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红楼大国师 > 第三十八章 仙缘因果

红楼大国师 第三十八章 仙缘因果

作者:地铺稀客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4-18 14:36:13 来源:小说旗

养济院拥有庞大资源调配能力,这次也是个检验,何况国师今天亲临现场监考。

沈妙音偷偷抬头看了一眼,太远看不清。虽然裕王作乱被国师挫败,自家的浩劫与此有关,但她似乎并不痛恨国师。

本身,作为庶女,母亲又不受宠,她在沈府地位不高,经常被欺负,诋毁,对沈家没有太深的感情。

这两日看到格物与算数的教材,更像打开了一扇窗,据说教材是国师编写,令她对国师心生仰慕。

若非机会难得,她可能会放弃今日的历史考试,直接考算数。

考试已开始。

沈斯情拿到试卷一看,第一题是:请解释“画龙点睛”这个成语的来历、含义,并说明其中的道理。

第二题:“乌鸟私情,愿乞终养”出自哪篇文章,作者是谁?表达什么感情?

……

第十九题:蒙童学国文,应该首先学什么?

第二十题:默写《桃花源记》,今日大周可否及应否建成桃花源?说明理由。

沈斯情感觉这些题目并不生僻奇诡,但却让她无所适从。她一直以为像科举一样“代圣人立言”。

古代社会的考试,可以参考的就是科举,当养济院学塾的教师招聘考试别出心裁时,这些考生都无所适从。

沈妙音参加的历史考试一样需要表达独立的思考。

比如“本朝以外,写出你最敬仰的三位皇帝,并说明理由。”

“曲辕犁何时出现?对农业生产有什么影响?”

“列举历史上出现的印刷术,说明其发明人和具体利弊。”

……

沈妙音也有些茫然,如果说列举三位皇帝进行评价尚属常规,其他如曲辕犁、印刷术则完全陌生。因为当时的历史就是帝王将相史。

考完后,沈斯情脸色苍白,她与沈妙音互相交流了一下,都觉得把握不大。

两人一回到“宿舍”(这也是养济院的独特叫法,国子监那边都叫“学舍”),就抓紧时间备考格物和算数。

除了少数考生在交流答案外,其他很多考生也一样在学习格物与算数。

这次的招考太重要了,谁都不想把命运交给“拉郎配”,同时也中意养济院学塾提供的待遇,不仅一个月有五两银子的月俸,还包食宿,更重要的是,这可是国师的产业,在大周朝,还有比进入国师麾下更安全,更体面的吗?

此次沈妙音报了算数,而沈斯情报了格物。

沈斯情看了一会儿就看不下去,她觉得这些学问奇奇怪怪的,推演的所谓“定律”都是没事找事。

忐忑不安中,第一期教师考试放榜,沈斯情与沈妙音两人均落榜,沈斯情更加恐慌,只能更加努力学习,但头脑好像一团浆糊。

倒是沈妙音,似乎松了口气,更加投入地学习那些定理、公理,感觉津津有味。

……

国师府。

傅名山正尴尬地向刘桂生禀报:“……同僚皆未听到此传闻,想是百姓敬重国师,不愿在我等面前提起,属下也是偶尔听街坊卖汤饼的顾婆子无意间说起,事涉闺房之秘,不敢逐级上报,因此斗胆求见……”

刘桂生点点头:“你做得不错,不过,此事倒并非不可对人言,本座既修仙有成,岂无断阳重生之道,只待时机成熟,便可请陛下赐婚。”

傅名山没想到如此难堪之事,国师仿佛举重若轻,一点都不在意,不由感叹国师气度宏远。

遣退傅名山,刘桂生走进后院闺房,昭月正在翻看刘桂生编的教材,只觉万物玄妙,皆循自然之理,如钟表器械,配合无间。

道法自然,焉知非上苍巧妙安排?

《算数》、《格物》莫不是窥伺天机之门径乎?

抬头见小桂子进来,展颜一笑,款款施礼道:“玉真子见过师傅!”

声音娇柔,故意拿腔拿调,刘桂生拍了她某处一把,把她轻轻扔上床,于是高亢的声音响起……

云收雨歇,刘桂生手揉着某处,低声道:“如今裕王案已审判大半,些许残余翻不起大浪,田亩审计初见成果,月桂港已现雏形,局势平稳,你我之事,倒是该有个说法了。”

昭月一听,身躯一震,眼眶湿润,声音发颤道:“小桂子愿娶昭月了么?”

一直以来,昭月都觉得小桂子非此间凡人,不敢提起婚嫁之事,害怕突然某日,他便驾鹤西去,杳无影踪。

他总是一副漠不在意的样子,就是当上国师,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也不见他如何欣喜,而且俭省立身,不尚奢华,国师府上竟无歌姬滕妾,仆役也都是自己带来的,他从未要求。

似乎他随时想要离开。

自己只想着跟他在一起的日子,能多一日便多一日,但一想到某一天会失去小桂子,就心慌得厉害,不知道该怎么办?

