开,素秋笑着迎他进去。屋里陈设简单却雅致,桌上摆着两盏牡丹灯,茶香四溢。两人相对而坐,谈诗论画,直到深夜。从此之后,冯生天天往素秋家跑,两人感情越来越深,就像那牡丹花开得正艳。

可渐渐地,冯生发现有些不对劲。素秋从来不在白天出门,家里也没有其他家人,问起叔叔婶婶,素秋总是支支吾吾。而且每次离开素秋家,冯生都觉得浑身发冷,就像被阴气裹着似的。有一回,冯生跟邻居王老汉说起这事,王老汉一拍大腿,说:“哎呀,你莫不是撞着鬼了?这桃叶巷早就没人住了,十年前一场大火,烧死了好几户人家,听说有个李家小姐,就是在那时候没的,死的时候才十七岁,手里还攥着半盏牡丹灯呢。”

冯生听了,心里咯噔一下,可又不愿意相信素秋是鬼。第二天,他特意带了一面铜镜,趁着素秋不注意,往她身上一照,只见镜子里竟没有素秋的影子!冯生吓得冷汗直冒,手里的铜镜“当啷”掉在地上。素秋见状,知道瞒不住了,哭着跪在地上,说:“公子,妾身确实是鬼,当年那场大火,妾身没能逃出来,魂魄一直留在这巷子里。那日见公子忠厚善良,一时动了凡心,才敢接近公子,求公子莫要害怕,妾身对公子绝无恶意。”

看着素秋哭得梨花带雨,冯生心里又是心疼又是害怕。素秋接着说:“妾身知道人鬼殊途,今日之后,就不再连累公子了。”说完,转身就要走。冯生鬼使神差地抓住素秋的手,说:“既然相遇相识,便是缘分,我不怕,只要能和你在一起,哪怕你是鬼又如何?”素秋感动得不行,两人抱头痛哭,从此之后,更加恩爱,只是冯生也知道了,得在天亮之前离开,不然阳气一盛,素秋的魂魄就会受损。

就这样过了几个月,冯生的好友陈生发现他整日精神恍惚,脸色苍白,追问之下,冯生才把这事说了。陈生大吃一惊,说:“这可不行,人鬼相恋,终究不是长久之计,而且时间长了,你的阳气被吸走,性命难保啊!我认识个玄妙观的张道士,法力高强,不如请他来看看。”冯生虽然舍不得素秋,但也担心连累她,就答应了。

张道士来了之后,掐指一算,说:“这女鬼倒也可怜,并无害人之心,但人鬼终究阴阳相隔,还是让她早日投胎转世为好。”说着,就给了冯生一道护身符,让他放在枕头底下,还说:“今晚她若再来,你如此这般……”

到了晚上,素秋果然来了,冯生强忍着悲痛,按照道士说的,拿出一张黄纸,上面写着“往生咒”,对素秋说:“秋儿,你我终究不能长相厮守,你就听我的,拿着这咒文,去城隍庙报到,早日投胎,下辈子咱们再做夫妻。”素秋知道这是为她好,哭着接过咒文,说:“冯郎,妾身记住你的恩情了,下辈子一定来找你。”说完,化作一阵轻烟消失了。

冯生虽然难过,但也知道这是最好的结局。可没想到,没过几天,素秋的魂魄又回来了,哭着说:“城隍庙的鬼差说,妾身的尸骨还埋在废墟里,没有入土为安,所以无法投胎。”冯生一听,二话不说,带上工具,就去桃叶巷的废墟里寻找。找了整整一夜,终于在一堆瓦砾下找到了一具骸骨,旁边还有半盏烧焦的牡丹灯。

冯生把骸骨收殓好,买了副棺材,选了个吉日,把素秋安葬在城外的青山脚下。安葬完之后,冯生在坟前立了块碑,亲自写上“李素秋之墓”。那天晚上,素秋托梦给冯生,说:“冯郎,谢谢你让妾身得以安息,明日你到坟前,妾身有话要说。”

第二天,冯生早早地来到坟前,只见素秋的魂魄从坟里飘出来,眼中含泪,说:“冯郎,妾身马上就要去投胎了,这一世缘分已尽,只求你答应妾身一件事,每年盂兰盆节,到江边放一盏牡丹灯,妾身就能知道你过得好不好。”冯生哭着答应了。

后来,冯生考上了举人,做了官,可他每年七月十五都会亲自扎一盏牡丹灯,拿到江边放掉。有人说,在灯飘走的时候,能看见灯影里有个女子的身影,跟着灯一起飘向远方。

这个故事一传十,十传百,成了宁波府里的一段佳话。有人说,这是真情感动了天地,让一对恋人以这样的方式相守;也有人说,这是警示世人,缘分天定,哪怕人鬼殊途,真心也能跨越阴阳。直到如今,每逢盂兰盆节,宁波的老辈人还会说起这段牡丹灯的故事,说那灯啊,是有情人心里的念想,永远也灭不了。

这世间最难得的就是一个“情”字,不管是人是鬼,真心相待,便是最珍贵的缘分。就像那牡丹灯,虽然照不亮长夜,却能照亮人心头的思念,让这故事,一传就是几百年。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