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红楼大国师 > 第七十八章 眠花宿柳

红楼大国师 第七十八章 眠花宿柳

作者:地铺稀客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4-18 14:36:13 来源:小说旗

次日,金陵朝报发表一篇社论“王子犯法是否应与庶民同罪?”

以赵耀楚案为例,金秀娟之死,若真系赵耀楚夫妇授意,是否抵命?缙绅与草民性命同价否?同时附上学塾士子的申诉函。

周益清是南京国子监上舍生,出身杭州缙绅之家,慷慨激昂,以天下为己任,言必称圣贤,有教化万民,振兴名教之心。

昨日他挑头向钦差请愿,得到金陵诸学塾热烈响应,钦差迫于压力,也停止公审。周益清更有了匡时济世的使命感,已经在幻想有朝一日入阁拜相,成为大周管乐、姚宋,致君尧舜,天下大治,青史留名。

昨晚周益清邀了几个同道到眠花楼饮宴,针砭时事,抨击朝政,痛批妖道祸国。同道纷纷赞叹周公子有经天纬地之才,激昂大义之心,他日科场夺魁,辅佐圣君重振朝纲,廓清寰宇,必定青史留名。

周公子酒后被眠花楼头牌绿翘扶入房中,双宿双飞,成就才子佳人的一段佳话。

不过早上迷迷糊糊还未睡醒,却听眠花楼外大家有人喧哗,隐约听到有人喊:

“纲常名教,楚馆秦楼。”

“不知民生疾苦,只知眠花宿柳。”

“周公子入阁拜相,美绿翘诰命加身。”

“监生嫖宿花魁,储相夜探花径。”

……

楼外叫嚣声越来越响,周益清正惊疑不定,却听同舍生马祥奎在外“砰砰砰”敲门,边拍边喊道:“香远,香远,坏事了,监丞洛章先生来了……”

周益清激灵灵打了个冷颤,完了,得意忘形,忘了国子监监规有规定:“生员每夜务要在号宿歇,不许酣歌夜饮,因而乘醉高声喧哄,违者及点闸不在者,各加决责……不许燕安怠惰、脱巾解衣、喧哗嬉笑、往来别班、谈论是非,违者痛决”

平时没人管,大家也就习以为常,此次必是被有心人告发了,否则洛章先生不可能这么快就来,洛章先生本就严苛,如今门外好事者甚众,怕是不好收场。

想到这里,周益清腿都软了,当此情势,洛章先生若顶格处罚,自己将被开除,遣回原籍,甚至禁止科考三年。

周益清与马祥奎商量,决定躲在门内,以拖待变。洛章先生那等道学家想来不屑于踏入烟花之地。

正在侥幸,却听楼梯口传来杂乱脚步声,还有门窗开关声,过了一会儿,老鸨翠娘扭着腰肢过来,慌张道:“周公子,金陵府税课司来查账,说要清场,翠娘本想请税使通融,想不到税使油盐不进,平日的银子都喂了狗……,周公子还是早些出去,晚了被架出去,却失了体面,翠娘我也免不了吃挂落……”

老鸨说话倒还客气,两个龟奴站在旁边却虎视眈眈,再也不见平日里的恭敬卑下。

周益清等人不得不磨磨蹭蹭出门,到了门口,却看见门外里三层外三层围了不少人,洛章先生不知道被挤到哪里去了。

门口几个闲汉拉着一卷条幅,上面写着:“国子监花丛圣手”几个大字。

正满面羞愧时,不知谁砸了个臭鸡蛋过来,直接在他脸上开了瓢,沾得黏糊糊的,接着不断有烂菜叶、烂泥巴、臭鸡蛋扔过来,倒是没有石块等硬物,虽没有受伤,但斯文扫地,体面无存,与昨日慷慨激昂,指点江山的凛然气概判若两人。

周益清知道,自己被设了局,完了。

次日,金陵朝报大篇幅报道了周益清醉卧花魁事件,讽刺他道貌岸然,表面上以天下为己任,关心民生疾苦,暗地里却奢侈糜烂,眠花宿柳,不过欺世盗名之辈。

又延伸道:今日之读书人,只知沽名卖直,邀功养望,以立进身之阶,下不能体黎庶之艰,上不能解圣君之忧。

这篇报道再次引起轰动,有桃色事件,又有深度分析,满足了不同层次受众的需要。

那些才子士绅的嘴脸被**裸呈现出来,他们的光环都被打破了,再也不能垄断话语权。

钦差行辕。

刘桂生正与范长喜等人议事。

“昨日向我们报信的国子监监生董昭已领了赏回去,此人胆大心细,沉稳低调,倒是可以发展为外部调查员。”