现在他肯留下了吗?

刘桂生现在确实没想着回去了,随缘吧!如今这么多人投靠自己,信任自己,自己不能不在意。

何况还有昭月,从未想过这个女魔头对自己如此钟情。

“自然要娶,你沾了仙缘,吸了我的精气,你我便有了因果,岂能放你走?”

昭月嘤咛一声,抱住刘桂生,含糊道:“玉真子还要……修炼。”

刘桂生一听,一把推倒……

月桂港。

今天是月桂码头正式行船的日子。裕泰粮行租的广船抢了头香,将江南的粳米运到京城,原是在城西南永定河,离城东远,且吃水较浅。

很多货物需要在通州用小船接驳转运,或者直接陆运。

如今月桂港开通,可直达京师城东,大为便利。

码头旁刚完工的望江楼内,刘桂生与昭月正坐在靠窗的位置观赏“浩浩荡荡”,横无际涯的江景。

章孝盛站在刘桂生旁边,毕恭毕敬说着话,他持有麒麟牌,又合作代工水泥,算是商业伙伴,刘桂生自然也表示一下亲近。

不一会儿,河边的土工执事鹦哥儿眼尖,又站得高,第一个见到船桅杆,喊一声:“来了!”

众人纷纷往南面望去,只见芦苇荡转角处,确有一根桅杆缓缓探出头,向码头驶来,船行速度不慢,到了距离五十丈远的位置,开始减速。

船缓缓靠近码头,下了锚,搭上卸货桥板,开始卸货。

货卸完,船顺利开拔,现场欢腾。

刘桂生在码头高台上宣布月桂港开业,不仅是码头,还有货栈、客栈、望江楼。

望江楼集酒楼、戏楼、客栈于一体,高三层,窗明几净,雕梁画栋,满足那些掌柜、东主的需要。

望江楼背后是一条商业街,临街建了不少商铺,养济院将这些商铺全部对外招商。

如今刚招了一家汤饼店,却正是鹦哥儿的老娘开的。

武定侯退地后,鹦哥儿跟老娘回去收了地,却舍不得养济院的差事,便把地租给本家堂哥罗黑娃,自己回到码头。干活比从前更卖力了。

刘桂生宣布码头开业后,又奖励优秀员工。

不仅养济院,也有审计署。

孙鲤排名最前,他是监生出身,却颇好格物致知,喜穷极自然之理,爱与百工结交,在水泥研发中立了大功。

第二名是傅名山,此人清廉自守,认死理,与五城兵马司斗智斗勇,油盐不进,使街面青皮为之一空,商贩拍手称快。

第三名是罗鹦哥,在码头务工,处处争先,有当仁不让之气概,多次设法降本增效,而且忠诚勤谨,任劳任怨。

……

每个优秀员工均有五十两赏银,过几日单身员工可以优先选配犯官家眷。

各级管理者也各有奖赏。

一时间皆大欢喜。

乾清宫东暖阁。

隆安帝坐在紫檀雕螭案后,悠悠说道:“裕王案一众乱党,朕御批流放澳洲者五千人,京营司马梁有道等五人凌迟,文华殿大学士万安及其妻王氏等十人斩首。其余仅判徒刑,或送与养济院以尽其有用之躯。

刘卿,如何,依卿之意,少刑杀,行仁政,以体上苍好生之德。”

“陛下仁厚,实乃苍生之福。”

气氛烘托到这里了,刘桂生自然要捧一下,都是社会人,规矩我懂。

隆安帝一笑摆手,他对刘卿颇为满意,自从他出现,自己不仅大权在手,而且太上皇这个烫手山芋也由刘桂生兜着。否则着实头疼,以子囚父名声极差,弑父更不必说,斑斑史迹,必遭后人唾骂。

况且,刘卿一番拳打脚踢,朝廷财政大幅缓解,官吏效率提高,自己不仅可修武备、治水利,且已开始丈量田亩,重修鱼鳞册,作乱多年的西南苗夷也派大军平定,中兴气象初显。

更有养生粥,煅体助兴,不是虎狼药却胜似虎狼,虎狼药隆安帝亦曾服用,虽一时威猛,却使肾阳亏虚,难以安眠,掏空了身子。

养生粥则养生助兴兼而有之,如今懿妃常常不堪龙虎之威,以口舌代之。

末了,刘桂生又问道:“裕王等流放之徒何时启程?”

“三日后吧!就从月桂港出发。不过裕王妃一家恐惧澳洲瘴疠之地,托卢琼向朕求情,朕心中不忍,把裕王妃接入后宫了。”

我去,皇帝,你怎么当曹贼上瘾了,这样好吗?

刘桂生默默吐槽。嘴上却说道:“陛下深仁厚德,恻隐之心铭感天地,裕王妃何其有幸得遇陛下。”

“哈哈,说来需得感谢刘卿所献之养生粥,不愧仙家圣品,有龙虎之威而无媚药之害。”

“此乃我凌霄派圣物,养生助兴只是其次,常食之,便是断阳亦能重生!”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