范长喜对金陵朝报主编芦麟推荐的董昭很认可。

刘桂生点点头,又对芦麟道:“金陵乃六朝古都,两江首府,朝报社在编人员不足十人,大大不足。”

这几天的社论,很多居然是刘桂生自己操刀上阵。

芦麟苦笑道:“国师有所不知,金陵朝报成立仅一个月,尚在草创之时,且此地书香鼎盛,士绅猥集,人人皆以进学科举为要,对格物之学多有排斥,又因劝世报打擂台,招募并不顺利。”

范长喜笑道:“不必担心,这几日金陵风起云涌,劝世报不过被动应付,见招拆招,皆是老生常谈,恐怕就此势衰。”

刘桂生对张超道:“继续往各学塾、士绅中掺沙子,打钉子,关键时刻会有奇效。”

张超点头道:“钟山书院、栖霞学舍都有一些读书人投效,他们有的出生寒门,自小曾被欺压,也有的是读了书,看不惯士绅之虚伪贪婪。”

范长喜对芦麟道:“可让这些读书人引荐人选,他们必能找到认同新政理念之人。”

接着,刘桂生又接见了金陵水泥厂的合资商徐元生,徐元生乃海商出身,家中豪富,不过海商风险巨大,上下要打点的人多,想找个安稳的营生,留个备用的退路。

虽说当初花了数万两,不过水泥厂刚建成,财源便滚滚而至,订单根本接不完。不但有用于起厝盖屋的,修桥补路造堤坝的也不少。

隆安考成法威力甚大,修桥、筑堤皆有考核、验收,各衙门倒不敢一味虚应故事,也实打实做了些工程。

当初他听养济院的建议,直接用水泥在水阳河加固堤坝,请金陵知府、两江布政使和当地乡老见证,效果出奇地好,立即名声远播。

以前他虽颇有家资,却被看作暴发户上不得台面,如今就算高门大户想见他一面都要预约。

刘桂生把张良鹤介绍给他,让他帮着给交通局、制造局物色建厂之地,又让他介绍一些本地客商,还有一些营造商号。

徐元生当然趁机想参股制造局和交通局,刘桂生只同意同等条件优先。这种股份价值太大,还是要拍卖。

接着又接见了金陵格物社社长苏廷阳。苏廷阳乃安徽秀才,家中薄有田产,自幼兴趣广泛,所学甚杂。本流寓金陵游学,准备下科秋闱,却被格物报吸引,从此一发不可收拾,响应号召成立了格物社,前几个月还曾进京参加格物总社年会,越发喜爱格物之学,竟连科考都忘了。

刘桂生让他帮忙张良鹤建厂,再成立研发处,进一步将格物之学用于实业。

正商讨筹办各项事务,却听无双来回报:“爷,外头有钟山书院山长赵麒翔先生求见。”

刘桂生听了一愣,想不到学界泰斗、士林领袖居然能放下身段关说斡旋,想来这便是宗法之威吧。

若是旁人,刘桂生可能随口拒绝,不过,对于此人,倒有兴趣见见。他似乎对泰州学派颇有同情之意。

不一会儿,一位中年文士踏入厅堂,头戴逍遥巾,身穿青色圆领常服,褐黄脸皮,卧蝉眉,鹰隼般的眼睛炯炯有神,鼻直口阔,五柳长髯,风姿绝世。

观此面相乃睿智坚毅之人。

赵麒翔也是第一次见到刘桂生。震惊于他的年轻,头戴纯阳巾,身穿月白戒衣,眼神清澈温暖,像邻居男孩般,并不似执掌大周权柄之重臣。

“麒翔拜见国师!”

“不必客气。”

“翔有一事不明,欲请教国师:若三代之治,致君尧舜非君子之道,则何以实现大同之世?”

刘桂生愣了一下,此人不是为赵耀楚说情,却来求证心中所学,倒是活得纯粹。

“三代之治非大同盛世也,茹毛饮血,羽衣穴居,生民何乐?故民不过三十而亡尔,岂吾辈所求哉?况三代之时,无三纲五常之礼教,蒙昧无知,终日渔猎耕种而已,更无暇读书明理,何以出圣人?”

赵麒翔愣住,想起《礼记·礼运》的那句话:“未有火化,食草木之食,鸟兽之肉,饮其血,茹其毛,未有麻丝,衣其羽皮。”人如禽兽,如何立三纲五常,君子又何以处其间?难道一直以来都错了?

刘桂生继续道:“天道有常,以万物为刍狗,以三纲五常映射天理,岂非缘木求鱼?读书人应格物致知,探究天道,让天理为我所用,制器造福,物阜民丰,则礼义廉耻自现。”

赵麒翔沉思半晌,叹口气道:“今日始知国师之用心,翔受教了。”

自始至终,竟没有提起他的侄儿赵耀楚。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